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19-2020年全国各地区高二上册生物期末试卷
【生物】江苏省扬州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
展开
江苏省扬州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物质,在血浆中都能找到的有
A. 甲状腺激素、氧气、尿素、血浆蛋白
B. 氨基酸、肝糖原、二氧化碳、钠离子
C. 蛋白酶、钙离子、脂肪、葡萄糖
D. 呼吸酶、脂肪酸、载体、胆固醇
【答案】A
【解析】
【详解】A、甲状腺激素、氧气、尿素、血浆蛋白在血浆中均含有,属于内环境成分,A正确;
B、肝糖原在肝细胞内,在血浆中不可能找到,B错误;
C、蛋白酶分布在消化道或细胞内,血浆中没有,C错误;
D、呼吸酶分布在细胞内,血浆中没有,D错误。
故选A。
2.如图是家兔组织切片模式图,图中数字表示相应部位的液体,X、Y表示两种细胞。有关该组织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X细胞的内环境由①②③共同构成
B. ③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血糖和蛋白质的含量
C. ③中无机盐浓度过高时,垂体释放的相关激素会增多
D. ①②③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场所
【答案】C
【解析】
【详解】A.细胞X表示组织细胞,组织细胞的内环境是组织液,即图中①,A错误;
B.③血浆的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B错误;
C.血浆中无机盐浓度过高即血浆渗透压过高时,下丘脑某些细胞分泌由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会增加,C正确;
D.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细胞代谢的场所是细胞,D错误。
故选C。
3.艾滋病(AIDS)是由于感染HIV引起的一类传染病,人体感染HIV后体内HIV浓度和T细胞数量随时间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曲线AB段HIV浓度上升主要是HIV在内环境中大量增殖的结果
B. 曲线BC段HIV浓度下降主要是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共同作用的结果
C. 曲线CD段的初期能通过检测血液中的相应抗体来诊断是否感染HIV
D. 曲线EF段T细胞数量上升是造血干细胞在胸腺中快速分化成熟的结果
【答案】A
【解析】
【详解】A、病毒只有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增殖,曲线AB段HIV浓度上升主要是HIV在相应的活细胞中大量增殖的结果,A错误;
B、曲线BC段HIV浓度下降主要是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共同作用的结果,B正确;
C、曲线CD段的初期能通过检测血液中的相应抗体来诊断是否感染HIV,C正确;
D、曲线EF段T细胞浓度上升是造血干细胞在胸腺中快速分化成熟的结果,D正确。
故选A。
4.宫颈癌是由人乳头瘤病毒(HPV)引起的发病率较高的癌症之一。2018年4月九价HPV疫苗批准进入我国,该疫苗能预防9种类型的HPV,建议接种年龄在16至26岁,半年内需进行3次注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HPV侵入人体宫颈等细胞内才能增殖
B. 九价HPV疫苗具有与9种HPV相似的抗原结构
C. 注射疫苗后产生的效应T细胞能识别和消灭HPV
D. 3次注射可获得大量的抗体和记忆细胞
【答案】C
【解析】
【详解】病毒为专性寄生,根据“宫颈癌是由人乳头瘤病毒(HPV)引起的发病率较高的癌症之一”,可知HPV侵入人体宫颈等细胞内才能增殖,A正确;抗原具有特异性,可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的抗体、记忆细胞或效应T细胞,根据“该疫苗能预防9种类型的HPV”,说明九价HPV疫苗具有与9种HPV相似的抗原结构,B正确;效应T细胞可识别抗原,作用是使靶细胞裂解死亡,释放抗原,效应T细胞不能直接消灭抗原(HPV),C错误;初次免疫产生的抗体和记忆细胞相对较少,而二次免疫可刺激记忆细胞迅速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产生大量抗体,故3次注射可获得大量的抗体和记忆细胞,D正确。
故选C。
5.Graves疾病是最常见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疾病。其原因是机体产生某种抗体(TSAb)作用于甲状腺细胞膜上的促甲状腺激素(TSH)受体,效果与TSH相同。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患者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含量升高
B. 产生TSAb的细胞能识别TSH受体
C. 患者血液中TSH、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含量减少
D. 患者的体温高于正常人,且情绪易激动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已知,患者的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多,A正确;能识别TSH受体的有促甲状腺激素和TSAb,而产生TSAb的细胞是浆细胞,浆细胞不能识别TSH受体,B错误;由于患者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含量过高,根据负反馈调节机制可知该患者血液中的TSH、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含量应该减少,C正确;由于甲状腺激素具有促进新陈代谢、加速物质氧化分解、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的作用,因此该患者的体温高于正常人,且情绪易激动,D正确。
6.下图表示人体缩手反射的相关结构(虚线内表示脊髓的部分结构),相关描述不正确的是
A. ④表示传入神经,②表示传出神经
B. 针刺⑤处,痛觉产生的部位在大脑皮层
C. 用药物阻断B部位兴奋的传递,刺激②上的某一点,①处肌肉可以收缩
D. 针刺②处,导致K+大量内流
【答案】D
【解析】
【详解】A、由图示突触的结构和神经节所在的位置可推出④②分别为传入神经、传出神经,A正确;
B、针刺⑤(感受器)处会产生兴奋,经传入神经传到大脑皮层产生痛觉,B正确;
C、在②处给予适宜的电刺激,兴奋能传到效应器,①处肌肉可以收缩,C正确;
D、针刺②处,导致Na+大量内流,产生动作电位,D错误。
故选D。
7.下列有关人体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体液调节的信号是化学物质,神经调节的信号就是神经冲动
B. 甲状腺激素可以促进神经系统的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C. 血液中较高浓度的CO2可以刺激呼吸中枢,使呼吸加深加快
D.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相互协调,其中神经调节占主导作用
【答案】A
【解析】
【详解】A、神经调节的信号有电信号也有化学信号,A错误;
B、甲状腺激素可以促进神经系统的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B正确;
C、血液中较高浓度的CO2可以刺激呼吸中枢,使呼吸加深加快,C正确;
D、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相互协调,其中以神经调节为主,体液调节为辅,D正确。
故选A。
8.有关下图所示燕麦胚芽鞘实验的结果预测和原因分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能弯曲生长的胚芽鞘有①②⑤
B. ①去除光照,与②比较可说明胚芽鞘弯曲生长与生长素分布不均有关
C. ③的实验结果可证明尖端是感受光刺激部位
D. ④直立生长、⑤向光生长,说明光能影响生长素的产生
【答案】B
【解析】
【详解】A、根据以上分析已知,①③④直立生长,②⑤弯曲生长,A错误;
B、①去除光照,与②比较,单一变量为琼脂块在去掉尖端的胚芽鞘上的位置,可说明胚芽鞘弯曲生长与生长素分布不均有关,B正确;
C、③的实验结果是直立生长,由于缺乏对照实验,因此不能证明尖端是感受光刺激部位,C错误;
D、④直立生长、⑤向光生长,说明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发生在胚芽鞘尖端,即在单侧光的照射下生长素在胚芽鞘尖端从向光侧向背光侧运输,D错误。
故选B。
9.甲、乙、丙及NAA等植物激素或植物激素类似物的作用模式如图所示,图中“+”表示促进作用,“﹣”表示抑制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甲、乙、丙在细胞中大量合成后去调节生命活动
B. 用NAA形成的无子果实属于不可遗传变异
C. 甲、乙之间具有拮抗作用
D. 乙、丙最可能代表赤霉素和生长素
【答案】A
【解析】
【详解】脱落酸、生长素、赤霉素均为植物激素,植物激素是指植物体内产生的,对植物生命活动具有调节作用的微量有机物,A错误;NAA属于生长素类似物,用NAA形成的无子果实,其细胞中的遗传物质不变,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B正确;激素甲能促进种子休眠和抑制生长,而激素乙能抑制种子休眠和促进生长,说明甲、乙之间具有拮抗作用,C正确;赤霉素具有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植株增高、促进种子萌发、抑制种子休眠的作用,生长素具有促进伸长的作用,在生产实践中可用来培育无子果实。分析图示可知:乙、丙最可能代表赤霉素和生长素,D正确.
10.种群密度是种群的数量特征之一,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种群的S型增长是受资源和空间等因素限制而呈现的结果
B. 样方法是调查种群密度的常用方法,物种丰富度研究也能采用该方法进行
C. 标志重捕法过程中标记个体不易被再次捕获,会使估算值比实际数值偏大
D. 培养瓶中细菌种群数量达到K值前,密度对其增长的制约逐渐减弱
【答案】D
【解析】
【详解】A、种群的S型增长是受资源和空间等因素限制引起的,A正确;
B、样方法是调查种群密度的常用方法,物种丰富度研究也能采用该方法进行,B正确;
C、标志重捕法计算公式:种群中个体数(N):标记总数=重捕总数:重捕中被标志的个体数,标志重捕法过程中标记个体不易被再次捕获,即重捕中被标志的个体数偏小,会使估算值比实际数值偏大,C正确;
D、培养瓶中细菌种群数量达到K值前,密度对其增长的制约逐渐增强,D错误。
故选D。
11.关于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营腐生生活的细菌不一定是分解者,而有可能是生产者或是消费者
B. 分解者将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可以供绿色植物再利用
C. 异养型生物全是分解者
D. 分解者一定都是微生物,微生物不一定都是分解者
【答案】B
【解析】
【详解】A、营腐生生活的细菌一定是分解者,A错误;
B、分解者将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可以供绿色植物再利用,对实现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具有重要作用,B正确;
C、异养型生物可以是消费者,C错误;
D、分解者不一定都是微生物,如蚯蚓,D错误。
故选B。
12.如图为部分碳循环示意图,其中I、II、III、IV、V代表不同生物类群,①②代表相关的生理过程,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图中I、II、III、IV、V共同构成生物群落
B. 该生态系统通过捕食关系构成的联系是I→II→III→IV
C. 经过②过程释放的能量会重新经过①过程进入生物群落
D. 碳元素在I、II、III、IV、V之间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传递
【答案】C
【解析】
【详解】A. 由上分析可知,图中I是生产者,II、III、IV是消费者,V是分解者,共同构成生物群落,A正确;
B. 分解者不参与构成捕食链,该生态系统构成捕食关系是I→II→III→IV,B正确;
C. 能量是单向流动的,不能循环重复利用,C错误;
D. 碳元素在生物群落之间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传递,D正确。
故选C。
13.图为某生态系统中能量传递示意图,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 能量流动是从甲固定的太阳能开始的,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 1250 kJ
B. 从甲到乙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16%
C. 甲、乙、丙、丁组加上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构成生态系统的结构
D. 食物链的营养关系一般不可逆,这决定了能量流动的单向性
【答案】C
【解析】
【详解】A、能量流动是从甲(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开始的,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175+200+875=1250kJ,A正确;
B、根据以上分析已知,甲同化的能量是1250kJ,乙的同化量为200kJ,丙的同化量为30kJ,因此从甲到乙的能量传递效率=200÷1250×100%=16%,B正确;
C、甲、乙、丙、丁加上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构成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而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C错误;
D、食物链的营养关系一般不可逆,这决定了能量流动的单向性,D正确。
故选C。
14.图为某生态系统中流经第二营养级的能量示意图,其中a表示该营养级食物的摄入量,f表示流向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图中b表示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
B. 图中e表示生物体内储存的有机物中的能量
C. 图中d蕴含的能量均未被第二营养级同化
D. 畜牧业中,圈养与放养相比,可提高图中c/b的比值
【答案】D
【解析】
【详解】b表示该营养级同化的能量;c表示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A错误;e表示呼吸作用中以热能的形式散失的能量,B错误;d表示分解者利用的能量,有一部分能量未被该营养级生物同化,C错误;图中a表示该营养级摄入的能量,c表示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所以c/a的比值越高,牲畜的产量越高,故畜牧业中,圈养与放养相比,可提高图中c/b的比值,D正确;故选D。
15.下列有关生态学规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在农田中适当增加食物链,能提高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B. 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物种、生态系统三个层次的内容
C. 雄鸟求偶时进行复杂的求偶炫耀说明信息传递能调节个体正常生命活动
D. 除草、治虫的目的是调整能量流动关系
【答案】C
【解析】
【详解】A、适当增加食物链,营养结构就越复杂,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越高,A正确;
B、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B正确;
C、雄鸟求偶时进行复杂的求偶炫耀说明信息传递有利于种群的繁衍,C错误;
D、除草、治虫的目的是调整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尽可能多的流向对人最有益的部分,D正确。
故选C。
16.图1为植食性昆虫迁入该生态系统后的种群数量增长速率变化曲线,图2为入(入是当年种群数量与前一年种群数量的比值)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图1中t1~12与图2中a~b时期种群都是衰退型
B. 图2中a、c时期种群的出生率均与死亡率相当
C. 图1和图2中K值出现的时间分别是t2和d
D. 图1和图2可分别表示种群的S型和J型增长过程
【答案】B
【解析】
【详解】图1中t1~t2时期,种群数量增长率逐渐减少,但大于0,说明种群数量增长,因此该时期种群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图2中a~b时期,λ<1,种群数量逐渐减少,因此该时期种群的年龄组成为衰退型,A错误;图2中a、c时期λ=1时,种群数量保持相对稳定,说明种群的出生率均与死亡率相当,B正确;图1中K值出现的时间是t2,图2中K值无法判断,C错误;图1表示种群的S型曲线,图2种群数量先不变,接着减少再增加,不能用J型增长表示,D错误。
17.自然湖泊因长期排放生活污水而被污染。投放活性淤泥(多种微生物聚合而成的泥塑状团块)、持续通入空气有助于净化有机污染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湖泊受污染的根本原因是人类的破坏超过了自身净化能力
B. 人为投放活性淤泥能缩短该湖泊恢复原状的时间
C. 持续通入空气有利于加速好氧生物的有氧呼吸,促进物质循环
D. 流经该生态系统的能量为生产者所固定的所有太阳能
【答案】D
【解析】
【详解】A、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人类的破坏超过了自身净化能力,湖泊就容易受污染,A正确;
B、人为投放活性淤泥能有助于净化有机污染物,缩短该湖泊恢复原状的时间,B正确;
C、持续通入空气有利于加速好氧生物的有氧呼吸,促进物质循环,C正确;
D、流经该生态系统的能量为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和人工排放有机污染物的化学能,D错误。
故选D。
18.有关的生物学意义描述正确的是
A. 甲图若在c点切断,则刺激b点后,a点会兴奋,肌肉会收缩
B. 乙图人体物质交换中体内细胞与B间不能直接进行物质交换,体内细胞与A之间才能直接进行物质交换
C. 丙图中,对向光弯曲的植物而言,若茎背光侧为B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则茎向光侧不可能为C对应的浓度
D. 丁图中靶细胞裂解与效应T细胞有关,属于体液免疫
【答案】C
【解析】
【详解】A、甲图所示的反射弧中,a、b、c、d均位于传出神经上,若在c点切断,刺激b点后,产生的兴奋能够传到a点,但不能传到肌肉,所以a点会兴奋,但肌肉不会收缩,A错误;
B、乙图中,A是组织液,可与组织细胞直接进行物质交换,B是淋巴,可与淋巴细胞直接进行物质交换,C是血浆,可与血细胞直接进行物质交换,B错误;
C、植物向光性产生的原因是:单侧光使生长素发生横向运输,导致背光一侧生长素含量多于向光一侧,使背光一侧生长比向光一侧快,植物表现向光弯曲,据此可推知:丙图中,对向光弯曲的植物而言,若茎背光侧为B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则茎向光侧不可能为C对应的浓度,C正确;
D、丁图中,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激活靶细胞内的溶酶体酶,导致靶细胞裂解,属于细胞免疫,D错误。
故选C。
19.蛋白质工程是新崛起的一项生物工程,又称第二代基因工程。下图示意蛋白质工程流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蛋白质工程就是根据人们需要,直接对蛋白质进行加工修饰
B. 蛋白质工程是通过基因修饰或基因合成等方法,对现有蛋白质进行改造
C. ①②过程为转录和翻译
D. 蛋白质工程是从④开始的
【答案】A
【解析】
【详解】A、蛋白质工程并不是直接对蛋白质进行加工修饰的,A错误;
B、由概念可知,蛋白质工程是通过基因修饰或基因合成等方法,对现有蛋白质进行改造,B正确;
C、基因通过①转录形成mRNA,,之后经过②翻译形成多肽链,C正确;
D、蛋白质工程是从预期蛋白质功能开始的,即④,D正确。
故选A。
20.下图是培育抗冻番茄的过程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过程①和过程②所用的酶相同
B. 转基因抗冻番茄植株的获得是定向变异的结果
C. 重组质粒转入农杆菌的主要目的是筛选目的基因
D. 可用DNA探针检测抗冻基因是否在番茄植株中表达
【答案】B
【解析】
过程①获得抗冻基因(目的基因)的过程需要逆转录酶和DNA聚合酶参与,过程②构建重组质粒的过程中需要用到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连接酶,A错误;转基因抗冻番茄植株的获得是借助基因工程导致定向变异的结果,B正确;重组质粒转入农杆菌的主要目的是将抗冻基因(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C错误;可用DNA探针检测抗冻基因是否插入番茄细胞的染色体的DNA上以及是否转录出mRNA,D错误。
二、多项选择题:
21.若给人静脉注射20mL0.9%NaCl溶液(生理盐水)后,则一段时间内会出现的现象是
A. 输入的溶液会从血浆进入组织液
B. 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分别增加10mL
C. 细胞内液Na+的增加远大于细胞外液Na+的增加
D. 机体血浆量增加,排出相应量的NaCl和水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
【答案】AD
【解析】
【详解】A、输入的溶液进入血液,随血液运输,会从血浆通过毛细血管壁细胞进入组织液,A正确;
B、输入的Na+中大多数进入细胞外液,故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不会分别增加10mL,B错误;
C、输入的Na+中大多数进入细胞外液,所以细胞内液Na+的增加小于细胞外液Na+的增加,C错误;
D、注射20mL0.9%NaCl溶液后,机体血浆量增加,排出相应量的NaCl和水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D正确。
故选AD。
22.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实验中,将酵母菌培养液稀释103倍后,用血细胞计数板(规格为1mm×1mm×0.1mm)进行计数,观察到如图的视野。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先盖盖玻片,后在盖玻片一侧滴少量样液,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
B. 加样液之前,要对计数室进行镜检,若有污物必须清洗
C. 滴加培养液后应立即计数,以防止酵母菌沉降到计数室底部
D. 若仅依据图示结果,可以估算培养液中酵母菌密度为3.5×109个·mL-1
【答案】BD
【解析】
【详解】A、先盖盖玻片,后在盖玻片一侧滴少量样液,让其自行渗入计数室,A错误;
B、加样液之前,要对计数室进行镜检,若有污物必须清洗,B正确;
C、滴加培养液后,等酵母菌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再计数,C错误;
D、此血球计数板的计数室是25×16型,即大方格内分为25中格,每一中格又分为16小格。原1mL培养液中的酵母菌数为=每个小格中的平均酵母菌数×400个小格×酵母菌培养稀释倍数×10000,则该1ml样品中酵母菌数约=(14÷16)×400×1000×10000=3.5×109个,D正确。
故选BD。
23.下图是反射弧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刺激c点,检测各位点电位变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若检测到b、d点有电位变化,说明兴奋在同一神经元上是双向传导的
B. 兴奋由c传导到e时,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换
C. a处检测不到电位变化,是由于突触前膜释放的是抑制性递质
D. 电表①不偏转,电表②偏转两次
【答案】ABD
【解析】
【详解】A、刺激c点检测到b、d点有电位变化,说明兴奋能由c→d,c→b,说明兴奋在同一神经元上是双向传导的,A正确;
B、兴奋由c传导到e时,需经一个突触,在突触上信号变化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B正确;
C、a处检测不到电位变化,是由于兴奋在突触上传递,只能由突触前膜传递到突触后膜,C错误;
D、刺激c点时,兴奋能传递到b、c、d、e,而不能传递到a点,所以D电表①不偏转,电表②偏转两次,D正确。
故选ABD。
24.利用PCR技术将某DNA分子扩增n代的过程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引物越短,PCR出来的非目标DNA就越多 B. 适温延伸过程中,需要提供ATP
C. 引物中G/C含量越高,退火温度越高 D. 共有(2n-1)对引物参与子代DNA分子的合成
【答案】ACD
【解析】
【详解】A、引物越短,PCR出来的非目标DNA就越多,A正确;
B、适温延伸过程中,不需要提供ATP,B错误;
C、每个G/C对有三个氢键,引物中G/C含量高,在比较高的温度下就可以与模板稳定结合,无需继续降温(退火),即引物中G/C含量越高,退火温度越高,C正确;
D、PCR技术的原理是DNA复制,根据DNA分子半保留复制特点可知,共有2n-1对引物参与子代DNA分子的合成,D正确。
故选:ACD。
25.甲、乙、丙三人进行血液检测,相关指标如下图。糖尿病血糖浓度标准为:空腹≥7.0 mmol/L,餐后2 h≥11.1 mmol/L,下列叙述正确的有
A. 正常人进食后血糖浓度上升,胰岛素分泌增多,会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B. 尿糖超标的原因还可能有:一次性摄糖过多,肾小管重吸收功能障碍等
C. 据图初步判断甲、乙是糖尿病患者,为确诊还需检查尿糖。患者常因血糖浓度升高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产生渴感,表现为多饮
D. 结合图分析,乙出现上述检测结果的原因可能有自身抗体与胰岛素结合,自身效应T细胞持续杀伤胰岛B细胞等
【答案】AB
【解析】
【详解】A、正常人进食后血糖浓度上升,胰岛素分泌增多,会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A正确;
B、尿糖超标的原因还可能有:一次性摄糖过多,超过了肾小管的重吸收能力或肾小管重吸收功能障碍等,B正确;
C、据图初步判断甲、乙是糖尿病患者,为确诊还需检查尿糖。患者常因血糖浓度升高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传至大脑皮层产生渴感,C错误;
D、结合图分析,乙出现胰岛素含量偏高,原因不可能是自身效应T细胞持续杀伤胰岛B细胞,D错误。
故选AB。
三、非选择题:
26.分析有关神经调节的资料,回答问题:
科学家发现人体中有一种与肥胖有关的物质——瘦素。通过小鼠实验发现,瘦素可以通过血脑屏障,然后与下丘脑特异性受体结合,把人体相关物质含量的信号传递给下丘脑的体重调节中枢,调节摄食行为。图1表示瘦素通过下丘脑发挥作用的过程,图2为图1中某局部模式图。
(1)图2中结构④称为_______________,此结构在图1中有_________个。兴奋在图2所示结构④中的传递方向是_____________(填“单向”“双向”或“无方向”)的。
(2)瘦素通过血脑屏障到达下丘脑,通过一系列调节,从而抑制食欲,减少能量的摄取,达到减重的效果。此时饱中枢和摄食中枢的兴奋性依次是________。
A.增强、增强 B.增强、减弱 C.减弱、增强 D.减弱、减弱
(3)图2中物质A是______________,若当图中c神经元释放物质A,并引起③的抑制,则此时③处的膜电位是____________,大脑皮层将______(填“有”或“无”)饱感。
【答案】 (1). 突触 (2). 7 (3). 单向 (4). B (5). 神经递质 (6). 外正内负 (7). 无
【解析】
【详解】(1)图2中结构④称为突触,此结构在图1中有7个,即a与b、b与c、c与g、g与h、f与g、e与f、d与e相互接触形成突触。由于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到突触后膜,兴奋在图2所示结构④中的传递方向是单向的。
(2)由题摄食中枢的兴奋性减弱,从而抑制食欲,所以饱中枢的兴奋性增强,减少能量的摄取,B正确。故选B。
(3)图2中物质A是神经递质,若当图中c神经元释放物质A,并引起③的抑制,则此时③处由兴奋状态变为静息状态,则膜电位为外正内负,大脑皮层将无饱感。
27.科学家研究发现,一种树突状细胞(DC细胞)在免疫反应中,有强大的摄取、处理和传递抗原的功能。下图所示为DC细胞参与免疫的过程,请回答问题:
(1)DC细胞能通过________方式将外来抗原摄入细胞内,将其分解;同时,免疫调节也可对付体内的异常细胞,这体现了免疫系统的________________功能。
(2)DC细胞处理抗原后,细胞外出现特定的物质能与T淋巴细胞外具有________作用的受体相结合,激活信号分子(S1、S2)从而激发T淋巴细胞出现免疫效应,此过程称为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具有摄取、处理及传递抗原能力的细胞,除树突状细胞外,还有________等。
(3)T淋巴细胞发生免疫效应时,它产生的________可作用于已被少数抗原刺激的________细胞,并促进其增殖分化。
(4)DC细胞的研究成果已应用于对癌症患者的治疗, DC免疫疗法是通过采集患者自体的外周血液,在体外诱导培养出大量DC细胞,使之负载上肿瘤抗原信息后再回输给患者。这些DC细胞进入患者体内后,还可诱导T淋巴细胞迅速增殖分化成________精确杀伤肿瘤细胞,同时,还能使机体产生免疫记忆,具有防止肿瘤复发的功效,该免疫过程属于________免疫。
【答案】 (1). 胞吞 (2). 监控和清除 (3). 识别 (4). 吞噬细胞 (5). 淋巴因子 (6). B (7). 效应T细胞 (8). 细胞
【解析】
【详解】(1)DC细胞可通过胞吞方式将抗原摄入细胞内。免疫调节对付体内的异常细胞体现了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
(2)吞噬细胞与DC细胞功能相似,具有摄取、处理及呈递抗原的功能,DC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是通过细胞外特定物质与T细胞表面具有识别作用的受体相结合来实现的,体现了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3)T淋巴细胞发生免疫效应时,它产生的淋巴因子可作用于已被少数抗原刺激的B细胞,并促进其增殖分化。
(4)携带肿瘤抗原信息的DC细胞可诱导T细胞增殖分化为效应T细胞来杀伤肿瘤细胞,该过程属于细胞免疫。
28.下图表示下丘脑参与人体体温、水盐和血糖平衡的部分调节过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剧烈运动大量出汗后,产生渴觉的感受器是_____________,同时下丘脑增加_____________激素的生成和分泌,并由垂体释放进入血液,促进_________________对水分的重吸收。
(2)当血糖浓度下降时,下丘脑中的葡萄糖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使________________细胞分泌活动增强,使血糖浓度上升,此过程调节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Ⅱ型糖尿病由胰岛 B 细胞损伤引起,患病率具有种族差异性,患者血液中含有抗胰岛B 细胞的抗体和效应 T 细胞。从免疫学角度分析,Ⅱ型糖尿病是一种___________病;此患者能否通过注射胰岛素治疗_________(能/不能)。
【答案】 (1). 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 (2). 抗利尿激素 (3). 肾小管和集合管 (4). 胰岛A细胞和肾上腺 (5). 神经-体液调节 (6). 自身免疫 (7). 能
【解析】
【详解】(1)人体剧烈运动大量出汗后,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产生的兴奋,同时下丘脑合成并分泌抗利尿激素,并由垂体释放进入血液,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
(2)当血糖浓度下降时,下丘脑中的葡萄糖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使胰岛A细胞和肾上腺细胞分泌活动增强,使血糖浓度上升,此过程属于神经-体液调节。
(3)Ⅱ型糖尿病由胰岛B细胞损伤引起,患病率具有种族差异性,说明Ⅱ型糖尿病是由遗传决定的;患者血液中含有抗胰岛B细胞的抗体和效应T细胞,说明患者自身免疫功能过强,引起自身免疫病;此患者胰岛B细胞受损,胰岛素分泌不足,胰岛素受体正常,故能通过注射胰岛素治疗。
29.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激素调节,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_______,在胚芽鞘、芽、幼叶和幼根中生长素的运输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称为________________,由图甲可知,生长素的作用具有____________性。
(2)由于双子叶植物比单子叶植物对生长素反应敏感,农业生产中,常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除去单子叶农作物田间的双子叶杂草。甲图中,可表示单子叶植物受不同浓度生长素类似物影响的曲线是曲线________,可选用图中________点所对应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作为除草剂。
(3)某校生物兴趣小组以离体的水仙花茎切段为材料,用溶液培养法研究了外源生长素和赤霉素对切段生长的影响,实验数据处理结果见乙图。
①分析实验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该小组在进行上述实验过程中还探究了外源生长素和赤霉素对茎切段的共同影响,请补充并完善该实验方案:再增加一组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培养切段,重复前面的实验。
实验结果: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外源生长素和赤霉素能共同促进茎切段伸长。
【答案】 (1). 吲哚乙酸 (2). 极性运输 (3). 两重 (4). Ⅱ (5). d (6). ①外源生长素和赤霉素均能促进茎切段伸长 (7). ②外源生长素和赤霉素混合液 (8). 混合液处理组的茎切段伸长率最大
【解析】
【详解】(1)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在胚芽鞘、芽、幼叶和幼根中生长素的运输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称为极性运输;由图甲可知,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2)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作为除草剂,可以除去单子叶农作物田间的双子叶杂草,说明双子叶杂草比单子叶农作物对生长素敏感,即单子叶植物受不同浓度生长素类似物影响的是曲线Ⅱ,选择d点所对应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作为除草剂,抑制双子叶杂草的生长,同时又促进单子叶农作物的生长。
(3)①与用清水处理的水仙花茎切段相比,用外源生长素和赤霉素处理的水仙花茎切段伸长率均高于对照组,因此外源生长素和赤霉素均能促进茎切段伸长。
②分析题干信息可知,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外生长素和赤霉素对茎切段的共同影响,因此在此基础上,还应增设一组实验,用生长素和赤霉素混合液培养切段,记录水仙花茎切段的生长情况,如果混合液处理组的茎切段伸长率最大,则说明明生长素和赤霉素具有协同作用。
30.池塘水中生活着多种浮游动植物,其中大型溞是常见杂食浮游动物,具有较强的摄食能力,可用于控制水体中藻类的过度增长。为探究大型溞对藻类的影响,某实验室进行了以下相关实验。
(1)多次采集池塘水,混匀后分别装入透明塑料桶中,将塑料桶随机分成5组(CO-C4组)。向桶中加入大型溞,使其密度依次为0只/L、5只/L、15只/L、25只/L、50只/L。将水桶置于适宜光照下,每三天计数一次,统计每组水样中藻类植物细胞密度,实验结果如图1。
① 实验水样中的所有生物可看作微型________,输入其中的总能量是____________。
②第4天到第7天期间,CO、Cl、C2组藻类植物细胞数量下降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填选项前的符号)。
a.水体无机盐得不到及时补充 b.有害代谢产物积累
c.浮游动物摄食量大于藻类增殖量
③大型溞可用于控制水体中藻类的过度增长,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价值。
④请在图2中画出大型溞、小型浮游动物、藻类植物的食物关系________。
(2)图3表示某池塘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简图,A、B、C、D表示该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在碳循环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的成分为_________(填字母)。能量在第一、二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为________。
【答案】 (1). ①生物群落 (2). 水样中的生产者(主要为藻类植物)固定的太阳能 (3). ② abc (4). ③间接 (5). ④
(6). AB (7). 20%
【解析】
【详解】(1)①实验水样可看作微型生态系统,其中的所有生物构成微型群落,其中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是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②第4天到第7天期间,C0、C1、C2组藻类植物细胞数量下降,原因可能是:水体无机盐得不到及时补充,有害代谢产物积累,均会抑制藻类细胞的分裂、生长,浮游动物摄食量大于藻类增殖量也会导致藻类细胞密度下降,abc正确。故选abc。
③大型溞可用于控制水体中藻类的过度增长,体现了生物多样性对于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的重要作用,属于间接价值的体现。
④大型量、小型浮游动物的关系是捕食与竞争,故大型蚤、小型浮游动物、藻类植物的食物关系如下图所示:
。
(2)能量沿食物链逐级递减,据图可知A是能量流动的起点,B可利用A、C、D遗体中的能量,则A、B、C、D分别代表生产者、分解者、次级消费者、初级消费者,在碳循环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的成分为生产者和分解者。能量在第一、二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5×106)÷(7.5×106)×100%=20%。
31.薄荷可产生蚜虫报警信息素EβF,用于驱散蚜虫并吸引蚜虫的天敌。通过基因工程可制备含EβF合成酶基因的转基因抗蚜麦。请回答问题:
(1) 薄荷利用EβF驱散蚜虫并吸引蚜虫的天敌,体现了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具有________,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功能。
(2) 若利用PCR技术获取EβF合成酶基因,在PCR反应体系中需加入________、模板序列、原料及两种________。如果提取到薄荷细胞中EβF合成酶的mRNA,则可用________方法获取目的基因。
(3) 研究者利用4种限制酶切割目的基因和质粒,各限制酶的识别序列和切割位点如下图所示。酶切后的产物连接时,目的基因上Sal Ⅰ切割产生的末端应与质粒上________切割产生的末端相连接。连接完成
后,该连接点______(能/不能)被这两种限制酶中的某一种切割。
(4)根据题意,从个体水平上检测转基因抗蚜麦是否培育成功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
(5)下列属于转基因抗蚜麦推广种植后引发的安全性问题的是________。
A. 小麦不再感染蚜虫 B. 目的基因向其他生物扩散
C. 减少杀虫剂对环境的破坏 D. 改变现有生态结构
【答案】 (1). 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 (2). 耐高温的)DNA聚合酶(或Taq酶) (3). 引物 (4). 反(逆)转录法 (5). XhoⅠ (6). 不能 (7). 通过观察叶片上蚜虫的停留时间或天敌数量作为判定的依据 (8). BD
【解析】
【详解】(1)薄荷利用EβF驱散蚜虫并吸引蚜虫的天敌,说明EβF属于化学信息,体现了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具有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功能。
(2)若利用PCR技术获取EβF合成酶基因,在PCR反应体系中需加入耐高温的DNA聚合酶即Taq酶、模板序列、原料及两种引物。如果提取到薄荷细胞中EβF合成酶的mRNA,则可用反转录法方法在逆转录酶的作用下获取目的基因。
(3)根据图中四种限制酶的识别序列和切割位点可知,限制酶Nat I切割形成的黏性未端与限制酶Pst I切割形成的黏性未端相同,而限制酶SalI 与限制酶Xho I切割形成的黏性末端相同,因此将酶切后的产物连接时,目的基因上SalI切割产生的未端应与质粒上XhoI切割产生的末端相连接。连接完成后,该连接点的脱氧核苷酸序列与原来的不同,所以不能被这两种限制酶中的某一种切割。
(4)如果从个体水平上检测转基因抗蚜麦是否培育成功,在小麦叶片上接种蚜虫后,通过观察叶片上蚜虫的停留时间或天敌数量作为判定的依据。
(5)A、转基因抗蚜麦能抗蚜虫感染,从而正常生长,不会引发安全性问题,A错误;
B、转基因植物上的目的基因向其他生物扩散,导致基因污染,B正确;
C、薄荷可产生蚜虫报警信息素EβF用于驱散蚜虫并吸引蚜虫的天敌,这样可以减少杀虫剂对环境的破坏,这是转基因植物的优点,C错误;
D、转基因植物可能成为“入侵的外来物种”,进而改变现有生态结构,D正确。
故选:B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