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生物】福建省莆田市八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理)试题(解析版)

    【生物】福建省莆田市八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理)试题(解析版)第1页
    【生物】福建省莆田市八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理)试题(解析版)第2页
    【生物】福建省莆田市八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理)试题(解析版)第3页
    还剩3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生物】福建省莆田市八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理)试题(解析版)

    展开

    福建省莆田市八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
    期中考试(理)试题
    一、单选题
    1.下列有关免疫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细胞B、D分别是体液免疫、细胞免疫中的效应细胞
    B. 细胞B、C、D均能识别血清中的相应抗原
    C. A细胞无特异性识别抗原功能,图示过程有溶酶体参与
    D. 若④代表HIV病毒,则细胞C就代表效应T细胞
    【答案】C
    【解析】
    【分析】
    分析图示可知,A为吞噬细胞,B为B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或记忆细胞,可特异性识别抗原,D为效应T细胞,C为靶细胞,效应T细胞可与靶细胞特异性结合,使靶细胞裂解。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B细胞为B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或记忆细胞,B淋巴细胞参与体液免疫,T淋巴细胞既可以参与体液免疫,又可以参与细胞免疫,体液免疫中的效应细胞为浆细胞,不具有识别抗原的功能,A错误;C为靶细胞,不能识别抗原,B错误;A细胞为吞噬细胞,无特异性识别抗原功能,图示过程是吞噬抗原并将抗原分解产物释放到细胞外的过程,需要溶酶体参与,C正确;HIV病毒侵染T淋巴细胞,若④代表HIV病毒,则细胞C就代表T淋巴细胞,D错误。
    故选C。

    2.我国自主研发的重组幽门螺杆菌疫苗,对幽门螺杆菌引发的胃炎等疾病具有较好的预防作用。实验证明,一定时间内间隔口服该疫苗3次较1次或2次效果更好,主要原因是
    A. 浆细胞被疫苗多次刺激后产生大量的抗体
    B. 抗原的积累促进T细胞释放大量淋巴因子
    C. 记忆细胞数量增多导致应答效果显著增强
    D. 能延长体内效应T细胞对抗原的记忆时间
    【答案】C
    【解析】
    【分析】
    疫苗是将病原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经过人工减毒、灭活或利用转基因等方法制成。注射疫苗预防疾病属于主动免疫类型,其目的是为了增加体内对应特定病原体的效应细胞和记忆细胞。
    【详解】浆细胞只能产生特异性抗体,不能再接受抗原的刺激,A选项错误。抗原的多次刺激可能会促进T细胞释放较多的淋巴因子,但机体产生持久免疫力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产生了记忆细胞,B选项错误。多次口服疫苗后,机体免疫系统产生记忆细胞的数量增多,会导致免疫应答效果显著增强,C选项正确。效应T细胞对抗原没有记忆能力,记忆细胞才有这种功能,D选项错误。

    3.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简称HV)引起的,发病年龄80%在18~45岁之间,目前尚无预防艾滋病的有效疫苗。请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关于艾滋病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艾滋病是一种免疫缺陷病
    B. 艾滋病患者往往死于其他病菌感染,或死于癌症
    C. 艾滋病不具有传染性,HIV进入人体后,破坏人体的T淋巴细胞
    D. HIV必须在活细胞内才能完成增殖,其遗传物质是RNA
    【答案】C
    【解析】
    【分析】
    艾滋病属于免疫缺陷病,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HIV主要攻击人体T细胞,导致特异性免疫能力几乎丧失。
    【详解】艾滋病是一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正确;艾滋病患者几乎丧失了一切特异性免疫能力,所以艾滋病患者往往死于其他病菌感染,或死于癌症,B正确;艾滋病可以通过血液、精液、乳汁传染给其他人,C错误;艾滋病毒是一种RNA病毒,没有细胞结构,营寄生生活,只能在宿主细胞内才能完成增殖,D正确。

    4.下列关于人体免疫调节及其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健康人的T细胞直接移植给肿瘤患者可提高患者的免疫力
    B. 吞噬细胞对病原体的摄取和处理使其抗原暴露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C. 用人工标记的抗体注入体内可以检测组织是否存在相应的抗原
    D. HIV侵入人体后可刺激T细胞分泌淋巴因子并与HIV结合
    【答案】C
    【解析】
    【分析】
    人体抵御病原体的三道防线分别是第一道防线:皮肤和粘膜;第二道防线:杀菌物质、吞噬细胞;第三道防线:特异性免疫。体液免疫:B淋巴细胞受抗原刺激后,经一系列的增殖、分化成为浆细胞,浆细胞产生抗体,抗体进入体液而形成特异性免疫。细胞免疫由免疫细胞发挥效应以清除异物的作用,参与的细胞称为效应T细胞。
    【详解】健康人的T细胞直接移植给肿瘤患者将会成为新的抗原不能存活,因此不能提高患者的免疫力,A错误;吞噬细胞对病原体的摄取和处理使其抗原暴露属于特异性免疫,B错误;抗体可与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用人工标记的抗体对组织内的抗原进行检测,可排查人体内组织中的抗原,C正确;HIV病毒侵入人体后可直接攻击T细胞,T细胞分泌的淋巴因子不能与HIV结合,D错误。
    故选C。

    5.2018年的诺贝尔奖获得者詹姆斯·艾利森发现在T细胞表面有一种名为CTLA-4的蛋白质可以发挥“分子刹车”的作用,当CTLA-4被激活后,免疫反应就会终止,如果使它处于抑制状态,则能使T细胞大量增殖,集中攻击肿瘤细胞,这样有望治愈某些癌症。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CTLA-4是一种糖蛋白,癌细胞表面因为缺乏CTLA-4而易扩散和转移
    B. 肿瘤细胞被效应T细胞攻击后的裂解死亡,体现了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C. T细胞在骨髓中成熟,它能特异性识别抗原,受抗原刺激后产生淋巴因子
    D. 癌症的发生是多个基因突变逐渐累积的结果,同时也与人体免疫功能下降有关
    【答案】D
    【解析】
    【分析】
    由题文和选项的描述可知,该题考查学生对细胞癌变、免疫系统的功能、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等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
    【详解】依题意可知:CTLA-4是T细胞表面一种蛋白质,而不是癌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当T细胞表面的该蛋白质被激活后,免疫反应就会终止,可能导致癌细胞易扩散和转移,A错误;肿瘤细胞被效应T细胞攻击后的裂解死亡属于细胞凋亡,体现了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B错误;T细胞在胸腺中成熟,它能特异性识别抗原,受抗原刺激后产生淋巴因子,C错误;癌症的发生并不是单一基因突变的结果,而是多个基因突变逐渐累积的结果,同时也与人体免疫功能下降有关,D正确。

    6.图示表示HIV感染人体后的变化情况,请在下列与艾滋病有关的描述中选出错误的选项( )

    A. 由曲线整体来看,T细胞的多少与HIV浓度之间成反比例关系
    B. 当T细胞的浓度降至极低的水平时,人体免疫防线中的第三道防线几乎丧失
    C. 艾滋病人通常会罹患多器官的恶性肿瘤最终导致死亡,这一结果体现了免疫系统具有的监控和清除功能
    D. 不可以通过抗原抗体杂交技术检测是否感染HIV
    【答案】D
    【解析】
    【分析】
    分析曲线图:图示是人体感染HIV后,人体内HIV浓度和T细胞浓度变化曲线。HIV最初侵入人体时,血液中HIV浓度先增加后减少,而机体对HIV的免疫反应增强;但随着HIV浓度增加,T细胞不断减少,血液中的HIV浓度增加,对HIV的免疫反应减弱。据此答题。
    【详解】从曲线整体来看,随着HIV数量的增加,T细胞数量越来越少,说明T细胞的多少与HIV浓度之间成反比例关系,A正确;人体的第三道防线即特异性免疫,其中细胞免疫主要依靠T细胞发挥作用,T细胞还可以参与体液免疫,当T细胞的浓度降至极低的水平时,人体免疫防线中的第三道防线几乎丧失,B正确;艾滋病患者死于恶性肿瘤的原因主要是免疫系统监控和清除功能缺失,C正确;HIV侵染T淋巴细胞,可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机体可针对HIV产生体液免疫应答,产生特异性抗体,故能通过检测抗体来诊断HIV感染,D错误。
    故选D。

    7.如图表示人体通过体液免疫清除破伤风杆菌外毒素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细胞1中的溶酶体能合成和分泌多种酸性水解酶
    B. 图中①、②、③过程都与细胞膜上的蛋白质有关
    C. 细胞2可通过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分化形成细胞3
    D. 进行二次免疫时细胞5可快速产生大量的物质a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细胞1为吞噬细胞,细胞2是T细胞,细胞3是B细胞,细胞4为效应B细胞,细胞5是记忆细胞,物质a为抗体。
    【详解】细胞1中的溶酶体中的酸性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A错误;图中①、②、③过程都与细胞膜上的受体有关,而受体的本质为蛋白质,B正确;细胞3可通过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分化形成细胞4或细胞5,C错误;进行二次免疫时细胞5可快速增殖分化产生细胞4,由细胞4快速产生大量的物质a抗体,D错误。故选B。
    【点睛】易错点:抗体只能由浆细胞分泌,不能由记忆细胞或B细胞分泌。

    8.下列免疫过程能将病原体直接彻底消灭的是(  )
    ①浆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
    ②抗体与病原体特异性结合
    ③溶菌酶催化细菌细胞壁水解导致细菌过度吸水而破裂
    ④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导致靶细胞裂解死亡
    ⑤吞噬细胞将病原体吞噬消化水解
    A. ①②③④⑤ B. ②③④⑤ C. ③④⑤ D. ③⑤
    【答案】D
    【解析】
    【分析】
    浆细胞即效应B细胞,由B细胞或者记忆B细胞增殖分化而来的,能分泌特异性的抗体,抗体再与抗原结合,达到消灭抗原的目的;溶菌酶是催化某些细菌细胞壁水解、从而溶解其细胞壁;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激活靶细胞内溶酶体酶,导致靶细胞裂解死亡,该免疫方式是细胞免疫;吞噬细胞在非特异性免疫中可以吞噬病原体,在特异性免疫中处理抗原的抗原决定簇,然后将抗原传递给T细胞。
    【详解】①浆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需要与抗原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最后通过吞噬细胞将其消灭,①错误;
    ②抗体与病原体特异性结合,致使病毒一类的抗原失去进入寄主细胞的能力,使一些细菌产生的毒素被中和而失效,还可使一些抗原(如可溶的蛋白质)凝聚而被巨噬细胞吞噬,但不会直接消灭病原体,②错误;
    ③溶菌酶催化细菌细胞壁水解导致细菌过度吸水而破裂,从而直接导致细菌死亡,③正确;
    ④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导致靶细胞裂解死亡,寄生的病原体释放出来,病原体还需要通过体液免疫和吞噬细胞才能消灭,④错误;
    ⑤吞噬细胞将病原体吞噬消化水解,能将病原体直接彻底消灭,⑤正确;故符合题意的有③⑤,D正确。

    9.下列有关抗体、淋巴因子和溶菌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都是由免疫细胞分泌的 B. 都可以水解产生氨基酸
    C. 都只能参与特异性免疫 D. 都直接与抗原结合发挥作用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要求考生识记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掌握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具体过程,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详解】抗体是浆细胞分泌的,淋巴因子是T细胞或效应T细胞分泌的,而溶菌酶是组织细胞产生,A错误;抗体、淋巴因子和溶菌酶都是蛋白质,都可以水解产生氨基酸,B正确;抗体、淋巴因子参与特异性免疫,溶菌酶参与非特异性免疫,C错误;只有抗体才能直接与抗原结合发挥作用,D错误。
    【点睛】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都属于免疫系统中的免疫活性物质。

    10.下列关于免疫失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过敏反应是指机体初次接触过敏原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
    B. 艾滋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都属于免疫缺陷病
    C. 过敏反应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
    D. 免疫系统将自身物质当作外来异物进行攻击而引起的疾病叫做过敏反应
    【答案】C
    【解析】
    【分析】
    免疫失调引发疾病包括过敏反应、自身免疫病、免疫缺陷病。其中过敏反应是指已产生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的反应.自身免疫病是指机体对自身抗原发生免疫反应而导致自身组织损害所引起的疾病。
    【详解】过敏反应是机体再次受到一种物质刺激时就可以发生的反应,A错误;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是自身免疫疾病,B错误;过敏反应一般不会破会组织细胞,也不会引起组织细胞的严重损伤,C正确;免疫系统将自身物质当作外来异物进行攻击而引起的疾病叫做自身免疫病,D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要求考生识记艾滋病的病因和死亡原因;识记过敏反应的概念,能与自身免疫病进行区分;识记疫苗的相关内容,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11.下列关于特异性免疫及其相关应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可以提高器官移植成活率
    B. 抗体抵抗病毒的机制与溶菌酶杀灭细菌的机制相同
    C. 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二次免疫应答都与记忆细胞有关
    D. 效应T细胞和浆细胞虽已发生细胞分化但遗传物质相同
    【答案】B
    【解析】
    【分析】
    1、体液免疫

    2、细胞免疫

    【详解】免疫抑制剂能抑制T细胞、B细胞等免疫细胞的增殖,降低抗体免疫反应,从而提高器官移植成活率,A正确;抗体可以与病原体结合,从而抑制病原体的繁殖或对人体细胞的黏附。溶菌酶能够催化细菌细胞壁的肽聚糖水解,导致细胞壁破裂内容物逸出,使细菌溶解。因此二者的作用机制不同,B错误;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均会产生记忆细胞,记忆细胞参与二次免疫应答,C正确;效应T细胞和浆细胞均是高度分化的细胞,遗传物质均相同,D正确。故选B。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人体的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尤其是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详细过程,明确二次免疫应答过程中记忆细胞的重要作用。
    12.下列关于种群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调查某地布氏田鼠数量的增长方式属于种群水平的研究
    B. 种群的特征与个体的特征相同
    C. 调查各种植物种群密度的最佳方法都是样方法
    D. 年龄组成、出生率和死亡率都可预测种群未来的发展趋势
    【答案】A
    【解析】
    【分析】
    种群的特征:数量特征和空间特征,前者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
    【详解】调查某地布氏田鼠数量的增长方式属于种群数量变化,则属于种群水平的研究,A正确;出生、性别、年龄、死亡则是个体所具有的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性别比例、年龄组成等特征是种群具有的特征,B错误;用样方法可以调查校园草地上植物的种群密度,对某些簇生植物不易区分植株数,不适用样方法调查,C错误;年龄组成可预测种群未来的发展趋势,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种群数量变化,D错误。故选A。
    【点睛】易错点:年龄组成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影响种群密度,性别比例通过影响出生率影响种群密度。

    13.如图是关于种群特征的图形,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B. 甲、乙分别表示出生率和死亡率
    C. 丁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直接影响种群密度
    D. a的含义是确定种群密度的大小
    【答案】A
    【解析】
    【分析】
    由图可知,甲乙为出生率和迁入率,丙为死亡率,丁为性别比例。
    【详解】种群的数量特征中最基本的特征是种群密度,A正确;甲乙表示出生率和迁入率,B错误;丁性别比例通过影响出生率影响种群密度,C错误;年龄组成可以a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D错误。故选A。
    【点睛】种群的数量特征中最基本的特征是种群密度,年龄结构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影响种群密度,性别比例通过影响出生率影响种群密度。

    14.下列不属于种群数量特征的是
    A. 种群密度 B. 年龄组成
    C. 集群分布 D. 出生率和死亡率
    【答案】C
    【解析】
    【分析】
    种群的数量特征包括:种群的密度、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种群的年龄组成、种群的性别比例等。其中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种群密度,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影响种群密度。
    【详解】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A不符合题意;年龄组成是种群的数量特征,能预测未来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B不符合题意;集群分布属于种群的空间分布特征,不属于种群的数量特征,C符合题意;出生率和死亡率是种群的数量特征,能决定种群的数量变化,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5.如图是有关种群特征的概念图,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 ①表示种群密度,动物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有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
    B. 2018年青岛上合峰会期间天津市人口数从变化主要取决于②③
    C. 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是④
    D. 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破坏了⑤
    【答案】B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种群的数量特征包括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种群密度、年龄组成、性别比例,其中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决定种群密度的大小,性别比例直接影响种群的出生率,年龄组成预测种群密度变化,因此图中①表示种群密度,②表示出生率,③表示死亡率,④表示年龄结构,⑤表示性别比例。
    【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图中①表示种群密度,调查动物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是标志重捕法,也有些活动能力较弱的动物用样方法,A正确;2018年青岛上合峰会期间,天津市人口数量变化主要取决于图中的迁入率和迁出率,B错误;④表示年龄结构,可以预测种群数量变化趋势,C正确;利用性引诱剂诱杀雄性害虫会直接破坏了种群的性别比例,即图中⑤,D正确。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生识记种群的基本特征,特别是种群的数量特征,明确各数量特征之间的关系,能准确判断图中各数字代表的数量特征,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16.图表示某种群出生率、死亡率和培养时间的关系,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
    B. 在a时,该种群年龄组成可能为增长型
    C. 在b时捕捞鱼类最易得到最大日捕获量
    D. d时后,该种群数量保持相对稳定
    【答案】B
    【解析】
    【分析】
    b点是出生率与死亡率的差值最大,增长速率最大,对应K/2,d点出生率=死亡率,对应K值。
    【详解】图中曲线对应有K值即d点,故不是J型曲线,A错误;a点时,出生率大于死亡率,为增长型,B正确;d点时捕捞,可以获得最大的日捕获量,C错误;由图可知,d点后,死亡率大于出生率,种群数量会下降,D错误。故选B。

    17.如图是反映人与环境关系的三种模式,请分析下列对“环境容纳量”的理解错误的是( )

    A. 按照人与环境关系的理想程度排列,三种模式的顺序依次为Ⅰ、Ⅱ、Ⅲ
    B. 曲线图中的环境容纳量是指生态系统对人口的最大承载能力
    C. 现在的人口问题造成环境恶化,环境容纳量有下降的趋势
    D. 据图可知人类能改造环境,使人口数量超越环境容纳量
    【答案】D
    【解析】
    【分析】
    Ⅰ人口数量达到一定数量后,在接近K值处徘徊,为最佳模式;Ⅱ一开始人口数量增长过快,超过K值后下降接近K值,为第二理想模式;Ⅲ一开始人口增长过快,超过K值后同时破坏环境,导致K值下降,为最差模式。
    【详解】Ⅰ人口数量在K值处徘徊,是最佳模式,Ⅲ一开始人口增长过快,超过K值后同时破坏环境,导致K值下降,为最差模式,故三种模式的顺序依次是Ⅰ、Ⅱ、Ⅲ,A正确;环境容纳量是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的空间所能维持的最大种群数量,B正确;如今环境被破坏,导致环境容纳量下降,C正确;人口数量不能超越环境容纳量,D错误。故选D。

    18.已知双子叶植物三裂叶豚草具有极强的抗寒、再生能力,短时间内能大量疯长,其花粉中的水溶性蛋白与人接触后迅速释放,引起过敏反应,是人类健康和作物生产的危害性杂草。为减少三裂叶豚草的危害,某示范区选取紫穗槐等经济作物来控制三裂叶豚草的增长,结果三裂叶豚草的数量迅速下降,如图是该示范区部分种群数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相关描述不正确的是

    A. 若无紫穗槐等经济作物的竞争,三裂叶豚草的数量变化很可能是曲线Ⅰ,调查其种群密度的方法为样方法
    B. 三裂叶豚草在该区的数量增长最终可能为曲线Ⅱ,紫穗槐等发挥了重要的限制作用
    C. 若曲线Ⅱ的Oe段代表紫穗槐的数量变化,为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一般应在b点砍伐
    D. 若想预测三裂叶豚草的数量变化趋势,应调查分析该时期其种群的年龄组成来判断
    【答案】C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曲线Ⅰ表示J型曲线,曲线Ⅱ表示S型曲线,b点表示K/2处,种群增长速率最快,d点表示K值,种群增长率为0,ef段种群数量减少。
    【详解】三裂叶豚草入侵我国后,在未建立控制示范区时,空间充足,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种群数量按曲线Ⅰ“J”型曲线增长。调查植物的种群数量可采用样方法,A正确;根据题意,在替代控制示范区内,由最初的豚草等草本植物阶段经过群落演替过渡到紫穗槐、沙棘等木本植物阶段,紫穗槐、沙棘等木本植物限制了三裂叶豚草的种群数量,导致三裂叶豚草的种群数量明显减少,数量增长最终为曲线Ⅱ“S”型曲线,B正确;若曲线Ⅱ的O~e段表示紫穗槐的种群增长曲线,一般应在b点以后砍伐,砍伐后的数量维持在K/2左右,可以使紫穗槐有较高的增长速率,有利于种群的恢复,可以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C错误;种群的年龄组成可以预测该种群数量变化的趋势,种群出生率>死亡率,种群数量增长,种群出生率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