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2020届中考科研测试(二)化学试题
展开2020年中考科研测试(二)
化 学
考试说明: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6页,满分共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必须将自己所在的学校、班级、姓名、学号等信息写在密封线外。
3.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O-16 CI-35.5 K-39 Mn-55
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下列现象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熟石灰改良土壤
B.高粱酿酒
C.雕刻石像
D.食物消化
2.空气质量日报的主要内容不包括
A.空气污染指数
B.首要污染物
C.空气质量级别
D.空气湿度
3.下列清洁用品中碱性最强的是
A.肥皂pH=10
B.泡打粉pH=7.5
C.厕所清洁剂pH=1
D.牙膏pH=8
4.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A.碱:碱式碳酸铜、碳酸
B.营养物质:水、无机盐
C.盐:碳酸氢钠、氢氧化钠
D.有机合成材料:塑料、碳纤维
5.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A.倾倒液体
B.检查气密性
C.稀释浓硫酸
D.读取液体体积
6.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AgCl(不溶于水)与铜:
B.CuSO4溶液与稀HCl:
C.Ca(OH)2溶液通入过量CO2:
D.乙醇燃烧:
7.在元素周期表中汞元素的某些信息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汞原子中质子数为80
B.汞的原子序数为80
C.汞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00.6
D.汞属于非金属元素
8.NH4C1是一种化肥,其溶液的pH<7,有关该化肥的说法错误的是
A.长期施用会使土壤酸化
B.能促进植物茎叶生长
C.是一种复合肥料
D.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施用
9.化学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食用含锌的动物内脏等可预防骨质疏松
B.硬水经过滤后可软化
C.食用碘盐可防癌抗癌
D.控制油脂摄入可减少肥胖的发生
10.除去下列物质中所含杂质(括号内为杂质)的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选项 | 物质 | 杂质 | 除去杂质的方法 |
A | NaOH | Na2CO3 | 适量稀盐酸,蒸发结晶 |
B | CO | CO2 | 通过装有浓硫酸的洗气瓶 |
C | CuO | C | 在空气中充分灼烧 |
D | MgSO4 | Na2SO4 | 溶解,过滤 |
11.下列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A.金属铜性质稳定可用作导线
B.金刚石硬度大可用作裁玻璃
C.焊锡较金属锡和铅熔点低可作焊条
D.碳酸钠与酸反应放出CO2可制发酵粉
12.下列实验操作、现象或变化、结论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选项 | 实验操作 | 现象或变化 | 结论 |
A | 向盛有CO2集气瓶中加入澄清石灰水,振荡 |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 集气瓶已集满CO2 |
B | 分别向NH4NO3固体和KNO3固体中加碱 | 其中一种固体有氨味 | 有氨味的固体是NH4NO3 |
C | 向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稀溶液中缓慢滴加稀盐酸 | 溶液变为无色 | 酸碱发生了中和反应 |
D | 将Cu片放入AgNO3溶液中 | 铜表面有银白色金属析出 | Cu较Ag活泼 |
13.探究燃烧的条件,有利于人们更好的利用燃烧为我们的生活及社会发展服务。下列对比实验设计与所研究的条件,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A.甲和乙:可燃物
B.丙和丁:氧气
C.乙和丁:温度达到着火点
D.丙:温度达到着火点
14.甲乙丙有如右图所示的转化关系(“→”表示反应一步实现,部分反应物和反应条件略去),下列各组物质按照甲乙丙的顺序不符合要求的是
A.Cu(OH)2、CuCl2、Cu(NO3)2
B.CuO、Cu、Cu(NO3)2
C.H2O2、O2、H2O
D.C、CO2、CO
15.实验室测定蜡烛在盛有一定体积空气的密闭容器内燃烧至熄灭过程中,空气组分和CO含量随时间变化曲线如题15图,下列推理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0~40s蜡烛燃烧生成CO和CO2混合气体
B.曲线①表示CO含量的变化
C.40s后蜡烛发生了不完全燃烧
D.蜡烛熄灭时,容器内氧气耗尽
第II卷(非选择题,共55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2小题,共15分。请把各题的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16.(9分)利用数据传感技术比较铁丝和铁粉与足量稀盐酸反应的快慢。按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倾斜锥形瓶,使10mL.稀盐酸与固体充分接触,瓶内气压随时间的变化如“题16图1”所示。
(1)m= 。
(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图中d点溶液中溶质为 (填“化学式”)。
(4)对比a、c点,能说明铁粉较铁丝反应更快的理由是 。
(5)t秒内,铁粉比铁丝与稀盐酸反应产生的氢气 (填“多”或“少”)。
(6)某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题16图2。
① 反应物与生成物共有 种物质。
②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反应。
17.(6分)“题17图”是几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
(1)a1°C时物质A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精确到0.1%),阴影区部分相对于B物质是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2)M点溶液中对于A物质来说 (填“有”或“无”)固体剩余,要使M点混合物全部变成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措施是 。
(3)从B2溶液(含少量C)提纯获得B2固体的步骤如下: 、a2℃以上结晶、趁热过滤、洗涤、低温干燥,得B2固体。洗涤时,适宜的试剂是温度 (填“大于”或“小于”)a2℃的水。
三、实验题(本大题包括2小题,共20分)
18.(12分)根据“题18图”实验装置,请回答:
(1)仪器a的名称是 。
(2)实验室制取CO2,选用的发生装置为 (填字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收集CO2选用的装置是 (填字母),利用了CO2 的物理性质。利用装置C检验CO2,装置C中溶液b是 ,检验CO2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
(4)某实验小组为了探究CO2能与NaOH发生反应,设计了“题18图2”的实验装置。F、H装置中盛满CO2。根据实验装置及实验步骤回答:
实验步骤I:打开止水夹K1,关闭其它止水夹,向F中加入25m水,关闭K1振荡F,打开K2,装置G无现象。
实验步骤II:打开止水夹K4,关闭其它止水夹,向H中加入25 mLNaOH溶液,关闭K4振荡H,打开K3,装置G中水沸腾。
① 装置G中水沸腾的原因是 。
② 如果不进行实验步骤I, (填“能”或“不能”)证明CO2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
③装置H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
19.(8分)某化学兴趣小组用稀盐酸除去铁钉表面的铁锈(主要成分是Fe2O3),发现反应开始时铁锈消失,有气泡产生,溶液颜色为黄色,一段时间后变为浅绿色。
【提出问题】一段时间后溶液颜色为什么由黄色变为浅绿色?
【查阅资料】(1)
(2)FeCl3的溶液呈黄色
【提出猜想】I.溶液变浅绿色与盐酸有关
Ⅱ.
III.溶液变浅绿色与水有关。
【设计方案】为验证猜想,设计如下方案: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结论 |
(1)取FeCl3固体于试管中,加入 ,振荡完全溶解,静置。 | 溶液为黄色 | 猜想Ⅰ不成立。 |
(2)向盛有少量FeC13固体的试管中加入 直至溶解,静置。 | 溶液为 色 | 猜想Ⅱ不成立。 |
(3)向盛有FeCl3溶液的试管中加入足量铁粉,静置。 | 溶液由黄色变为浅绿色 | 猜想 成立 |
【实验结论】盐酸除去铁钉表面的铁锈后,Fe与FeCl3反应使溶液由黄色变为浅绿色。
【交流讨论】查阅资料知,FeCl2溶液为绿色,Fe与FeCl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拓展思考】出土的青铜器文物表面会有铜绿【Cu2(OH)2CO3】,铜生锈的条件是 。
四、综合应用题(本大题包括1小题,共10分)
20.(10分)我国科学家侯德榜发明的联合制碱法(侯氏制碱法),将制碱与制氨结合起来,大大提高了原料的利用率。侯氏制碱法流程如“题20图”。
(1)沉淀池中进行的反应是:
(2)煅烧炉中发生的反应化学方程式是 。
(3)循环利用物质X的化学名称是 ,循环利用物质Y中除溶有的NH3、NaHCO3外,还含有的溶质有 。
(4)加入食盐细粉的目的是 。
(A)增加Na+浓度,促进NH4C1的析出。
(B)增加C1-浓度,促进NH4C1的析出。
(C)NH4C1在氯化钠浓溶液中溶解度较水小的多,从而促进NH4C1的析出。
(5)析出NH4C1晶体时温度要冷却至10℃以下,说明在常温下NaCl的溶解度较NH4Cl 。(填“大”或“小”)
(6)操作I的名称是 ,写出实验室进行该操作用到的一种玻璃仪器 。
五、计算题(本大题包括1小题,共10分)
21.(10分)某同学误将少量KMnO4当成MnO2加入KC1O3中进行加热制取氧气,该样品的质量是260.8g,部分物质质量随时间变化如“题21图1”所示。
(1)m+n= g。
(2)计算该样品中KC1O3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精确到0.1%)。
(3)在“题21图2”中,画出反应过程中放出氧气与时间变化的关系图,并进行必要的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