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三年级科学上册第1单元水5水能溶解多少物质教案2教科版

    三年级科学上册第1单元水5水能溶解多少物质教案2教科版第1页
    三年级科学上册第1单元水5水能溶解多少物质教案2教科版第2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教科版 (2017)三年级上册水5.水能溶解多少物质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教科版 (2017)三年级上册水5.水能溶解多少物质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探索与研讨1,探索与研讨2,探索与研讨3,课堂练习,拓展提高,作业布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题
    水能溶解多少物质
    单元
    1
    学科
    科学
    年级
    3
    学习


    目标
    科学知识


    1.有的物质能溶解于水,有的很难溶解


    2.物质的溶解能力可能不同


    3.了解溶解的特点


    科学探索


    1.观察物质溶解于水的情况,辨别哪些物质溶解于水,哪些不能溶解于水


    2.通过对比模拟试验活动,探索体会物质溶解能力可能不一样


    3.在观察比较中归纳溶解的特点


    科学态度


    认识到溶解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给生活带来便利
    重点
    1.有的物质能溶解于水,有的很难溶解


    2.物质的溶解能力可能不同


    3.了解溶解的特点
    难点
    1.观察物质溶解于水的情况,辨别哪些物质溶解于水,哪些不能溶解于水


    2.通过模拟试验活动,探索体会物质溶解能力可能不一样


    3.在观察比较中归纳溶解的特点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聚焦问题,创设情境:


    生活中我们经常把食盐和红糖放入水中,食盐和红糖会溶解在水中。还有很多物质也能在水中溶解。如果我们把它们一直不断地加入同样多的水中,它们还能继续溶解下去吗?






    学生猜测回答
    激发兴趣,尽快进入学习状态
    讲授新课
    一、探索与研讨1:溶解在水中的物质


    你知道哪些物质能够溶解在水中?


    教师点拨:


    小苏打、食用碱、味精、墨水、醋、味精等。


    二、探索与研讨2:水的溶解能力


    1.模拟实验


    (1)工具与材料:食盐、小苏打、透明杯、小勺、搅拌棒、水


    (2)实验操作


    ①在两个透明杯中分别放入50毫升清水


    ②分别取大约20克食盐和小苏打,再把它们平均分为8份


    ③取一小份食盐,加入一个盛水的杯子中,用搅拌棒充分搅拌。在食盐完全溶解后,再加入第二份食盐,继续搅拌……,直到食盐不能溶解为止


    ④按同样的方法,将小苏打一份一份地溶解,直到不能溶解为止


    ⑤记录食盐和小苏打溶解在50毫升水中的份数


    (3)温馨提示


    ◆可以用小勺一份一份地取食盐或小苏打


    ◆水要一样多


    ◆ 要一份一份加入水中


    ◆须等完全溶解再加入


    ◆记录溶解份数


    (4)填写:食盐和小苏打溶解能力的比较记录表


    物质
    50毫升水溶解物质的份数
    溶解能力比较
    实验结论

    食盐




    小苏打




    教师点拨:


    食盐比小苏打溶解能力强。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可能不一样。


    (4)研讨


    ①怎么计算溶解份数?


    教师点拨:


    到食盐等物质再怎么搅拌也不能溶解时就达到了“最后溶解”。这时计算最后溶解在第几份的方法是最后一份数减去一份数。


    ②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为什么不是无限的?


    教师点拨:


    一定量的水只能溶解一定量的物质,当物质和水已经形成饱和溶液时就不再溶解。像现在大家做好的盐水已经不能再溶解食盐了,这样的溶液叫做饱和溶液。


    ③实验时为什么一份份加入?











    三、探索与研讨3:溶解的特点


    1.把食盐、红糖和石子放入水中,会发生怎样的不同变化?








    2.不能溶解于水的物质还有哪些?


    教师点拨:


    铁钉、木炭、食用油、胡萝卜、塑料、玻璃等


    3.小结


    有些物质能溶解于水,有些物质很难溶解于水。


    4.仔细观察,物质溶解于水之后有什么变化?


    教师归纳溶解特点:


    ①物质变成肉眼看不见的微粒。


    ②静止后不会沉淀。


    ③过滤后物质不能被分离。


    提示学生:可以用滤布(或滤纸)过滤试试


    四、课堂练习:判断下列说法正误


    1.白糖、木屑、食盐、醋、油、面粉都能溶解于水。( )


    2.物质溶解于水后变成肉眼看不见的微粒。( )


    3.物质溶解于水后就消失了。( )


    4.小苏打比食盐的溶解能力强。( )


    5.有些物质能溶解于水,有的很难溶解于水。( )


    6.当物质和水形成饱和溶液时,物质不再溶解于水。( )


    五、拓展提高:什么是溶解度?


    ①100毫升水能溶解的量即(饱和溶液)叫做“溶解度”。


    ②20℃的环境下食盐在水中的溶解度是36克。


    六、作业布置


    搜集生活中常见的例子,看看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怎样。



    学生回忆,交流











    学生准备工具与材料








    学生按步骤实验,做好实验记录






































    学生填写活动手册,交流























    学生回答交流











    学生研讨交流























    学生研讨交流回答:为了准确观察比较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大小





    学生继续做活动,仔细观察,回答:食盐、红糖能溶解在水中,石子不能溶解


    学生回忆交流























    学生研讨交流


























    学生独立完成























    学生认真听

















    学生课后完成



    了解常见的溶解于水的物质











    通过对比模拟试验活动,探索体会物质溶解能力可能不一样




















































































































    在观察比较中归纳溶解的特点




































































    检测课堂掌握情况




















    了解一下什么是溶解度,拓宽知识面


    培养继续探索精神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有的物质能溶解于水,有的很难溶解于水;一定量的水只能溶解一定量的物质 ;物质的溶解能力有强有弱。通过科学实验活动的体验,探索研讨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可能不一样,体会到溶解在生活中被广泛利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诸多便利。
    总结课堂
    板书
    水能溶解多少物质


    溶解 溶解


    食盐 水 小苏打


    (强) (弱)
    板书设计

    相关教案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1、水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教科版三年级上册1、水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科版 (2017)三年级上册水2.水沸腾了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教科版 (2017)三年级上册水2.水沸腾了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简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教科版 (2017)6.加快溶解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小学教科版 (2017)6.加快溶解教学设计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探索1,探索2,探索3,探索4,探索5,研讨1,研讨2,课堂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