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云南省玉溪市通海县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展开云南省玉溪市通海县第二中学
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分卷I
一、单选题(共30小题,每小题2.0分,共600分)
1.下列现象中,最能说明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的是( )
A. 茎的向光性和背地性 B. 顶端优势
C. 根的向地性和茎的背地性 D. 含羞草的小叶受刺激立即下垂
2.与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的特点是( )
A. 调节准确、快速 B. 通过体液运输
C. 调节因子都是由内分泌腺产生的 D. 调节作用范围比较局限
3.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要通过突触来完成,下列不属于突触组成部分的是( )
A. 突触前膜 B. 突触间隙
C. 突触后膜 D. 神经元的细胞核
4.下列关于人体细胞外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组织液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
B. 血浆具有运输激素的作用
C. 淋巴液中存在免疫细胞
D. Cl﹣和Na+能维持细胞外液的渗透压
5.下列属于条件反射的是( )
A. 望梅止渴 B. 膝跳反射
C. 缩手反射 D. 吮奶反射
6.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是由以下哪个器官分泌的( )
A. 下丘脑 B. 神经垂体
C. 腺垂体 D. 性腺
7.下图是反射弧的模式图(Ⅰ、Ⅱ表示突触的组成部分),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正常机体内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单向的
B. 切断d、刺激b,不会引起效应器收缩
C. 兴奋在结构c和结构b上的传导速度相同
D. Ⅱ处发生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8.下图是下丘脑及其直接或间接支配的有关腺体之间关系示意图(“+”表示促进,“—”表示抑制),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b分泌的激素达到一定量时,会抑制a、c分泌相关激素
B. b分泌相关激素的调节既有分级调节,也有反馈调节
C. c不仅具有感受刺激和传导兴奋的功能,而且有分泌激素的功能
D. a、b、c中,b是机体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
9.下列关于高等动物体内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①激素调节比神经调节更迅速、更持久 ②激素的分泌不只受神经调节 ③激素的合成场所都是核糖体 ④激素由内分泌腺分泌后随血液循环选择性的运送到特定的组织器官,起调节作用
A. ①②③ B. ①③ C. ③④ D. ①③④
10.园林工人为使灌木围成的绿篱长得茂密、整齐,要对绿篱定期修剪,其目的是( )
A. 抑制侧芽的生长 B. 抑制其开花结果
C. 抑制向光性 D. 促进侧芽生长
11.如图表示一个健康人饭后血液中葡萄糖的浓度变化,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进食后血糖浓度升高的原因是食物中糖类的消化和吸收
B. 进食后的2h内,胰岛素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
C. 2~3h之间,胰高血糖素的分泌有所增加
D. 3.5h时,血糖浓度较高是肌糖原开始分解所致
12.取某植物的胚芽鞘和幼根,切除胚芽鞘尖端和幼根根尖的尖端(即切除根冠和分生区),然后将胚芽鞘(近尖端向上)和幼根(近尖端向上)直立放置,分别在两者切面的左侧放置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快(生长素浓度为促进胚芽鞘生长的最适浓度),培养在黑暗条件下,幼根和胚芽鞘弯曲生长且方向相反,关于这一现象的说法,合理的是( )
A. 胚芽鞘向左弯曲生长,生长素在胚芽鞘中是极性运输
B. 胚芽鞘向右弯曲生长,生长素在胚芽鞘中是极性运输
C. 幼根向左弯曲生长,生长素在胚芽鞘中是非极性运输
D. 幼根向右弯曲生长,生长素在胚芽鞘中是非极性运输
13.γ—氨基丁酸是一种常见的神经递质,与突触后神经元的特异性GABA受体结合后,会引起氯离子通道开放,使氯离子进入突触后神经元细胞内(如图),γ—氨基丁酸对突触后神经元的效应是( )
A. 使Na+通道开放 B. 抑制细胞兴奋
C. 维持膜电位不变 D. 形成局部电流
14.篮球运动员姚明的“佳得乐”运动饮料广告词:“解口渴,更解体渴,佳得乐”。其中的“解体渴”主要是指( )
A. 佳得乐饮料中含有大量水,可补充剧烈运动散失的水分
B. 佳得乐饮料中含有葡萄糖,可补充剧烈运动散失的能量
C. 佳得乐饮料中含有大量水和少量无机盐,可补充剧烈运动散失的水分和无机盐
D. 佳得乐饮料中添加的葡萄糖和无机盐,能补充剧烈运动散失的能量和无机盐
15.某同学利用电子显微镜观察了神经细胞的突触结构,如图是某同学按电子显微镜扫描图象绘制的简图。下列关于该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需要消耗能量 ②神经兴奋可从B细胞向A细胞传递 ③神经兴奋可从B细胞向C细胞传递 ④神经兴奋可从C细胞向B细胞传递 ⑤神经细胞的突触小泡中包含着神经递质
A. ①②③④ B. ②④⑤ C. ①③⑤ D. ①②⑤
16.血糖的平衡对于人体健康有重要意义,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胰岛素和肾上腺素对血糖含量的调节表现为协同作用
B. 血糖平衡的调节属于条件反射,其神经中枢位于下丘脑
C. 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D. 糖尿病病人的尿液与斐林试剂水浴加热会产生红色沉淀
17.下图表示不同浓度生长素对芽生长的影响。当植物表现出顶端优势时,顶芽和最靠近顶芽的侧芽所含生长素的浓度依次分别为( )
A. a和b B. b和a C. b和c D. c和b
18.下图表示某地云杉林的形成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群落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群落结构越来越复杂
B. 人类活动不改变演替的方向和速度
C. 该群落演替是群落内部因素和外界环境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D. 在⑤云杉林群落中有明显的垂直结构,没有水平结构
19.有关下面两图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甲图中有多个突触
B. 乙图的④扩大了面积,有利于其功能的完成
C. 乙图中②③④构成突触
D. ①中物质进入③的过程属于被动转运
20.木槿属植物的插条经营养素和植物生长素处理后,对后来根的形成的影响如下表。
由表中结果能推断出( )
A. 营养素对根的形成无影响
B. 叶为根的形成提供了所必需的因子
C. 在没有叶的条件下,植物生长素阻止根的形成
D. 从外部提供植物生长素是植物形成根的必需条件
21.对胚芽鞘甲做如图所示的处理,形成胚芽鞘乙,光照后它的弯曲情况是( )
A. Q处向左 B. Q处向右
C. P处向右 D. 不弯曲
22.下列关于内分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汗腺属于外分泌腺,消化腺属于内分泌腺
B. 内分泌腺的分泌物被称作激素,凡是激素,都属于固醇类
C. 内分泌腺与外分泌腺的一个重要区别是没有导管
D. 内分泌腺的分泌物不直接进入血液
23.下列有关调查种群密度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五点取样和等距取样是样方法取样的常用方式
B. 调查古树木、蝗虫的幼虫、某种蛇的种群密度,通常采用样方法
C. 标志重捕法调查得到的种群密度一般不是最精确的现实反映
D. 将M只鹿标记后释放,在重捕获的n只鹿中有m只被标记,则该鹿群约有(M×n)÷m只
24.下列各组化合物中,全是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
A. O2、CO2、血红蛋白、H+
B. H2O2酶、抗体、激素、H2O
C. Ca2+、载体、胰蛋白酶
D. Na+、HPO、葡萄糖、氨基酸、血浆蛋白
25.生物学家使用一种能与胰岛素受体结合,进而阻断胰岛素效应的多肽X处理小鼠,获得一种名为β亲菌素的激素,该激素能刺激胰岛素分泌细胞的增殖。下列有关推断不合理的是( )
A. 肝脏、肌肉等细胞膜上有与多肽X结合的受体
B. 被β亲菌素刺激的子细胞可完成DNA复制
C. 用多肽X处理正常小鼠,最初小鼠血糖浓度会降低
D. 注射β亲菌素可能有助于治疗某些糖尿病
26.对两只生长状况相同、健康的幼兔做如下处理:甲兔切除甲状腺,乙兔定期注射甲状腺激素。一段时间后观察,与正常健康幼兔相比( )
A. 甲兔生长发育正常,乙兔生长发育停止
B. 甲兔生长发育正常,乙兔体温较低,心跳较慢
C. 甲兔生长发育停止,乙兔食欲旺盛,身体逐渐消瘦
D. 甲兔生长发育停止,乙兔行动迟缓,食欲不振
27.下列关于生长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生长素是由植物特定器官合成的微量的吲哚乙酸
B. 向地性和顶端优势均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C. 处在太空失重的情况下生长素不能进行极性运输
D. 琼脂块中的生长素分布情况要受到单侧光的影响
28.关于过敏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过敏反应没有淋巴细胞参与
B. 过敏反应疾病是免疫系统功能的正常反应
C. 过敏反应具有反应强烈、消退较快的特点
D. 过敏反应只在局部而不及全身
29.如图是某组织的结构组成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血浆中的葡萄糖可以通过①过程进入组织液
B. 二氧化碳等细胞代谢的产物可通过②过程进入血浆
C. ③可以代表组织液中的某些蛋白质进入淋巴的过程
D. ④可以代表血红蛋白运输氧气的过程
30.下图为人体内体温与水平衡调节的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①当受到寒冷刺激时,a、b、c、d激素的分泌均会增加 ②c、d激素分泌增多,可促进骨骼肌与内脏代谢活动增强,产热量增加 ③下丘脑是感觉体温变化的主要中枢,是形成冷觉、热觉的部位 ④寒冷刺激使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直接通过促进甲状腺的活动来调节体温 ⑤图中的e激素是由下丘脑神经内分泌细胞产生的 ⑥由图可知人体对体温与水平衡的调节主要是体液调节的结果
A. ①②③ B. ②④⑤ C. ①②⑤ D. ③④⑥
分卷II
二、非选择题(共6小题,共40分)
31.某生物兴趣小组开展探究实验,课题是“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与时间的变化关系”。
实验材料、用具:菌种和无菌培养液、试管、血球计数板(2 mm×2 mm方格)、滴管、显微镜等。
酵母菌的显微计数方法:
①血球计数板:是带有微小方格刻度的玻璃片,用于在显微镜下对微生物的计数。
②将含有酵母菌的培养液滴在计数板上,计数一个小方格内的酵母菌数量,再以此为根据,估算试管中的酵母菌总数。连续观察7天,并记录每天的数值。
根据以上叙述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所学知识,该课题的实验假设是:开始一段时间酵母菌呈“J”型增长,随着时间的推移,________,酵母菌呈“S”型增长。
(2)本实验没有另设对照实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该实验是否需要做重复实验?__________,试解释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吸取培养液计数前,要轻轻振荡几次试管,原因是____________。如果一个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难以数清,应当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
(4)请你设计表格处理实验数据。
(5)在该实验的基础上,根据你对影响酵母菌种群生长的因素的推测,进一步确定一个探究实验的课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根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所画人体反射弧由①、②、③、④、⑤五个部分组成,其中①结构的名称是____________,能产生兴奋,并对传入的信息进行分析和综合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
(2)当神经纤维的某处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时,细胞膜的内外电位表现为____________,与邻近未兴奋部位形成了局部电流,使兴奋依次向前传导;在反射弧中兴奋的传导是____________(单/双)向传导的。
(3)图中能构成内环境的是____________(填序号);⑦与⑥相比,成分中明显减少的物质是____________。C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4)图中①接受刺激后,最终引起细胞⑤收缩,这一生理活动被称之为____________,完成这一生理活动的相关结构叫____________。
(5)神经兴奋在神经细胞②上传播的速度较在突触处____________。由突触实现的信号转变是____________。
(6)兴奋只能由②传到④,而不能由④传到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为什么非特异性免疫会和遗传因素有关呢?
34.用某种降血糖物质X做以下实验(注:用生理盐水配制 X 溶液)。回答下列问题:
(1)某同学要验证具有X降血糖的作用,进行了如下实验:
选择一批体重相同的正常小鼠,测定其____________,并将小鼠随机等量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注射适量的____________,对照组注射等量的____________,一段时间后,测定两组小鼠的____________,若____________,则表明X有降血糖的作用。
(2)若要验证一定量的X 能使患糖尿病的小鼠的血糖浓度下降到正常的范围,进行了如下实验:
用____________小鼠作为实验组,另用患糖尿病小鼠作为对照组1,用____________小鼠作为对照组2;实验组注射____________,对照组1、2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一定时间后若实验组和对照组____________的血糖浓度均在正常范围内,而对照组____________的血糖浓度高于正常范围,则表明一定量的X能使患糖尿病的小鼠的血糖浓度下降到正常范围。
35.观察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1)体液中的水和无机盐的含量是相对稳定的。如果脑中缺血,使细胞内Na+浓度升高,会引起细胞____________。
(2)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下丘脑中的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产生兴奋,使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分泌并由垂体后叶释放①____________________,促进②、③的________________作用,调节水盐平衡,这样的调节方式属于________调节。
(3)下丘脑除了在水盐平衡的调节中起着重要作用外,在人体生命活动的________调节中也起着重要作用。
(4)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后,刺激感受器,通过下丘脑的调节,减少________________的分泌。
36.动物通过嗅觉感受器探测外界环境的气味分子,下图为嗅觉感受器细胞接受刺激产生兴奋的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气味分子与细胞膜上的__________结合后,再通过G蛋白激活蛋白X,蛋白X使ATP分子转化为环腺苷酸(cAMP),由此可知蛋白X具有______________功能。气味分子所引起的系列反应体现了细胞膜____________的功能。
(2)cAMP分子可开启细胞膜上的__________,引起大量的Na+____________,使膜电位变为__________________,产生的神经冲动传导到__________,形成嗅觉。
【参考答案】
1.B2.B3.D4.A5.A6.A7.A8.D9.D10.D11.D12.B13.B14.D15.C16.C
17.C18.C19.D20.B21.D22.C23.B24.D25.C26.C27.B28.C29.D30.C
31.(1)环境中资源和空间变得有限 (2)该实验在时间上形成前后对照 需要 为了提高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3)使酵母菌分布均匀 增加稀释倍数
(4)
(5)酵母菌的种群数量与营养物质(代谢废物或溶氧量)的变化关系
32.(1)感受器 ③神经中枢 (2)内正外负 单 (3)⑥⑦⑨ 蛋白质 ⑦
(4)反射 反射弧 (5)快 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6)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内,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33.因为非特异性免疫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天然防御功能,是人类在漫长进化过程中获得的一种遗传特性,特点是人人生来就有,不针对某一种特定的病原体,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所以非特异性免疫会和遗传因素有关。
34.(1)血糖浓度 X溶液 生理盐水 血糖浓度 对照组血糖浓度不变,实验组血糖浓度下降 (2)患糖尿病 正常 一定量的X 溶液(或 X溶液) 2 1
35.(1)吸水膨胀 (2)抗利尿激素 重吸收 神经—体液
(3)体温、血糖平衡 (4)抗利尿激素
36.(1)受体 催化 信息传递(或“信息交流”) (2)Na+通道 内流 外负内正 嗅觉中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