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生物】江西省南康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解析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生物】江西省南康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解析版)01
    【生物】江西省南康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解析版)02
    【生物】江西省南康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解析版)03
    还剩2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生物】江西省南康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解析版)

    展开
    江西省南康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细胞组成成分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磷脂是所有细胞都含有的重要组成成分之一
    B. 脂肪氧化分解消耗氧气的量大于同等质量的糖类
    C. 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由四种脱氧核苷酸组成
    D. 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改变后,不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
    【答案】D
    【解析】
    【分析】
    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磷脂和蛋白质;脂肪含有的C、H比例高,氧化分解消耗的氧气多,释放的能量多;T2噬菌体只含有DNA一种核酸,其遗传物质是DNA;蛋白质鉴定用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
    【详解】磷脂是生物膜(如细胞膜)的主要成分,而所有细胞都有细胞膜,因此所有细胞都含有磷脂,A正确;与糖类相比,脂肪分子中的C、H比例较高,因此相同质量的脂肪氧化分解消耗的氧气比糖类多,B正确;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是由四种脱氧核苷酸组成,C正确;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改变后,其分子中的肽键没有被破坏,仍然能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D错误。

    2.如图表示物质进出细胞1和细胞2的过程示意图.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A. 甲丁物质都是顺相对含量梯度运输的
    B. 乙物质的作用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C. 乙物质离开细胞1的方式不需要载体且都是大分子转运
    D. 运输甲和丙物质的蛋白质结构不同,但都具有专一性
    【答案】D
    【解析】
    A.据图分析,甲物质是顺浓度梯度运输的,丁是逆浓度梯度运输的,A错误;
    B.乙物质的作用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B错误;
    C.乙物质离开细胞1的方式是胞吐,不需要载体,但通过胞吐分泌出细胞外的物质不一定都是大分子,C错误;
    D.运输甲和丙物质的载体蛋白结构不同,载体具有专一性,D正确;
    答案选D。

    3.下列有关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原理在生产实践中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温室大棚使用绿色薄膜能提高光合速率,有利于农作物增产
    B. 对板结的土壤松土,有利于根系的生长和对无机盐的吸收
    C. 增施有机肥能有效地提高干旱环境下植物的光合作用
    D. 合理密植以提高光合作用强度主要与CO2浓度和水有关
    【答案】B
    【解析】
    【分析】
    此题考查的是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原理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要想提高作物的产量就要想办法促进光合作用,并抑制呼吸作用。
    【详解】植物对绿光的吸收效果最差,温室大棚应该使用白色薄膜,能有效提高光合速率,有利于农作物增产,A错误;对板结的土壤松土,保证土壤中有较多的氧气,可以使根细胞进行充分的有氧呼吸,从而有利于根系的生长和对无机盐的吸收,B正确;干旱环境下的土壤缺少水分,不利于有机肥的分解,因此增施有机肥不能有效地提高干旱环境下植物的光合作用,C错误;合理密植以提高光合作用强度主要与光照强度和二氧化碳浓度有关,D错误。

    4.电流计与神经纤维的连接方式如图1所示,图2是在箭头处施加一定的刺激后,根据电流计指针的变化做出的曲线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刺激前,图1中a、b两处膜内K+浓度均比膜外高
    B. 若减小ab间距离为O,则刺激后电流计指针不偏转
    C. 若将ab中点切断,则刺激后电流计指针只发生一次偏转
    D. 若将a处电极移至膜外,则电流计指针变化与图2不同
    【答案】B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图1中电流表的两极分别位于膜内和膜外,左侧(a处)为负电位,右侧(b处)为正电位,因此指针向右偏转;图2是在箭头处施加一定的刺激后,根据电流计指针的变化做出的曲线图,刺激后,a处首先变为正电位然后恢复负电位,因此指针先恢复到中间再向左偏转;当兴奋传到b处时,b处先变为负电位后恢复正电位,因此指针再一次恢复到中间再向左偏转。
    【详解】刺激前,图1中a、b两处都为静息电位,而静息电位产生的机理是钾离子的外流,并且其运输方式为协助扩散,因此a、b两处膜内K+浓度均比膜外高,A正确;若减小ab间距离为O,则刺激后膜电位从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电流表两极会有电荷的移动,因此电流计指针也会发生偏转,B错误;若在ab中点切断,在箭头处施加刺激,产生的兴奋只能传导到a点,b点不能兴奋,因此电流计指针发生一次偏转,C正确;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图中指针偏转2次的方向是相同的,而若将a处电极移至膜外,则电流计指针将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D正确。

    5.研究发现,经溶血磷脂酸(LPA)触发,细胞转变成一种液体状而可以移动,阻断LPA信号可以阻止癌细胞扩散。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 LPA信号发挥作用后会改变细胞膜的流动程度
    B. 癌细胞易扩散与细胞膜上蛋白质的种类减少有关
    C. 细胞癌变的本质是抑癌基因、原癌基因发生突变
    D. LPA发挥信号作用需要相应的细胞具有其受体
    【答案】B
    【解析】
    【分析】
    细胞受到致癌因子的作用,细胞中遗传物质发生变化变成的不受机体控制的、连续进行分裂的恶性增殖细胞,这种细胞就是癌细胞。癌细胞的主要特征:(1)无限分裂增殖:永生不死细胞;(2)形态结构变化:扁球形;(3)细胞物质改变:如癌细胞膜糖蛋白减少,细胞粘着性降低,易转移扩散.癌细胞膜表明含肿瘤抗原,肝癌细胞含甲胎蛋白等。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分析,经溶血磷脂酸(LPA)触发,细胞转变成一种液体状而可以移动,说明LPA信号发挥作用后会改变细胞膜的流动程度,A正确;癌细胞易扩散与细胞膜上糖蛋白减少有关,B错误;细胞癌变的本质是抑癌基因、原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C正确;LPA发挥信号作用需要与相应细胞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D正确。

    6.下列关于生物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细胞膜上的糖被只与细胞表面的识别有关
    B. 癌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减少使癌细胞间的黏着性下降
    C. 核膜上的核孔对物资进出细胞核仍然具有选择性
    D. 膜成分相互转化的基础是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答案】A
    【解析】
    【分析】
    考点生物膜的结构和功能,主要考查基本知识的识记和理解,并培养功能与结构相适应的观点和方法论。
    【详解】细胞膜上的糖被除了与细胞表面的识别有关外,消化道和呼吸道粘膜细胞的糖蛋白还有润滑和保护作用,A错误.
    癌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减少使癌细胞间的黏着性下降,所以癌细胞容易扩散和转移,B正确.
    核膜上的核孔不是完全开放的孔,对物质进出细胞核具有选择性,C正确.
    膜成分相互转化是因为组成生物膜的分子大都可以运动,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D正确.
    【点睛】细胞膜上的糖类有的与蛋白质结合形成糖蛋白,覆盖在细胞膜的外表面,称为糖被;核孔是核质间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的通道,具有选择性。

    7.下列有关生物体内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脂肪、糖原和淀粉都是动物细胞的储能物质
    B. 酵母菌细胞内[H]与O2的结合发生在生物膜上
    C. 细胞中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例越小则代谢越强
    D. 酶通过提供能量和降低反应活化能来提高反应速率
    【答案】B
    【解析】
    【分析】
    考点是细胞内相关物质,涉及组成细胞的化合物、酶和细胞内的物质代谢等,综合考查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
    【详解】动物细胞内没有淀粉,A错误.
    酵母菌细胞内[H]与O2的结合发生在线粒体的内膜上,B正确.
    细胞中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例越大往往代谢越强,C错误.
    酶通过降低反应活化能来提高反应速率,D错误.
    【点睛】酵母菌是真菌,真菌是真核生物,细胞内有线粒体;自由水是细胞内良好的溶剂,很多反应都是在溶液中进行的,有些反应还需要水的参与;酶不能为化学反应提供能量。

    8.体温恒定对于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至关重要。下列与人体体温调节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炎热环境中机体增加排尿量是促进散热的重要途径
    B. 寒冷环境中体温恒定是因为机体产热量等于散热量
    C. 人体骨骼肌细胞中产热量最多的部位是细胞质基质
    D. 下丘脑是体温调节中枢但不能直接感受体温的变化
    【答案】B
    【解析】
    炎热环境中,机体主要通过皮肤排汗来增加散热量,而排尿量会减少,A错误;任何环境中,维持体温恒定的机理都是产热量等于散热量,B正确;人体骨骼肌细胞中产热量最多的部位是线粒体,C错误;下丘脑是体温调节中枢,能够感受体温的变化,D错误。

    9.植物体内有多种激素对各种生命活动进行调节。下列关于植物激素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生长素不直接参与细胞代谢只能给细胞传达促进生长的信息
    B. 秋天落叶中脱落酸的合成量增加既受基因调控也受环境影响
    C. 单侧光能影响生长素的横向运输但不影响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D. 生长素和乙烯对植物侧芽细胞的伸长都起着一定的调节作用
    【答案】A
    【解析】
    生长素是一种植物激素,不能直接参与细胞代谢,而是给细胞传达调节细胞代谢的信息,A错误;秋天落叶中脱落酸的合成量增加,不仅受基因调控,还受环境的影响,B正确;单侧光能影响生长素在胚芽鞘尖端的横向运输,但不影响生长素的极性运输,C正确;生长素和乙烯对植物侧芽细胞的伸长都起着一定的调节作用,如乙烯和高浓度的生长素都可以抑制侧芽生长,D正确。

    10.下列对人体某些生理过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如果某人的下丘脑严重受损,则其不能维持自身的体温恒定
    B. 某人摄入了较多的碱性食品后会使血浆的pH明显上升
    C. 只要是病毒侵染人体后引起的免疫反应全部属于细胞免疫
    D. 增加尿液排出量是体温调节中增加散热的重要途径
    【答案】A
    【解析】
    【分析】
    下丘脑含有体温调节中枢、血糖调节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等。稳态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稳态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详解】因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故如果某人的下丘脑严重受损,则其不能维持自身的体温恒定,A正确;由于内环境中的缓冲物质的作用,血浆的pH不会明显上升或降低,B错误;病毒侵染人体后引起的免疫既有体液免疫,也有细胞免疫,C错误;体温调节中增加散热的重要途径是汗液的蒸发,D错误。
    【点睛】注意:呼气、排尿和排便可以散失一部分热量,但不是散热的主要途径,散热的主要途径有:汗液的蒸发和皮肤内毛细血管的散热。

    11.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她研制的抗疟药青蒿素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青蒿素是从植物黄花蒿的组织细胞中所提取的一种代谢产物,其作用方式目前尚不明确,推测可能是作用 于疟原虫的食物泡膜,从而阻断了营养摄取的最早阶段,使疟原虫较快出现氨基酸饥饿,迅速形成自噬泡, 并不断排出虫体外,使疟原虫损失大量胞浆而死亡。下列论述不正确的是
    A. 疟原虫对外界食物的获取方式主要是胞吞,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特点
    B. 细胞质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如果大量流失,会威胁到细胞生存
    C. 疟原虫寄生在寄主体内,从生态系统的成分上来看,可以视为分解者
    D. 在植物黄花蒿中提取青蒿素治疗疟疾,这体现了生物的直接使用价值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由题意可知,疟原虫对外界食物的获取方式是首先形成食物泡,主要是胞吞,胞吞现象体现了膜的流动性。疟原虫出现氨基酸饥饿,迅速形成自噬泡,并不断排出虫体外,使疟原虫损失大量胞浆而死亡,由此可见,细胞质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如果大量流失,甚至会威胁到细胞生存。
    【详解】疟原虫通过胞吞获取食物,胞吞现象体现了膜的流动性,A正确;细胞质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如果大量流失,会威胁到细胞生存,B正确;疟原虫寄生在寄主体内,以孢子生殖、有性生殖、裂体生殖繁殖后代,从生态系统的成分上来看,可以视为消费者,C错误;在植物黄花蒿中提取青蒿素治疗疟疾,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使用价值,D正确。
    【点睛】注意:寄生者在生态系统中通常作为消费者。

    12. 雄蛙的一个体细胞经有丝分裂形成两个子细胞(C1、C2),一个初级精母细胞经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两个次级精母细胞(S1、S2)。比较C1与C2、S1与S2细胞核中DNA数目及其贮存的遗传信息,正确的是
    A. DNA数目C1与C2相同,S1与S2不同
    B. 遗传信息C1与C2相同,S1与S2不同
    C. DNA数目C1与C2不同,S1与S2相同
    D. 遗传信息C1与C2不同,S1与S2相同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有关细胞分裂相关知识C1、C2是细胞有丝分裂形成的,而有丝分裂重要特征是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复制后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保持遗传物质的稳定性,所以C1和C2的遗传信息相同;而S1和S2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的两个次级精母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的重要特征是同源染色体平分子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有染色单体,无同源染色体,所以遗传信息不同。答案B正确。

    13.下表为实验测得离体培养的胡萝卜根尖细胞的细胞周期各阶段时间。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G1期的细胞中主要进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B. 用含DNA合成抑制剂的培养液培养1.3h后,细胞都被阻断在S期
    C. G2期的细胞中每个染色体含2条并列的染色单体,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
    D. 胡萝卜各组织细胞周期时间长短相同.但G1、S、G2和M期的时间长短不同
    【答案】A
    【解析】
    【分析】
    分裂间期包括G1、S、G2三个阶段, G1与G2主要合成与细胞分裂相关的酶,S为DNA合成期, M为分裂期。
    【详解】A、G1期为DNA复制前期,细胞中主要进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及核糖体的增生, A正确;
    B、S期是DNA复制期,用含DNA台成抑制剂的培养液培养1.3h后, DNA复制不能进行, G1细胞都被阻断在S期, B错误;
    C、G2期是DNA复制后期,细胞中的每个染色体含2条并列的染色单体,但染色体数目不变, C错误;
    D、胡萝卜不同组织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的时间长短不同, G1、 S, G2和M期的时间长短也不同, D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要求考生识记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结合所学的知识可准确判断各选项。

    14. 下图为生态系统中部分能量流动图解,图中字母表示能量数值,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

    A. 图中表示出了三个营养级,其中b=h+f+d+g
    B. 生产者与初级消费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c/a×100%
    C. 图中乙代表初级消费者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
    D. 缩短食物链不能提高能量传递效率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图中表示出了生产者、初级消费者和次级消费者共三个营养级;其中b是初级消费者的摄入量,h是初级消费者的粪便量,c是初级消费者的同化量,f是初级消费者的呼吸量,d是初级消费者的净同化量,g是初级消费者流向分解者的能量;b=c+h,c=d+f,d=i+e,A错误;生产者与初级消费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c/a×100%,B正确;图中乙代表初级消费者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C正确;缩短食物链不能提高能量传递效率,但可改变能量利用效率,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从图形中获取有效信息,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15.若要表示某动物细胞(2n)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时形成的细胞,下列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D
    【解析】
    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结束形成的细胞无同源染色体,每条染色体含2条单体,D正确。

    16.已知某种细胞有4条染色体,且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某同学用示意图表示这种细胞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细胞。其中表示错误的是
    A. B. C. D.
    【答案】D
    【解析】
    【分析】
    减数分裂过程:
    (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
    (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
    (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②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详解】减数分裂过程中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随着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而自由组合。等位基因一般指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控制着相对性状的一对基因,由图可知等位基因G、g和H、h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A项中两个细胞大小相等,每条染色体上有两条染色单体,两条染色单体上有由DNA复制而来的两个相同的基因,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两个次级精母细胞,A正确;B项中两个细胞大小也相等,也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两个次级精母细胞,与A项细胞不同的原因是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的方式不同,产生了基因组成为ggHH、GGhh的两个次级精母细胞,B正确;C项中4个细胞大小相同,为4个精细胞,两两相同,C正确;D项中虽然4个大小相同的精细胞也是两两相同,但是每个精细胞中不能出现同源染色体、等位基因,D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识记细胞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变化规律,能准确判断各选项涉及的细胞分裂图是否正确。

    17.假如下图是某生物体(2n =4)正常的细胞分裂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B. 若染色体①有基因A,则④有基因A或a
    C. 若图中的②表示X染色体,则③表示Y染色体
    D. 该细胞产生的子细胞中有2 对同源染色体
    【答案】A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细胞中着丝点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由于移向细胞两极的染色体为4条,而该生物体的细胞中2n=4,且进行正常的细胞分裂,所以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
    【详解】A、根据分析,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A错误;
    B、若染色体①有基因A,则染色体④是其同源染色体,所以其上有基因A或a,B正确;
    C、若图中的②表示X染色体,则染色体③是其同源染色体,由于形态大小不同,所以③表示Y染色体,C正确;
    D、该细胞产生的子细胞中含有4条染色体,由于生物体细胞的2n=4,所以有2对同源染色体,D正确。
    【点睛】本题结合细胞分裂图,考查识记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能正确判断图示细胞的分裂方式及所处的时期,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18.某生物基因型为A1A2,A1和A2的表达产物N1和N2可随机组合形成二聚体蛋白,即N1N1、N1N2、N2N2三种蛋白。若该生物体内A2基因表达产物的数量是A1的2倍,则由A1和A2表达产物形成的二聚体蛋白中,N1N1型蛋白占的比例为
    A. 1/3 B. 1/4 C. 1/8 D. 1/9
    【答案】D
    【解析】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A1与A2基因表达产物结合成二聚体蛋白的种类。当N1、N2的数量关系不同时,组成的二聚体蛋白的比例不同。
    【详解】基因A1、A2的表达产物N1、N2可随机结合,组成三种类型的二聚体蛋白N1N1、N1N2、N2N2,若该生物体内A2基因表达产物的数量是A1的2倍,则N1占1/3,N2占2/3,由于N1和N2可随机组合形成二聚体蛋白,因此N1N1占1/3×1/3=1/9。
    故选:D。
    【点睛】解答本题需要考生明确关键字眼“N1和N2可随机组合”,根据题意可知A1与A2的数量关系,进而求出各二聚体蛋白所占的比例。

    19.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会导致子二代不符合3∶1性状分离比的情况是
    A. 显性基因相对于隐性基因为完全显性
    B. 子一代产生的雌配子中2种类型配子数目相等,雄配子中也相等
    C. 子一代产生的雄配子中2种类型配子活力有差异,雌配子无差异
    D. 统计时子二代3种基因型个体的存活率相等
    【答案】C
    【解析】
    【分析】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详解】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若显性基因相对于隐性基因为完全显性,则子一代为杂合子,子二代性状分离比为3:1,A正确;若子一代雌雄性都产生比例相等的两种配子,则子二代性状分离比为3:1,B正确;若子一代产生的雄配子中2种类型配子活力有差异,雌配子无差异,则子二代性状分离比不为3:1,C错误;若统计时,子二代3种基因型个体的存活率相等,则表现型比例为3:1,D正确。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弄清楚子一代的基因型、表现型以及子二代基因型、表现型比例成立的前提条件。

    20.若某哺乳动物毛色由3对位于常染色体上的、独立分配的等位基因决定,其中:A基因编码的酶可使黄色素转化为褐色素;B基因编码的酶可使该褐色素转化为黑色素;D基因的表达产物能完全抑制A基因的表达;相应的隐性等位基因a、b、d的表达产物没有上述功能。若用两个纯合黄色品种的动物作为亲本进行杂交,F1均为黄色,F2中毛色表现型出现了黄∶褐∶黑=52∶3∶9的数量比,则杂交亲本的组合是
    A. 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
    B. 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
    C. 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
    D. 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
    【答案】D
    【解析】
    【分析】
    考点是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遗传实验的变式,但关键是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只要对照基因型和表现型的对应关系即可解答。考查了利用规律分析推理解释问题的能力
    【详解】由题意知,两个纯合黄色品种的动物作为亲本进行杂交,F1均为黄色,F2中毛色表现型出现了黄:褐:黑=52:3:9,子二代中黑色个体占=9/(52+3+9)=9/64,结合题干3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独立分配,说明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因此黑色个体的基因型为A_B_dd,9/64的比例,可拆分为3/4×3/4×1/4,而黄色个体基因型为A_bbD_、A_B_D_、aabb__,要符合F2黑色个体的比例,说明F1基因型为AaBbDd。所以亲本的基因型符合D项。
    【点睛】A基因编码的酶可使黄色素转化为褐色素;B基因编码的酶可使该褐色素转化为黑色素;D基因的表达产物能完全抑制A基因的表达,说明黑色个体的基因型为A_B_dd,黄色个体的基因型为A_bbD_、A_B_D_、aabb__,褐色的基因型为Aabbdd.
    解答本题的关键,黄:褐:黑=52:3:9总共是64以及9/64的拆分。

    21.用某种高等植物的纯合红花植株与纯合白花植株进行杂交,F1全部表现为红花。若F1自交,得到的F2植株中,红花为272株,白花为212株;若用纯合白花植株的花粉给F1红花植株授粉,得到的子代植株中,红花为101株,白花为302株。根据上述杂交实验结果推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F2中白花植株都是纯合体
    B. F2中红花植株的基因型有2种
    C. F2中白花植株的基因类型比红花植株的多
    D. 控制红花与白花的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答案】C
    【解析】
    【分析】
    分析题意:F1自交,得到的F2植株中,红花为272株,白花为212株,即红花:白花比例接近9:7;又由于“用纯合白花植株的花粉给F1红花植株授粉”,该杂交相当于测交,得到的子代植株中,红花为101株,白花为302株,由此可以确定该对表现型由两对基因共同控制,并且A_B_表现为红花,其余全部表现为白花。
    【详解】由分析可知,白花的基因型可以表示为A_bb、aaB_、aabb,即F2中白花植株基因型有5种,有纯合体,也有杂合体,A错误;亲本基因型为AABB×aabb,得到的F1(AaBb)自交,F2中红花植株的基因型有AABB、AABb、AaBB、AaBb共4种,B错误;F2中白花植株的基因型种类有5种,而红花植株的基因型只有4种, C正确;由于两对基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因此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D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要求考生能够根据题干中比例确定该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并且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同时确定不同表现型的基因型,再结合选项准确判断。

    22.已知某植物籽粒的颜色分为红色和白色两种。现将一红色籽粒的植株A进行测交,子代出现红色籽粒与白色籽粒的比是1:3,对这种杂交现象的推测合理的是
    A. 红、白色籽粒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
    B. 子代植株中白色籽粒的基因型有两种
    C. 植株A产生的两种配子比例一定为1:3
    D. 若子代红色籽粒植株自交出现9:7的性状分离比
    【答案】D
    【解析】
    【分析】
    据题意可知,测交后代有色子粒与无色子粒比为1:3,说明红色籽粒和白色籽粒是受两对基因控制的,1:3的比例是1:1:1:1转化而来,因此植株X是双杂合子,设植物的籽粒颜色由A、a和B、b两对基因控制,因此红色籽粒的基因型为A_B_,其余都为白色籽粒。所以白色籽粒的基因型有为Aabb、aaBb和aabb。
    【详解】如果玉米的有色、无色籽粒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则测交后代有色籽粒与无色籽粒的比不可能是1:3,而是1:1,A错误;子代植株中白色籽粒的基因型有Aabb、aaBb、aabb三种,B错误;植株A的基因型为AaBb,则其产生的4种类型的配子,其基因型及比例为AB:Ab:aB:ab=1:1:1:1,C错误;子代红色籽粒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其自交后产生的子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_B_:A_bb:aaBb:aabb=9:3:3:1,其中基因型为A_B_的植株表现为籽粒红色,基因型为A_bb、aaBb、aabb的植株表现型均为白色,因此若子代红色籽粒植株自交出现9:7的性状分离比,D正确。
    【点睛】本题考查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应用的相关知识点,意在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解答本题需要学生识记双杂合子测交后代比例1:1:1:1,可变形为1:3、1:2:1、3:1等,如果后代测交比例出现了上述比例,说明控制生物性状的基因有两对,且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23.基因型AaBb个体的某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了基因型AB、aB、Ab、ab4个精子(仅考虑一处变异),下列关于这两对非等位基因的位置及变异情况的分析成立的是
    A. 遵循分离定律,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B. 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发生了基因突变
    C. 位于两对非同源染色体上,发生了基因突变
    D. 位于两对非同源染色体上,发生了交叉互换
    【答案】D
    【解析】
    【分析】
    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如果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则一般情况下1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只能产生2种4个精子,而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发生交叉互换的话可以形成4种精子;如果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正常分裂的情况下只能产生2精子,但如果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间的非姐妹染色单体能发生部分交叉互换,则能产生4种精子。
    【详解】正常情况下,1个精原细胞减数分裂能产生两种4个细胞,现在根据题意1个精原细胞产生4种细胞,说明至少有一对等位基因都发生了交叉互换,两对基因位于一对或两对同源染色体均可,D正确;如果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则既遵循分离定律,也遵循自由组合定律,A错误;如果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即使发生了基因突变,也只能产生2种精子,B错误;如果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且发生了基因突变,则可能产生3种精子,C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了解减数分裂和精子形成的相关知识,明确正常情况下1个精原细胞只能产生4个2种精子,而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发生交叉互换的话则可以形成4种精子。

    24.孟德尔在探索遗传规律时,运用了“假说—演绎法”,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提出问题是建立在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的遗传实验基础上的
    B. “F1(Dd)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配子(D和d)”属于推理内容
    C. 对推理(演绎)过程及结果进行的检验是通过测交实验完成的
    D. “遗传因子在体细胞的染色体上成对存在”属于假说内容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了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详解】假说演绎法是指在观察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再通过推理和想象对问题作出合理的假说(解释),根据假说进行演绎推理,再通过实验检验演绎推理的结论。孟德尔在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的遗传实验基础上的提出问题,A正确;杂合子在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由此可以推理出F1(Dd)能产生数量相等的2种配子(D∶d=1∶1),B正确;为了验证假说是否正确,孟德尔又设计了“测交实验”,“测交实验”是对推理过程及结果进行的检验,C正确;孟德尔并没有提出“遗传因子位于同源染色体上”,D错误。故选D。

    25.在科学史上许多科学家分别用科学的思想方法取得了重大科技成就,在下列生物领域的发现中,科学发现、科学家与其使用的技术或方法对应完全一致的一组是(  )

    科学发现
    科学家
    研究方法
    A
    基因在染色体上
    摩尔根
    类比推理法
    B
    DNA的双螺旋结构模型
    沃森、克里克
    同位素标记法
    C
    DNA是遗传物质
    艾弗里
    同位素标记法
    D
    基因分离定律
    孟德尔
    假说一演绎法

    A. A B. B C. C D. D
    【答案】D
    【解析】
    发现基因在染色体上是假说一演绎法,A错误;DNA的双螺旋结构模型是模型构建法,B错误;证明DNA是遗传物质是赫尔希和蔡斯利用同位素标记法,C错误;基因分离定律的发现是孟德尔利用假说一演绎法完成的,D正确,所以选D。

    26.下列关于DNA分子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B. DNA分子的基本骨架是由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连接而形成的
    C. 洋葱根尖细胞合成DNA的场所肯定是在细胞核
    D. DNA分子的两条链是反向平行的,并且游离的磷酸基位于同一端
    【答案】B
    【解析】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A错误;DNA分子的基本骨架是由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连接而形成的,内侧碱基互补成对,构成双螺旋结构,B正确;洋葱根尖细胞合成DNA的场所在细胞核和线粒体,C错误;DNA分子的两条链是反向平行的,游离的磷酸基位于相对的一端,D错误,所以选B。

    27.下图为细胞内某基因(15N标记)部分结构示意图,G占全部碱基的2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该基因的组成元素是C、H、0、N、P
    B. 该基因碱基(C+G)/(A+T)为13:12
    C. DNA分子中G/C碱基对的比例越高,越耐高温
    D. 由于碱基对的排列顺序多种多样,因而该基因具有多样性
    【答案】D
    【解析】
    基因的组成元素只有C、H、0、N、P,A正确;因G占全部碱基的26%,则C也占26%,A等于T各占24%,该基因的碱基(C+G)/(A+T)=52%/48%=13:12,B正确;DNA分子中G/C碱基对的氢键为3个,A/T碱基对的氢键为2个,故G/C比例越高,结构越稳定,就越耐高温,C正确;该基因的碱基对的排列顺序是特定的,D错误,所以选D。

    28.某一个DNA分子的碱基总数中,鸟嘌呤为300个,连续复制n次后,消耗周围环境中含鸟嘌呤的脱氧核苷酸9300个,该DNA分子已经复制了几次
    A. 三次 B. 四次 C. 五次 D. 六次
    【答案】C
    【解析】
    复制n次后消耗周围环境中的碱基G=(2n-1)×300=9300,n=5,即已复制了5次,C正确,所以选C。

    29.某人在琼脂固体培养基上利用肺炎双球菌做了一系列实验,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该实验是格里菲斯进行的实验
    B. 该实验证明了S型菌体内的DNA是遗传物质
    C. 1、2、3组实验是该实验的对照组,培养基上能长出R型菌落的是1
    D. 第3组与第4组对照说明了S型菌体内有某种物质能使R型菌转化成S型菌
    【答案】D
    【解析】
    该实验是艾弗里进行的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A错误;该实验证明了S型菌体内的DNA是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B错误;1、2、3组实验是该实验的对照组,培养基上能长出R型菌落的是1和4,C错误;第3组没有细菌出现,第4组加入了S型死细菌和R型活细菌,则出现了S型活细菌和R型活细菌,两者对照说明了S型菌体内有某种物质能使R型菌转化成S型菌,D正确,所以选D。

    30.已知某DNA分子中,A与T之和占全部碱基总数的45.6%,其中一条链的T与C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22.8%和27.1%,则在它的互补链中,T和C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
    A. 54.4%和22.8% B. 18.5%和31.6%
    C. 22.8%和27.3% D. 22.8%和31.6%
    【答案】C
    【解析】
    A与T之和占全部碱基总数的45.6%,则A=T=1/2×45.6%=22.8%,G=C=(1-45.6%)/2=27.2%,T占一条链碱基数的比例为22.8%×2=45.6%,C占一条链碱基数的比例为27.2%×2=54.4%;其中一条链中 T1=22.8%、C1=27.1%,则T2=T-T1=45.6%-22.8%=22.8%,C2=C-C1=54.4%-27.1%=27.3%,所以选C。

    31.系谱图的遗传方式一定是( )

    A.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B. 伴X隐性遗传
    C.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D. 伴X显性遗传
    【答案】C
    【解析】
    从系谱图可知,3和4有病,子代9无病,

    32.血友病属于伴X隐性遗传病。某人患血友病,他的岳父表现正常,岳母患血友病,对他的子女表现型的预测应当是( )
    A. 儿子、女儿全部正常
    B. 儿子患病,女儿正常
    C. 儿子正常,女儿患病
    D. 儿子和女儿中都有可能出现血友病患者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题干信息分析,血友病为伴X隐性遗传病,某人患血友病,他的岳父表现正常,岳母患血友病,则该男子基因型为XhY,其妻子基因型为XHXh。
    【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已知,该男子基因型为XhY,其妻子基因型为XHXh,则他们的后代基因型为XHXh、XhXh、XHY、XhY,因此他们的儿子和女儿都是一半正常、一半患病,故选D。

    33.下列有关染色体、DNA、基因、脱氧核苷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一个基因含有许多个脱氧核苷酸,基因的特异性是由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决定
    B. 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一个DNA分子上可含有成百上千个基因
    C. 在DNA分子结构中,与脱氧核糖直接相连都是一个磷酸和一个碱基
    D. 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一条染色体上含有l个或2个DNA分子
    【答案】C
    【解析】
    【分析】
    基因一般是指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其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一个DNA分子上可含有成百上千个基因,而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的染色体上,因此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且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详解】A、基因的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且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代表遗传信息,也决定了基因的特异性,故A正确;
    B、基因一般是指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一个DNA分子上可含有成百上千个基因,故B正确;
    C、在DNA分子结构中,与脱氧核糖直接相连的一般是两个磷酸基和一个碱基,故C错误;
    D、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的染色体上,因此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且一条染色体上含有1个(间期或末期)或2个DNA分子(分裂期),故D正确。
    【点睛】本题考查DNA分子结构、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能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可准确判断问题。

    34.用15N标记含有100个碱基对的DNA分子,其中有胞嘧啶60个,该DNA分子在含14N的培养基中连续复制4次。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含有15N的DNA分子占1/8
    B. 含有14N的DNA分子占7/8
    C. 复制过程中需游离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600个
    D. 复制结果共产生16个DNA分子
    【答案】B
    【解析】
    【分析】
    据题意可知,一个含15N的DNA分子,在含14N的培养基中连续复制4次,共有16个DNA分子,因只有两条链含15N,而且是半保留复制,故16个DNA中含15N的有2个,含14N的有16个,只含14N的有14个;该DNA共200个碱基,60个C,故A=(200-120)/2=40个。
    【详解】A、因为是半保留复制,所以无论复制几次都只有2个DNA含有15N,而子代每一个DNA分子都含有14N, 连续复制4次后共有DNA16个,含有15N的DNA分子占1/8,A正确。
    B、DNA为半保留复制,所以不管复制多少次,总有2个DNA分子含最初的母链,但都含14N;因而连续复制4次,含有14N的DNA分子占1,B错误。
    C、复制过程中需腺嘌呤脱氧核苷酸数=(24-1)×40=600,C正确。
    D、复制后产生24=16个DNA分子,D正确。
    【点睛】本题考查证明DNA分子的复制、DNA分子的结构的主要特点的相关知识点,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解决问题。

    35.一个DNA分子的一条链上,腺嘌呤比鸟嘌呤多40%,两者之和占DNA分子碱基总数的24%,则这个DNA分子的另一条链上,胸腺嘧啶占该链碱基数目的(   )
    A. 28% B. 24% C. 44% D. 14%
    【答案】A
    【解析】
    【分析】
    阅读题干可知,该题的知识点是DNA分子中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DNA分子中两条链上的碱基遵循A与T配对,G与C配对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配对的碱基相等。
    【详解】设双链DNA分子的一条链上的鸟嘌呤碱基是X,则该链上的腺嘌呤碱基是X(1+40%),则有关系式[X+X(1+40%)]÷2=24%,解得,X=20%,则该链上的腺嘌呤碱基是20×(1+40)=28%,该链上的腺嘌呤与另一条链上的胸腺嘧啶相等,因此则这个DNA分子的另一条链上,胸腺嘧啶占该链碱基数目是28%,故A正确,BCD错误。
    【点睛】对于DNA分子中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理解和应用是解题的关键。

    36.在氮源为14N和15N的培养基上生长的大肠杆菌,其DNA分子分别为14N—DNA(相对分子质量为a)和15N—DNA(相对分子质量为b)。将含15N—DNA的亲代大肠杆菌转移到含14N的培养基上,再连续繁殖两代(Ⅰ和Ⅱ),用某种离心方法分离得到的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Ⅰ代细菌DNA分子中一条链是14N,另一条链是15N
    B. Ⅱ代细菌含15N的DNA分子占全部DNA分子的1/4
    C. 预计Ⅲ代细菌DNA分子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7a+b)/8
    D. 上述实验结果证明DNA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
    【答案】B
    【解析】
    依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亲代DNA分子的两条链都是15N,合成DNA的原料含有14N。Ⅰ代细菌DNA分子离心后全为中,说明一条链是14N,另一条链是15N,A正确;Ⅱ代细菌DNA分子离心后1/2轻、1/2中,说明含15N的DNA分子占全部DNA分子的1/2,B错误;Ⅲ代细菌DNA分子中,有2个DNA分子的一条链是14N、另一条链是15N,有6个DNA分子的2条链都是14N,所以Ⅲ代细菌DNA分子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a+b+6a)/8 =(7a+b)/8,C正确;上述实验结果能证明DNA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D正确。

    37.下图表示种群特征之间的关系,其中③为种群数量,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①②④依次为年龄组成、出生率死亡率及迁入率迁出率、性别比例
    B. 种群密度能反映③的变化趋势
    C. 研究城市人口的变迁,迁入率和迁出率是不可忽视的
    D. 种群数量还受自然气候等因素的影响
    【答案】B
    【解析】
    【分析】
    种群的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其中,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对种群数量起着决定性作用;年龄组成可以预测一个种群数量发展的变化趋势。据图分析可知,①②③④依次为年龄组成、出生率和死亡率、种群数量、性别比例。
    【详解】A、据图分析可知,①②④依次为年龄组成、出生率和死亡率、性别比例,A正确;
    B、种群密度能反映种群在一定时期的数量,但不能反映种群数量变化的趋势,B错误;
    C、迁入率和迁出率能决定种群密度的大小,故研究城市人口的变迁,迁入率和迁出率是不可忽视的,C正确;
    D、在自然界,种群数量还受气候、食物、天敌、传染病等因素的影响,D正确。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种群的特征,意在考查考生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的能力。

    38.在人工鱼塘养殖中,需要不断地清除肉食性的“黑鱼”,从生态学的观点看,这是为了
    A. 保持生态平衡 B. 保持生物群落的单一性
    C. 调整生态系统内能量流动的方向 D. 增加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答案】C
    【解析】
    在人工鱼塘养殖中,养殖工人要定期清除肉食性鱼类,是为了使得能量尽可能多的流向人工养殖的鱼类,用生态学的观点看,这是为了调整能量流动关系,使之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故选C。

    39.将新养的宠物狗的尿液涂抹到固定的地方,以后宠物狗都会到此地撒尿;公鸡争斗时鸡冠发紫、羽毛竖起;小鸡听到母鸡的叫声会跑到母鸡身边,以上分别属于( )
    A. 化学信息、行为信息、行为信息 B. 物理信息、化学信息、行为信息
    C. 化学信息、行为信息、物理信息 D. 化学信息、物理信息、行为信息
    【答案】C
    【解析】
    将新养的宠物狗的尿液涂抹到固定的地方,以后宠物狗都会到此地撒尿,尿液中的化学物质起到了信息传递作用,属于化学信息;公鸡争斗时鸡冠发紫、羽毛竖起是公鸡通过自己的特殊行为向同伴发出威吓、挑战等信息,属于行为信息;小鸡听到母鸡的叫声会跑到母鸡身边,这里的声音是一种物理刺激,属于物理信息。
    故选:C。

    40.森林林冠对降水的截留率一般为15%~30%,林下苔藓、枯枝落叶层对降水还可再次截留,并且森林土壤具有较高的水分渗透性。据研究,某地一个森林覆盖率高的小溪在干旱季节,其水流量较无林小溪水区高4倍左右,这体现了森林生态系统的(  )
    A. 直接价值 B. 间接价值
    C. 潜在价值 D. 实用价值
    【答案】B
    【解析】
    【分析】
    ① 直接价值:是指对人类有食用、药用和工业原料等实用意义的,以及有旅游观赏、科学研究和文学艺术创作等非实用意义的价值。
    ② 间接价值:是指对生态系统起到重要调节作用的价值,如森林和草地对水土的保持作用,湿地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等方面的作用。
    ③ 潜在价值:是指目前人类尚不清楚的价值。
    【详解】大多数陆生植物的根在地下分布深而广,形成庞大的根系,比地上的枝叶系统还发达。可谓“根深叶茂”,“树大根深”,庞大的根系不但可以从土壤深处吸收大量的水分,还可以固定土壤,利用根系的这种特点可以来保持水土、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而题干中森林林冠对降水的截流一般为15%-30%,林下藓苔,枯枝落叶对降水可再次截流,并且森林土壤具有较高的水分渗透性,据研究,某地一个森林覆盖率高的区域,在干旱季节,其枯水流量较无林区域高4倍左右,这直接说明森林能够涵养水源。这体现了森林生态系统的间接价值,故B正确,ACD错误。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理解生物多样性的价值:直接价值、间接价值、潜在价值。

    二、非选择题
    41.Y形迷宫(图1)内有红灯和电刺激装置,当分别按下各臂按钮时,相应臂的红灯就会亮起来,此时该臂不通电成为安全区,另外两臂及中央交界区均在短时间后通电成为电刺激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小白鼠在遭受电刺激后迅速逃向安全区,该逃避反应通过________完成,其基本活动方式是反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________(填“单向”或“双向”)传导。
    (2)研究发现小白鼠在连续遭受多次电刺激后,其反应强度随电刺激的重复出现而减弱。已知其关键因素在于突触的信号传递,突触后膜电位变化与突触前膜释放递质的量有关。据此推断上述小白鼠反应减弱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某溶液中维持正常活性的离体神经纤维在未受到刺激时,膜电位处于外正内负的静息状态,受到适宜刺激后可产生动作电位。受刺激部位的膜内钠离子含量变化趋势如图2中曲线所示,曲线上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实验中某溶液________(填“可以”或“不可以”)用适当浓度的KCl溶液代替。请在图2中画出表示动作电位的曲线。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神经调节 (2). 单向 (3). (突触前膜)释放递质减少 (4). (膜上钠离子通道在适宜刺激下大量开放导致)钠离子内流 (5). 不可以 (6).
    【解析】
    【分析】
    反射指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基本方式是反射。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静息时,K+外流,造成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负外正;受刺激后,Na+内流,造成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
    【详解】(1)小白鼠在遭受电刺激后,通过神经调节迅速逃向安全区,其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由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所以反射弧中,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也是单向传导的。
    (2)由于突触后膜电位变化与突触前膜释放递质的量有关,所以当突触前膜释放的递质减少时,小白鼠反应强度会随电刺激的重复出现而减弱。
    (3)神经纤维未受到刺激时,细胞膜内外的电荷分布情况是外正内负,为静息电位;当某一部位受刺激时,其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为动作电位.其形成原因是受刺激后,Na+内流,造成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所以不可以用适当浓度的KCl溶液代替进行实验。动作电位的曲线图如下:
    【点睛】本题考点是反射弧各部分组成及功能;细胞膜内外在各种状态下的电位情况,解题关键是学生分析题图,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

    42.下图可以表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图中B代表无机环境,请回答:

    (1)该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填字母)。能量流动的特点是____________。
    (2)[D]和[E]的信息传递是________(填“单”或“双”)向的。由此可见,在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
    (3)[E]是______级消费者,它用于捕食、飞翔等生命活动的能量的最终来源是图中的__________(填字母)。
    (4)[F]在生态系统中的成分是____________,其在生态系统中的功能是____________。
    【答案】 (1). C (2).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3). 双 (4). 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稳定 (5). 次 (6). A (7). 分解者 (8). 将动植物遗体和动物的排遗物分解成无机物
    【解析】
    【分析】
    据题文的描述可知:本题考查学生对生态系统的成分、能量流动、信息传递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等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特点。
    太阳能是地球上几乎所有生态系统所需能量的最终来源。
    【详解】(1)生产者是自养生物,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据此分析图示可知:该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是草(或C),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特点。
    (2)信息传递在[D]所示的昆虫和[E]所示的鸟之间是双向的,其意义在于能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3)[E]所示的鸟是次级消费者。太阳能是地球上几乎所有生态系统所需能量的最终来源,据此分析图示可知:[E]用于捕食、飞翔等生命活动的能量的最终来源是图中A所示的太阳能。
    (4)[F]所示的微生物在该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分解者的功能是:将动植物遗体、排出物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并释放其中的能量。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悉生态系统的成分、能量流动、信息传递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等相关知识。

    43.下列示意图分别表示某雌性动物(2n =4)体内细胞正常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细胞内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含量的关系以及细胞分裂图像。请分析并回答:

    (1)图1中a—c表示DNA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2中不存在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有____________。图2中丙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
    (3)图1中的数量关系由Ⅱ变化为Ⅲ,相当于图2中的____________过程。
    (4)符合图1中Ⅳ所示数量关系的细胞名称是____________。
    【答案】 (1). c (2). 乙 (3). 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4). 丙→乙 (5). 卵细胞、(第二)极体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图像、曲线的分析。据图1中a、b、c的数量变化规律,结合细胞分裂中染色体、染色单体及DNA的数量变化,推出a是染色体,b是姐妹染色单体,c是DNA;I处于减数分裂间期,II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III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IV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结束;据图2中细胞染色体的行为特点判断甲为有丝分裂中期,乙为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丙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1)图1中a的数量变化为4→4→2→2,可推测a是染色体,b的数量变化是0→8→4→0,可推测b是姐妹染色单体,c的数量变化是4→8→4→2,可推测c是DNA;
    (2)图2中甲有同源染色体和姐妹染色单体,且位于赤道板上,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乙没有同源染色体,但有姐妹染色单体,且位于赤道板上,则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丙有同源染色体和姐妹染色单体,且同源染色体正在分离,故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3)图1中Ⅱ变为Ⅲ的过程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变为减数第二次分裂的过程,相当于图B中丙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变为乙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过程;
    (4)根据题意该动物是雌性动物,图1中Ⅳ染色体数和DNA分子数均是体细胞的一半,且没有姐妹染色单体,说明减数分裂结束了,该细胞是卵细胞或第二极体。
    【点睛】要注意题干的信息,给出的是雌性动物,结合图2的丙也可判断为雌性;图1中Ⅳ染色体数和DNA分子数均是体细胞的一半,且无染色单体,符合这一条件的细胞可能是卵细胞,也可能是第二极体。

    44.如图是人类某一家族遗传病甲和乙的遗传系谱图.(设甲病与A,a这对等位基因有关,乙病与B,b这对等位基因有关,且甲、乙其中之一是伴性遗传病.)

    (1)甲病和乙病的遗传方式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个体可能的基因型:Ⅲ7__________Ⅲ8___________。
    (3)Ⅲ8与Ⅲ10结婚,生育子女中只患一种病的几率是_______同时患两种病的几率是______ 。
    【答案】 (1).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伴X隐性遗传 (2). AAXBY或AaXBY (3). aaXBXb或aaXBXB (4). 5/12 (5). 1/12
    【解析】
    【分析】
    分析遗传图谱,3号、4号正常,他们的女儿8号有甲病,所以甲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从而判断各个个体的基因型。题干已知甲乙两种遗传病至少有一种是伴性遗传病,且5、6没有乙病生出了有病的10号,说明乙病是伴X隐性遗传病。
    【详解】(1)据分析可知甲病和乙病的遗传方式分别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伴X隐性遗传。
    (2)单独考虑甲病, 7号基因型为AA或Aa,8号基因型为aa,单独考虑乙病, 7号基因型为XBY,8号基因型为XBXb或XBXB所以7、8号的基因型分别是:AAXBY或AaXBY、aaXBXb 或aaXBXB。
    (3)已知Ⅲ8与Ⅲ10的基因型是aaXBXb或aaXBXB、AaXbY或AAXbY,只考虑甲病遗传,Ⅲ8与Ⅲ10结婚子女中患病概率为2/3*1/2=1/3,正常概率为2/3,只考虑乙病遗传,Ⅲ8与Ⅲ10结婚子女中患病概率为1/2*1/2=1/4,正常概率为3/4,只患一种病的几率计算式为:1/3*1/4+2/3*1/4=5/12,同时患两种病的几率的计算式是:1/3*1/4=1/12。
    【点睛】本题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伴性遗传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分析遗传图解是解答此题关键。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