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四节 水循环过程及地理意义第1课时当堂检测题
展开第一节 常见自然灾害及其成因
第1课时 地震灾害与地质灾害 气象灾害与洪涝灾害
课后篇巩固提升
基础巩固
下图为地震、滑坡两种地质灾害示意图。读图,完成第1~2题。
1.下列关于两种地质灾害成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地震多发生在地势起伏较大、植被覆盖较差的地区
B.滑坡是山区沟谷中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
C.两种地质灾害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性
D.两种地质灾害的发生都与气象灾害存在着关联性
2.下列关于两种地质灾害的分布、危害和治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地区分布均不受地形因素影响
B.滑坡是危害和影响最大的地质灾害
C.地震灾害可以通过监测和预报避免灾害的发生
D.恢复植被、保持水土可以减小滑坡的发生频率和强度
解析第1题,地震是地球内能以地震波的形式急剧释放出来,引起地面震动;滑坡受三个基本因素控制:不稳定的岩体或土体、软弱面的存在和破坏平衡的触发作用。滑坡多发生在地势起伏较大、植被覆盖较差的地区。地震有可能诱发滑坡,两者有一定的关联性。地震与气象灾害没有关联性。第2题,滑坡多发生在山区;地震是危害和影响最大的地质灾害;目前,我们还不能对地震灾害准确预报;滑坡多发生在地势起伏较大、植被覆盖较差的地区,恢复植被、保持水土可以减小滑坡的发生频率和强度。
答案1.C 2.D
读我国某地地质灾害气象等级图(地质灾害气象等级越高,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性越大),完成第3~4题。
3.图中反映的地质灾害主要是( )
A.地震、滑坡B.滑坡、泥石流
C.台风、泥石流D.地震、台风
4.图中台风路径处易发生地质灾害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①台风带来的特大暴雨 ②台风路径处多山地、丘陵 ③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 ④台风路径处植被破坏严重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
解析第3题,台风为气象灾害,排除C、D;台风易引起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而不会引发地震。第4题,台风路径处为福建沿海地区,福建沿海地区多山地丘陵,台风带来特大暴雨,易引发滑坡和泥石流。
答案3.B 4.A
读地震及次生灾害示意图,完成第5~6题。
5.下列次生灾害若填入图中空格处,不合适的是( )
A.崩塌B.泥石流C.海啸D.台风
6.下列结论不能直接由图中信息得出的是( )
A.地质灾害具有明显的关联性
B.地质灾害具有很强的诱发性
C.地质灾害具有分布的广泛性
D.地质灾害具有很强的破坏性
解析第5题,图示为地震及其诱发的次生地质灾害,台风属于气象灾害。第6题,图中不能直接显示地质灾害具有分布的广泛性。
答案5.D 6.C
下图为世界洪涝灾害多发地分布图。读图,完成第7题。
7.甲地易发生洪涝灾害的原因是( )
①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②植被类型多样,覆盖率高
③河网密布,流量终年不变 ④属于热带季风气候,雨季降水丰沛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解析甲地位于恒河平原,地势低平,排水不畅;甲地属于热带季风气候,雨季降水较多。
答案D
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国土资源部决定该年的主题是:地质灾害防治。要求各地在汛期前开展地质灾害防治科普教育宣传活动。
据介绍,我国是世界上地质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全国各类地质灾害造成的伤亡每年达数千人,经济损失高达百亿元。目前,我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不少部门、单位及个人不能正确处理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的关系。在生产活动、工程建设中不采取地质灾害预防措施,人为诱发大量地质灾害;二是公民缺乏防治地质灾害的基本知识,防灾意识淡漠,一旦突发性地质灾害发生,常造成人员伤亡。
(1)宣传活动在汛期前开展的原因是 。
(2)主要的地质灾害有 、 、 等,其中, 是一种危害最严重的地质灾害。
(3)文中提及的人为诱发的地质灾害主要是指 和 。为了减少地质灾害,可采取的预防措施是
。
答案(1)暴雨集中,易使滑坡、泥石流突发,因此要在汛期到来之前提高防灾意识
(2)地震 滑坡 泥石流 地震
(3)滑坡 泥石流 植树造林和实施护坡工程
素养提升
读我国局部地区某种气象灾害平均每年出现的次数等值线图,完成第1~3题。
1.这种气象灾害有可能同时具备的“身份”是( )
A.台风B.寒潮C.沙尘暴D.干旱
2.甲地受该种气象灾害的影响很小,主要原因是( )
A.地形为盆地,且有山地阻挡
B.受盛行风影响小
C.距离海洋较远
D.纬度较低
3.图中所示的灾害多发的季节是( )
A.夏秋季节B.深秋和初春
C.隆冬季节D.春节前后
解析第1题,根据图中经纬度分析,该气象灾害在我国西北地区出现次数最多;从次数等值线看,该气象灾害的源地位于西伯利亚、蒙古一带。因此可判断此气象灾害为寒潮。第2题,甲地位于四川盆地,其北部有高山阻挡,冷气团不易进入,受寒潮影响较小,冬季气温高于同纬度的其他地区。第3题,由第1题分析可知,图示灾害为寒潮。寒潮发生于北半球的冬半年,多发生于秋末、冬初和初春。
答案1.B 2.A 3.B
下图为某年4月下旬我国部分地区农业气象灾害分布图。据此完成第4~6题。
4.下列有关甲、乙两区域气象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区域气象灾害复杂
B.甲区域气象灾害可能由强冷空气造成的
C.乙区域气象灾害对农业影响小
D.乙区域反映了气象灾害的相关联性
5.甲区域气象灾害对农业的影响是( )
A.影响冬小麦返青
B.缩短作物的生长期
C.影响玉米的播种
D.交通不便
6.甲区域气象灾害可能导致秋季作物成熟得晚,从而导致作物减产。为减轻此影响,下列措施不合理的是( )
A.春季可采用薄膜覆盖,提前播种,也可选用生长期短的品种
B.秋季可在田地薰烟防早霜
C.春季可在田间灌水提高地温,或加大机械化播种,缩短播种期
D.秋季可利用农业技术对作物催熟
解析第4题,根据图示甲区域气象灾害主要为冷害,主要与甲区域纬度高,受强冷空气影响大有关;乙区域位于南方地区,气象灾害的种类多,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大。第5题,根据图示冷害发生的时间为4月,为春季,主要影响农作物的播种。第6题,冷害影响农作物的播种时间,所以需要改善气温条件。春季在田间灌水不利于提高地温,更不利于农作物的播种。
答案4.B 5.C 6.C
7.2008年1月下旬,南方地区遭受了低温、冰冻、雨雪的袭击,直接经济损失1 000多亿。下列对本次气象灾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这次气象灾害的形成主要受太阳活动的影响
B.频繁南下的冷气团与来自热带洋面的强大的暖湿气流相遇,多次雨雪接踵而至,灾情严重
C.这次气象灾害对我国西气东输管道造成了严重影响
D.此种气象灾害带来的降雪对农业生产没有意义
解析南方地区遭受了冰雪灾害与太阳活动没有关系;与频繁南下的冷气团与来自热带洋面的强大的暖湿气流相遇有关;这次气象灾害带来的降雪对农业生产有一定作用;对我国西气东输管道(该管道的位置在南方冰雪灾害的范围)没有影响。
答案B
8.(拓展探究)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我国气象部门规定,日降水量大于50毫米称为暴雨,100~200毫米称为大暴雨,大于200毫米称为特大暴雨。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多年平均最大日降水量分布图。
(1)说出图示地区多年平均最大日降水量的分布规律,并分析原因。
(2)分析我国大江大河的中下游平原多成为洪水重灾区的原因。
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图示地区多年平均最大日降水量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我国的降水主要受夏季风影响,东南沿海地区还受到台风影响,因而多年平均最大日降水量的分布规律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第(2)题,可从洪水的形成与分布和社会经济等方面分析,其中洪水的形成不仅取决于降水集中程度、植被覆盖率等影响汇水速度的因素,还取决于地势、河道、湖泊等影响排水、蓄洪的因素,社会经济发展程度影响灾情大小。
答案(1)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原因: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夏季风的影响越来越弱;东南沿海地区夏秋多台风(热带气旋)。
(2)①降水量大且集中,多暴雨;②地势低平,排水不畅;③不合理的围湖造田、建垸,妨碍行洪;④滥伐森林,水土流失严重,导致河、湖、水库淤塞;⑤在下游低洼地过度开发;⑥经济发达,人口密度大等。
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常见自然灾害及其成因第1课时达标测试: 这是一份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常见自然灾害及其成因第1课时达标测试,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读我国某区域图,完成下列各题,这种气象灾害有可能是,图中所示的灾害多发的季节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常见自然灾害及其成因第2课时课后复习题: 这是一份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常见自然灾害及其成因第2课时课后复习题,共10页。
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常见自然灾害及其成因第1课时课后练习题: 这是一份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常见自然灾害及其成因第1课时课后练习题,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