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生物】陕西省榆林市二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解析版)

    【生物】陕西省榆林市二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解析版)第1页
    【生物】陕西省榆林市二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解析版)第2页
    【生物】陕西省榆林市二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解析版)第3页
    还剩2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生物】陕西省榆林市二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解析版)

    展开

    陕西省榆林市二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细胞中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细胞中常见的化学元素有20种,根据作用的大小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B. 组成人体细胞的主要元素(占细胞鲜重的百分比)中,O最多,H次之
    C. 生物体在不同的生长发育期含水量不同,如同种植物萌发种子中含水量比休眠种子高
    D. P参与构成生物体内的各种化合物,如磷脂、RNA、脂肪等
    【答案】C
    【解析】
    【分析】
    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根据其含量不同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两大类。
    (1)大量元素是指含量占生物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上的元素,包括C、H、O、N、P、S、K、Ca、Mg,其中C、H、O、N为基本元素,C为最基本元素,O是含量最多的元素;
    (2)微量元素是指含量占生物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下的元素,包括Fe、Mn、Zn、Cu、B、Mo等。
    【详解】A、细胞中常见的化学元素有20多种,根据含量的大小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A错误;
    B、组成人体细胞的主要元素中,因水的含量多,故O的含量(占细胞鲜重的质量百分比)最多,C次之,B错误;
    C、同一生物体不同发育时期,含水量不同,如同种植物萌发种子的含水量比休眠种子高,C正确;
    D、脂肪只含有C、H、O三种元素,不含P,D错误。
    故选C。

    2.下列关于水与生命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生物体的生命活动离不开水
    B. 种子萌发时,自由水与结合水比值增大
    C. 自由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自由水含量越高,生物体的抗逆性越强
    D. 水参与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以及有机物的合成与分解过程
    【答案】C
    【解析】
    各种生物体的一切生命活动离不开水,A项正确;种子萌发时,细胞代谢活动旺盛,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增大,B项正确;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结合水含量越高,生物体的抗逆性越强,C项错误;水能参与合作用、呼吸作用、有机物的合成与分解过程等许多化学反应,D项正确。
    【考点定位】细胞内水的存在形式和作用
    【名师点睛】细胞中的水
    (1)存在形式:自由水和结合水

    (3)自由水/结合水与代谢、抗逆性的关系
    自由水/结合水

    3.下列有关无机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动物细胞内的无机盐大多数以离子形式存在
    B. 植物叶肉细胞内Mg可分布在类囊体的薄膜上
    C. 血浆中的无机盐浓度会影响抗利尿激素的分泌
    D. 用含15NH4Cl的培养液培养大肠杆菌不能标记DNA
    【答案】D
    【解析】
    细胞内的无机盐大多数以离子形式存在,A正确;植物叶肉细胞内Mg是合成叶绿素的原料,故可分布在类囊体的薄膜上,B正确;血浆中的无机盐浓度会影响渗透压,进而影响抗利尿激素的分泌,C正确;由于DNA中含有N元素,故用含15NH4Cl的培养液培养大肠杆菌能标记DNA,D错误。
    【点睛】易错点分析,要知道细胞内的无机盐绝大多数是以离子态形式存在,少量以化合态存在。化合态的无机盐是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组成成分,有些无机盐是细胞内某些复杂化合物的组成成分,如Mg2+是构成叶绿素的成分、Fe2+是构成血红蛋白的成分、I﹣是构成甲状腺激素的成分。

    4.如图是构成细胞的某些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情况,则对甲、乙、丙所表示的物质及其所能表现的生理功能推测错误的是(  )

    A. 甲可能是叶绿素,能吸收光能进行光合作用
    B. 乙可能是血红蛋白,有运输氧的作用
    C. 丙可能是磷脂,是细胞膜的主要成分
    D. 叶绿体中不可能同时存在甲和丙
    【答案】D
    【解析】
    【分析】
    叶绿素的组成元素是C、H、O、N,Mg;
    血红蛋白组成元素是C、H、O、N、Fe;
    磷脂的组成元素是C、H、O、N,P。
    【详解】A、甲含有C、H、O、N,Mg,可能是叶绿素,能吸收光能进行光合作用,A正确;
    B、乙组成元素是C、H、O、N,还含有铁离子,可能是血红蛋白,血红蛋白有运输氧气,B正确;
    C、丙的组成元素是C、H、O、N,P,可能构成的是磷脂,构成生物膜,C正确;
    D、甲可能是叶绿素,叶绿体中含有叶绿素;丙可能是磷脂,组成叶绿体的两层膜,故叶绿体中可能同时存在甲和丙,D错误。
    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生物大分子的元素组成,意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难度适中。

    5.A型流感病毒中的H5N1亚型引起的禽流感是一种高致病性禽类传染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下列关于禽流感病毒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虽然能引发传染病,但是其没有细胞结构,因此它不是生物
    B. 能引发传染病,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内
    C. 需在人工配制的富含有机物的培养基上才可以培养
    D. 由于结构简单,只能通过二分裂方式繁衍后代
    【答案】B
    【解析】
    【分析】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进行生命活动,必须借助于活细胞才能代谢和繁殖;
    常见的病毒有:艾滋病毒、流感病毒、SARS病毒、烟草花叶病毒、噬菌体等等;
    病毒的成分包括蛋白质和核酸(DNA或RNA)。
    【详解】A、该病毒是没有细胞结构的特殊生物,A错误;
    B、病毒营寄生生活,必须寄生在活细胞中才可以繁殖后代,B正确;
    C、病毒营寄生生活,必须寄生在活细胞中才可以繁殖,在普通培养基上无法繁殖,C错误;
    D、原核细胞中的细菌一般是二分裂,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故不进行二分裂,D错误。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病毒的有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进行生命活动;识记病毒的组成,即蛋白质和核酸;并且明确病毒的核酸只有一种,这种核酸就是该病毒的遗传物质。

    6.下列关于细胞学说及其建立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细胞学说主要是由施莱登和施旺提出的
    B. 细胞学说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的
    C. 细胞学说认为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
    D. 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答案】C
    【解析】
    【分析】
    细胞学说内容:①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组成。②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③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详解】细胞学说是由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所提出的,A正确;细胞学说的重要内容: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的,B正确;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不是细胞学说的内容,C错误;细胞学说的其意义是阐明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结构的统一性,D正确。因此,本题选C。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分类不属于细胞学说的内容,再根据题意作答。

    7.下列关于绿藻和蓝藻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都含有叶绿素 B. 都属于自养生物
    C. 都含有核糖体 D. 都有成形的细胞核
    【答案】D
    【解析】
    【分析】
    蓝藻属于原核生物,绿藻属于真核生物,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比较:


    【详解】A、绿藻和蓝藻都含有叶绿素,都能进行光合作用,A正确;
    B、蓝藻属于原核细胞,细胞中无叶绿体,但蓝藻和绿藻都能进行光合作用,都属于自养生物,B正确;
    C、绿藻和蓝藻都含有核糖体,C正确;
    D、蓝藻属于原核生物,没有核膜,因而不含成形的细胞核,D错误。
    故选D。
    【点睛】本题以蓝藻和绿藻为素材,考查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首先要求考生明确蓝藻属于原核生物,绿藻属于真核生物,其次要求考生识记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8.下列关于乳酸菌、酵母菌和青霉菌这三种微生物的共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活细胞内时刻发生着ATP和ADP的相互转化
    B. mRNA都能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中发挥作用
    C. 都能在核糖体上发生碱基互补配对并合成多肽链
    D. 遗传物质都是DNA,并且都能发生基因突变
    【答案】B
    【解析】
    所有活细胞内都时刻发生着ATP和ADP的相互转化,A项正确;乳酸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内没有核膜和核孔,B项错误;乳酸菌属于原核生物,酵母菌和青霉菌属于真核生物,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内都有核糖体,并且都能在核糖体上发生碱基互补配对并合成多肽链,C项正确;所有有细胞结构的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并且都能发生基因突变,D项正确。
    【点睛】
    本题以乳酸菌、酵母菌和青霉菌为素材,考查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等知识,首先要求考生明确乳酸菌属于原核生物,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其次要求考生识记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异同,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9.下列有关糖类生理作用的概括中,错误的是(  )
    A. 核糖和脱氧核糖是核酸的组成成分
    B. 葡萄糖是重要的能源物质
    C. 淀粉和糖原分别是植物和动物体内唯一的储备能源物质
    D. 糖被可参与细胞识别和免疫调节
    【答案】C
    【解析】
    【分析】
    糖类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葡萄糖和核糖、脱氧核糖是单糖,葡萄糖是细胞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核糖是RNA的组成成分,脱氧核糖是DNA的组成成分;淀粉是植物细胞的储能物质,糖原是动物细胞的储能物质,纤维素是细胞壁的组成成分,淀粉、糖原、纤维素都属于多糖。
    【详解】A、核糖是核糖核苷酸的组成成分,脱氧核糖是脱氧核糖核苷酸的组成成分,A正确;
    B、葡萄糖是细胞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B正确;
    C、淀粉是植物细胞的储能物质,糖原是动物细胞的储能物质,脂肪也是动植物细胞共有的储能物质,C错误;
    D、糖被在细胞的识别和免疫调节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糖被由蛋白质和多糖组成,D正确。
    故选C。
    【点睛】本题的知识点是糖类的分类、分布和功能,核酸的分类和化学组成,脂肪的作用,对于相关知识点的记忆是解题的关键。

    10. 下列关于脂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脂质中的磷脂是细胞膜的组成成分
    B. 维生素D和性激素不属于固醇类物质
    C. 脂肪比相同质量的多糖彻底氧化产能少
    D. 脂质在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上合成
    【答案】A
    【解析】
    细胞膜的组成成分包括脂质、蛋白质和少量糖类,其中脂质分子中主要是磷脂,A正确;维生素D和性激素属于脂质中的固醇类物质,B错误;与相同质量的多糖相比,脂肪中的C、H元素含量多,O元素含量少,彻底氧化分解消耗的氧气多,产能也多,C错误;脂质主要在光面内质网上合成,D错误。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脂质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11.生命科学研究中常用“建模”方法表示微观物质的结构,图中1~3分别表示植物细胞中常见的三种大分子有机物,每种有机物都有其特定的基本组成单位。则下图中1~3可分别表示(  )

    A. 多肽、RNA、淀粉 B. DNA、RNA、纤维素
    C. DNA、蛋白质、糖原 D. 核酸、多肽、糖原
    【答案】A
    【解析】
    图1中,单体具有很多不同的形状,这些不同的单体只能表示20种氨基酸,因此图1可能表示蛋白质或者是多肽;图2中,有圆形、方形、六边形、三角形四种不同的单体,并且该有机物是单链的,因此它可以表示RNA分子的四种核糖核苷酸;图3中,只有圆形一种单体,最可能表示的是由葡萄糖聚合形成的多糖,而植物细胞中的多糖有淀粉和纤维素.综合三幅图,图1~3可分别表示蛋白质或多肽、RNA、淀粉或纤维素.A正确。
    【考点定位】单体、多聚体

    12.下列关于“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实验操作步骤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用于鉴定还原糖的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可直接用于蛋白质的鉴定
    B. 若要鉴定花生种子细胞中是否含有脂肪,一定需要用显微镜观察
    C. 鉴定可溶性还原糖时,要加入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等量混合均匀再加入
    D. 用双缩脲试剂鉴定蛋白质时,需水浴加热2 min才能看到紫色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1)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斐林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如葡萄糖、麦芽糖、果糖)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非还原性糖(如淀粉)。(2)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3)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或苏丹Ⅳ染液)鉴定,呈橘黄色(或红色)。
    【详解】鉴定蛋白质的双缩脲试剂中B液与斐林试剂中的乙液浓度不同,故用于鉴定还原糖的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不可直接用于蛋白质的鉴定,A错误;鉴定花生种子细胞中是否含有脂肪,一般需要用显微镜观察,但也可用组织样液直接加入试剂进行鉴定,不需要用显微镜观察,B错误;鉴定可溶性还原糖时,要加入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等量混合均匀再加入),并进行水浴加热,C正确;用双缩脲试剂鉴定蛋白质时,不需要水浴加热,D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课本基础实验的原理和选材,意在考查学生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并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处理。

    13.层粘连蛋白是一种大型的糖蛋白,由一条重链(α)和两条轻链 (β1、β2)经二硫键交联而成。若将层粘连蛋白彻底水解,不可能产生的物质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
    A、层粘连蛋白是一种大型的糖蛋白,所以彻底水解产物有糖类和氨基酸,可能获得葡萄糖,A正确;
    B、层粘连蛋白彻底水解产物有糖类和氨基酸,该结构符合氨基酸结构通式,B正确;
    C、该结构符合氨基酸结构通式,C正确;
    D、该结构不符合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D错误。
    【考点定位】蛋白质的合成——氨基酸脱水缩合;氨基酸的分子结构特点和通式
    【名师点睛】1、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糖蛋白中有多糖分子.
    2、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其结构特点是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这个碳原子还连接一个氢原子和一个侧链基团。

    14.下列有关氨基酸及蛋白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甲硫氨酸中的硫元素只位于氨基酸的R基中
    B. 天然蛋白质中的—CO—NH—在核糖体上形成
    C. 蛋白质的基本性质与碳骨架、功能基团都相关
    D. 在细胞间完成信息传递的物质都是蛋白质或氨基酸
    【答案】D
    【解析】
    根据氨基酸的结构通式可知,甲硫氨酸中的硫元素只能位于氨基酸的R基中,A正确;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肽键(-CO-NH-)的过程发生在核糖体中,B正确;蛋白质的基本性质与碳骨架、功能基团都相关,C正确;细胞膜外糖蛋白与细胞内外的信息传递有重要的关系,但传递的物质不一定是蛋白质或氨基酸,如性激素的本质是脂质中的固醇类,D错误。

    15.下列关于蓝藻和硝化细菌的叙述,正确的
    A. 都属生产者,可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B. 遗传物质都是DNA和RNA
    C. 转录和翻译都是同步进行的 D. 细胞形态、结构都相同
    【答案】C
    【解析】
    A.蓝藻利用光能合成有机物,硝化细菌是利用化学能合成有机物,A错误;
    B.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遗传物质都是DNA,B错误;
    C.蓝藻和硝化细菌都是原核生物,没有成形的细胞核,转录和翻译是同步进行的,C正确;
    D.蓝藻和硝化细菌具有相同的细胞结构,但形态不同,D错误;
    答案选C。

    16. 人体内含有多种多样的蛋白质,每种蛋白质 ( )
    A. 都含有20种氨基酸 B. 都是在细胞内发挥作用
    C. 都具有一定的空间结构 D. 都能催化生物化学反应
    【答案】C
    【解析】
    人体中蛋白质不是每种都含有20种氨基酸,例如胰岛素含有16种51个氨基酸,A错误。分泌蛋白例如消化酶、抗体、蛋白质类的激素均在细胞外发挥作用,B错误。只有酶起催化作用,但不是所有的蛋白质都属于酶,蛋白质在人体中结构多样性决定了其功能的多样性,人体中蛋白质具有运输、催化、免疫、调节等多种功能,D错误。蛋白质分子由多肽链组成,肽链的折叠、盘曲或者糖基化等过程使得蛋白质都具有一定的空间结构,C正确。
    【考点定位】考查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17.下列有关多肽和蛋白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由8个氨基酸组成的链状八肽和环状八肽中肽键数相同
    B. 血红蛋白的四条多肽链间通过磷酸二酯键进行连接
    C. 10种数量相同的氨基酸可合成不同种类的多肽链
    D. 蛋白质在NaCl溶液中盐析后空间结构发生了改变
    【答案】C
    【解析】
    【分析】
    1、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其结构通式是,即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这个碳原子还连接一个氢和一个R基,氨基酸的不同在于R基的不同,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有20种。
    2、氨基酸在核糖体中通过脱水缩合形成多肽链,而脱水缩合是指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COOH )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NH2)相连接,同时脱出一分子水的过程;连接两个氨基酸的化学键是肽键,其结构式是-CO-NH-。
    3、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直接原因: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和肽链的空间结构千差万别。
    【详解】A、链状八肽中有7个肽键,环状八肽中有8个肽键,A错误;
    B、血红蛋白的四条多肽链间通过二硫键进行连接,B错误;
    C、10种数量相同的氨基酸因为其种类和排列顺序的不同可合成不同种类的多肽链,C正确;
    D、蛋白质在NaCl溶液中盐析后空间结构并不发生改变,D错误。
    故选C。

    18.关于蛋白质与核酸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蛋白质多样性的体现与核酸有关
    B. 细胞核中含有蛋白质和某种RNA
    C. DNA分子的复制不需要蛋白质的参与
    D. 基因表达过程中可产生核酸和蛋白质
    【答案】C
    【解析】
    由于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因此核酸中遗传信息的多样性决定了蛋白质的多样性,故A正确;细胞核中的染色体组成成分含有蛋白质和DNA,细胞核是转录的场所,含有RNA,故B正确;DNA分子的复制需要解旋酶和DNA聚合酶,二者均为蛋白质,故C错误;基因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转录的产物为RNA,翻译产物是蛋白质,故D正确。
    【考点定位】蛋白质和核酸的结构与功能

    19.下列关于组成细胞的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组成淀粉、肝糖原、肌糖原、纤维素的单体不同
    B. 胆固醇能促进小肠上皮细胞对钙、磷的吸收
    C. 肽链的主链只含有C、H、O、N四种元素
    D. 细胞中各种生命活动所需能量均由ATP直接提供
    【答案】C
    【解析】
    【分析】
    糖类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糖类是生物体的主要能源物质,淀粉和纤维素、糖原都属于多糖,淀粉是植物细胞的储能物质,糖原是动物细胞的储能物质,纤维素是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不是能源物质而是结构物质;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和体现者;脂质分为脂肪、磷脂和固醇,脂肪是良好的储能物质,磷脂和固醇中的胆固醇参与细胞膜的形成。
    【详解】A、淀粉、 肝糖原、 肌糖原、纤维素都是由葡萄糖聚合形成的多聚体,单体都是葡萄糖,A错误;
    B、促进小肠上皮细胞吸收钙磷的物质是维生素D,B错误;
    C、肽链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主要组成元素是C、H、O、N, C正确;
    D、ATP是细胞内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但是GT P、UT P等也可以为细胞是生命活动提供能量,D错误。
    故选C。

    20.细胞内的生物大分子是由单体相互结合形成的多聚体。图中甲、乙、丙为细胞内重要的三种多聚体,a和b为其单体。请结合此图,判断以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在人体细胞内,a共有4种
    B. ATP是由a连接两个高能磷酸键形成的
    C. b可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
    D. 在某人的神经细胞和肝细胞中,甲一般相同,乙、丙一般不相同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噬菌体为DNA病毒,由DNA和蛋白质构成;甲流病毒为RNA病毒,由RNA和蛋白质构成;故丙为蛋白质,甲为DNA,乙为RNA。A为DNA和RNA的单体,共有8种,A错。腺嘌呤核糖核苷酸连接两个高能磷酸键形成ATP,B错。B为氨基酸,不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蛋白质能,C错。同一个体不同体细胞含有相同DNA,由于基因有选择表达,不同体细胞DNA转录生成的RNA不同,合成的蛋白质不同,导致细胞分化,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化合物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能力。

    21.基因工程的核心是(  )
    A. 目的基因的获取 B. 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C. 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D. 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
    【答案】B
    【解析】
    【分析】
    基因工程技术的基本步骤: 
    (1)目的基因的获取:方法有从基因文库中获取、利用PCR技术扩增和人工合成。 
    (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基因表达载体包括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和标记基因等。 
    (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根据受体细胞不同,导入的方法也不一样.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方法有农杆菌转化法、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最有效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的方法是感受态细胞法。 
    (4)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分子水平上的检测:①检测转基因生物染色体的DNA是否插入目的基因--DNA分子杂交技术;②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分子杂交技术;③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个体水平上的鉴定:抗虫鉴定、抗病鉴定等。 
    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是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过程。
    【详解】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步骤主要包括四步:①目的基因的获取;②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③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④目的基因的检测与表达。其中,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综上分析,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点睛】本题知识点简单,考查基因工程的相关知识,只要考生识记基因工程的操作步骤,明确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其核心步骤即可正确答题,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

    22.下列关于细胞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需要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去除细胞壁
    B. 植物体细胞杂交和动物细胞融合都可以克服生殖隔离得到新个体
    C. 细胞表达全能性的标志是形成某种组织或者器官
    D. 植物组织培养可用于单倍体育种,动物体细胞核移植可以培育克隆动物
    【答案】D
    【解析】
    【分析】
    动物细胞融合过程中,常用电激、灭活的病毒、PEG等方法诱导细胞融合;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常用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处理组织块,水解组织细胞之间的糖蛋白,从而使组织细胞分散开;在植物体细胞杂交过程中,需要用纤维素酶、果胶酶去除细胞壁,获得原生质体;植物体细胞杂交过程中,需要用不同浓度的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培养杂种细胞,诱导杂种细胞脱分化和再分化过程。
    【详解】A、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不需要用纤维素酶、果胶酶去除细胞壁,植物体细胞杂交过程中才需要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去除细胞壁,A错误;
    B、植物体细胞杂交可以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障碍,扩大了用于杂交的亲本组合范围。由于动物细胞的全能性受到限制,因此动物细胞融合技术还不能产生动物个体,B错误;
    C、细胞表达全能性的标志是发育成完整个体而不是形成某种组织或者器官,C错误;
    D、植物组织培养可用于单倍体育种,动物体细胞核移植可以培育克隆动物,D正确。
    故选D。

    23.限制酶是一种核酸切割酶,可辨识并切割DNA分子上特定的核苷酸碱基序列。下图为四种限制酶BamHⅠ、EcoRⅠ、HindⅢ以及BglⅡ的识别序列。箭头表示每一种限制酶的特定切割部位,其中哪两种限制酶所切割出来的DNA片段末端可以互补黏合?其正确的末端互补序列为(  )

    A. BamHⅠ和EcoRⅠ;末端互补序列-AATT-
    B. BamHⅠ和HindⅢ;末端互补序列-GATC-
    C. EcoRⅠ和HindⅢ;末端互补序列-AATT-
    D. BamHⅠ和BglⅡ;末端互补序列-GATC-
    【答案】D
    【解析】
    【分析】
    由图可知,BamHⅠ、EcoRⅠ、HindⅢ以及BglⅡ的识别序列依次是:GGATCC、GAATTC、AAGCTT、AGATCT。
    【详解】由图可知,BamHⅠ和BglⅡ的识别序列虽然不同,但产生的黏性末端均为-GATC-,故它们切割产生的黏性末端可以相连。综上所述,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选D。

    24.下列有关基因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DNA连接酶只能将由同一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而成的黏性末端连接起来
    B. 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后,受体细胞即发生基因突变
    C. 目的基因与质粒结合的过程发生在细胞外
    D. 常使用的载体有大肠杆菌、噬菌体和动植物病毒等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DNA连接酶可以将具有相同粘性末端的DNA片段连接起来,而产生相同的粘性末端可以是同一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也可以是两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A项错误;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后,受体细胞内的任何基因都未发生基因突变,新的变异来源是基因重组,B项错误;目的基因和质粒结合的过程发生在细胞外,C项正确;常用的载体有大肠杆菌的质粒、噬菌体,动植物病毒等,D项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基因工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要点的能力。

    25.下列有关植物体细胞杂交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用酶解法去掉细胞壁,分离出有活力的原生质体
    B. 再生出细胞壁是原生质体融合成功的标志
    C. 植物体细胞杂交的最终目的是获得细胞代谢产物
    D. 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可以克服不同物种间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
    【答案】C
    【解析】
    【分析】
    植物体细胞杂交的具体过程:

    【详解】A、由于植物细胞外面有一层细胞壁,这层细胞壁阻碍着细胞间的杂交,因此在杂交之前必须先利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去除这层细胞壁,获得具有活力的原生质体,A正确;
    B、植物体细胞融合完成的标志是融合的原生质体形成新的细胞壁,进而成为杂种细胞,B正确;
    C、植物体细胞杂交的最终目的是获得杂种植株,C错误;
    D、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最大的优点是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D正确。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植物体细胞杂交的相关知识,只要考生识记植物体细胞杂交的具体过程即可正确答题,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

    26.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后,是否可以稳定维持和表达其遗传特性,只有通过鉴定与检测才能知道。下列属于目的基因检测和鉴定的是(  )
    ①检测受体细胞中是否有目的基因 ②检测受体细胞中是否有致病基因 ③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 ④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答案】C
    【解析】
    【分析】
    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
    1、分子水平上的检测  
    检测转基因生物染色体的DNA是否插入目的基因:DNA分子杂交技术;
    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分子杂交技术;
    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
    2.个体水平上的鉴定
    抗虫鉴定、抗病鉴定、活性鉴定等。例:用虫食用棉花,观察其存活情况,来鉴定棉花是否具有抗虫特性。
    【详解】检测受体细胞中是否有目的基因,可以利用DNA分子杂交技术,①正确;致病基因不属于目的基因, ②错误;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可以利用分子杂交技术, ③正确;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可以利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 ④正确。
    综上,①③④表述符合题意,所以C选项是正确的。

    27.下列生物工程技术的实际应用过程中能形成愈伤组织的是(  )
    ①作物脱毒 ②细胞产物的工厂化生产 ③生产人工种子 ④转基因植物的培养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答案】D
    【解析】
    植物的根尖、茎尖几乎没有病毒,用植物的根尖或茎尖进行植物组织培养,形成愈伤组织,再培养成脱毒植株,该过程中能形成愈伤组织,①正确;细细胞产物的工厂化生产,需将植物组织培养进行到愈伤组织阶段即可,这样就可以从愈伤组织中获取细胞产物了,该过程中能形成愈伤组织,②正确;离体的植物组织,器官或细胞(外植体),通过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再通过再分化形成胚状体,胚状体外包上人造种皮制成人工种子,该过程中能形成愈伤组织,③正确;转基因植物的培养流程:目的基因获得→重组质粒→导入受体细胞→筛选重组细胞→愈伤组织→转基因植物体,该过程中能形成愈伤组织,④正确,故选D。

    28.下列关于蛋白质工程和基因工程的比较,不合理的是(  )
    A. 基因工程原则上只能生产自然界中已存在的蛋白质,而蛋白质工程可以对现有蛋白质进行改造,从而制造一种新的蛋白质
    B. 蛋白质工程是在基因工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蛋白质工程最终还是要通过基因修饰或基因合成来完成
    C. 基因工程遵循中心法则,蛋白质工程完全不遵循中心法则
    D. 基因工程和蛋白质工程产生的变异都是可遗传的
    【答案】C
    【解析】
    【分析】
    1、基因工程是将一种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另一种生物体内,产生它本不能产生的蛋白质,进而表现出新的性状,但只能生产自然界已存在的蛋白质;蛋白质工程是通过修改基因或创造合成新基因来改变生物的遗传和表达形状,合成新的蛋白质,蛋白质工程从属于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是第二代基因工程。
    2、蛋白质工程的过程为:预期蛋白质功能→设计预期的蛋白质结构→推测应有氨基酸序列→找到对应的脱氧核苷酸序列(基因)。
    【详解】A、基因工程原则上只能生产自然界已存在的蛋白质,而蛋白质工程可以通过对基因改造实现对现有蛋白质改造,从而制造一种新的蛋白质,A正确;
    B、蛋白质工程是在基因工程基础上延伸出来的第二代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不是对蛋白质分子的直接改造,而是通过修改基因或创造合成新基因来改变生物的遗传和表达形状,合成新的蛋白质,B正确;
    C、基因工程遵循中心法则,蛋白质工程也遵循中心法则,C错误;
    D、蛋白质工程的实质是改造基因,基因工程和蛋白质工程产生的变异都是可遗传的,D正确。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蛋白质工程和基因工程的区别和联系,蛋白质工程的流程,意在考查考生对于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注重平时的积累和总结,有助于解答此类试题。

    29.下列有关制备单克隆抗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采用的细胞工程技术包括细胞培养和细胞融合
    B. 两次筛选的目的分别是筛选出杂交瘤细胞和筛选出能产生特定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C. 要先用胃蛋白酶处理得到单个细胞,然后用诱导剂处理得到杂交瘤细胞
    D. 运用的生物学原理包括细胞分裂和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答案】C
    【解析】
    【分析】
    1、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是:对小动物注射抗原,从该动物的脾脏中获取效应B细胞,将效应B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筛选出能产生单一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克隆化培养杂交瘤细胞(体内培养和体外培养),最后获取单克隆抗体。
    2、两次筛选:筛选得到杂交瘤细胞(去掉未杂交的细胞以及自身融合的细胞);筛选出能够产生特异性抗体的细胞群。
    【详解】A、制备单克隆抗体采用的细胞工程技术包括细胞培养和细胞融合技术,A正确;
    B、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需要两次筛选,第一次是用选择培养基筛选获得杂交瘤细胞,去除未融合的细胞和自身融合细胞;第二次筛选是从杂交瘤细胞中筛选出能产生特定抗体的杂交瘤细胞,B正确;
    C、分散细胞获得单个细胞,需要用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处理,C错误;
    D、运用的生物学原理包括细胞分裂和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D正确。
    故选C。

    30.下面是一个庭院生态工程模式图,对该生态系统的分析,正确的是

    A. 该生态工程的目的是实现物质的循环利用,提高经济效益
    B. 该生态工程遵循了物质与能量多级循环利用等原理
    C. 饲养鸡鸭能提高生态系统中物质的利用效率,增加产量,但由于食物链延长,生态系统中能量传递效率会降低
    D. 建沼气池和制作生态缸需要考虑的因素是一样的
    【答案】A
    【解析】
    该生态工程的实现物质的循环利用,提高经济效益,A正确;能量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不能循环利用,B错误;食物链延长,生态系统中能量利用率会降低,但是不影响能量的传递效率,C错误;建沼气池和制作生态缸需要考虑的因素是不一样的,D错误。
    【考点定位】生态工程

    二、非选择题
    31.某外毒素为环状肽,结构式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化合物中含有________个游离的氨基,_________个游离的羧基。
    (2)该化合物是由________个氨基酸组成的,其中有________个氨基酸的R基相同,这个R基是________。
    (3)该化合物含有________个肽键。
    (4)该外毒素在环状肽形成过程中失去了________个水分子,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_______。
    (5)填写虚线框内结构的名称: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从氨基酸结构通式的角度讲)。
    【答案】 (1). 0 (2). 0 (3). 7 (4). 3 (5). -CH₃ (6). 7 (7). 7 (8). 126 (9). 肽键 (10). R基
    【解析】
    【分析】
    1、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其结构通式是 ,即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这个碳原子还连接一个氢和一个R基,氨基酸的不同在于R基的不同。
    2、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形成多肽链,而脱水缩合是指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相连接,同时脱出一分子水的过程,此过程中的相关计算:形成的肽键数=脱去水分子数=氨基酸总数一肽链数:蛋白质或多肽的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数目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一脱去水分子数×18。
    3、分析题图:图示为某外毒素的结构式,其中A表示肽键,是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的,其结构简式为-CO-NH-,B表示R基。
    【详解】(1)该化合物为环状肽,即两端游离的氨基和羧基脱水缩合形成肽键,所以分子中没有游离的氨基和羧基。
    (2)组成题图中的该多肽的7个氨基酸的R基,其中有3个氨基酸的R基都是-CH3。
    (3)由图可知,该环肽分子上有7个肽键。
    (4)该外毒素由7个氨基酸形成的环状肽,在环状肽形成过程中失去了7个水分子,分子量减少了126。
    (5)题图中的A是肽键(-CO-NH-),B是R基(从氨基酸结构通式的角度讲)。
    【点睛】本题以外毒素为素材,结合外毒素结构式,考查蛋白质合成--氨基酸脱水缩合,要求考生识记氨基酸的结构通式及特点,掌握氨基酸脱水缩合过程,能根据外毒素结构式判断其中氨基酸数目、种类及肽键的数目。

    32.设计一个实验证明某种无机盐离子X是某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完成以下实验步骤,并得出相应结论。
    (1)实验步骤
    ①取两个广口瓶编号A、B,并向A广口瓶内加入完全培养液,向B广口瓶内加入___________。
    ②取长势相同的植物分为等量的两组,将其中一组放入A瓶,另一组放入B瓶中.将A、B两瓶放到_____________的环境中,并及时向A、B两瓶中通气。
    ③培养一段时间,可观察到A瓶中植物生长旺盛,而B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一段时间过后,再向B瓶中添加只含X的营养液,向A瓶中加等量清水,再培养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B瓶中植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等量的缺X培养液 (2). 相同且适宜 (3). 植物长势很弱并发黄甚至枯萎 (4). 恢复生长与A瓶中植物一样绿油油的 (5). 无机盐离子X是该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无机盐离子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实验设计遵循的单一变量原则、对照原则等,围绕题意准确定位该实验是探究性实验还是验证性实验以及实验目的,据此找出实验变量(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进而完善实验步骤并得出相应的结论。
    (1)依题意可知:该实验的目的是证明某种无机盐离子X是某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自变量是培养液中是否有X,因变量是“某植物生长发育”的状况,其它对实验结果有影响的因素均为无关变量,应控制相同且适宜。据此依据实验设计应遵循的原则,其实验步骤如下:
    ①取两个广口瓶编号A、B,并向A广口瓶内加入完全培养液,向B广口瓶内加入等量的缺X培养液。
    ②取长势相同的植物分为等量的两组,将其中一组放入A瓶,另一组放入B瓶中。将A、B两瓶放到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中,并及时向A、B两瓶中通气。
    ③培养一段时间,可观察到A瓶中植物生长旺盛,而B瓶中植物长势很弱并发黄甚至枯萎。
    ④一段时间过后,再向B瓶中添加只含X的营养液,向A瓶中加等量清水,再培养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B瓶中植物恢复生长与A瓶中植物一样绿油油的。
    (2)因该实验是验证性实验,所以其实验结论是已知的,即无机盐离子X是该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无机盐离子。
    【点睛】采用溶液培养法验证某元素是否是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元素,其具体操作过程可归纳如下图:


    33.某同学有喝牛奶的习惯,在学习了细胞的化合物知识后,他想知道牛奶中有无蛋白质和还原糖。下面是其未设计完的实验,请帮助他完成实验设计。
    实验目的:探究某品牌牛奶中有无蛋白质和还原糖。
    实验原理:利用颜色反应检测牛奶中有无蛋白质和还原糖。
    材料用具:略。
    实验步骤:
    探究
    目的
    探究牛奶中有
    无还原糖
    探究牛奶中
    有无蛋白质
       试管
    步骤  
    A
    B
    C
    D
    E
    F
    第一步
    2 mL
    牛奶
    2 mL
    蒸馏水
    2 mL
    葡萄糖
    样液
    2 mL
    牛奶
    2 mL
    蒸馏水
    2 mL
    蛋白质样液
    第二步
    2 mL
    斐林
    试剂
    2 mL
    斐林
    试剂
    2 mL
    斐林
    试剂
    2 mL
    NaOH
    溶液
    2 mL
    NaOH
    溶液
    2 mL
    NaOH
    溶液
    第三步
    水浴
    加热
    水浴
    加热
    水浴
    加热
    3~4滴
    CuSO4
    溶液
    3~4滴
    CuSO4
    溶液
    3~4滴
    CuSO4
    溶液
    结果
    ?


    ?



    (1)请预测A、D两个试管的现象及其结论:
    ①若A试管____________则_______________;若A试管____________则_______________。
    ②若D试管____________则_______________;若D试管____________则_______________。
    (2)分析该实验设计:
    试管A和______构成对照实验,对照组为___________,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出现砖红色沉淀 (2). 该品牌牛奶中含有还原糖 (3). 未出现砖红色沉淀 (4). 该品牌牛奶中不含有还原糖 (5). 出现紫色 (6). 该品牌牛奶中含有蛋白质 (7). 未出现紫色 (8). 该品牌牛奶中不含有蛋白质 (9). B、C (10). B和C (11). 增强实验结果的说服能力,便于得出正确结论
    【解析】
    【分析】
    实验应遵循对照和单一变量原则,斐林试剂需要混合后使用并且需要水浴加热,与还原性糖生成砖红色沉淀;双缩脲试剂需要先加氢氧化钠溶液后加硫酸铜,与蛋白质生成紫色。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1)①当斐林试剂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出现砖红色沉淀,说明该品牌牛奶中含有还原糖;没有出现砖红色沉淀,说明该品牌牛奶中不含有还原糖,
    ②同理D试管出现紫色则该品牌牛奶中含有蛋白质,无紫色说明该品牌牛奶中不含有蛋白质。
    (2)试管A与B、C形成对照,对照组为B、C试管,目的是增强实验结果的说服能力,便于得出正确结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生物大分子的检测以及实验材料的选择,意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难度适中。

    34.某种荧光蛋白(GFP)在紫外光或蓝光激发下会发出绿色荧光,这一特性可用于检测细胞中目的基因的表达。某科研团队将某种病毒的外壳蛋白(L1)基因连接在GFP基因的5′末端,获得了L1-GFP融合基因(简称为甲),并将其插入质粒P0,构建了真核表达载体P1,其部分结构和酶切位点的示意图如下,图中E1~E4四种限制酶产生的黏性末端各不相同。

    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推断,该团队在将甲插入质粒P0时,使用了两种限制酶,这两种酶是_________。使用这两种酶进行酶切是为了保证_______________,也是为了保证__________________。
    (2)将P1转入体外培养的牛皮肤细胞后,若在该细胞中观察到了绿色荧光,则说明L1基因在牛的皮肤细胞中完成了________和_________过程。
    (3)为了获得含有甲的牛,该团队需要做的工作包括:将能够产生绿色荧光细胞的________移入牛的____________中、体外培养、胚胎移植等。
    (4)为了检测甲是否存在于克隆牛的不同组织细胞中,某同学用PCR方法进行鉴定。在鉴定时应分别以该牛不同组织细胞中的____________(填“mRNA”“总RNA”或“核DNA”)作为PCR模板。
    【答案】 (1). E1和E4 (2). 甲的完整 (3). 甲与载体正确连接 (4). 转录 (5). 翻译 (6). 细胞核 (7). 去核卵母细胞 (8). 核DNA
    【解析】
    【分析】本题以图文结合的形式综合考查学生对基因工程、核移植等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答本题需熟记并理解核移植技术的过程、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特别是明确PCR技术的原理和过程、基因表达载体的组成及其作用、限制酶的作用等相关知识并形成清晰的知识网络。在此基础上,结合问题情境,从题图中提取有效信息进行相关问题的解答。
    【详解】(1)要保证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能够正确表达,目的基因的首端应有启动子,尾端应有终止子。甲是将某种病毒的外壳蛋白(L1)基因连接在GFP基因的5ˊ末端而获得的L1-GFP融合基因,据此结合题意并分析图示可知:该团队在将甲插入质粒P0时,如果用E2或E3,则目的基因不完整,而使用E1和E4这两种限制酶进行酶切保证了甲的完整,而且也保证了甲与载体正确连接,因此,使用的两种限制酶,是E1和E4。
    (2)构建的真核表达载体P1中含有GFP基因,而GFP基因的表达产物“某种荧光蛋白(GFP)”在紫外光或蓝光激发下会发出绿色荧光。若在导入P1的牛皮肤细胞中观察到了绿色荧光,则说明L1基因在牛的皮肤细胞中完成了表达。基因的表达过程包括转录和翻译。
    (3)若要获得含有甲的牛,可采用核移植技术,即将能够产生绿色荧光细胞的细胞核移入牛的去核卵母细胞中获得重组细胞,并将该重组细胞在体外培养成重组胚胎,再经过胚胎移植等获得含有甲的牛。
    (4)PCR是多聚酶链式反应的缩写,是一种在生物体外复制特定DNA片断的核酸合成技术。若利用PCR方法检测甲是否存在于克隆牛的不同组织细胞中,则应分别以该牛不同组织细胞中的核DNA作为PCR模板。
    【点睛】本题的难点在于对(1)的解答。解题的关键是:以题意“获得L1-GFP融合基因(简称为甲)”的过程为切入点,围绕“基因表达载体的组成及其作用”和图示呈现的“酶切位点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