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湖南省益阳市桃江县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展开
湖南省益阳市桃江县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时量60分钟满分100分)—、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4分)1. 下列有关细胞中化合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糖原和纤维素的基本组成单位都是葡萄糖B. 胆固醇属于脂质,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C. 细胞膜的流动性与脂质有关,而选择透过性与脂质无关D. 蛋白质的多样性与氨基酸的种类、数量、排列顺序等有关2. 细胞内的各种膜在结构和功能上是紧密联系的。下列有关描述不正确的是A. 细胞内的生物膜保证了细胞生命活动高效、有序进行B. 细胞膜在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运输、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C. 内质网、中心体等细胞器膜和细胞膜、核膜等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D. 生物膜之间可通过具膜小泡的转移实现膜成分的更新3. 如图是真核细胞中的两种细胞器的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 叙述错误的是A. ①和②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脂质B. 在甲、乙中,②的功能都只是控制物质出入C. ③中除了含有相关的酶,还含有少量DNAD. 光反应阶段的化学反应是在④的薄膜上进行的4. 下列关于物质出入细胞方式的叙述,正确的是A. 相对分子质量小的物质或离子都可以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细胞内B. 人体不同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都是协助扩散C. 抗体、神经递质和胰岛素的分泌过程属于胞吐作用D. 护肤品中的甘油进入皮肤细胞的过程属于主动运输5. 下列关于“探究温度影响淀粉酶活性”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 合理设定实验温度属于控制实验的自变量B. 淀粉与淀粉酶应分别达到设定温度后再混合C. 淀粉的用量和保温时间均可能影响实验结果D. 可选用碘液或斐林试剂对实验结果进行检测6. 关于“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成熟的菠菜叶可用作提取光合色素的材料B.研磨时加入SO2可防止色素被破坏C.画滤液细线时重复的目的是增加色素的含量D.分离出的四条色素带中最宽的是叶绿素a7.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构成,其结构组成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染色体易被碱性染料龙胆紫或醋酸洋红染成深色B.图中染色体上含有一条双链DNA分子C.染色单体在细胞周期中于分裂前期形成并出现D.人体细胞中的DNA都分布在染色体上8.下列关于植物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已分化的细胞仍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B. 细血分化过程申将导致遗传物质发生改变C. 幼小的植物体内也存在衰老的细胞D. 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9.下列各项中,能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是A.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 B.孟德尔的豌豆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C.细胞的全能性实验 D.孟德尔的豌豆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10.下列关于双链DNA分子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A.两条单链反向平行,相互缠绕形成双螺旋结构B.DNA分子的基本骨架是由脱氧核糖与磷酸构成的C.若一条链上的 A:T:G:01:2:3:4,则另一条链也是 A:T:G:C=1:2:3:4D.遗传信息蕴藏在DNA的4种脱氧核苷酸排列顺序之中11.下列有关某动物体各细胞分裂示意图的叙述,正确的是A.图①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中期,细胞内有 2对姐妹染色单体B.图②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细胞内 有2对姐妹染色单体C.图③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中期,该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恒定为8条D.四幅图可排序为①③②④,可出现在该生物体精子的形成过程中12. 下列有关科学家对近代遗传学发展所做出的贡献的叙述,正确的是A.孟德尔用豌豆杂交试验,发现了遗传的三个基本规律B.艾弗里在格里菲斯的实验基础上通过研究,首先证明了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C.沃森和克里克研究DNA分子结构时,运用了建构物理模型的方法D.摩尔根通过对果蝇性状的研究,发现了基因分离规律13. 有关真核细胞的DNA复制和转录这两种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两种过程都可在细胞核中发生 B.两种过程都有酶参与反应C.两种过程都以脱氧核糖核苷酸为原料 D.两种过程都以DNA链为模板14. 下列有关变异的说法错误的是A.基因突变普遍存在,可以自发产生 B.雌雄配子随机结合过程中发生了基因重组C.无籽西瓜的育种原理是染色体变异 D.某些病毒也能引起宿主细胞发生基因突变15. 生物多样性是生物进化的结果,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物种 B.生殖隔离标志着新物种的形成C.自然选择决定着生物进化的方向D.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有关16.在反射弧中,电刺激传入神经末梢 兴奋能传到效应器;而刺激传出神 经末梢,兴奋却不能传到感受器, 原因是兴奋在如图所示结构上的 传导(或传递)方向不能由A.①→② B.④→③C.②→① D.③→④17.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血浆的主要成分包括水、葡萄糖、血红蛋白和激素等B.免疫对内环境稳态具有重要作用C.HCO3- 、HPO22-等参与维持血浆pH相对稳定D.淋巴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是淋巴、血浆等18.关于体温的叙述错误的是A.人的体温来源于物质代谢过程所释放出来的能量B.体温的相对恒定,是维持内环境稳定、保证代谢正常进行的重要条件C.人的体温就是通过大脑皮层来调节的D.体温的相对恒定,是机体产热和散热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19.下列生产措施与预期结果对应一致的是A.成熟期喷洒一定浓度的细胞分裂素溶液——加速叶片的黄化速度B.用适当浓度的生长素处理未成熟的果实——可以获得无子果实C.生长期喷洒适宜浓度的乙烯利——促进种子的形成和果实的发育D.播种前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溶液浸泡种子——促进种子萌发20. 下列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A. 标志重捕法调查某鸟类种群密度时,部分标志物脱落造成调查结果比实际值偏小B.湖泊近岸区和湖心区不完全相同的生物分布,构成群落的垂直结构C.依据种群年龄组成能够预测种群数量变化趋势D. 防治稻田害虫,可提高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21. 下列是有关实验与探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生根最适浓度时,做预实验是为了排除无关变量的干扰B. 用抽样检测法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C.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常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D. 生物体维持pH稳定机制实验的自变量是酸或碱的滴数22. 如图为生物圈碳循环过程示意图,甲〜丁表示生态系统的 组成成分,①〜⑦表示碳的流动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①、⑤、⑥过程可合成ATP并伴随热量的散失B.若没有化石燃料的燃烧,则①和②的速率基本相等C.碳元素就是沿着甲→丙→丁这条食物链传递的D. ③、④、⑦过程中碳元素的流动形式是有机物二、非选择题(56分,除特殊标示外每空1分)23. (10分)下图为某学生用紫色的洋葱鳞片叶进行某实验的基本操作步骤,请回答下列 有关问题:(1)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植物细胞的 失水和吸水。为了实现 此目的▲ (填“可 以”或“不可以”)用硝酸钾溶液代替蔗糖溶液。(2) 在D步骤观察到的细胞如图乙所示,图乙中 ▲ (填序号)合起来称为原生 质层。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原因,除存在中央液泡外,其结构上的原因还有原生质层比 ▲ 商伸缩性大。(3) 在F步骤观察细胞,发现原生质层逐渐恢复到原来状态,在此过程中,中央液泡 的大小和颜色变化是 ▲ 。(4) 如果F步骤观察时,视野中的细胞与D步骤看到的完全一样,最可能的原因是 ▲ 。24. (10分)下图表示某绿色植物叶肉细胞内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示意图,A、B、C、D 代表反应过程,①②③④代表物质。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①、③代表的物质依次是 ▲ 、 ▲ ,B过程发生的场所是 ▲ 。(2) ATP合成除发生在 A过程外,还发生在▲ 过 程(填字母代号)。C过程中 的丙酮酸也可以转化成酒精,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 ▲ 。(3) 如果将该植物在缺乏镁元素的土壤中栽种,会导致 ▲ 合成不足,直接影响图 中▲ (填字母代号)过程。(4) 当该植物叶肉细胞内有①产生,但不能释放到细胞外时,该细胞处于的生理状态是 ▲ 。(2分)(5) 某同学以该植物绿色叶片为材料,探究不同温度对细胞呼吸速率的影响,该实验 需要在▲ 条件下设置不同温度进行实验。25. (12分)排尿反射是一种简单反射,但受大脑皮层中高级神经中枢的控制,当健康成 年人饮水不足时,会使尿量显著减少。回答问题:(1) 健康成年人饮水不足时,会使细胞外液渗透压 ▲ ,引起位于下丘脑的渗透压 感受器兴奋,增加抗利尿激素的分泌,进面引起 ▲ 对水的重吸收增加,减少排尿量, 以保持体内水平衡。(2) 当健康成年人饮水过多时,一段时间后会使膀胱中尿液充盈,膀胱中的相应感受 器会感受到刺激,产生 ▲ 并传递到脊髓排尿中枢,且能上传到大脑皮层,产生尿意; 如果排尿条件不成熟,大脑能抑制脊髓排尿中枢,这体现了神经调节具有 ▲ 的特点。(3) 当尿液进入尿道后,尿道感受器兴奋,兴奋传入脊髓排尿中枢并加强其活动,这 是一种▲ (填“正反馈”或“负反馈”)调节。(4) 如果某人胸部脊髓因外伤而截断,排尿反射仍可完成,请简要说明原因 ▲ 。26. (7分)如图表示细胞中与基因有关的物质和结构,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1) 细胞内的遗传物质是 ▲ ,它的基本单位是 ▲ 。(2) 在细胞核中,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是[a] ▲ , 一条a上的DNA分子数是 ▲ 个。(3) b被彻底水解后的产物是 ▲ (填 图1中的字母)。(4) 图2是h合成的过程的一部分,h是 ▲ (物质),h合成时的直接模板③来源于 ▲ 过程。27. (8分)玉米高杆(A)对矮杆(a)为显性, 抗病(B)对易感病(b)为显性,这两对性状独立遗传。(1)用两株玉米亲本杂交,F1性状比例如下表,则亲本的基因型是 ▲ ,这两株亲本产生的杂合子占后代的▲ 。(2) 用表现型为矮杆易感病的玉米产 生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若得到两种表现型 的单倍体,原因可能是 ▲ 。(3) 用32P标记玉米体细胞(含20条染色体)的DNA双链,再将这些细胞转入不含32P 的培养基中培养,在第二次细胞分裂的后期,一个细胞中被32P标记的染色体条数和未标记 的染色体条数比为▲ 。(4) 在玉米叶中,有的细胞具保护作用,有的细胞具输导作用,有的细胞进行光合作用,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_ ▲ 。(5) 中国返回式卫星所搭载的玉米种子,返回地面后,经种植培育出的玉米产量高、 蛋白质含量增加,生长周期缩短,这种育种方式属于 ▲ 。(6) 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二倍体玉米种子,可得到四倍体玉米植株,原因是 ▲ 。 (2分)28. (9分)为治理生活污水排放造成的环境污染,某地用芦苇、凤眼莲、藻类植物(轮叶黑 藻)、鱼、浮游动物、细菌、真菌等构建的人工湿地处理污水(如图1所示),取得了良 好的效益。请回答下列问题:(1) 凤眼莲能分泌对藻类繁殖具有抑制作用的物质,凤眼莲通过传递 ▲ 信息与藻类形成▲ 的种间关系。通过放养鱼苗、水禽等动物,种植莲藕、 芦苇等水生植物,可增加湿地生态 系统的▲ 稳定性。(2) 该湿地的植物有挺水植物 浮游植物、沉水植物等,湿地植物 的这种分布体现了群落的 ▲ 结构。湿地中能分解污水中有机物的细菌、真菌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 ▲ ,向水体中通 入空气能提高污水处理效果,原因是 ▲ 。 (2分)(3) 图2是该湿地生态系统食物网的一部分,其中属于次级消费者的有 ▲ ,若 蝌蚪从水蚤和植物中同化的能量比例相同,则流入蝌蚪的能量每增加12 KJ,按能量传递 效率为20%计算,需要消耗植物同化的能量为 ▲ K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