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湘教版七年级下册第4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4.3 平行线的性质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1.理解平行线的性质;(重点)
2.能运用平行线的性质进行推理证明.(重点、难点)
一、情境导入
窗户内窗的两条竖直的边是平行的,在推动过程中,两条竖直的边与窗户外框形成的两个角∠1、∠2有什么数量关系?
二、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平行线的性质
【类型一】 直接利用平行线的性质求角度
已知:如图,AB∥CD,BE∥DF,∠B=65°,求∠D的度数.
解析:利用“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的性质可求出结论.
解:∵AB∥CD,∴∠BED=∠B=65°.∵BE∥FD,∴∠BED+∠D=180°,∴∠D=180°-∠BED=180°-65°=115°.
方法总结:已知平行线求角度,应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出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再结合已知条件进行转化.
【类型二】 角平分线与平行线综合求角度
如图,DB∥FG∥EC,∠ACE=36°,AP平分∠BAC,∠PAG=12°,求∠ABD的度数.
解析:先利用GF∥CE,易求∠CAG,而∠PAG=12°,易求∠PAC.AP是∠BAC的角平分线,可求∠BAP,从而可求∠BAG=36°+12°+12°=60°,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即可求∠ABD.
解:∵FG∥EC,∴∠ACE=∠CAG=36°.∵∠PAC=∠CAG+∠PAG,∴∠PAC=36°+12°=48°.∵AP平分∠BAC,∴∠PAC=∠BAP=48°.∵DB∥FG,∴∠ABD=∠BAG=∠BAP+∠PAG=48°+12°=60°.
方法总结:(1)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可以得出角之间的相等关系或互补关系,利用角平分线的定义,可以得出角之间的倍分关系;(2)求角的度数,可把一个角转化为一个与它相等的角或转化为已知角的和差.
探究点二:平行线性质的应用
【类型一】 利用平行线的性质解决长方形的折叠问题
把一张长方形纸片ABCD沿EF折叠后,ED与BC的交点为G,D、C分别在D′、C′的位置上,如图所示,若∠EFG=55°,求∠1与∠2的度数.
解析:由∠1+∠3+∠4=180°和∠3=∠4=∠EFG=55°,可求∠1.由AD∥BC,得∠1+∠2=180°,可求∠2.
解:由题意可得∠3=∠4.因为∠EFG=55°,AD∥BC,所以∠3=∠4=∠EFG=55°,所以∠1=180°-∠3-∠4=180°-55°×2=70°.又因为AD∥BC,所以∠1+∠2=180°,所以∠2=180°-∠1=180°-70°=110°.
方法总结:本题考查图形折叠的性质与平行线性质的应用.由图形的折叠能够得到对应图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线段也相等.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以得到角之间的关系.
【类型二】 平行线的性质的实际应用问题
一大门的栏杆如图所示,∠BAE=90°,CD平行于地面AE,则∠ABC+∠BCD=________°.
解析:过B作BF∥AE,则CD∥BF∥AE,∴∠BCD+∠1=180°.又∵∠BAE=90°,BF∥AE,∴∠BAE+∠ABF=180°,∴∠ABF=90°.∴∠ABC+∠BCD=90°+180°=270°.故答案为270.
方法总结:解本题时既可以过点B作BF∥AE,也可以过点C作CM∥AB,方法不唯一.
三、板书设计
平行线的性质eq \b\lc\{(\a\vs4\al\c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平行线的性质是几何证明的基础,教学中注意基本的推理格式的书写,培养学生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鼓励学生勇于尝试.在课堂上,力求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在动口、动手、动脑中学数学
初中数学湘教版七年级下册4.3 平行线的性质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湘教版七年级下册<a href="/sx/tb_c95252_t8/?tag_id=27" target="_blank">4.3 平行线的性质教学设计</a>,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景导入,教学新知,教学例题,课堂总结,作业布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数学湘教版七年级下册4.3 平行线的性质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湘教版七年级下册4.3 平行线的性质教案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引入,进行新课,巩固练习,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七年级下册4.3 平行线的性质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数学七年级下册4.3 平行线的性质教学设计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