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2021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测试卷及答案
江苏省无锡市新吴区新一教育集团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展开无锡市新吴区新一教育集团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
八 年级 物理 期中考试试卷
总分: 100分 时间: 90分钟 命题人: 核对人:
一、 选择题(本题共15题,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古代的侦察兵为了及早发现敌人骑兵的活动,常常把耳朵贴在地面上听,以下解释错误的是( )
A马蹄踏在地面时,使土地振动而发声 B.马蹄声可以沿土地传播
C.马蹄声不能由空气传到人耳 D.土地传播声音的速度比空气快
2、关于红外线和紫外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一切物体都能辐射紫外线 B. 只有高温物体才能向外辐射红外线
C.紫外线对人体有好处,所以应尽可能多地多晒太阳
D.利用红外线可以加热物体
3、有一种放置在厕所、汽车、饭店内的“固体清新剂”,它散发出的气体能有效地清新空气、预防感冒等。这种“固体清新剂”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
A.熔化 B.凝华 C.汽化 D.升华
4、近年来,无锡的城市建设和发展越来越注重以人为本,如:主要城区汽车禁鸣、机场建在郊区、高架两旁安装隔声板等,这些措施的共同点是 ( )
A.减少大气污染 B.降低噪声污染 C.缓解“热岛效应” D.绿化居住环境
5、生活处处有物理。如图是某学校楼梯中的一部分,从A到B是长短不同的铁护栏,在不
损坏公物的前提下,一个同学用一根木棒迅速从B到A逐一敲过铁护栏栏杆,此过程中,
一定发生改变的是声音的 ( )
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音色和响度
6、题为《亚丁湾护航“十八般兵器”》的报道称,中国海军护航编队的舰艇上,出现了一种神秘的声波武器,对索马里海盗构成了有效威慑。阻挡这一武器的袭击最好用一层( ) A.半导体网 B.真空网 C.磁性物质网 D.金属物质网
7、一个人沿路行走经过某一盏路灯,在走路过程中,路灯照射人,人的影子长短在变化,其变化情况是 ( )
A.逐渐变短 B.先变短再变长
C.逐渐变长 D.先变长后变短
8、刚从冰箱冷冻室拿出冰棍贴紧在舌头,舌头会被“冻”在冰棍上,这时舌头上的水发生了某种 物态变化,与其对应的图象是 ( )
9、下列数据中,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
A.人的正常体温为37.5℃ B.洗澡水的温度大约为60℃
C.人发高烧时体温可达39.5℃ D.让人感觉舒适的环境温度约为35℃
10、如图所示,把装有水的试管放在盛有水的烧杯里,用酒精灯给烧杯加热,当烧杯中的水沸腾时,试管中的水 ( )
A.能达到沸点可以沸腾
B.不能达到沸点,不能沸腾
C.能达到沸点但不能沸腾
D.多加热一段时间可以沸腾
11、炎热的夏天,课桌上一个杯子中有一把金属勺子,把温度略低于100℃的开水倒入杯中,一会儿金属勺熔化了,当杯中的水温降为室温(26℃)后,杯中凝固出一金属块,关于这种金属的判断,正确的是 ( )
A.该金属熔点高于100℃ B. 该金属熔点低于26℃
C.该金属凝固点高于100℃ D.该金属凝固点低于100℃
12、北京某日气温为-8℃,湖面上结了一层厚厚的冰,此时 ( )
A.冰的下表面温度为0℃
B.冰的上表面温度为0℃
C.冰的上、下表面的温度都为-8℃
D.湖底的水温为-8℃
13、假如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不沿直线传播,下列现象中可能出现的是 ( )
A. 地球上没有昼夜之分 B. 做操时更容易将队伍排直
C. 阳光下的人影更清晰 D. 更容易形成日食和月食
14、有些物理量的大小不易直接观测,但它变化时引起其他量的变化却容易直接观测,用易观测的量显示不易观测的量是研究物理问题的一种方法。例如:发声的音叉的振动可以通过激起水花来体现。以下实例中采用的研究方法与上述方法相同的是 ( )
A.研究光现象时,引入光线用来描述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
B.研究熔化现象时,比较冰、烛蜡的熔化特点
C.液体温度计利用液柱长度的变化来显示温度高低
D.研究平面镜成像时,选用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15、一个小丑在平面镜前欣赏自己的像,他看到的像应该是下图中的哪一个( )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5分)
16、2020年春,新型冠状病毒在我国迅速蔓延,面对疫情,举国上下,万众一心,科学防治。在抗疫战斗中我们的医护人员必须穿着厚厚的防护服、戴上口罩和眼罩,虽然我们戴上口罩跟别人交流,但仍可以通过声音辨别对方是谁,这主要是根据声音的 ,而眼罩的玻璃片常常模糊不清,这是由于水蒸气的 现象而形成的。
17、如图所示,是一款新型蓝牙跑步耳机,佩戴时不堵塞耳朵,将耳机贴在颞骨两侧,耳机发出的振动信号传到听觉神经后,我们就可以听到声音了,这是因为______(选填“固体”、“液体”或“气体”)可以传声;跑步时他听到周围环境的声音是通过______传播的,增大音量是指增大了声音的 。
18、太阳、萤火虫、月亮、蓝宝石和水母,其中___ ___不是光源。日常生活中的 现象可以用光沿直线传播来解释。光在真空中 传播(填能或不能),其速度是 m / S 。
19、科学家研发出一种“激光橡皮”,在激光的照射下,纸张上的黑色碳粉会直接 为高温碳
蒸气,字迹会消失;再经过特殊的冷却装置,高温碳蒸气又直接 _变成碳粉,(填物态变化名
称)可回收利用,既节约资源又保护环境。
20、在无其他任何光源的情况下,舞台追光灯发出的红光,照射在穿白上衣、绿裙子的演员身上,
观众看到她的上衣是 色,裙子是 色。
21、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照射在白屏上,白屏上出现了彩色的光带,这是光的_____现象。 用白屏来承接是因为它能 所有色光。
22、发生地震时,有些动物能比人提前感觉到,是因为这些动物听到了地震时产生的 (选
填“超声波”或“次声波”);科学工作者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用声呐向海底垂直发射 (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如果经过6S中收到反射回来的信号,则此处海底深度为 (海水中声速为1500米/秒)。
23、用蒸笼蒸馒头时, 层的馒头先熟(填上还是下),有经验的师傅拿刚出笼的馒头前,会先将手沾点水,这样做主要是利用 ,使手不会烫伤。
24、身高1.7m的小萱站在平面镜前2m处,她看到自己的全身像,那么她的像高______m,她和像之间的距离为________m。当她走近镜子时,看到镜中自己像的大小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5、如图是大自然中水循环现象的示意图。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面层中的水不断
(填物态变化名称)变成水蒸气,这一过程要吸热.当含有很多水蒸气的空气升入高空时,水蒸气的温度降低, 成小水滴或 成小冰晶,这就形成了云。在一定条件下,云中小水滴和小冰晶越来越大,就会下落,在下落过程中,小冰晶遇到暖气流 成小水滴,与原来的水滴一起落到地面,就形成了雨。
26、如图是A,B两种物质熔化时的温度—时间图象,其中 物质是晶体,它的熔点是
℃,在第8min时,这种晶体处于 状态。
27、如上图是一种能反映空气中水蒸气含量
的装置叫做干湿泡湿度计。它是由两支相同的温度计并列制成的,其中一支温度计玻璃泡被湿布包起来了,两支温度计的读数不一样,湿泡温度计的读数较 (高/低),这是由于湿布中的水
在 时要吸热。在一定的温度下,两支温度计读数的差别越大,表示空气的湿度越 (大/小)。
28、如上图是生活中常用的体温计,它是根据测温液体 的性质制成的,该体温计读数
是 ℃。
三、解答题(每空1分,共35分)
29、(4分)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左图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A'B'。在右图画出人眼的观察范围。
30、(5分)如图,小明将正在发声的手机悬挂在广口瓶内,用抽气筒抽出广口瓶中的空气。
(1)抽气一段时间后小明发现听到的手机声音并没有明显变化,造成这一现象可能是因为 ( )
A.手机声音的响度太大 B.手机声音的频率太高
C.未塞紧瓶塞,存在漏气 D.插入广口瓶中导管的长度不够
(2)经调整以后,再次用抽气筒向外抽气过程中,随着瓶内空气逐渐变少,小明发现听到的手机声音的音调 (填“变高”、“不变”或“变低”),响度 (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3)小明用抽气筒不停地向外抽气,经过较长的时间后还能听到微弱的手机声音,由此现象 (选填“可以”或“不可以”)直接得出真空不能传声的结论。
31、(12分) 在做“探究水的沸腾”实验时,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进行实验装置组装时,应先固定A、B两个铁圈中的 铁圈;除了如图器材,还需要的测量器材是 。
(2)安装好器材开始实验后,小明的操作如图甲所示,请指出两处错误之处:
① ②
(3)改正错误后,当水温上升到90℃时,小明每隔1min读一次温度计的示数,数据记录如下表:
时间/min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水温/℃ | 90 | 92 | 94 | 96 | 98 | 99 | 99 | 99 | 99 |
根据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在答题纸图乙上画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2分)。
(4)水在沸腾过程中,需要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为了验证这一结论,需要进行的操作是 ,观察水是否继续沸腾;但是进行了该操作后,烧杯中的水并没有立即停止沸腾,其原因可能是 。
(5)丙图是两个小组根据实验记录数据绘制出的“温度—时间”图像,造成差异的原因可能是 。
(6)小明学习了水的沸腾知识后,按老师的要求课后做了“纸锅烧水”实验如图乙。他将适量的水倒入纸锅,用酒精灯加热,但纸锅并没有燃烧,对此以下解释正确的是( )
A.纸的着火点高于火焰温度 B.纸的着火点低于水的沸点
C.水的沸点高于火焰温度 D.水的沸点低于纸的着火点
32、(9分)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某同学利用一块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如图MN是他实验时画出的玻璃板的位置,A、B是两次实验中点燃的蜡烛所在的位置,A1、B1分别是他找到的蜡烛的像的位置。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 。
(2)实验中需要两支相同的蜡烛是为了 。
(3)根据该同学在白纸上留下的实验记录,能否得出“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的结论?为什么? _ __ __________。
(4)在玻璃板的同一侧,该同学通过玻璃板看到了同一个蜡烛的两个像,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5)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 环境中进行(选填“较明亮”或“较暗”)。
(6)实验过程中发现无论怎么移动玻璃板后面的蜡烛,都无法与虚像完全重合,原因可能是 。
(7)实验中某同学将玻璃板和点燃的蜡烛A放置好后,移动未点燃的蜡烛B与A的像完全重合时,记录下了物、像、镜的位置,接下来的操作是 (选填序号:A.整理实验器材B.改变蜡烛位置多次实验)。实验中移走玻璃板背后的B蜡烛,用白纸替代B蜡烛,白纸上无法看到A蜡烛的像,该现象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 像。
33、(5分)在“制作小孔成像观察仪”活动中,需要把制作好的圆筒插入易拉罐中,如图甲所示的观察仪圆筒可以在易拉罐中前后移动。根据你的观察回答下列问题:
(1)、为使看到的像更清晰,圆筒的__ _(A / B)端是用半透明薄纸制成的光屏;
(2)、用制成的小孔成像观察仪观察静物时,若易拉罐位置不动,向左移动圆筒位置,则像距__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光屏上的像将_ 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让物体靠近易拉罐,保持易拉罐和圆筒位置不动,像的大小_ 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小明用小孔成像观察仪观察时发现:孔开得较大时,光屏上出现了一个光斑。为了研究孔的大小对光斑形状的影响,小华设计了四种不同形状的孔(图乙),并用一张卡片逐渐覆盖在孔上,观察光斑形状的变化情况。图乙中合乎要求的孔是_ __图。
无锡市新吴区新一教育集团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
八 年级 物理 (学科)期中考试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 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题 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答 案 | C | D | D | B | A | B | B | D |
题 号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答 案 | C | C | D | A | A | C | B |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5分)
16、 音色 液化
17、 固体 空气(气体) 响度
18、 月亮、蓝宝石 略 可以 3ⅹ108
19、 升华 凝华 20、 红 黑 21、 色散 反射
22、 次声波 超声波 4500m
23、 上 水蒸发(汽化)吸热 24、 1.7 4 不变
25、 蒸发(汽化) 液化 凝华 熔化
26、 A 80 固液共存 27、 低 蒸发(汽化) 小
28、 热胀冷缩 37.8
三、解答题(每空1分,共35分)
29、略 30、(5分) (1) C (2分) (2) 不变 变小 (3) 不可以
31、(12分)
(1) B 秒表
(2) 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容器底部 读数时视线没有与温度计液柱上液面平齐
(3)(2分)略(4) 吸收 停止加热 铁圈和石棉网温度高于水,它们还在向水供热
(5) 两个小组用的水量不一样 (6) D (2分)
32、(9分)
(1) 便于确定像的位置,且便于比较物像大小关系
(2) 便于比较物像大小关系
(3) 不能 实验只做了两次,且一组数据不等 (本小题共2分)
(4) 玻璃板太厚,前后两个面各成一个像
(5) 较暗 (6) 玻璃板没有与桌面垂直放置 (7) B 虚像
33、(5分)
(1) A (2) 变小 变小 (3) 变大 (4)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