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教学设计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579683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2《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教学设计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5796835/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2《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教学设计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5796835/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第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获奖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第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获奖教案设计,共7页。
气压带和风带(第二课时)教案【教材分析】本节课的课标要求是:说出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本节课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承接上一节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开启下一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内容,本节课的教材主要介绍了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气压带、风带对气候形成的影响,为后面的自然环境的差异性、资源和灾害的学习做好铺垫。【学情分析】从学生的知识储备来看,在之前的学习中,他们已经初步掌握气压带风带的形成过程、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移动的规律,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高一的学生缺乏系统的地理空间思维能力,读图分析能力较差,加上初、高中地理知识衔接不够,在学习中常会感到无从下手,学生普遍感觉本节课比较难学。【教学目标】一、 知识与技能1.了解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2.了解1月、7月北半球海陆气压形势,理解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3.了解季风的形成和分布,知道季风环流是大气环流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过程与方法1.读“东亚季风”图,会分析季风的形成。2.读1月、7月海平面等压线图,分析北半球海陆气压形势。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我国的气候深受季风环流的影响,从而能将所学知识用于实际,服务于社会。【教学重点】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亚洲和太平洋地区受海陆热力差异形成的高低压中心名称、所在位置、成因及冬夏季风的关系。【教学难点】东亚季风环流形成。【教学方法】讲述法、小组讨论法【教学活动】时间教学环节教师教学活动预设学生行为设计意图2分钟 导入新课世界杯期间,不同的足球队伍有不同的风格,例如,欧洲一些国家足球队伍的一些球员力量大、速度快,这主要和他们强健的体格有关,他们的主食主要是乳制品,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欧洲西部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这种气候适合多汁牧草的生长,那这样的气候是怎样形成的呢? 激发学生对新课的学习兴趣3分钟气压带、风带的性质学生思考:气压高低与多雨、少雨之间的关系?风带的方向与多雨、少雨之间的关系教师讲解:由于低气压盛行上升气流,水汽到达一定高度,容易成云致雨,所以低气压控制下是多雨天气。高气压盛行下沉气流,在下沉的过程中,气温不断升高,不易成云致雨,所以高气压控制下的天气是干燥、少雨。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提高学生的思考分析能力3分钟单一气压带控制下的气候类型展示世界气候类型图,请同学们找出热带雨林气候分布的地区,请同学们思考他们处于哪个气压带或风带的控制之下,会形成什么样的气候特征?展示伊基托斯热带雨林气候的降水和气温直方图,请同学们观察热带雨林气候的特征教师总结:热带雨林气候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的控制,盛行上升气流,高温多雨,全年皆夏,年平均气温在26℃左右,年降水量大都在2000毫米以上,且全年分配比较均匀。观察世界气候类型图,找出热带雨林气候的分布,思考会形成什么样的气候特征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3分钟单一风带控制下的气候类型展示世界气候类型图,请同学们找出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分布地区,请同学们思考它们处于哪个气压带或风带的控制之下,会形成什么样的气候特征?展示伦敦温带海洋性气候的降水和气温直方图,请同学们读图得出温带海洋性气候的特征总结:纬度40°-60°之间的大陆西岸,全年盛行西教师风,受海洋暖湿气团的影响,年降水量一般在700-1000毫米之间,终年湿润,气温年变化较小,冬不冷夏不热,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观察气候类型图,找出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分布地区,思考它的气候特征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4分钟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下的气候展示世界气候类型图,请同学们找出地中海气候的分布地区,思考他们在哪个气压带和风带的控制之下,会形成什么样的气候特征?展示罗马的降水和气温直方图,请同学们思考地中海气候的特征教师总结:纬度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地区,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下,气流下沉,炎热干燥,冬季受西风带控制,温和多雨,形成地中海气候。 观察气候类型图,找出控制其的气压带或风带观察降水和气温直方图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总结能力4分钟 6分钟 5分钟 8分钟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北半球的气压带基本呈带状分布,南半球则呈块状分布 冬、夏季气压中心 季风环流1、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热容量)【讲解】 【结论】随着季节变化在大陆上不同性质气压系统的交替出现和大洋上气压系统强弱的变化,显著地影响气压带的风带有规律的带状分布,特别是在北半球,气压系统呈块状相间分布。【思考】结合1、7月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思考:从1、7月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上北半球与南半球的气压带分布有什么不同?2.北半球的气压带基本上呈带状分布,南半球则呈块状分布。【讨论】为什么会出现北半球的气压带基本上呈带状分布,南半球则呈块状分布呢?【教师总结】海陆热力的差异,影响到海陆的气压分布。由于陆地的热容量比海洋的大,导致在同一纬度上海陆热力的差异。在同一纬度上,冬季陆地比海洋气温低,因此,陆地上形成高气压,海洋上形成低气压;而夏季则是陆地比海洋气温高,因此陆地上形成低气压,海洋上形成高气压。由于南半球的海洋面积辽阔,性质较单一,因此气压带较好地保留了带状分布的特点;而北半球则海陆相间分布,使气压带被分裂为一个个高的、低的气压中心,气压带呈块状分布。引导学生进一步分析认识北半球气压带的块状分布特点。7月份,大陆上气温高,形成低气压,亚洲低压(又称印度低压)最为突出,这样副热带高气压带就被切断,只残留在海洋上;1月份,大陆上气温低,形成高气压,亚洲高压(又称蒙古西伯利亚高压)最为强烈,这样副极地低气压带就被大陆上的冷高压切断,也只能残留在海洋上。现以亚欧大陆与太平洋、大西洋之间为例来分析:夏季:大陆上形成的低压,切断了副热带高气压带冬季:大陆上形成的高压,切断了副极地低气压带 【转折讲解】我们再来看风带的变化,由于海陆分布及热力差异打乱了原来的气压带分布的格局,气压带的变化引起了风带的变化。我们来阅读 “东亚季风图”,对照大气环流示意图,你们发现东南亚和东亚在两幅图(季风图和大气环流示意图)中的风向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4、季风环流【学生分小组讨论后,由代表发言】东南亚在大气环流示意图中吹东北信风,而在7月份季风图中吹东南风,1月份吹西北风打乱了原来的风带格局。南亚在大气环流示意图中吹东北信风,而在1月份季风图中吹东北季风,在7月份季风图中吹西南季风。东亚在大气环流示意图中吹东北信风,而在1月份季风图中吹西北季风,在7月份季风图中吹东南季风。【教师分析】同学们回答的很好,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这里说明一下。在东亚,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导致冬夏间海陆上气压中心的季节变化,引起了一年中盛行风向随季节有规律地向相反或者接近相反的方向变换,形成近地面的季风环流。由于亚欧大陆是世界上最大的大洲,太平洋又是世界上最大的大洋,海陆之间的热力差异最显著,因而东亚的季风环流最典型。冬季,在强大的亚洲高压与赤道低压、太平洋低压之间,形成了势力强大、干燥寒冷的偏北风,即冬季风。夏季,北太平洋高压势力增强,亚洲大陆上形成印度低压,太平洋暖湿气流就沿着北太平洋高压的西部边缘,以东南风吹到亚洲东南岸,即东亚的东风季风。 听老师讲解 观察投影上的海平面等压线图,分析教材气压带分布特点 小组讨论北半球气压带呈带状分布,南半球呈块状分布的原因 读“东亚季风图”,观察东南亚和东亚的风向 提高学生从图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提高学生的交流能力 提高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2分钟总结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单一气压带控制下的气候——热带雨林气候,单一风带控制下的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下的气候——地中海气候,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以及冬、夏季气压分布规律。 跟着老师的思路一起回忆本节课的内容 帮助学生梳理本节课的知识 课后作业请同学们分析世界上其他气候类型的成因 [J1]板书设计:一、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单一气压带控制下的气候——热带雨林气候单一风带控制下的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下的气候——地中海气候二、 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北半球的气压带基本呈带状分布,南半球则呈块状分布冬、夏季气压中心季风环流[J1]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三节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一等奖教案,文件包含33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讲义-讲义+分层练2022-2023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同步备课优质资源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解析版docx、33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讲义-讲义+分层练2022-2023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同步备课优质资源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原卷版docx等2份教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教案共23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三章 大气的运动第三节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气压带对气候的影响,气候与自然景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中图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二节 南水北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教案,共1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南水北调工程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