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秋西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图形变化和确定位置(教学反思)5.4 比例尺 (1)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3/578954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小学数学西师大版六年级上册五 图形的变换和确定位置比例尺教学设计
展开本节知识点比较多,在考试当中所占比重较大,学生在具体计算时还可能存在一定困难,尤其是要针对学困生设计教学,所以创造探究的学习氛围,从实际操作入手,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做到循序渐进,深入浅出。
结合学情实际,这一节课的教学,我是这样进行的:首先,我创设了一个情境,引导学生绘制会议室的平面图,通过教师展示学生绘制的平面图大小不同,然后提出同一间会议室为什么绘制出的图形大小不同呢?引入了学生对新知学习的渴望,进而让学生初步了解比例尺在实际生活中有缩小和放大两方面的应用,进而引入了学习比例尺的必要性,导入新课的学习。
接着,通过学生的自学让学生自己说出了什么是比例尺,我直接给出了比例尺的相关定义,进而结合例题引出数值比例尺以及它的含义的理解。然后引出线段比例尺的学习,紧接着,进行了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的互化教学,进而,引导学生总结出:为了计算简便,通常把比例尺写成前项或后项是1的比。
最后,介绍放大比例尺,同时跟缩小比例尺进行对比,最后,作了相应的练习,对新知进行了巩固与内化,加深了学生对比例尺的掌握。
通过今天的教学,我觉得这节课学生学的还是比较轻松的,无论从学生学习新知的状态,还是参与程度,都很好的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尤其是一些概念性东西的总结环节,学生学的很主动,而且比例尺的转化和有关计算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而理解比例尺的定义是突破这一重点和难点的基础和前提,所以我在教学中对于重点的把握还是可以的,只是在这节课中还有一点遗憾,就是感觉到对于教材的拓展方面还有一些欠缺,所以在这方面还需努力,而且对于一些后进生来说,知识点多,理解起来比较慢,掌握起来还有些难度。所以,学生在计算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强调有关注意事项,不断加深学生的印象,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小学数学西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比例尺优秀第1课时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西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比例尺优秀第1课时教案设计,共15页。
西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比例尺精品第2课时2课时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西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比例尺精品第2课时2课时教学设计,共16页。
西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确定物体的位置教案: 这是一份西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确定物体的位置教案,共2页。
![数学口算宝](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b5b1d1ecde54d50c4354a439d5c45ddc.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