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陕西省榆林市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展开
www.ks5u.com陕西省榆林市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第I卷 选择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1.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血浆的主要成分包括水、葡萄糖、血红蛋白和激素等B.免疫对内环境稳态具有重要作用C.HCO3-、HPO42-等参与维持血浆pH相对稳定D.血液中的淋巴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是淋巴、血浆等2.如图为人体内环境模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人体的内环境即指细胞外液B.若⑤中蛋白质含量降低,会引起组织水肿C.人体剧烈运动时,会导致⑤的pH明显降低D.④比⑤的蛋白质含量少3.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及其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剧烈运动时大量乳酸进入血液,血浆会由弱碱性变为弱酸性B.内环境的各种成分达到不变时,机体达到稳态C.免疫系统对稳态的维持是通过其防卫、监控和清除功能实现的D.内环境是所有生物与外界物质交换的媒介4.下列有关人体糖代谢及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血糖浓度升高能使胰岛A细胞分泌活动增强B.饥饿时首先被利用的是肌糖原,其后是脂肪C.糖类分解释放的能量只有一少部分转移到ATPD.多食少动,糖类易转变成脂肪和必需氨基酸5.野外旅游迷路的人,长时间不吃饭、不喝水、不休息,其体内激素含量变化正确的是( )A.甲状腺激素增多,胰高血糖素减少 B.促甲状腺激素和抗利尿激素均减少C.胰高血糖素和抗利尿激素均增多 D.胰岛素和抗利尿激素均减少6.如图为甲状腺分泌活动的一种调节机制示意图。对有关环节正确的解释是( )A.a、b分别表示促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B.a和b同时作用于z,对甲状腺激素产生促进作用C.甲状腺激素可对x和y进行反馈调节D.x、y分别表示脑垂体和下丘脑7.医生给呆小症、侏儒症和糖尿病患者分别口服相应的激素,有疗效的是( )A.呆小症和侏儒症 B.侏儒症和糖尿病 C.都有效 D.只有呆小症8.下列关于体液调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体液调节比神经调节持续时间长 B.体液调节比神经调节作用范围广C.参与体液调节的化学物质就是各种激素 D.参与体液调节的化学物质需要体液传送9.“胰岛素抵抗”是指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使胰岛素促进葡萄糖摄取和利用的效率下降。下列能引起“胰岛素抵抗”的是( )①胰岛B细胞受损 ②靶细胞表面胰岛素受体减少③胰岛素与其特定受体识别发生障碍 ④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A.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10.下列关于神经兴奋的叙述,错误的是( )A.兴奋部位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膜内为正、膜外为负B.神经细胞兴奋时细胞膜对Na+通透性增大C.兴奋在反射弧中以神经冲动的方式双向传递D.细胞膜内外K+、Na+分布不均匀是神经纤维兴奋传导的基础11.司机在看到红灯时,马上脚踩刹车,对于司机的反应,以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这是一个条件反射,需要大脑皮层参与B.该反射发生时,有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C.该反射发生时,神经纤维上有钠、钾离子的进出D.司机脚踩刹车时,有信号分子与突触前膜上的受体发生识别与结合12.如图是一个反射弧的部分结构图,甲、乙表示连接在神经纤维上的电流表。当在A点以一定的电流刺激,甲、乙电流表的指针发生的变化正确的是( )A.甲、乙都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B.甲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乙不偏转C.甲不偏转,乙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D.甲发生一次偏转,乙不偏转13.下列有关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不少内分泌腺直接或间接地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B.甲状腺激素可以促进神经系统的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C.血液中较高浓度的CO2可以刺激呼吸中枢,使呼吸加深加快D.垂体是联系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枢纽14.下列关于各级神经中枢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一般成年人可以“憋尿”,这说明高级中枢可以控制低级中枢B.“植物人”脑干、脊髓的中枢不能发挥调控作用C.大脑皮层V区发生障碍的患者不能看懂文字D.学习和记忆是人脑的高级功能15.下列关于神经递质与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识别神经递质的特异性受体只能分布在神经元上B.激素在机体中发挥完生理作用后立即被灭活C.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D.识别某种激素的特异性受体只能分布在靶细胞或靶器官上16.某人因外伤导致下丘脑受损,这将影响他的( )①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变化 ②体温的变化 ③抗利尿激素的合成 ④甲状腺激素分泌量的变化A.①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17.高级神经中枢的不同部位受损可能导致机体发生异常,以下受损部位和所导致的结果相互对应正确的是( ) 18.将燕麦幼苗尖端套上不透光的锡箔,置于单侧光下,其生长状况及原因是( )A.弯向光源,生长素分布不均B.不再生长,顶端不再产生生长素C.弯向光源,见光部分生长素分布多D.直立生长,尖端产生生长素,但感受不到单侧光刺激19.下列有关生命活动的调节的叙述,说法正确的是( )A.幼嫩的胚芽鞘尖端细胞能合成生长素,该细胞中一定有色氨酸B.效应T细胞是通过激活靶细胞内的溶酶体酶进而裂解靶细胞,所以靶细胞的裂解属于细胞坏死C.被蛇咬伤要迅速注射抗蛇毒血清,其中的有效成分在免疫学上称为抗原D.当兴奋传导到突触小体时,引发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一定会使突触后膜产生动作电位20.农业生产和园艺业中常用到“去除顶芽,促进侧芽生长”的方法,对这种方法理解合理的是( )①这种方法是对顶端优势原理的应用 ②去除顶芽也就是去除了植株合成生长素的部位③去除顶芽前侧芽生长缓慢的原因是侧芽部位生长素的浓度过高 ④这种方法说明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的特点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21.下图①是对燕麦胚芽鞘所做的处理,一段时间后,接着进行②、③、④所示的实验,则②、③、④中燕麦的生长情况依次是( )A.向B侧弯曲 向A侧弯曲 向A侧弯曲B.向B侧弯曲 向B侧弯曲 向B侧弯曲C.向A侧弯曲 直立生长 向A侧弯曲D.向B侧弯曲 直立生长 向B侧弯曲22.下列生理现象中,不需要从其他部位获得生长素的是 ( )A.大叶木兰顶芽的生长 B.燕麦胚芽鞘尖端以下部位的弯曲生长C.西瓜子房的发育 D.水杉侧芽萌发的抑制23.关于人体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A.某病原体初次感染人体,人体会产生相应的过敏反应B.艾滋病和类风湿性关节炎都属于免疫系统疾病C.体液免疫中每个浆细胞能产生多种特定抗体D.效应T细胞能直接吞噬侵入细胞的病原体24.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应用,正确的是( )A.苹果树开花后,喷施适宜浓度的脱落酸可防止果实脱落B.用赤霉素处理马铃薯块茎,可延长其休眠时间以利于储存C.用一定浓度乙烯利处理采摘后未成熟的香蕉,可促其成熟D.用生长素类似物处理二倍体番茄幼苗,可得到多倍体番茄25.自然状态下,秋季时植物体内含量较多的激素是( )A.吲哚乙酸 B.脱落酸 C.2,4-D D.细胞分裂素26.某农场购买了一批生根粉准备用于某植物的批量扦插,说明书中没有注明该植物适宜的使用浓度,正确的使用措施是( )A.用高浓度,以保证生根 B.用低浓度,以降低成本C.任选一种浓度进行扦插 D.用不同浓度进行预实验27.为探究黄瓜根、芽对NAA敏感性的差异,某研究小组以不同浓度的NAA处理萌发的黄瓜种子,8天后分别测定黄瓜幼苗根、芽的长度,结果如下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每组需要处理数量相同且状况相近的多粒黄瓜种子B.实验结果说明NAA对黄瓜的根、芽的作用具有两重性C.促进黄瓜芽伸长的最适NAA浓度小于根D.黄瓜根对NAA比黄瓜芽更为敏感28.下列有关免疫的表述,正确的是( ) A.淋巴细胞来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并在骨髓中成熟B.体液免疫属于人体的第二道防线,细胞免疫属于人体的第三道防线C.先天性缺少胸腺的患者,仍可保留部分细胞免疫D.细胞免疫中,效应T细胞的攻击目标是被抗原入侵的宿主细胞29.如图中的曲线显示了两种使人体获得免疫力的方法。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一个人被疯狗咬伤时采用方法②进行免疫比较好B.采用方法①可以使人获得比方法②更持久的免疫力C.采用方法②使人体获得抗体的过程叫细胞免疫 D.医学上一般采用方法②进行免疫预防30.下图为人的体液免疫图解,请分析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细胞③为B细胞 B.细胞①~⑤均能识别抗原C.细胞⑤为靶细胞 D.阶段Ⅳ是B细胞分化为浆细胞的过程 第II卷(非选择题)31.(除特殊标注外,每空1分,共11分)下图1表示某动物在寒冷环境中生命活动调节的部分过程,图中A、B、C代表激素,图2表示激素分泌与调节生命活动的过程。请据图回答: (1)寒冷环境中,血液中含量增加的激素有__________(填字母),除此之外还应该有_______________(激素)参与体温调节,图1中激素C是______________。(2)激素B的作用包括提高细胞代谢(或物质氧化分解)的速率,使机体产热增多;影响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这一生理活动的调节方式是_______________。(3)若图2中分泌细胞是甲状腺细胞,在应对寒冷的生理调节中,靶细胞是___________(2分),则图中酶激活的细胞代谢过程具体是_____________;此外,机体也会通过骨骼肌的不自主战栗战栗使产热量增加。写出引起骨骼肌战栗的神经传导途径:皮肤冷觉感受器→传入神经→___________→传出神经→效应器。(4)图2靶细胞表面的a物质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______。(5)下丘脑除了参与图中的调节过程外,还能分泌_____________(填激素名称),由垂体释放到血液中,调节人体内水盐的平衡。(6)如果血液中物质B的含量过高时,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这种调节作用称为________。32.(每空1分,共8分)下图是一个反射弧和突触的结构示意图,根据图示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图1中的感受器接受刺激后,接受刺激部位的膜内电位变化为_________________。(2)图2中的1表示_______________,该结构由________(细胞器)形成,1中物质是__________。(3)假如图3中的Y来自图1中的A,图3中的X来自大脑皮层,当感受器接受一个刺激后,导致效应器产生反应,则Y释放的物质对突触后膜具有___________作用,如果大脑皮层发出的指令是对这个刺激不作出反应,则X释放的物质对突触后膜具有__________作用。(4)缩手反射属于____________反射,当我们取指血进行化验时,针刺破手指的皮肤,但我们并未将手指缩回。这说明一个反射弧中的低级中枢要接受_______________的控制。33.(除特殊标注外,每空1分,共11分)内环境稳态由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共同调节实现。如图甲表示埃博拉病毒入侵人体后,免疫细胞做出应答的部分过程(埃博拉病毒是一种单链RNA病毒,具有极强的感染性);图乙表示机体内环境稳态调节的相关机制。(1)甲图所示过程为病毒未侵入人体细胞内所引起的免疫反应,一旦病毒进入人体细胞内,就需要通过______________(2分)方式共同将其清除。图中细胞②可以通过产生___________________,来增强淋巴细胞的免疫功能。(2)甲图具有识别功能的细胞有_________________ (填序号)(2分),细胞__________(填序号)受到抗原刺激后其细胞周期会缩短,进一步分化为_______________细胞。(3)由图乙可知,对免疫细胞或免疫器官的调节,既可通过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直接进行调节,还可通过分泌有关___________进行调节。免疫细胞能接受这二者的调控,是因为其细胞表面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人体感染埃博拉病毒后,体温维持在39℃,此时人体产热量___________散热量,人体还会出现呼吸速率加快等临床症状,调节此过程的中枢位于______________部位。(5)某男子感染了埃博拉病毒后,还有可能再次感染埃博拉病毒而患病,其原因可能是 。(2分)34.(除特殊标注外,每空1分,共10分)甲图表示燕麦幼苗生长素浓度与作用的关系;乙图表示将一株燕麦幼苗水平放置,培养一段时间后的生长情况;丙图表示燕麦胚芽鞘。(1)甲图中,根和芽的最适宜生长素浓度分别为10-10mol/L、10-8mol/L。c点生长素浓度对根生长的效应是________,对芽生长的效应是促进,c点生长素浓度对于芽来说是低浓度。(2)乙图中b侧生长素浓度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a侧,这是由于________引起的,a侧生长素对茎生长的效应是促进作用。(3)为验证在单侧光照射下,丙图燕麦胚芽鞘尖端产生的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发生在A段而不是发生在B段。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请帮助其完成下列有关实验过程:①实验材料及用具:燕麦胚芽鞘,一侧开孔的硬纸盒,薄云母片,光源等。②实验过程:给以右侧单侧光照射,在下列图中绘出插入云母片的位置,并在下面用文字说明。③实验结果: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④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5ACCCC 6-10CDCBC 11-15DDDBA16-20CADAC 21-25BABCB 26-30DCDDA二、非选择题(除特殊标注外,每空1分,共11分)(1)ABC(顺序无关)、肾上腺素、促甲状腺激素(2)神经--体液调节(3)几乎全身的组织细胞(意思对即可,2分)、促进有机物的氧化分解/有氧呼吸、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4)糖蛋白(5)抗利尿激素(6)(负)反馈调节 (每空1分,共8分)(1)有负变正(2)突触小泡、高尔基体、神经递质(3)兴奋、抑制(4)条件、高级中枢 (除特殊标注外,每空1分,共11分)(1)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2分)、淋巴因子(2)①、②、④(2分),④,浆/效应B(3)激素、(相应的)受体(4)等于、脑干(5)埃博拉病毒是单链RNA病毒,遗传物质不稳定易突变 (除特殊标注外,每空1分,共10分)(1)既不促进也不抑制(2)小于、重力(3) 直立生长(2分) b. 弯向光源生长(2分) c. 弯向光源生长(2分) (a、b可互换位置)胚芽鞘尖端产生的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发生在A段而不是B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