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台州市白云2020-2021学年九年级科学上册期中考试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5/579873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浙江省台州市白云2020-2021学年九年级科学上册期中考试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5/5798738/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浙江省台州市白云2020-2021学年九年级科学上册期中考试03](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5/5798738/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浙江省台州市白云2020-2021学年九年级科学上册期中考试
展开台州白云初三期中考试卷
本卷g取10N/kg
相对原子质量:C-12 H-1 O-16 P-31 F-19 Cl-35.5 Na-23 Ca-40 S-32 Mg-24 Fe-56 Ba-137
一、选择题(本题共有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小柯给校园里植株矮小、叶色发黄的植物用尿素CO(NH2)2,尿素是一种( )
A. 复合肥 B. 氮肥 C. 磷肥 D. 钾肥
2.下列成都出土的文物中,不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
A.东汉说唱俑. B.“郫”字青铜戈 C. 龙纹铅饼币 D.黄金面具
3.小刚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粒子不断运动”的研究,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无色酚酞溶液变红,则物质X是( )
A.浓盐酸
B.浓硫酸
C.浓氨水
D. 浓食盐水
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读取液体体积 B.闻气味 C.测定溶液PH D.稀释浓硫酸
5.小王同学往厨房的纯碱中滴加白醋,发现有气体生成。已知白醋里含3%~5%的醋酸(CH3COOH),醋酸与盐酸的化学性质相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白醋里含有氢离子 B. 生成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C. 白醋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D. 白醋的酸味是其化学性质
6.某化合物在水中能完全电离,将该化合物配制成甲、乙、丙三种不同浓度的水溶液,对溶液中所含阴、阳离子数目进行测定,结果如图所示。由图可判断该化合物可能是( )
A. CaCl2. B. Al(NO3)3.
C. NaOH. D. H2SO4
7.下表记录了物质X的溶液分别加入到另外三种物质的溶液中产生的现象.则物质X的化学式可能是( )
| 氢氧化钠 | 碳酸钠 | 石蕊溶液 |
物质X | 无明显现象 | 产生气泡 | 溶液变红 |
A. Ca(OH)2. B. CuSO4. C. H2SO4. D. NaCl
8.下列各组物质,能在pH=1的溶液中大量共存,且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A.NaNO3 HCl Na2SO4 B.NaNO3 NaCl CuSO4
C. NaCl Na2SO4 Na2CO3 D. NaOH BaCl2 Na2SO4
9.人和动物从食物中获取的能量属于( )
A. 热能. B. 贮存能. C. 化学能. D. 机械能
10.在①氧化铁②金属锌③氢氧化铜④氯化钡溶液四种物质中,跟稀硫酸、稀盐酸都能发生反应且反应中表现了“酸的通性”的组合是( )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1.如图所示,夹子开始处于关闭状态,将液体A滴入试管②与气体B充分反应,打开夹子,可发现试管①内的水立刻沸腾了。则液体A和气体B的组合不可能的是下列的( )
A. 稀硫酸、氨气
B. 水、一氧化碳
C. 硝酸银溶液、氯化氢
D. 氢氧化钠溶液、二氧化碳
12.甲、乙、丙、丁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部分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去。“−”表示物质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下列推论不正确的是( )
A. 若甲是碳酸钙,则乙转化成丙的反应可以是放热反应
B. 若乙是常用的溶剂,则丁可以是单质碳
C. 若甲是碳酸钠,乙是硫酸钠,则丁可以是氯化钡
D. 若丙是二氧化碳,丁是熟石灰,则丁可以通过复分解反应转化为乙
13.在一密闭容器中有A,B,C,D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使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物质 | a | b | c | d |
反应前质量/g | 90 | 10 | 8 | 2 |
反应后质量/g | 11 | 59.25 | 29.75 | 10 |
则该密闭容器中发生的化学反应类型为( )
A. 置换反应 B. 分解反应 C. 化合反应 D. 复分解反应
14.有等质量的镁和铁,镁放入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中,铁放入质量分数为10%的稀硫酸中,产生氢气的质量随反应时间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结果可能的是( )
①反应后镁有剩余
②反应后铁有剩余
③反应后稀硫酸有剩余
④反应后稀盐酸有剩余
⑤消耗的铁和镁的质量相等
⑥消耗的稀硫酸和稀盐酸质量相等
A. ①③⑤ B. ①②③
C. ①④ D. ②③⑥
15.将一根洁净的铜丝放入
溶液中,一段时间后,溶液从无色变为蓝色,铜丝表面生长出如图所示的白色“树枝”,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白色“树枝”的成分是银
B. 溶液变为蓝色,表明转变为Cu2+
C. 所得溶液中肯定不含有Ag+
D. 铜的金属活动性比银的强
二、简答题(本题共有9小题,20个空格,每空2分,共40分)
16.判断下列物质哪些属于酸?哪些属于碱?
Na2CO3、HCl、HNO3、CaCO3、NaOH、CuSO4、H2SO4、Ca(OH)2
酸:___ ___;碱:__ ____
17.测定人体体液的pH 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身体状况,如图是小茗同学体检报告单截图,看图后回答问题:
项目 | 检测值 | 正常pH范围 |
血浆 | 7.4 | 7.35−7.45 |
胃液 | 0.8 | 0.9−1.5 |
胆汁 | 7.21 | 7.1−7.3 |
胰液 | 7.8 | 7.5−8.0 |
(1)小茗同学的指标中有一项出现异常,医生除了给他开了药物之外,还提醒他注意饮食,下列食物(近似PH如下) 中适合该同学得有__ _。
A. 番茄(4.0−−4.4) B.苹果(2.9−−3.3)
C.牛奶(6.3−6.6) D.豆浆(7.4−−7.9)
(2)小茗同学想到在实验室中可用pH试纸测量溶液酸碱度,于是他从家里找来苹果,并用湿润的pH试纸进行了测量,那么测得的pH比实际结果_ __。
A. 偏大 B.偏小 C.不变 D.无法判断
18.石油是经济发展、国防建设的重要资源。从石油炼制的产品中可以获得一系列与甲烷结构相似的化合物,如乙烷[C2H6]、丙烷[C3H8]、丁烷[C4H10]等。(1)甲烷是一种①无色、无味的气体,②难溶于水,③在1500∘C以上的高温下能分解为碳和氢气,④充分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以上叙述中属于甲烷物理性质的是________(选填序号)。
(2)请模仿甲烷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写出丙烷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19.化学与科技、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1)超氧化钾(KO2)常备于急救器和消防队员背包中,遇水能迅速反应放出氧气:
2KO2+2H2O=2KOH+X+O2 ↑,则X的化学式是
(2)一种冷敷创口贴中间有个凸起的小囊区,如图。按贴伤口的同时小囊区的水和硝酸铵固体被挤破混合,利用硝酸铵固体溶解时溶液温度 (选填“升高”或“降低”),使毛细血管收缩,起到快速止血的作用。
20.现有A. B. C. D. E五种溶液,它们分别是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碳酸钠溶液、氯化钠溶液和稀硫酸中的一种。经鉴别后编写成如图的检索表,请据表回答下列问题:
(1)A中的溶质是_ __(填化学式)。
(2)如果要鉴别C. E时,可选用题中五种溶液中的__ _。
21.为了验证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如下实验:Ⅰ。将铁片浸入稀硫酸;Ⅱ。将铜片浸入稀硫酸;Ⅲ。将铁片浸入硝酸银溶液。
(1)写出实验Ⅲ发生的化学方程式_ __。
(2)上述实验_ __(选填“能”或“不能”)验证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3)将铁、铜、银三种金属浸入_ __溶液(只填一种),即可验证它们的活动性顺序。
22.将一套如图所示的密闭装置放在天平上,使天平平衡,经过一段时间后出现的情况是指针 (填“偏左”或“偏右”),原因是
23.从海水中得到的粗盐,往往含有可溶性杂质(主要有CaCl2、MgCl2、Na2SO4)和不溶性杂质(泥沙等),必须进行分离、提纯后才能用于工业生产和人们的日常生活,粗盐提纯部分流程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②③④都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 __反应。
(2)为了除净杂质,需加过量的NaOH和Na2CO3,而过量的NaOH和Na2CO3可加入适量的_ __除去。
(3)不能将③中的试剂换成KOH,理由是__ _。
24.黑白复印机用的墨粉中常添加Fe3O4粉末,Fe3O4是由Fe2+、Fe3+和O2-按1:2:4的个数比构成的.如图是氧化沉淀法生产复印用Fe3O4粉末的流程简图.已知第④步反应中各元素化合价保持不变.
(1)Fe3O4粉末在复印机的电磁场作用下能使墨粉形成字迹或图案,这不仅利用了Fe3O4有磁性,还利用了Fe3O4是______色.
(2)第②步加入试剂X,生成Fe(OH)2的反应方程式为__ ____.
(3)在第③步反应中要控制通入O2的量,以使生成的Fe(OH)2和Fe(OH)3的质量比等于__ ____,才能确保最终生成Fe3O4,操作Y的名称为__ ____.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4题,每空3分,共45分)
25.小海探究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时其温度的变化后,由于疏忽,未将盛氢氧化钠固体试剂的瓶塞塞紧,一段时间后,它可能变质了。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 _.
小海对该样品进行了系列探究:
【提出问题1】:该样品真的变质了吗?
【实验方案1】:取该样品少量于试管里,加入适量的水,振荡,样品全部溶于水,再向其中滴加氢氧化钙溶液,观察到_ __说明样品真的变质了。
【提出问题2】:该样品是部分变质还是全部变质?
【实验方案2】:取该样品少量于烧杯里,加适量的水,搅拌,全部溶解后,再向其中加入_ _溶液,然后过滤,再向滤液里滴加无色酚酞试液,观察到变成红色,说明该样品是部分变质。
26.小柯家新买了水龙头,从说明书上了解到该水龙头是铜质镀铬的。他想起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没有铬,为了解铬与铝、铜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的相对位置关系,进行如下探究活动。
【查阅资料】①铝是银白色有光泽的金属,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无色的硫酸铝溶液;
②铬(Cr)是银白色有光泽的金属,在空气中表面能生成抗腐蚀性的致密氧化膜,铬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蓝色的硫酸亚铬(CrSO4)溶液。
【实验过程】取大小相同的三种金属薄片,用砂纸打磨光亮。
| 实验一 | 实验二 | 实验三 |
实验 方案 |
|
|
|
实验 现象 | 铬片表面产生气泡缓慢,溶液变蓝色。 | 无现象 | 铝片表面产生气泡较快。 |
结论 | 铬能和稀硫酸反应,反应速率较慢。 | 铜不与稀硫酸反应 | 铝能与稀硫酸反应,反应速率较快。 |
三种金属在金属活动性顺序关系是 |
【回答问题】(1)三种金属在金属活动性顺序关系是_ __
(2)实验一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 _
(3)小东提出用硫酸铜溶液代替上述实验中的稀硫酸也能得出三种金属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的相对位置关系,小燕认为不可行,理由是__ _
27.获悉某处矿井中瓦斯报警器发出警报后,学校兴趣小组请求该矿井安全监测人员提供了少量气体样品,进行成分探究。兴趣小组经资料查询,通常瓦斯气体可能含有CO、CO2、CH4等气体。为确定该气体是否含有这三种气体中的一种或几种,小组组长初步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供大家讨论:(已知:CH4+4CuO △== 4Cu+CO2+2H2O)
(1)同学甲认为,氧化钙的作用是 ,小组成员一致同意;
(2)同学乙认为,若装置C中CuO变红,则除了甲烷与CuO可能发生反应外,还可能发生的反应是__ 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同学丙认为,欲通过D装置中浓硫酸因吸收水分而增重,说明混合气体中含有CH4的思路不严密,认为需要在__ _(填序号)间再增加一个装浓硫酸的洗气瓶(编号为F),才能证明含有CH4;
(4)B装置的作用是_ __。
(5)综合上述讨论,兴趣小组将经过安全处理后的混合气体,通过改进后的装置进行了实验探究,请根据实验现象和数据填写结论:
装置 | 实验现象/数据 | 实验结论 |
A | 石灰水变浑浊 | 通过实验现象和数据,小组成员一致认为该气体样品中含有_ __。 |
B | 无明显现象 | |
C | 黑色粉末变成红色 | |
D | 装置D增重3.6g | |
E | 装置E增重4.4g |
28.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装置(部分固定装置略)制备氮化钙(Ca3N2,易与水反应),并测定其化学式。
(1)连接好实验装置,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方法是__ _.
(2)制备氮化钙的操作步骤是:
①打开活塞K并通入N2;
②点燃酒精灯,进行反应;
③反应结束后,先熄灭酒精灯,待_ __,停止通N2并关闭活塞K;
④拆除装置,取出产物。
(3)数据记录如下:
①按上述操作进行实验,若测得硬质玻璃管内产物的质量为4.7克,则X:Y=
②上述实验产生误差的原因可能是__ _ (选填编号).
A..钙与N2未充分反应 B.通入的氮气中含有水蒸气
C.使用的钙部分变质为氧化钙
四、解答题(本题有7小题,第29题6分,第30题6分,第31、32、33、34题8分,第35题11分,共55分)
29.(1)新鲜芋艿在去皮时会产生一种白色汁液,汁液内含有一种碱性物质−−皂角甙,沾上它会奇痒难忍。下列物质可用来涂抹止痒的是_ __(填字母).
A. 食醋 B. 熟石灰 C. 纯碱
(2)有经验的人遇到这种情况,会将手靠近火源烘一烘,也可以达到止痒的效果;如果将带皮芋艿煮熟后,再用手去皮也不再会有痒的感觉。根据上述现象,请你推测皂角甙的一种化学性质:_ __.
(3)去皮的芋艿在自然条件下,表面很快因氧化变成黄色,但并不影响营养价值。有些不法商贩会用亚硫酸钠溶液浸泡,使其外观变得嫩白,造成食品安全问题。下面做法也会带来食品安全问题的是_ __(填字母).
A. 粮库内充入氮气使粮食不易变质 B.食盐中加碘防止甲状腺肿大
C. 海产品用甲醛溶液保鲜 D.用纯碱除去面团发酵产生的酸。
30.进行了如图2实验,注射器中的试剂P是稀盐酸,结果鸡蛋真的吐了出来。请结合化学反应、压强等科学知识解释“瓶吞鸡蛋”和“瓶吐鸡蛋”的原因。
31.某牙膏的标签内容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组成单氟磷酸钠的元素种类有_ __种;
(2)单氟磷酸钠中氟元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计算结果用最简分数表示)
(3)一支新买的该牙膏中氟元素的质量是多少克?
(4)一支新买的该牙膏中单氟磷酸钠的质量是多少克?
32.在科学家的眼里二氧化碳是可以利用的重要资源,只要有合适的条件,可以像发生光合作用那样将二氧化碳转变为所需要的产物。我国科学家陈乾旺等研究成果表明,在440℃和800大气压条件下,二氧化碳和金属钠反应产生金刚石和碳酸钠,合成的金刚石直径最大可达1.2毫米,完全可以满足工业用途。
(1)二氧化碳与金属钠反应生成金刚石和碳酸钠的化学方程式为:__ _,化学反应类型是__ _.
(2)理论上66克二氧化碳可以制得多少克金刚石?(列式计算,相对原子质量:C —12 O—16 Na —23)
33.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中配制了100克氢氧化钠溶液,取其中20克置于烧杯中,将质量分数为14.6%的稀盐酸慢慢滴入烧杯中,以测定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并使用数字传感仪测得溶液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甲所示。
(1)配制氢氧化钠溶液时,除了烧杯、天平和玻璃棒等仪器外,还需要图乙中的___(填字母)仪器。
(2)反应进行到A点时,溶液中的pH__ _7(选填“>”“<”或“=”).
(3)兴趣小组所配制的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
(4)反应进行到B点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
34.为了测定某品牌食用纯碱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小明取10克食用纯碱样品和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硫酸,进行如图甲实验,实验前后,均需往装置中缓慢通入一会儿氮气.(样品中其他成分不与稀硫酸反应,氮气不参与任何反应)
(1)实验前,先往A装置通入一会儿氮气的目的是__ _.
A. 避免容器中的空气对实验干扰
B. 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C. 将反应产生的CO2气体全部赶到C装置中
(2)随着纯碱样品与稀硫酸反应,C装置增加的质量变化情况如图乙所示,则该食用纯碱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Na2CO3+H2SO4═Na2SO4+H2O+CO2↑)
(3)若将稀硫酸换为浓盐酸,实验中C装置增加的质量会偏大,
请说明理由_ _ _.
35.在一烧杯中盛有150gBaCl2和HCl的混合溶液,向其中逐渐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2CO3溶液,混合溶液的质量与所滴入的Na2CO3溶液的质量关系图象如图所示。
(1)在实验过程中,AB段看到的明显实验现象是__ _。
(2)当滴入的Na2CO3溶液80克时,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__ _。
(3)求原溶液中HCl的质量分数为__ _。(计算结果精确到0.1%)
(4)当滴入Na2CO3溶液至图中B点时,通过计算求所得不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计算结果精确到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