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十单元 酸和碱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课后作业题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十单元 酸和碱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课后作业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与探究,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类推是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现有以下类推结果,其中错误的是( )
①碱的水溶液通常呈碱性,所以碱性溶液一定是碱的溶液 ②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③酸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A. 只有① B. ①② C. ①③ D. ①②③
2.在滴加了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溶液颜色的变化是( )
A. 红色—蓝色 B. 蓝色—红色 C. 红色—无色 D. 无色—红色
3.小华帮助家人科学种田,查阅有关农作物生长最适宜的pH范围:
他测知家乡的土壤pH接近7,你认为小华家最不适宜种植的农作物是( )
A. 棉花 B. 玉米 C. 大豆 D. 茶树
4.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其本质原因是( )
A. 都能与指示剂作用 B. 都能解离出氢氧根离子
C. 都能解离出金属阳离子 D. 都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
5.下物质所对应用途错误的是( )
A. 氧化钙:作干燥剂 B. 氢氧化钠:治疗胃酸过多
C. 碳酸氢铵:作氮肥 D. 稀盐酸:除铁锈
6.普通食醋中含3%~5%的醋酸,下列属于醋酸化学性质的是( )
A. 常温下为无色液体 B. 能溶于水
C. 易挥发 D. 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7.物质X、Y之间存在如下关系:X+2NaOH===2Y+Cu(OH)2↓,则( )
A. X一定是Cu(NO3)2 B. X的式量比Y大
C. Y中阴离子的化合价为-2 D. 该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
8.下列物质与足量稀硫酸反应后,能得到无色、透明的溶液的是( )
A. CuO B. Fe(OH)3 C. Fe2O3 D. Na2CO3
9.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分析推理说法正确的是( )
A. 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B. 有机物是指含碳元素的化合物,所以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
C. 碱溶液的pH大于7,所以pH大于7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D. 各种酸溶液中都含有氢离子,所以酸溶液具有许多共同的性质
10.若将浓盐酸和浓硫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可以肯定的是( )
A. 溶质质量都减少 B. 溶剂质量都增大
C. 溶液质量都增大 D. 溶质的质量分数都减小
11.下列物质暴露在空气中,质量增加且变质的是( )
A. 浓硫酸 B. 氢氧化钠 C. 浓盐酸 D. 食盐
12.今年5月,我市各县区进行初中理化实验技能考查,在化学实验中小芳向一无色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呈蓝色,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该溶液显中性 B. 该溶液的pH小于7
C. 该溶液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 D. 该溶液是一种酸溶液
13.物质分类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想,下列物质中属于酸的是( )
A. H2CO3 B. NaHCO3 C. P2O5 D. KOH
14.如表是某指示剂在一定pH范围内显示的颜色,向滴有少量指示剂的稀硫酸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出现的颜色变化可能是( )
A. 由红变紫 B. 由蓝变绿 C. 由绿变橙 D. 由蓝变紫
二、填空题
15.“生活无大事,处处有化学”,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做法:
①夏季蚊虫叮咬后,涂抹肥皂液可缓解痛苦;
②胃酸过多的人,可饮用氢氧化钠溶液保健;
③家庭煤气泄漏,立即开油烟机排气。
(1)以上做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2)列举生活中的一错误做法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为探究碱的性质,进行如下实验。
①如上图(甲)所示,加入一定量的盐酸后,溶液红色褪去,溶液温度_______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②如上图(乙和丙)所示,同时将两支充满CO2的相同试管分别倒扣在等体积的水和NaOH溶液中,一段时间后,丙中液面高于乙,说明NaOH与CO2发生了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实验中乙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实验结束后,进行废液处理。将丙所得溶液全部倒入一大烧杯中,再将甲所得溶液缓慢加入。全部加入后测得溶液pH为3,调节pH接近7,达到排放标准。将甲所得溶液缓慢加入的过程中,大烧杯内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小红同学在学习盐酸的化学性质时,归纳出了盐酸与其它物质相互反应的关系,如图(图中“-”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
(1)若X是与其它三种不同类别的化合物,则X可以是________(填化学式,只填一种即可)。
(2)根据如图所示物质间的关系,写出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X是单质时,请写出X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写出一个即可)。
18.将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溶液混合,混合后的溶液不能与下列物质发生反应的是( )
A.Ba(OH)2B.Fe
C.HCl D.FeCl2
19.已知某碱溶液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温度一定时,该碱溶液的浓度越大,其碱性越强。
(1)要使该碱饱和溶液的pH升高(溶质不变),可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要使该碱饱和溶液的pH降低,在下列试剂中,哪些可选择加入?________
A.CO2B.CaCO3
C.Fe(OH)3D.CuSO4
三、实验与探究
20.在一次化学实验课上,老师让同学们对两个实验进行探究。
实验一:探究氢氧化钠溶液中是哪一种粒子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色
[猜想]可能是水分子、钠离子或氢氧根离子使无色酚酞溶液变色。
[实验]
(1)在第一支试管中加入约2 mL蒸馏水,滴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现象:溶液不变色;
(2)在第二支试管中加入约2 mL氯化钠溶液,滴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第三支试管中加入约2 mL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二:用注射器向充满某种气体的软塑料瓶中注入一种液体(如图),振荡,发现塑料瓶变瘪,探究气体和液体可能是什么物质?
[猜想]气体和液体可能是________(写一组即可)。
[实验]用试管取少量实验后塑料瓶中的溶液,加入试剂________,产生相应的现象,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评价]上述实验完成后,能否验证你的猜想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小亮在做“盐酸中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实验时,滴加盐酸前忘了加入指示剂,导致无法判断该中和反应进行的程度,于是他对所得的溶液的酸碱性进行了探究。
[探究目的]探究所得溶液的酸碱性
[提出猜想]所得溶液可能呈碱性,也可能呈________性,还可能呈________性。
[实验验证]
[分析与思考]
(1)若溶液呈碱性,则溶液中使其呈碱性的离子是______(填写微粒符号),为避免碱性溶液污染环境,小亮对所得溶液进行了如下处理:向溶液中逐滴加入________溶液,直到不再产生沉淀为止。然后过滤,把滤液倒入蒸发皿中加热,得到氯化钠晶体,该过程涉及的化学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无色酚酞溶液不变色,为了进一步确定溶液的酸碱性,小亮提出以下方案:
方案一:取样,加入碳酸钠溶液,若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则所取溶液呈酸性;若无明显现象,则呈中性。
方案二:取样,加入金属锌,若有气泡产生,则所取溶液呈酸性,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无明显现象,则呈中性。
22.在一支试管中放入一小段镁条(已擦去氧化膜),再向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盐酸,镁条表面有________产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现问题]为了再次观察上述反应现象,小林同学用较长的镁条重做上述实验,但发现了异常现象,试管中出现了白色沉淀。
[实验验证1]小林同学针对两次实验的不同,设计对比实验方案,探究出现异常现象的原因。
[得出结论]镁条与盐酸反应产生白色沉淀与________有关。
[追问]白色沉淀是什么物质?
[查阅资料]①20 ℃时,100 g水中最多能溶解氯化镁54.8 g;
②镁能与热水反应产生一种碱和氢气;
③氯化银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硝酸。
[做出猜想]猜想一:镁;猜想二:氯化镁;猜想三:氢氧化镁,猜想的依据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实验验证2]将白色沉淀洗涤干净,分别取少量沉淀于A、B、C试管中,进行如表实验:
四、计算题
23.某化学活动小组用稀盐酸对赤铁矿中Fe2O3含量进行测定(杂质不与盐酸反应且不溶于水),得到一黄色残液。为防止直接排放造成环境污染,对其进行了处理,过滤该残液,取100 g滤液,向其中不断加入某未知溶质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所得
实验数据如下表:
(资料:FeCl3+3NaOH===Fe(OH)3↓+3NaCl)
通过对上述实验数据的分析,选择合理的数据,计算所加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答案解析
1. D2. C3. D4. B5. B6. D7. B8. D9. D10. D 11. B12. C13. A14. A
15. (1)① (2)冬季为了防止一氧化碳中毒,在炉边放一盆清水。因为一氧化碳既不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因此不能除去一氧化碳
16. ①升高 ②CO2+2NaOH===Na2CO3+H2O 进行对照试验,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
③溶液先变红后褪色,并有气泡产生
17. (1)CuO (2)NaOH+HCl===NaCl+H2O (3)Fe+2HCl===FeCl2+H2↑
18. B
19. (1)升高溶液温度并加入该碱溶质 (2)AD
20. 实验一:(2)溶液不变色 (3)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 NaOH溶液中是OH-使无色酚酞溶液变为红色
实验二:CO2和NaOH溶液(合理均可) 盐酸 Na2CO3+2HCl===2NaCl+CO2↑+H2O 不能,因上述实验只能验证气体可能是CO2,而不能确定是何碱液
21. 酸 中 红 酸性或中性
(1)OH- CuCl2(答案合理即可) 2NaOH+CuCl2===Cu(OH)2↓+2NaCl(答案合理即可)
(2)产生气泡 Zn+2HCl===ZnCl2+H2↑
22. 气泡 Mg+H2SO4===MgSO4+H2↑
[得出结论]镁条长度
[做出猜想]Mg+2H2O===Mg(OH)2+H2↑
[实验验证2]没有气泡产生 消失 不消失 Ag+
23. 设与生成2.14 g-1.07 g氢氧化铁所消耗的20 g溶液中NaOH溶质的质量为x。
答: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6%。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版第十单元 酸和碱综合与测试课堂检测,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与探究,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十单元 酸和碱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随堂练习题,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推断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第十单元 酸和碱综合与测试课后测评,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推断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