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黄山市屯溪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579028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安徽省黄山市屯溪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579028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安徽省黄山市屯溪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03](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5790289/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安徽省黄山市屯溪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展开2020~2021学年度高一第一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时间:100分钟 总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原子量:H:1 O:16 Na:23 Cl:35.5
一、选择题(本题共18小题,每题3分,共54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下列有关物质分类或归类正确的一组是 ( )
①液氯、干冰、冰醋酸均为化合物 ②氯水、盐酸、稀硫酸均为混合物 ③胆矾、小苏打、纯碱均为电解质 ④牛奶、豆浆、石灰水均为胶体 ⑤Na2O、Na2CO3、Na2SiO3均为钠盐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③⑤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纯净物只由一种元素组成,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
B.只由一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为纯净物,组成混合物的物质可能只有一种元素
C.物质呈电中性,所以有阳离子必然有阴离子
D.只由一种元素的阳离子与另一种元素的阴离子组成的物质一定为纯净物
3.分类是化学学习中经常用到的方法,下列对物质或化学反应的分类及依据正确的是( )
A.NaHSO4在水中能电离出H+,所以NaHSO4属于酸
B.Na和H2O的反应不是离子反应,因为反应中没有离子参加
C.豆浆是胶体,因为豆浆中的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100 nm之间
D.Na在Cl2中燃烧不是氧化还原反应,因为没有得氧或失氧
4.下列属于电离方程式且正确的是( )
A.HCO3-+ OH-=== CO32—+H2O B.HCO3-+ H+===CO2↑+ H2O
C.HCO3-+ H2O H2CO3 + OH— D.HCO3-+ H2O H3O+ + CO32—
5.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Fe(OH)3胶体和FeCl3溶液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直径
B.碱性氧化物都是金属氧化物,酸性氧化物都是非金属氧化物
C.同素异形体由同种元素组成,所以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为物理变化
D.复分解反应发生条件是必须有沉淀或者气体或者H2O生成
6.关于氧化还原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氧化剂发生氧化反应②氧化剂具有氧化性③某元素在反应中由化合物转化为单质,该元素一定被氧化④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是否发生变化是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依据⑤失电子越多的还原剂,其还原性越强
A.①②④ B.②④ C.②③④ D.②④⑤
7.下列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含大量Ca2+的溶液:K+、Na+、Cl-、HCO3-
B.无色透明的溶液:K+、Cr2O72-、NO3-、SO42-
C.某酸性溶液:Fe2+、NH4+、NO3-、Cl-
D.含大量I—中:K+、Na+、ClO—、SO42-
8.(NH4)2SO4在强热条件下分解,生成NH3、SO2、N2、H2O,反应中被氧化的氮和未被氧化的氮个数之比为( )
A.1∶3 B.2∶3 C.1∶2 D.4∶3
9.下列化学反应的实验现象及结论描述正确的是( )
A.取久置的Na2O2粉末,向其中滴入过量的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Na2O2已变质
B.钠加入到CuSO4溶液中,有红色物质析出,即析出Cu单质
C.用洁净的铂丝蘸取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则原溶液一定为钠盐溶液
D.某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加入稀盐酸,沉淀不溶解,则一定还有SO42—
10.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氯气与水反应:Cl2+ H2O = 2H++Cl—+ClO—
B.碳酸氢镁与过量氢氧化钠溶液:Mg2++ 2HCO3—+ 4OH— = 2Mg(OH)2↓+ 2CO32—+ 2H2O
C.二氧化硫通入次氯酸钙溶液:SO2+ Ca2++ 2ClO— + H2O = CaSO3↓+ 2HClO
D.铁与稀盐酸:2Fe + 6H+ = 2Fe3+ + 3H2↑
11.某混合气体可能含有H2、CO、CO2、HCl、NH3和 H2O(g)中的两种或多种,当混合气体依次通过:(1)少量澄清石灰水(无浑浊现象)(2)Ba(OH)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3)浓硫酸(无明显变化),(4)灼热的氧化铜(变红)(5)无水硫酸铜(变蓝).则可以判断混合气体中( )
A.一定有H2、CO2和HCl B.一定没有CO2,肯定有H2
C.一定有CO、CO2和H2O(g) D.可能有CO2、NH3和H2O(g)
12.已知在酸性溶液中,下列物质氧化KI时,自身发生如下变化:MnO4—→Mn2+ 、HNO2→NO 、 IO3—→I2 、Cl2→Cl—。如果分别用数量相等的这些物质氧化足量的KI,得到的I2最多的是( )
A.MnO4— B.HNO2 C.IO3— D.Cl2
13.下列有关Na2CO3和NaHCO3的性质,叙述错误的是( )
A.鉴别Na2CO3和NaHCO3可用Ba(OH)2溶液
B.除去Na2CO3固体中混有的少量NaHCO3,用加热法
C.向Na2CO3饱和溶液中通入足量CO2,有NaHCO3晶体析出
D.分别向等浓度的Na2CO3和NaHCO3溶液中滴加酚酞,前者红色更深
14.下列溶液中通入CO2气体无沉淀生成的是( )
A.CaCl2溶液 B.Na2SiO3溶液 C.饱和Na2CO3溶液 D.Ba(OH)2溶液
15.氨碱法(索氏)和联合制碱法(侯氏)是两大重要的工业制碱法,下列表达正确的是( )
|
| 氨碱法 | 联合制碱法 |
A | 原料 | 食盐、氨气、生石灰 | 食盐、氨气、二氧化碳 |
B | 副产物 | 氯化钙 | 氯化铵 |
C | 循环物质 | 氨气、二氧化碳 | 氯化钠 |
D | 评价 | 原料易得、设备简单、能耗低 | 原料利用率高、废弃物少 |
16.下列变化必须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的是( )
A.Cl2→Cl— B.H2O2→H2O C.KClO3→O2 D.MnO4—→Mn2+
17.在甲、乙两烧杯溶液中,分别含有大量Cu2+、K+、H+、Cl—、CO32﹣、OH﹣6种离子中的3种,已知甲烧杯的溶液呈蓝色,则乙烧杯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是( )
A.K+、OH﹣、CO32﹣ B.CO32﹣、OH﹣、Cl﹣ C.K+、H+、Cl﹣ D.Cu2+、H+、Cl﹣
18.在反应3BrF3+5H2O === HBrO3+Br2+9HF+O2↑中,若有5 个H2O分子作为还原剂时,被H2O还原的BrF3分子个数为 ( )
A.3 B.2 C.4/3 D.10/3
二、填空题(共46分)
19. (12分)(1)向Fe(OH)3胶体中逐滴加入氢碘酸。
现象:
离子方程式:
(2)将Cl2通入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测得溶液中ClO—与ClO3—个数比为3:1,则被氧化与被还原的氯元素质量比为 ;离子方程式为 。
(3)H2与Cl2混合点燃,充分反应后,将气体通入含有40g NaOH的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应,则混合气体中Cl2质量为 。
(4)向FeBr2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Cl2,充分反应后,测得游离态的溴元素和化合态的溴元素质量比为1:1,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20.(10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网上收集到如下信息:钾、钙、钠、镁等活泼金属都能在CO2气体中燃烧.他们对钠在CO2气体中燃烧后的产物中的白色物质进行了如下探究:
【实验】将燃烧的钠迅速伸入到盛有装满CO2的集气瓶中,钠在其中继续燃烧,反应后冷却,瓶底附着黑色颗粒,瓶壁上粘附着白色物质.
【提出假设】假设1:白色物质是Na2O
假设2:白色物质是Na2CO3.
假设3:白色物质是Na2O和Na2CO3。该小组对燃烧后的白色产物进行如下探究:
方案1:取少量白色物质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振荡,样品全部溶于水,向其中加入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变成红色,则白色物质为Na2O
方案2:①取少量白色物质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振荡,样品全部溶于水,向其中加入过量的C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②静置片刻,取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无明显现象
(1)甲同学认为方案1得到的结论不正确,其理由是 .
(2)乙同学认为方案2得到的结论正确,白色物质为 .
(3)通过方案1和方案2的实验,你认为上述三个假设中,______成立.你的理由是 .
(4)写出钠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并用双线桥法表示电子转移为 .
(5)丙同学认为白色物质有可能是氢氧化钠.你是否同意丙同学的观点,并简述理由:______.
21. (7分)某溶液的溶质离子可能含有Mg2+、Ba2+、CO32-、Cl-、SO42-、NO3-中的几种,现进行如下实验:
Ⅰ.取适量溶液,加入足量NaOH溶液,生成白色沉淀;Ⅱ.过滤,向实验Ⅰ所得滤液中加入足量H2SO4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溶液中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Ⅰ和Ⅱ中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为了验证溶液中是否存在Cl-、NO3-,某同学提出下列假设:①只存在Cl-②Cl-、NO3-同时存在;③____________。已知实验提供的试剂只有稀盐酸、AgNO3溶液、稀硝酸、NaOH溶液和蒸馏水。验证溶液中是否存在Cl-的实验方法: 。
22.(15分)结合所学相关知识,完成以下实验题。
已知铁屑和氯气在500~600 ℃下可制取无水FeCl3,如图是制取氯化铁粉末所需的装置,已知氯化铁粉末容易吸水生成结晶化合物:FeCl3+6H2O===FeCl3·6H2O。请回答下列问题。
(1)按照气体流向从左到右的顺序连接仪器(填仪器接口):
①接_________,_________接_________,_________接②。
(2)A装置的烧瓶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D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E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开始时,应先点燃_________(填“A”或“B”)处的酒精灯。
(5)这套实验装置是否完整?_________(填“是”或“否”)。若不完整,还须补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第一空填“是”,则此空不需要作答)装置。
(6)工业上将氯气通入石灰乳[Ca(OH)2]制取漂白粉,化学方程式为
已知浓盐酸和次氯酸钙能发生如下反应:
Ca(ClO)2+4HCl(浓)===CaCl2+2Cl2↑+2H2O。用贮存很久的漂白粉与浓盐酸制得的氯气中,可能含有的杂质气体是_________(填序号)。
①CO2 ②HCl ③H2O ④H2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④
2020~2021学年度高一第一学期期中化学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8小题,每题3分,共54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答案 | B | B | C | D | A | B | A | C | A |
题号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答案 | B | A | C | A | A | B | D | A | D |
二、填空题(共46分)
19.(共12分,每空2分)
(1)先产生红褐色沉淀,后沉淀溶解,溶液变为棕褐色(2分)
2Fe(OH)3 + 2I—+ 6H+ == 2Fe2+ + I2+ 6H2O (2分)
(2)1:2 (2分) 6Cl2 + 12OH— = 3ClO— + ClO3— + 8Cl— + 6H2O (2分)
(3)35.5g (2分) (4)2Fe2+ + 2Br—+2Cl2 = 2Fe3+ + Br2 + 4Cl— (2分)
20.(共10分)
(1)Na2CO3溶液显碱性,也会使酚酞变红(1分) (2)Na2CO3(1分)
(3)假设2(1分) 方案2的①中出现了白色沉淀,说明有CO32—,②中加酚酞无明显现象,说明无Na2O(2分)
(4)3CO2+4Na ===2Na2CO3+C(并用双线桥标出该反应的电子转移)(3分)
(5)不同意,因为反应体系中没有氢元素 (2分)
21. (9分)
(1) CO32-、SO42- (2分) (2) Mg2++2OH-===Mg(OH)2↓、Ba2++SO42-===BaSO4↓ (每个2分) (3)只存在NO3-(1分) 取适量溶液,加入足量稀硝酸,再加入硝酸银溶液,观察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 (2分)
22.(共15分)
(1)⑦,⑥接④,⑤(共2分)
(2)MnO2+4H++2Cl—====Mn2++Cl2↑+2H2O(2分)3Cl2+2Fe===2FeCl3 (2分)
(3)吸收氯气中的水蒸气(1分);吸收氯气中的氯化氢气体。(1分)
(4)A (1分) (5)否(1分) 尾气吸收(1分)
(6)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2分) A(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