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16页未读,
继续阅读
【生物】甘肃省兰州市联片办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理)试题(解析版)
展开
甘肃省兰州市联片办学2019-2020学年
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理)试题
一、 选择题
1. 在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中,既是细胞层次,也是个体层次的是( )
A. 熊猫 B. 心肌细胞 C. 变形虫 D. 卵细胞
【答案】C
【解析】
熊猫属于个体层次,A错误;心肌细胞属于细胞层次,B错误;变形虫属于单细胞生物,既属于细胞层次,也属于个体层次,C正确;卵细胞属于细胞层次,D错误.
【考点定位】细胞的发现、细胞学说的建立、内容和发展
2.能够直接给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物质是( )
A. 蛋白质 B. 葡萄糖 C. DNA D. ATP
【答案】D
【解析】
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承担者,一般不能提供能量,必需经过脱氨基作用,其中不含N部分氧化分解供应能量,A错误;葡萄糖是主要的能源物质,氧化分解释放大量能量,一部分存储在ATP中,才能直接供应生命活动,B错误;DNA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载体,在生物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极其重要作用,C错误;ATP是直接能源物质,水解时远离A的磷酸键线断裂,释放能量,供应生命活动,D正确。
3.下列属微量元素的范畴,又是合成血红蛋白的必需元素是
A. N B. Ca C. Zn D. Fe
【答案】D
【解析】
N、Ca均属于大量元素,Zn属于微量元素,但不参与血红蛋白组成;Fe属于微量元素,参与血红蛋白组成,选D。
4. 蛙、蛇、蜥蜴等动物到了寒冷的冬季就进入冬眠状态,此状态下动物体内水的状况是
A. 自由水增加,结合水减少
B. 自由水和结合水都增加
C. 自由水和结合水均减少
D. 自由水减少,结合水增加
【答案】D
【解析】
【分析】
胞内的水以自由水与结合水的形式存在,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主要组成成分,自由水是良好的溶剂,是许多化学反应的介质,自由水还参与细胞内的许多化学反应,自由水对于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具有重要功能,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越高,细胞代谢越旺盛,抗逆性越差,反之亦然。
【详解】动物冬眠时,细胞代谢速率降低,自由水含量下降,结合水的含量升高。
故选:D。
5.下列关于细胞内物质的阐述,不正确的是
A. 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种类和数量越多
B. C、H、O、N、P是核酸、脂肪共有的化学元素
C. 糖蛋白是具有识别作用的物质
D. 磷脂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物质,所有细胞都含有磷脂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是对细胞中的各种化合物的组成和特点的考查,回忆细胞膜的组成成分、核酸和脂肪的组成元素、磷脂的功能等知识点,然后结合选项涉及的内容进行分析解答。
【详解】A、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细胞膜的功能复杂程度与细胞膜上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功能越复杂的细胞,细胞膜上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A正确;
B、脂肪的组成元素只有C、H、O,B错误;
C、糖蛋白位于细胞膜的外侧,具有识别、保护、润滑等作用,C正确;
D、磷脂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物质,而所有细胞都具有细胞膜,因此所有细胞都含有磷脂,D正确。故选B。
6.在成人的心肌细胞中比腹肌细胞数量显著多的细胞器是( )
A. 核糖体 B. 线粒体
C. 内质网 D. 高尔基体
【答案】B
【解析】
【分析】
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内质网是由膜连接而成的网状结构,是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
高尔基体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加工,分类和包装的“车间”及“发送站”。
核糖体是“生产蛋白质的机器”
可通过对细胞器功能比较得出答案。
【详解】成人心肌细胞消耗的能量比腹肌细胞多,故其中的参与有氧呼吸的细胞器--线粒体数量多,而与其它细胞器无关。故选B。
7.下列与细胞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核糖体是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
B. 酵母菌的细胞核内含有DNA
C. 蓝藻细胞的能量来源于其线粒体有氧呼吸过程
D. 在叶绿体中不能合成ATP
【答案】B
【解析】
【分析】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没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原核生物没有复杂的细胞器,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原核生物含有细胞膜、细胞质基质等结构,也含有核酸(DNA和RNA)和蛋白质等物质。
【详解】A、核糖体没有膜结构,A错误;
B、酵母菌是真核生物,其细胞核是DNA存在的主要场所,B正确;
C、蓝藻是原核生物,细胞中没有线粒体,C错误;
D、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其类囊体薄膜是光反应的场所,可以产生ATP,D错误。
故选B。
8. 用显微镜镜检人血涂片时,发现视野内有一清晰的淋巴细胞,如图。为进一步放大该细胞,首先应将其移至视野正中央,则装片的移动方向应是
A. 右上方 B. 左上方 C. 右下方 D. 左下方
【答案】A
【解析】
【分析】
在使用高倍显微镜时,首先用低倍镜找到物象,然后将要观察的物体移到视野的正中央(在移动的过程中要在哪朝哪移),然后再换用高倍镜。
【详解】在显微镜下的成像是倒立的虚像,因此显微镜下看到细胞在右上方,实际上是在载玻片的左下方,因此可向右上方移动装片进行观察。
故选A。
9. 下列四组生物中,都属于真核生物的一组是( )
A. 病毒和柳树 B. 细菌和草履虫
C. 蓝藻和酵母菌 D. 青蛙和酵母菌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A、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既不属于真核生物,也不属于原核生物,A错误;
B、细菌属于原核生物,B错误;
C、蓝藻属于原核生物,C错误;
D、青蛙和酵母菌都属于真核生物,D正确.
故选D.
10. 下列有关细胞核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蛋白质是细胞核中染色质的组成成分
B. 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C. 小分子物质可以通过核孔,大分子物质不能
D. 染色体与染色质是同种物质在细胞不同时期的两种形态
【答案】C
【解析】
【详解】染色质的组成成分是蛋白质和DNA,故A正确;细胞核是细胞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故B正确;核孔是RNA和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故C错误;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种物质不同时期的两种形态,故D正确。
11.胰岛素是一种蛋白质,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的方式是( )
A. 自由扩散 B. 协助扩散
C. 主动运输 D. 胞吐作用
【答案】D
【解析】
【分析】
大分子物质一般通过胞吞和胞吐的方式进行运输,它们均需要消耗能量,并且能够体现细胞膜的流动性。
【详解】胰岛素是一种蛋白质,是大分子物质,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是大分子运出细胞,为胞吐作用。
故选D。
12.下列物质中以自由扩散方式通过细胞膜的是
A. 二氧化碳 B. 钾离子
C. 氨基酸 D. 葡萄糖进入小肠上皮细胞
【答案】A
【解析】
【详解】A、二氧化碳通过细胞膜的方式是自由扩散,A正确;
B、钾离子通过细胞膜的方式一般是主动运输,B错误;
C、氨基酸通过细胞膜的方式是主动运输,C错误;
D、葡萄糖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方式是主动运输,D错误。
故选A。
13.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中所用试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用斐林试剂可以鉴定蛋白质
B. 用吡罗红染料处理细胞可以观察到DNA在细胞中的分布
C. 用苏丹Ⅳ鉴定含脂肪多的细胞,显微镜下可见染成红色的颗粒
D. 鉴定可溶性还原糖时不需加热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
(1)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
(2)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
(3)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或苏丹Ⅳ染液)鉴定,呈橘黄色(或红色)。
【详解】A、用斐林试剂可以鉴定还原糖,而蛋白质用双缩脲试剂,A错误;
B、用吡罗红染料处理细胞可以观察到RNA在细胞中的分布,B错误;
C、用苏丹Ⅳ鉴定含油多的细胞,显微镜下可见染成红色的颗粒,C正确;
D、用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时需要水浴加热,D错误。
故选C。
14.下列对ATP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 ATP是细胞内的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
B ATP和ADP可以相互转化
C. ATP有三个高能磷酸键
D. ATP是生命活动的直接供能物质
【答案】C
【解析】
【分析】
ATP 的结构简式是 A-P~P~P,其中 A 代表腺苷,T 是三的意思,P 代表磷酸基团。ATP和ADP的转化过程中,能量来源不同:ATP水解释放的能量,来自高能磷酸键的化学能,并用于生命活动,而合成ATP的能量来自呼吸作用或光合作用;场所不同:ATP水解在细胞的各处,而ATP合成在线粒体,叶绿体,细胞质基质。
【详解】A、ATP含有高能磷酸键,是细胞内的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A正确;
B、ATP和ADP可以相互转化,B正确;
C、ATP有两个高能磷酸键,C错误;
D、ATP是生命活动的直接供能物质,D正确。
故选C。
15.关于酶的特性,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 化学反应前后,酶的化学性质和数量保持不变
B. 酶的催化效率很高,但易受温度和酸碱度的影响
C.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有催化能力的有机物
D. 一旦离开了活细胞,酶就失去了催化能力
【答案】D
【解析】
【分析】
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极少数酶是RNA;酶的特性:专一性、高效性和作用条件温和;酶促反应的原理:酶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详解】A、酶是生物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酶的化学性质和数量保持不变,A正确;
B、酶具有高效性、专一性和作用条件温和的特性,其活性易受温度和酸碱度的影响,B正确;
C、酶是活细胞产生的有催化能力的有机物,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极少数酶是RNA,C正确;
D、只要条件适宜,酶在活细胞内和细胞外均可发挥催化作用,D错误。
故选D。
16.人体骨骼肌细胞能在缺氧的状态下呼吸,其产物是
A. 乳酸和CO2 B. 乳酸
C. 乙醇和CO2 D. 乙醇
【答案】B
【解析】
【分析】
由于酶的不同决定了无氧呼吸过程中丙酮酸被还原的产物也不同:大多数植物、酵母菌、水果果实进行无氧呼吸的产物为酒精和CO2;有些高等植物的某些器官在进行无氧呼吸时产生乳酸,如玉米胚、马铃薯块茎、甜菜块根等;而高等动物、人及乳酸菌的无氧呼吸只产生乳酸。
【详解】人体骨骼肌细胞能在缺氧的状态下进行的细胞呼吸类型是无氧呼吸,将葡萄糖分解产生乳酸,但是没有二氧化碳产生。
故选B。
17.为了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某同学将实验材料和用具按如图所示安装好。以下关于该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甲、乙两组实验探究的分别是酵母菌在有氧、无氧条件下的呼吸方式
B. 加入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是为了吸收空气中的CO2
C. 甲、乙两组中澄清的石灰水都变浑浊,乙组浑浊程度更大
D. 乙组中B瓶先封口放置一段时间的目的是耗尽瓶中的O2以形成无氧环境
【答案】C
【解析】
【详解】A.由于甲组左侧连接气泵,通过不断通入空气,进行有氧呼吸,可用于探究酵母菌的有氧呼吸。乙组没有空气通入,用于探究酵母菌的无氧呼吸,A项正确;
B.装置甲中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的作用是吸收空气中的CO2,避免对实验的干扰,B项正确;
C.由于有氧呼吸过程中一分子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能释放6分子的CO2,而无氧呼吸只释放2分子的CO2,因此,相同时间内甲组浑浊程度更大,C项错误;
D.乙组中B瓶先封口放置一段时间的目的是耗尽瓶中的O2以形成无氧环境,D项正确。
故选C。
18.下列各项应用中,主要是利用细胞呼吸原理的是
①手指受伤时,选择透气的消毒纱布包扎
②稻田定期排水
③利用葡萄和酵母菌制酒
④光下适当增加作物环境中二氧化碳的浓度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答案】B
【解析】
【分析】
1.选用“创可贴”等敷料包扎伤口,既为伤口敷上了药物,又为伤口创造了疏松透气的环境、避免厌氧病原菌的繁殖,从而有利于伤口的痊愈。
2.水稻的根系适于在水中生长,这是因为水稻的茎和根能够把从外界吸收来的氧气通过气腔运送到根部各细胞,而且与旱生植物相比,水稻的根也比较适应无氧呼吸;但是,水稻根的细胞仍然需要进行有氧呼吸,所以稻田需要定期排水。如果稻田中的氧气不足,水稻根的细胞就会进行酒精发酵,时间长了,酒精就会对根细胞产生毒害作用,使根系变黑、腐烂。
3.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微生物,酵母菌在适宜的通气、温度和pH等条件下,进行有氧呼吸并大量繁殖;在无氧条件下则进行酒精发酵。
【详解】①手指受伤时,选择透气的消毒纱布包扎,能避免厌氧微生物的繁殖,①正确;
②稻田定期排水,能防止根部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也能促进细胞有氧呼吸产生大量的能量,②正确;
③用葡萄、粮食和酵母菌制酒时,利用了酵母菌的无氧呼吸,③正确;
④光下适当增加作物环境中二氧化碳的浓度能提高光合作用速率,增加产物,这是利用了光合作用原理,④错误。
故选B。
19.下列有关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均是在细胞质基质中完成的
B. 高等植物只能进行有氧呼吸,不能进行无氧呼吸
C. 是否产生二氧化碳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主要区别
D. 有氧呼吸产生ATP最多的是第二阶段
【答案】A
【解析】
【分析】
1、有氧呼吸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葡萄糖酵解形成丙酮酸和[H],发生在细胞中基质中;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和水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和[H],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是[H]与氧气反应形成水,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中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释放的能量最多,合成的ATP数量最多。
2、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与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相同,都是葡萄糖酵解形成丙酮酸和[H],发生在细胞中基质中,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和[H]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和酒精或者是乳酸,发生在细胞中基质中。
【详解】A、细胞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相同,都是葡萄糖酵解形成丙酮酸,发生在细胞中基质中,A正确;
B、高等植物既可以进行有氧呼吸,也可以进行无氧呼吸,B错误;
C、产生二氧化碳的方式可能是有氧呼吸,也可能是无氧呼吸,C错误;
D、有氧呼吸过程中产生ATP最多的阶段是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D错误。
故选A。
20.炎热夏季中午导致农作物的光合作用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A. 植物根吸收不到水分 B. 土壤肥力下降
C. 光照过强造成色素分解 D. 气温过高导致叶片气孔关闭,吸收的CO2减少
【答案】D
【解析】
植物需要的CO2是通过气孔从外界吸收的。炎热夏季的中午,气温过高会导致气孔关闭,植物吸收的CO2减少,因此造成光合作用速率下降。故D项正确,A、B、C项错误。
21.把新鲜叶绿素溶液放在光源与分光镜之间,可以看到光谱中吸收最强的是
A. 红光 B. 紫光
C. 绿光 D. 红光与蓝紫光
【答案】D
【解析】
【分析】
植物细胞叶绿体的色素主要包括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叶绿素包括叶绿素a和叶绿素b,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类胡萝卜素包括胡萝卜素和叶黄素,主要吸收蓝紫光,据此分析答题。
【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叶绿体中的色素主要为叶绿素和类胡萝素,其中叶绿素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所以把新鲜叶绿素溶液放在光源与分光镜之间,可以看到光谱中吸收最强的是红光与蓝紫光。
故选D。
22.光合色素主要分布在下列哪种结构上 ( )
A. 细胞膜 B. 叶绿体基质
C. 高尔基体 D. 叶绿体类囊体膜上
【答案】D
【解析】
【详解】叶绿体含有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是光合作用的场所。主要由叶绿体外被、类囊体和基质三部分构成,其中类囊体包括基粒类囊体和基质类囊体,光合色素分布在叶绿体中,具体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故选D。
23. 下列关于细胞生理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细胞分化使各种细胞的遗传物质有所差异,导致细胞的形态和功能各不相同
B. 细胞的增殖、分化、坏死、凋亡在生物体的生命历程中都具有积极意义
C. 细胞分裂伴随个体发育的整个过程中,细胞分化仅发生于胚胎发育阶段
D. 细胞凋亡是受遗传物质控制的正常生理过程,溶酶体在细胞凋亡中起重要作用
【答案】D
【解析】
A、细胞分化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使细胞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该过程中遗传物质不发生改变,A错误;细胞的增殖、分化、衰老、凋亡在生物体的生命历程中都具有积极意义,细胞坏死是不利因素导致的细胞不正常死亡,B错误; 细胞的分裂和分化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一种生命现象,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细胞分裂到一定程度时,就会进行细胞分化而形成不同的组织,细胞分化发生在生物体的整个生命进程中,但在胚胎时期达到最大程度,C错误;细胞凋亡是受基因控制的,溶酶体在细胞凋亡中起重要作用,D正确。
24.如图a→d表示连续分裂细胞的两个细胞周期。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a和b为一个细胞周期
B. c段结束时DNA含量增加一倍
C. 遗传物质平分般发生在b或d段
D. b和c为一个细胞周期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细胞周期的判断、分裂期与分裂间期的特点,对细胞周期概念的准确理解是解题的关键。从细胞周期的概念可以推断,一个细胞周期一定是分裂间期+分裂期,而不能倒过来,往往因对细胞周期概念不理解而出现判断错误。
【详解】
a是分裂间期、b是分裂期,二者组成为一个细胞周期,A正确;c是分裂间期,主要完成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c结束后DNA加倍,B正确;b、d是分裂期,主要完成遗传物质的均分,C正确;由细胞周期的概念可知,该图中一个细胞周期是a+b或c+d,不能是b+c,D错误。
25.真核生物体细胞分裂的主要方式为
A. 减数分裂 B. 无丝分裂
C. 有丝分裂 D. 以上3种方式都是
【答案】C
【解析】
【详解】真核生物体细胞分裂的主要方式有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无丝分裂,其中有丝分裂主要是体细胞的增殖方式,减数分裂是生殖细胞的增殖方式,故选C。
26.下列关于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相同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在分裂间期,DNA复制后含量加倍
B. 在分裂前期,由中心粒周围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C. 在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含染色单体
D. 在分裂后期,每一个着丝点分裂成两个,染色体数目加倍,不含染色单体
【答案】B
【解析】
【分析】
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异同:
植物细胞
动物细胞
间期
相同点
染色体复制(蛋白质合成和DNA的复制)
前期
相同点
核仁、核膜消失,出现染色体和纺锤体
不同点
由细胞两极发纺锤丝形成纺锤体
已复制的两中心体分别移向两极,周围发出星射,形成纺锤体
中期
相同点
染色体的着丝点,连在两极的纺锤丝上,位于细胞中央,形成赤道板
后期
相同点
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变为染色体,染色单体为0,染色体加倍
末期
不同点
赤道板出现细胞板,扩展形成新细胞壁,并把细胞分为两个。
细胞中部出现细胞内陷,把细胞质隘裂为二,形成两个子细胞
相同点
纺锤体、染色体消失,核仁、核膜重新出现
【详解】A、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间期,都进行DNA的复制,且复制后DNA含量都加倍,A正确;
B、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前期纺锤体的形成过程不同:动物细胞中纺锤体是由中心体发出星射线形成的;植物细胞中纺锤体是由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的,B错误;
C、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粒都排列在赤道板上,且都含染色单体,C正确;
D、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后期,每一个着丝粒都分裂成两个,染色体数目加倍,不含染色单体,D正确。
故选B。
27.下列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 狗的长毛与卷毛
B. 兔的长毛与短毛
C. 玉米叶鞘的紫色和叶片的绿色
D. 蚕豆的高茎与豌豆的矮茎
【答案】B
【解析】
【分析】
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相同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判断生物的性状是否属于相对性状需要扣住概念中的关键词“同种生物”和“同一性状”答题。
【详解】A、狗的长毛与卷毛为同种生物的不同性状,不属于相对性状,A错误;
B、兔的长毛与短毛为同种生物同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属于相对性状,B正确;
C、玉米叶鞘的紫色和叶片的绿色为同种生物的不同性状,不属于相对性状,C错误;
D、蚕豆的高茎与豌豆的矮茎为不同生物的性状,不属于相对性状,D错误。
故选B。
28.下列对遗传学中一些概念的理解,正确的是
A. 棉花的细绒与长绒是一对相对性状 B. 表现型相同则基因型一定相同
C. 性状分离指后代出现不同基因型的现象 D. 等位基因控制相对性状
【答案】D
【解析】
【分析】
相对性状指同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性状分离是在杂种后代中出现不同表现型类型的现象;表现型是指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表现型是基因型与环境共同决定的,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不一定相同,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
【详解】A、棉花的短绒与长绒是一对相对性状,细绒与粗绒是一对相对性状,A错误;
B、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如基因型AA和Aa的个体表现型相同,B错误;
C、性状分离是指在杂种后代中,同时显现出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C错误;
D、等位基因是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基因,D正确。
故选D。
29. 孟德尔在研究豌豆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时,设计了对现象解释的验证实验,在遗传学上称为( )
A. 测交 B. 杂交 C. 自交 D. 正交
【答案】A
【解析】
【详解】
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为了验证对分离现象解释的正确性,孟德尔设计了测交实验,即让F1和隐性个体测交,根据测交后代出现两种表现型,且比例为1∶1,推断F1的确产生了两种数量相等的配子。故选A。
30. 有一种精神病是由常染色体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一对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有病的女孩和一个正常的男孩,这个正常的男孩是该致病基因携带者的概率是( )
A. 0 B. C. D.
【答案】D
【解析】
【详解】
由于精神病是由常染色体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一对正常夫妇生了一个有病的女孩和一个正常的男孩,说明这对正常夫妇都是杂合体,设基因型为Aa,则一个有病的女孩的基因型为aa,一个正常的男孩的基因型为AA或Aa,比例为1:2,所以这个正常的男孩是该致病基因携带者的概率是2/3。故选D。
二、 非选择题
31.下图是光合作用过程的图解,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所示物质的名称:①_______,④_______。
(2)A表示光合作用过程中________阶段,进行的场所是________。
(3)图中生成③所需能量来自________,B过程进行的场所是________。
(4)参与光合作用的色素有________种。
(5)根据光合作用的图解分析,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主要有________等因素。
【答案】 (1). 氧气 (2). 二氧化碳 (3). 光反应 (4). 叶绿体类囊体薄膜 (5). 光能 (6). 叶绿体基质 (7). 四种 (8). 温度(或光照强度或二氧化碳浓度)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A表示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B表示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C表示二氧化碳的固定,D表示三碳化合物(或二氧化碳)的还原;①代表O2,②代表[H]或NADPH,③代表ATP,④代表CO2,⑤代表有机物(葡萄糖等)。
【详解】(1)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图中①代表氧气,④代表二氧化碳。
(2)图中A表示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发生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
(3)图中③代表ATP,光反应生成ATP的能量来自于光能;B表示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
(4)参与光合作用的色素有4种,分别是叶绿素a、叶绿素b、叶黄素和胡萝卜素。
(5)根据图示光合作用的反应物和反应条件分析,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有温度、光照强度或二氧化碳浓度。
32.如图是有氧呼吸过程图解,请依图回答问题:
(1)写出1、2、3所代表的物质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4、5、6所代表的能量的多少(“大量能量”或“少量能量”)。____,_____,_____。
(3)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________。
【答案】 (1). 丙酮酸 (2). 水 (3). 二氧化碳 (4). 少量能量 (5). 少量能量 (6). 大量能量 (7). 线粒体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可知,1表示丙酮酸,2表示水,3表示二氧化碳,4是有氧呼吸第一阶段产生的能量,5是有氧呼吸第二阶段产生的能量,6是有氧呼吸第三阶段产生的能量。
【详解】(1)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图中1表示丙酮酸,2表示水,3表示二氧化碳。
(2)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图中4、5、6分别代表有氧呼吸第一、第二和第三阶段释放的能量,其中第三阶段释放的能量最多,而第一、第二阶段释放的能量较少。
(3)线粒体是丙酮酸彻底分解的场所,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33.下图是提取绿叶中的光合色素后在滤纸条上分离后的条带,请根据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提取绿叶中的色素选用的提取溶剂是_______________(填“无水乙醇”或“蒸馏水”),并在提取过程中加入少量的二氧化硅和碳酸钙,其中加入二氧化硅的目的是____________(填“使研磨更充分”或“防止色素被破坏”)。
(2)利用毛细血管在滤纸条上画滤液细线时,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重复几次。
(3)上图表示色素在滤纸条上的分离结果,其中标号____________代表的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最小。
(4)如果土壤中缺乏______________(填“铁离子”或“镁离子”)会直接导致叶绿素的合成受阻,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
【答案】 (1). 无水乙醇 (2). 使研磨更充分 (3). 需要 (4). ④ (5). 镁离子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图中①是胡萝卜素,橙黄色,在层析液中溶解度最高;②是叶黄素,黄色;③是叶绿素a,蓝绿色,含量最高;④是叶绿素b,黄绿色,在层析液中溶解度最低。
【详解】(1)叶绿体色素溶于有机溶剂而不溶于水,因此常用无水乙醇提取色素;提取过程中加入二氧化硅的目的是使得研磨更充分,加入碳酸钙的目的是防止色素被破坏。
(2)利用毛细吸管在滤纸条上画滤液细线时,需要重复几次,目的是增加色素的含量,以保证有足够的色素使分离的效果更好。
(3)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图中④是叶绿素b,在层析液中溶解度最低,所以位于滤纸条的最下端。
(4)镁是组成叶绿素的重要元素,因此如果土壤中缺乏镁离子会直接导致叶绿素的合成受阻,进而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
34.下图是不同生物细胞有丝分裂图像,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A图表示___________细胞,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图细胞所处的细胞分裂期是___________。
(3)B图细胞处于有丝分裂_____期。该图中共有染色体___条,DNA分子___个,染色单体_____条。
(4)C图表示的是____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___期,此期细胞内发生的主要变化是____。
【答案】 (1). 植物 (2). 有细胞壁(或无中心体) (3). (有丝分裂前期 (4). 后 (5). 12 (6). 12 (7). 0 (8). 动物 (9). 后 (10). 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A细胞中出现染色体和纺锤体,且核膜和核仁正在解体消失,处于有丝分裂前期,该细胞有细胞壁无中心体,表示的是植物细胞;B细胞中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处于有丝分裂后期,该细胞有细胞壁无中心体,表示的是也植物细胞;C细胞中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处于有丝分裂后期,该细胞无细胞壁有中心体,表示的是动物细胞。
【详解】(1)根据以上分析已知,A细胞为植物细胞,因为该细胞有细胞壁且无中心体。
(2)根据以上分析已知,A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前期。
(3)根据以上分析已知,B图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有12条染色体,12个DNA分子,但是没有染色单体。
(4)根据以上分析已知,C细胞为动物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后期,该时期细胞中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
35.观察羊毛色遗传的分析图解。
(1)羊毛色中的白毛和黑毛在生物学中称为 _________。
A.等位基因 B.性状分离 C.自由组合 D.相对性状
(2)羊毛色中的黑毛是_______ 。
A.隐性性状 B.显性性状
C基因型 D.遗传因子组成
(3)若显性基因用A表示,隐性基因用a来表示,则亲代白毛羊和黑毛羊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
(4)子二代白毛羊的基因型种类有______种。
【答案】 (1). D (2). A (3). Aa (4). aa (5). 2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图中子一代白毛与白毛杂交,后代出现了黑毛,即发生了性状分离,说明白毛是显性性状,黑毛是隐性性状,则黑色的基因型肯定是aa,亲代和子一代白毛的基因型都为Aa,子二代白毛的基因型为AA或Aa。
【详解】(1)羊毛色中的白毛和黑毛在生物学中称为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故选D。
(2)根据图中白毛羊与白毛羊杂交,后代出现了黑毛羊,说明白毛是显性性状,黑毛是隐性性状,故选A。
(3)由于白毛对黑毛为显性性状,而子一代出现了黑毛和白毛,因此亲本白毛的基因型为Aa,黑毛的基因型为aa。
(4)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子二代白毛的基因型有2种,为AA或Aa。
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理)试题
一、 选择题
1. 在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中,既是细胞层次,也是个体层次的是( )
A. 熊猫 B. 心肌细胞 C. 变形虫 D. 卵细胞
【答案】C
【解析】
熊猫属于个体层次,A错误;心肌细胞属于细胞层次,B错误;变形虫属于单细胞生物,既属于细胞层次,也属于个体层次,C正确;卵细胞属于细胞层次,D错误.
【考点定位】细胞的发现、细胞学说的建立、内容和发展
2.能够直接给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物质是( )
A. 蛋白质 B. 葡萄糖 C. DNA D. ATP
【答案】D
【解析】
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承担者,一般不能提供能量,必需经过脱氨基作用,其中不含N部分氧化分解供应能量,A错误;葡萄糖是主要的能源物质,氧化分解释放大量能量,一部分存储在ATP中,才能直接供应生命活动,B错误;DNA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载体,在生物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极其重要作用,C错误;ATP是直接能源物质,水解时远离A的磷酸键线断裂,释放能量,供应生命活动,D正确。
3.下列属微量元素的范畴,又是合成血红蛋白的必需元素是
A. N B. Ca C. Zn D. Fe
【答案】D
【解析】
N、Ca均属于大量元素,Zn属于微量元素,但不参与血红蛋白组成;Fe属于微量元素,参与血红蛋白组成,选D。
4. 蛙、蛇、蜥蜴等动物到了寒冷的冬季就进入冬眠状态,此状态下动物体内水的状况是
A. 自由水增加,结合水减少
B. 自由水和结合水都增加
C. 自由水和结合水均减少
D. 自由水减少,结合水增加
【答案】D
【解析】
【分析】
胞内的水以自由水与结合水的形式存在,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主要组成成分,自由水是良好的溶剂,是许多化学反应的介质,自由水还参与细胞内的许多化学反应,自由水对于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具有重要功能,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越高,细胞代谢越旺盛,抗逆性越差,反之亦然。
【详解】动物冬眠时,细胞代谢速率降低,自由水含量下降,结合水的含量升高。
故选:D。
5.下列关于细胞内物质的阐述,不正确的是
A. 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种类和数量越多
B. C、H、O、N、P是核酸、脂肪共有的化学元素
C. 糖蛋白是具有识别作用的物质
D. 磷脂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物质,所有细胞都含有磷脂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是对细胞中的各种化合物的组成和特点的考查,回忆细胞膜的组成成分、核酸和脂肪的组成元素、磷脂的功能等知识点,然后结合选项涉及的内容进行分析解答。
【详解】A、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细胞膜的功能复杂程度与细胞膜上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功能越复杂的细胞,细胞膜上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A正确;
B、脂肪的组成元素只有C、H、O,B错误;
C、糖蛋白位于细胞膜的外侧,具有识别、保护、润滑等作用,C正确;
D、磷脂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物质,而所有细胞都具有细胞膜,因此所有细胞都含有磷脂,D正确。故选B。
6.在成人的心肌细胞中比腹肌细胞数量显著多的细胞器是( )
A. 核糖体 B. 线粒体
C. 内质网 D. 高尔基体
【答案】B
【解析】
【分析】
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内质网是由膜连接而成的网状结构,是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
高尔基体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加工,分类和包装的“车间”及“发送站”。
核糖体是“生产蛋白质的机器”
可通过对细胞器功能比较得出答案。
【详解】成人心肌细胞消耗的能量比腹肌细胞多,故其中的参与有氧呼吸的细胞器--线粒体数量多,而与其它细胞器无关。故选B。
7.下列与细胞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核糖体是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
B. 酵母菌的细胞核内含有DNA
C. 蓝藻细胞的能量来源于其线粒体有氧呼吸过程
D. 在叶绿体中不能合成ATP
【答案】B
【解析】
【分析】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没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原核生物没有复杂的细胞器,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原核生物含有细胞膜、细胞质基质等结构,也含有核酸(DNA和RNA)和蛋白质等物质。
【详解】A、核糖体没有膜结构,A错误;
B、酵母菌是真核生物,其细胞核是DNA存在的主要场所,B正确;
C、蓝藻是原核生物,细胞中没有线粒体,C错误;
D、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其类囊体薄膜是光反应的场所,可以产生ATP,D错误。
故选B。
8. 用显微镜镜检人血涂片时,发现视野内有一清晰的淋巴细胞,如图。为进一步放大该细胞,首先应将其移至视野正中央,则装片的移动方向应是
A. 右上方 B. 左上方 C. 右下方 D. 左下方
【答案】A
【解析】
【分析】
在使用高倍显微镜时,首先用低倍镜找到物象,然后将要观察的物体移到视野的正中央(在移动的过程中要在哪朝哪移),然后再换用高倍镜。
【详解】在显微镜下的成像是倒立的虚像,因此显微镜下看到细胞在右上方,实际上是在载玻片的左下方,因此可向右上方移动装片进行观察。
故选A。
9. 下列四组生物中,都属于真核生物的一组是( )
A. 病毒和柳树 B. 细菌和草履虫
C. 蓝藻和酵母菌 D. 青蛙和酵母菌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A、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既不属于真核生物,也不属于原核生物,A错误;
B、细菌属于原核生物,B错误;
C、蓝藻属于原核生物,C错误;
D、青蛙和酵母菌都属于真核生物,D正确.
故选D.
10. 下列有关细胞核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蛋白质是细胞核中染色质的组成成分
B. 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C. 小分子物质可以通过核孔,大分子物质不能
D. 染色体与染色质是同种物质在细胞不同时期的两种形态
【答案】C
【解析】
【详解】染色质的组成成分是蛋白质和DNA,故A正确;细胞核是细胞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故B正确;核孔是RNA和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故C错误;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种物质不同时期的两种形态,故D正确。
11.胰岛素是一种蛋白质,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的方式是( )
A. 自由扩散 B. 协助扩散
C. 主动运输 D. 胞吐作用
【答案】D
【解析】
【分析】
大分子物质一般通过胞吞和胞吐的方式进行运输,它们均需要消耗能量,并且能够体现细胞膜的流动性。
【详解】胰岛素是一种蛋白质,是大分子物质,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是大分子运出细胞,为胞吐作用。
故选D。
12.下列物质中以自由扩散方式通过细胞膜的是
A. 二氧化碳 B. 钾离子
C. 氨基酸 D. 葡萄糖进入小肠上皮细胞
【答案】A
【解析】
【详解】A、二氧化碳通过细胞膜的方式是自由扩散,A正确;
B、钾离子通过细胞膜的方式一般是主动运输,B错误;
C、氨基酸通过细胞膜的方式是主动运输,C错误;
D、葡萄糖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方式是主动运输,D错误。
故选A。
13.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中所用试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用斐林试剂可以鉴定蛋白质
B. 用吡罗红染料处理细胞可以观察到DNA在细胞中的分布
C. 用苏丹Ⅳ鉴定含脂肪多的细胞,显微镜下可见染成红色的颗粒
D. 鉴定可溶性还原糖时不需加热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
(1)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
(2)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
(3)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或苏丹Ⅳ染液)鉴定,呈橘黄色(或红色)。
【详解】A、用斐林试剂可以鉴定还原糖,而蛋白质用双缩脲试剂,A错误;
B、用吡罗红染料处理细胞可以观察到RNA在细胞中的分布,B错误;
C、用苏丹Ⅳ鉴定含油多的细胞,显微镜下可见染成红色的颗粒,C正确;
D、用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时需要水浴加热,D错误。
故选C。
14.下列对ATP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 ATP是细胞内的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
B ATP和ADP可以相互转化
C. ATP有三个高能磷酸键
D. ATP是生命活动的直接供能物质
【答案】C
【解析】
【分析】
ATP 的结构简式是 A-P~P~P,其中 A 代表腺苷,T 是三的意思,P 代表磷酸基团。ATP和ADP的转化过程中,能量来源不同:ATP水解释放的能量,来自高能磷酸键的化学能,并用于生命活动,而合成ATP的能量来自呼吸作用或光合作用;场所不同:ATP水解在细胞的各处,而ATP合成在线粒体,叶绿体,细胞质基质。
【详解】A、ATP含有高能磷酸键,是细胞内的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A正确;
B、ATP和ADP可以相互转化,B正确;
C、ATP有两个高能磷酸键,C错误;
D、ATP是生命活动的直接供能物质,D正确。
故选C。
15.关于酶的特性,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 化学反应前后,酶的化学性质和数量保持不变
B. 酶的催化效率很高,但易受温度和酸碱度的影响
C.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有催化能力的有机物
D. 一旦离开了活细胞,酶就失去了催化能力
【答案】D
【解析】
【分析】
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极少数酶是RNA;酶的特性:专一性、高效性和作用条件温和;酶促反应的原理:酶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详解】A、酶是生物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酶的化学性质和数量保持不变,A正确;
B、酶具有高效性、专一性和作用条件温和的特性,其活性易受温度和酸碱度的影响,B正确;
C、酶是活细胞产生的有催化能力的有机物,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极少数酶是RNA,C正确;
D、只要条件适宜,酶在活细胞内和细胞外均可发挥催化作用,D错误。
故选D。
16.人体骨骼肌细胞能在缺氧的状态下呼吸,其产物是
A. 乳酸和CO2 B. 乳酸
C. 乙醇和CO2 D. 乙醇
【答案】B
【解析】
【分析】
由于酶的不同决定了无氧呼吸过程中丙酮酸被还原的产物也不同:大多数植物、酵母菌、水果果实进行无氧呼吸的产物为酒精和CO2;有些高等植物的某些器官在进行无氧呼吸时产生乳酸,如玉米胚、马铃薯块茎、甜菜块根等;而高等动物、人及乳酸菌的无氧呼吸只产生乳酸。
【详解】人体骨骼肌细胞能在缺氧的状态下进行的细胞呼吸类型是无氧呼吸,将葡萄糖分解产生乳酸,但是没有二氧化碳产生。
故选B。
17.为了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某同学将实验材料和用具按如图所示安装好。以下关于该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甲、乙两组实验探究的分别是酵母菌在有氧、无氧条件下的呼吸方式
B. 加入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是为了吸收空气中的CO2
C. 甲、乙两组中澄清的石灰水都变浑浊,乙组浑浊程度更大
D. 乙组中B瓶先封口放置一段时间的目的是耗尽瓶中的O2以形成无氧环境
【答案】C
【解析】
【详解】A.由于甲组左侧连接气泵,通过不断通入空气,进行有氧呼吸,可用于探究酵母菌的有氧呼吸。乙组没有空气通入,用于探究酵母菌的无氧呼吸,A项正确;
B.装置甲中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的作用是吸收空气中的CO2,避免对实验的干扰,B项正确;
C.由于有氧呼吸过程中一分子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能释放6分子的CO2,而无氧呼吸只释放2分子的CO2,因此,相同时间内甲组浑浊程度更大,C项错误;
D.乙组中B瓶先封口放置一段时间的目的是耗尽瓶中的O2以形成无氧环境,D项正确。
故选C。
18.下列各项应用中,主要是利用细胞呼吸原理的是
①手指受伤时,选择透气的消毒纱布包扎
②稻田定期排水
③利用葡萄和酵母菌制酒
④光下适当增加作物环境中二氧化碳的浓度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答案】B
【解析】
【分析】
1.选用“创可贴”等敷料包扎伤口,既为伤口敷上了药物,又为伤口创造了疏松透气的环境、避免厌氧病原菌的繁殖,从而有利于伤口的痊愈。
2.水稻的根系适于在水中生长,这是因为水稻的茎和根能够把从外界吸收来的氧气通过气腔运送到根部各细胞,而且与旱生植物相比,水稻的根也比较适应无氧呼吸;但是,水稻根的细胞仍然需要进行有氧呼吸,所以稻田需要定期排水。如果稻田中的氧气不足,水稻根的细胞就会进行酒精发酵,时间长了,酒精就会对根细胞产生毒害作用,使根系变黑、腐烂。
3.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微生物,酵母菌在适宜的通气、温度和pH等条件下,进行有氧呼吸并大量繁殖;在无氧条件下则进行酒精发酵。
【详解】①手指受伤时,选择透气的消毒纱布包扎,能避免厌氧微生物的繁殖,①正确;
②稻田定期排水,能防止根部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也能促进细胞有氧呼吸产生大量的能量,②正确;
③用葡萄、粮食和酵母菌制酒时,利用了酵母菌的无氧呼吸,③正确;
④光下适当增加作物环境中二氧化碳的浓度能提高光合作用速率,增加产物,这是利用了光合作用原理,④错误。
故选B。
19.下列有关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均是在细胞质基质中完成的
B. 高等植物只能进行有氧呼吸,不能进行无氧呼吸
C. 是否产生二氧化碳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主要区别
D. 有氧呼吸产生ATP最多的是第二阶段
【答案】A
【解析】
【分析】
1、有氧呼吸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葡萄糖酵解形成丙酮酸和[H],发生在细胞中基质中;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和水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和[H],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是[H]与氧气反应形成水,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中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释放的能量最多,合成的ATP数量最多。
2、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与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相同,都是葡萄糖酵解形成丙酮酸和[H],发生在细胞中基质中,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和[H]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和酒精或者是乳酸,发生在细胞中基质中。
【详解】A、细胞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相同,都是葡萄糖酵解形成丙酮酸,发生在细胞中基质中,A正确;
B、高等植物既可以进行有氧呼吸,也可以进行无氧呼吸,B错误;
C、产生二氧化碳的方式可能是有氧呼吸,也可能是无氧呼吸,C错误;
D、有氧呼吸过程中产生ATP最多的阶段是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D错误。
故选A。
20.炎热夏季中午导致农作物的光合作用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A. 植物根吸收不到水分 B. 土壤肥力下降
C. 光照过强造成色素分解 D. 气温过高导致叶片气孔关闭,吸收的CO2减少
【答案】D
【解析】
植物需要的CO2是通过气孔从外界吸收的。炎热夏季的中午,气温过高会导致气孔关闭,植物吸收的CO2减少,因此造成光合作用速率下降。故D项正确,A、B、C项错误。
21.把新鲜叶绿素溶液放在光源与分光镜之间,可以看到光谱中吸收最强的是
A. 红光 B. 紫光
C. 绿光 D. 红光与蓝紫光
【答案】D
【解析】
【分析】
植物细胞叶绿体的色素主要包括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叶绿素包括叶绿素a和叶绿素b,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类胡萝卜素包括胡萝卜素和叶黄素,主要吸收蓝紫光,据此分析答题。
【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叶绿体中的色素主要为叶绿素和类胡萝素,其中叶绿素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所以把新鲜叶绿素溶液放在光源与分光镜之间,可以看到光谱中吸收最强的是红光与蓝紫光。
故选D。
22.光合色素主要分布在下列哪种结构上 ( )
A. 细胞膜 B. 叶绿体基质
C. 高尔基体 D. 叶绿体类囊体膜上
【答案】D
【解析】
【详解】叶绿体含有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是光合作用的场所。主要由叶绿体外被、类囊体和基质三部分构成,其中类囊体包括基粒类囊体和基质类囊体,光合色素分布在叶绿体中,具体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故选D。
23. 下列关于细胞生理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细胞分化使各种细胞的遗传物质有所差异,导致细胞的形态和功能各不相同
B. 细胞的增殖、分化、坏死、凋亡在生物体的生命历程中都具有积极意义
C. 细胞分裂伴随个体发育的整个过程中,细胞分化仅发生于胚胎发育阶段
D. 细胞凋亡是受遗传物质控制的正常生理过程,溶酶体在细胞凋亡中起重要作用
【答案】D
【解析】
A、细胞分化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使细胞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该过程中遗传物质不发生改变,A错误;细胞的增殖、分化、衰老、凋亡在生物体的生命历程中都具有积极意义,细胞坏死是不利因素导致的细胞不正常死亡,B错误; 细胞的分裂和分化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一种生命现象,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细胞分裂到一定程度时,就会进行细胞分化而形成不同的组织,细胞分化发生在生物体的整个生命进程中,但在胚胎时期达到最大程度,C错误;细胞凋亡是受基因控制的,溶酶体在细胞凋亡中起重要作用,D正确。
24.如图a→d表示连续分裂细胞的两个细胞周期。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a和b为一个细胞周期
B. c段结束时DNA含量增加一倍
C. 遗传物质平分般发生在b或d段
D. b和c为一个细胞周期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细胞周期的判断、分裂期与分裂间期的特点,对细胞周期概念的准确理解是解题的关键。从细胞周期的概念可以推断,一个细胞周期一定是分裂间期+分裂期,而不能倒过来,往往因对细胞周期概念不理解而出现判断错误。
【详解】
a是分裂间期、b是分裂期,二者组成为一个细胞周期,A正确;c是分裂间期,主要完成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c结束后DNA加倍,B正确;b、d是分裂期,主要完成遗传物质的均分,C正确;由细胞周期的概念可知,该图中一个细胞周期是a+b或c+d,不能是b+c,D错误。
25.真核生物体细胞分裂的主要方式为
A. 减数分裂 B. 无丝分裂
C. 有丝分裂 D. 以上3种方式都是
【答案】C
【解析】
【详解】真核生物体细胞分裂的主要方式有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无丝分裂,其中有丝分裂主要是体细胞的增殖方式,减数分裂是生殖细胞的增殖方式,故选C。
26.下列关于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相同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在分裂间期,DNA复制后含量加倍
B. 在分裂前期,由中心粒周围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C. 在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含染色单体
D. 在分裂后期,每一个着丝点分裂成两个,染色体数目加倍,不含染色单体
【答案】B
【解析】
【分析】
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异同:
植物细胞
动物细胞
间期
相同点
染色体复制(蛋白质合成和DNA的复制)
前期
相同点
核仁、核膜消失,出现染色体和纺锤体
不同点
由细胞两极发纺锤丝形成纺锤体
已复制的两中心体分别移向两极,周围发出星射,形成纺锤体
中期
相同点
染色体的着丝点,连在两极的纺锤丝上,位于细胞中央,形成赤道板
后期
相同点
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变为染色体,染色单体为0,染色体加倍
末期
不同点
赤道板出现细胞板,扩展形成新细胞壁,并把细胞分为两个。
细胞中部出现细胞内陷,把细胞质隘裂为二,形成两个子细胞
相同点
纺锤体、染色体消失,核仁、核膜重新出现
【详解】A、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间期,都进行DNA的复制,且复制后DNA含量都加倍,A正确;
B、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前期纺锤体的形成过程不同:动物细胞中纺锤体是由中心体发出星射线形成的;植物细胞中纺锤体是由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的,B错误;
C、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粒都排列在赤道板上,且都含染色单体,C正确;
D、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后期,每一个着丝粒都分裂成两个,染色体数目加倍,不含染色单体,D正确。
故选B。
27.下列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 狗的长毛与卷毛
B. 兔的长毛与短毛
C. 玉米叶鞘的紫色和叶片的绿色
D. 蚕豆的高茎与豌豆的矮茎
【答案】B
【解析】
【分析】
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相同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判断生物的性状是否属于相对性状需要扣住概念中的关键词“同种生物”和“同一性状”答题。
【详解】A、狗的长毛与卷毛为同种生物的不同性状,不属于相对性状,A错误;
B、兔的长毛与短毛为同种生物同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属于相对性状,B正确;
C、玉米叶鞘的紫色和叶片的绿色为同种生物的不同性状,不属于相对性状,C错误;
D、蚕豆的高茎与豌豆的矮茎为不同生物的性状,不属于相对性状,D错误。
故选B。
28.下列对遗传学中一些概念的理解,正确的是
A. 棉花的细绒与长绒是一对相对性状 B. 表现型相同则基因型一定相同
C. 性状分离指后代出现不同基因型的现象 D. 等位基因控制相对性状
【答案】D
【解析】
【分析】
相对性状指同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性状分离是在杂种后代中出现不同表现型类型的现象;表现型是指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表现型是基因型与环境共同决定的,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不一定相同,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
【详解】A、棉花的短绒与长绒是一对相对性状,细绒与粗绒是一对相对性状,A错误;
B、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如基因型AA和Aa的个体表现型相同,B错误;
C、性状分离是指在杂种后代中,同时显现出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C错误;
D、等位基因是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基因,D正确。
故选D。
29. 孟德尔在研究豌豆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时,设计了对现象解释的验证实验,在遗传学上称为( )
A. 测交 B. 杂交 C. 自交 D. 正交
【答案】A
【解析】
【详解】
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为了验证对分离现象解释的正确性,孟德尔设计了测交实验,即让F1和隐性个体测交,根据测交后代出现两种表现型,且比例为1∶1,推断F1的确产生了两种数量相等的配子。故选A。
30. 有一种精神病是由常染色体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一对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有病的女孩和一个正常的男孩,这个正常的男孩是该致病基因携带者的概率是( )
A. 0 B. C. D.
【答案】D
【解析】
【详解】
由于精神病是由常染色体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一对正常夫妇生了一个有病的女孩和一个正常的男孩,说明这对正常夫妇都是杂合体,设基因型为Aa,则一个有病的女孩的基因型为aa,一个正常的男孩的基因型为AA或Aa,比例为1:2,所以这个正常的男孩是该致病基因携带者的概率是2/3。故选D。
二、 非选择题
31.下图是光合作用过程的图解,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所示物质的名称:①_______,④_______。
(2)A表示光合作用过程中________阶段,进行的场所是________。
(3)图中生成③所需能量来自________,B过程进行的场所是________。
(4)参与光合作用的色素有________种。
(5)根据光合作用的图解分析,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主要有________等因素。
【答案】 (1). 氧气 (2). 二氧化碳 (3). 光反应 (4). 叶绿体类囊体薄膜 (5). 光能 (6). 叶绿体基质 (7). 四种 (8). 温度(或光照强度或二氧化碳浓度)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A表示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B表示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C表示二氧化碳的固定,D表示三碳化合物(或二氧化碳)的还原;①代表O2,②代表[H]或NADPH,③代表ATP,④代表CO2,⑤代表有机物(葡萄糖等)。
【详解】(1)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图中①代表氧气,④代表二氧化碳。
(2)图中A表示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发生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
(3)图中③代表ATP,光反应生成ATP的能量来自于光能;B表示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
(4)参与光合作用的色素有4种,分别是叶绿素a、叶绿素b、叶黄素和胡萝卜素。
(5)根据图示光合作用的反应物和反应条件分析,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有温度、光照强度或二氧化碳浓度。
32.如图是有氧呼吸过程图解,请依图回答问题:
(1)写出1、2、3所代表的物质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4、5、6所代表的能量的多少(“大量能量”或“少量能量”)。____,_____,_____。
(3)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________。
【答案】 (1). 丙酮酸 (2). 水 (3). 二氧化碳 (4). 少量能量 (5). 少量能量 (6). 大量能量 (7). 线粒体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可知,1表示丙酮酸,2表示水,3表示二氧化碳,4是有氧呼吸第一阶段产生的能量,5是有氧呼吸第二阶段产生的能量,6是有氧呼吸第三阶段产生的能量。
【详解】(1)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图中1表示丙酮酸,2表示水,3表示二氧化碳。
(2)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图中4、5、6分别代表有氧呼吸第一、第二和第三阶段释放的能量,其中第三阶段释放的能量最多,而第一、第二阶段释放的能量较少。
(3)线粒体是丙酮酸彻底分解的场所,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33.下图是提取绿叶中的光合色素后在滤纸条上分离后的条带,请根据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提取绿叶中的色素选用的提取溶剂是_______________(填“无水乙醇”或“蒸馏水”),并在提取过程中加入少量的二氧化硅和碳酸钙,其中加入二氧化硅的目的是____________(填“使研磨更充分”或“防止色素被破坏”)。
(2)利用毛细血管在滤纸条上画滤液细线时,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重复几次。
(3)上图表示色素在滤纸条上的分离结果,其中标号____________代表的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最小。
(4)如果土壤中缺乏______________(填“铁离子”或“镁离子”)会直接导致叶绿素的合成受阻,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
【答案】 (1). 无水乙醇 (2). 使研磨更充分 (3). 需要 (4). ④ (5). 镁离子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图中①是胡萝卜素,橙黄色,在层析液中溶解度最高;②是叶黄素,黄色;③是叶绿素a,蓝绿色,含量最高;④是叶绿素b,黄绿色,在层析液中溶解度最低。
【详解】(1)叶绿体色素溶于有机溶剂而不溶于水,因此常用无水乙醇提取色素;提取过程中加入二氧化硅的目的是使得研磨更充分,加入碳酸钙的目的是防止色素被破坏。
(2)利用毛细吸管在滤纸条上画滤液细线时,需要重复几次,目的是增加色素的含量,以保证有足够的色素使分离的效果更好。
(3)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图中④是叶绿素b,在层析液中溶解度最低,所以位于滤纸条的最下端。
(4)镁是组成叶绿素的重要元素,因此如果土壤中缺乏镁离子会直接导致叶绿素的合成受阻,进而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
34.下图是不同生物细胞有丝分裂图像,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A图表示___________细胞,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图细胞所处的细胞分裂期是___________。
(3)B图细胞处于有丝分裂_____期。该图中共有染色体___条,DNA分子___个,染色单体_____条。
(4)C图表示的是____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___期,此期细胞内发生的主要变化是____。
【答案】 (1). 植物 (2). 有细胞壁(或无中心体) (3). (有丝分裂前期 (4). 后 (5). 12 (6). 12 (7). 0 (8). 动物 (9). 后 (10). 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A细胞中出现染色体和纺锤体,且核膜和核仁正在解体消失,处于有丝分裂前期,该细胞有细胞壁无中心体,表示的是植物细胞;B细胞中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处于有丝分裂后期,该细胞有细胞壁无中心体,表示的是也植物细胞;C细胞中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处于有丝分裂后期,该细胞无细胞壁有中心体,表示的是动物细胞。
【详解】(1)根据以上分析已知,A细胞为植物细胞,因为该细胞有细胞壁且无中心体。
(2)根据以上分析已知,A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前期。
(3)根据以上分析已知,B图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有12条染色体,12个DNA分子,但是没有染色单体。
(4)根据以上分析已知,C细胞为动物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后期,该时期细胞中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
35.观察羊毛色遗传的分析图解。
(1)羊毛色中的白毛和黑毛在生物学中称为 _________。
A.等位基因 B.性状分离 C.自由组合 D.相对性状
(2)羊毛色中的黑毛是_______ 。
A.隐性性状 B.显性性状
C基因型 D.遗传因子组成
(3)若显性基因用A表示,隐性基因用a来表示,则亲代白毛羊和黑毛羊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
(4)子二代白毛羊的基因型种类有______种。
【答案】 (1). D (2). A (3). Aa (4). aa (5). 2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图中子一代白毛与白毛杂交,后代出现了黑毛,即发生了性状分离,说明白毛是显性性状,黑毛是隐性性状,则黑色的基因型肯定是aa,亲代和子一代白毛的基因型都为Aa,子二代白毛的基因型为AA或Aa。
【详解】(1)羊毛色中的白毛和黑毛在生物学中称为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故选D。
(2)根据图中白毛羊与白毛羊杂交,后代出现了黑毛羊,说明白毛是显性性状,黑毛是隐性性状,故选A。
(3)由于白毛对黑毛为显性性状,而子一代出现了黑毛和白毛,因此亲本白毛的基因型为Aa,黑毛的基因型为aa。
(4)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子二代白毛的基因型有2种,为AA或Aa。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