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秋西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 第1单元 万以上数的认识 (教学反思)用万或亿作单位表示数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3/579609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小学数学用万或亿做单位表示数教案及反思
展开这是一份小学数学用万或亿做单位表示数教案及反思,共3页。
《用万或亿作单位表示数》
许多学生在读一读后由衷地发出了感叹:原来我们的生活中经常用到大数,这些大数末尾的0真多呀,读起来太麻烦了,而且很容易数错0的个数。此时,学生置身于“口欲言而弗达,心求通而弗能”的“愤悱”境地,他们真正体会到改写大数的必要性。他们的心理上生成了一种强烈的认知冲突。认知冲突既会激起学生激烈的思维振荡,又会引起学生学习需要的不平衡,情感领域中便会生成一种乐于学习、主动参与探索、渴求获取问题解决办法的心理倾向,从而为进一步学习在知识、思维、情感等方面蓄积了良好的准备态势,为促进学生在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获得主动的、最大限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时,我指出:遇到较大的数,为了读、写简便,我们常常用“万”或“亿”作单位记出来。那么整万的数怎样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呢?我让学生自主讨论、相互交流。在后续的学习中,学生一直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他们争先恐后地发表自己的想法,然后由学生得出“去掉个级的4个0,写上单位万。”
数据的改写是对数据表示形式的变化,它的大小并没有发生变化。在改写过程中我注重向学生说明改写后为什么要写计数单位的道理。启发学生思考9600000和960万的关系,并把自己看法跟同桌交流,然后把理由说给全班同学听。使学生明确等号左边的数是以“个”为单位,一般以“个”为单位就不写计数单位了。而等号的右边是以“万”为单位,如果这个计数单位不写,那么就会变成以“个”为单位,这样两者之间就会相差很大。这些道理,可以结合具体的情景加以说明,以便学生在理解的过程中减少错误。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认为最大的不足是时间的安排还不够合理,课后练习的强度不够,影响了全课的整体教学效果。
教学反思
《省略万或亿后面的尾数》
对于近似数学生在日常活动中也已经接触到,不过没有出现这样的概念。而本课的学习相对系统一些,同时掌握求近似数的方法。 从学生用“接近”一词来表述理由可以看出:学生不仅体验到了这些数的近似数,而且明白了为什么。在此基础上引入“近似数”和“≈”,顺理成章,学生非常容易接受。近似数是日常生活中经常运用的数,它与精确数不同 ,表示的仅是某一对象的一定范围。
对于近似数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已接触到,不过没有出现这样的概念。而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求近似数的方法(主要是以四舍五入法为主)。因此教学前要先理解“四舍五入”,学生从字面上说出了含义,但是如何运用于题目中,还需要通过例题来进一步学习。书中给出了相应的数据,要求精确到十位,省略十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强调省略十后面的尾数关键在于确定尾数最高位及最高位是几。应“舍”还是“入”。然后让学生类推解决省略百、千、万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并概括方法。
教学中更要强调改写与省略尾数的联系与区别。
强调并让学生明白改写只改变数的计数单位而不影响数本身大小,用“=”;而省略尾数后改变了数的大小,求出的是原数的近似数,用“≈”。
相对而言,大数的改写学生掌握较好,多数学生课堂上发言积极,做题轻松而且学生兴趣浓厚。学习“四舍五入法”来求一个大数的近似数时,学生接受较慢课堂教学进行缓慢,进行了大量的练习与讲解,多数学生才能真正灵活掌握与运用。
相关教案
小学数学西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综合与实践:节约1粒米精品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西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综合与实践:节约1粒米精品教案,共4页。
西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用万或亿做单位表示数精品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西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用万或亿做单位表示数精品教学设计
数学四年级上册综合与实践:节约1粒米精品教案:
这是一份数学四年级上册综合与实践:节约1粒米精品教案
![数学口算宝](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b5b1d1ecde54d50c4354a439d5c45ddc.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