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册课时分层作业6 向心加速度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6/579891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册课时分层作业6 向心加速度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6/579891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册课时分层作业6 向心加速度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6/5798914/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3 向心加速度课时练习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3 向心加速度课时练习,共6页。
(时间:40分钟 分值:100分)
[合格考达标练]
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1.关于向心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向心加速度是描述线速度大小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B.向心加速度只改变线速度的方向,不改变线速度的大小
C.向心加速度的大小恒定,方向时刻改变
D.向心加速度是平均加速度,大小可用a=eq \f(v-v0,t)来计算
B [向心加速度只改变线速度的方向,不改变线速度的大小,它是描述线速度方向变化快慢的物理量,选项A错误,B正确;只有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大小才恒定,选项C错误;公式a=eq \f(v-v0,t)适用于平均加速度的计算,向心加速度是瞬时加速度,D错误.]
2.做匀速圆周运动的两物体甲和乙,它们的向心加速度分别为a1和a2,且a1>a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的线速度大于乙的线速度
B.甲的角速度比乙的角速度小
C.甲的轨道半径比乙的轨道半径小
D.甲的速度方向比乙的速度方向变化快
D [由于不知甲和乙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大小关系,故不能确定它们的线速度、角速度的大小关系,A、B、C错;向心加速度是表示线速度方向变化快慢的物理量,a1>a2,表明甲的速度方向比乙的速度方向变化快,D对.]
3.A、B两小球都在水平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A球的轨道半径是B球轨道半径的2倍,A的转速为30 r/min,B的转速为15 r/min.则两球的向心加速度之比为( )
A.1∶1 B.2∶1
C.4∶1 D.8∶1
D [由题意知A、B两小球的角速度之比ωA∶ωB=nA∶nB=2∶1,所以两小球的向心加速度之比aA∶aB=ωeq \\al(2,A)RA∶ωeq \\al(2,B)RB=8∶1,D正确.]
4.(多选)一个小球以大小为an=4 m/s2的向心加速度做匀速圆周运动,半径r=1 m,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运动的角速度为2 rad/s
B.小球做圆周运动的周期为π s
C.小球在t=eq \f(π,4) s内通过的位移大小为eq \f(π,20) m
D.小球在π s内通过的路程为零
AB [由a=ω2r得角速度ω=eq \r(\f(a,r))=2 rad/s,A对;周期T=eq \f(2π,ω)=π s,B对;小球在t=eq \f(π,4) s内通过eq \f(1,4)圆周,位移大小为eq \r(2)r=eq \r(2) m,C错;小球在π s内通过的路程为一个圆周的长度2πr=2π m,D错.]
5.如图所示,半径为R的圆环竖直放置,一轻弹簧一端固定在环的最高点A,一端系一带有小孔穿在环上的小球,弹簧原长为eq \f(2,3)R.将小球从静止释放,释放时弹簧恰无形变,小球运动到环的最低点时速率为v,这时小球向心加速度的大小为( )
A.eq \f(v2,R) B.eq \f(v2,2R)
C.eq \f(3v2,2R) D.eq \f(3v2,4R)
A [小球沿圆环运动,其运动轨迹就是圆环所在的圆,轨迹的圆心就是圆环的圆心,运动轨迹的半径就是圆环的半径,小球运动到环的最低点时,其向心加速度的大小为eq \f(v2,R),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上.选项A正确.]
6.如图所示,两轮压紧,通过摩擦传动(不打滑),已知大轮半径是小轮半径的2倍,E为大轮半径的中点,C、D分别是大轮和小轮边缘上的一点,则E、C、D三点向心加速度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anC=anD=2anE B.anC=2anD=2anE
C.anC=eq \f(anD,2)=2anE D.anC=eq \f(anD,2)=anE
C [同轴转动,C、E两点的角速度相等,由an=ω2r,有eq \f(anC,anE)=2,即anC=2anE;两轮边缘点的线速度大小相等,由an=eq \f(v2,r),有eq \f(anC,anD)=eq \f(1,2),即anC=eq \f(1,2)anD,故选C.]
二、非选择题(14分)
7.在男女双人花样滑冰运动中,男运动员以自身为转动轴拉着女运动员做匀速圆周运动.若运动员的转速为30 r/min,女运动员触地冰鞋的线速度为4.8 m/s,求女运动员做圆周运动的角速度、触地冰鞋做圆周运动的半径及向心加速度大小.
[解析] 男女运动员的转速、角速度是相同的,
由ω=2πn得ω=2×3.14×30/60 rad/s=3.14 rad/s
由v=ωr得r=eq \f(v,ω)=eq \f(4.8,3.14) m=1.53 m
由a=ω2r得a=3.142×1.53 m/s2=15.1 m/s2.
[答案] 3.14 rad/s 1.53 m 15.1 m/s2
[等级考提升练]
一、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1.如图所示,半径为R的圆盘绕过圆心的竖直轴OO′匀速转动,在距轴为r处有一竖直杆,杆上用长为L的细线悬挂一小球.当圆盘以角速度ω匀速转动时,小球也以同样的角速度做匀速圆周运动,这时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则小球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为( )
A.ω2R B.ω2r
C.ω2Lsin θ D.ω2(r+Lsin θ)
D [小球运动的轨迹是水平面内的圆,如题图中虚线所示,其圆心是水平面与转轴OO′的交点,所以圆周运动的半径为r+Lsin θ,由an=rω2,可知其加速度大小为ω2(r+Lsin θ),选项D正确.]
2.一小球质量为m,用长为L的悬绳(不可伸长,质量不计)固定于O点,在O点正下方eq \f(L,2)处钉有一颗光滑钉子.如图所示,将悬线沿水平方向拉直无初速度释放后,当悬线碰到钉子后的瞬间,则 ( )
A.小球的角速度突然增大
B.小球的线速度突然减小到零
C.小球的向心加速度突然增大
D.小球的向心加速度不变
AC [由于悬线与钉子接触时,小球在水平方向上不受力,故小球的线速度不能发生突变,由于做圆周运动的半径变为原来的一半,由v=ωr知,角速度变为原来的两倍,A正确,B错误;由an=eq \f(v2,r)知,小球的向心加速度变为原来的两倍,C正确,D错误.]
3.(多选)如图所示为摩擦传动装置,B轮转动时带动A轮跟着转动,已知转动过程中轮缘间无打滑现象,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B两轮转动的方向相同
B.A与B转动方向相反
C.A、B转动的角速度之比为1∶3
D.A、B轮缘上点的向心加速度之比为3∶1
BC [A、B两轮属齿轮传动,A、B两轮的转动方向相反,A错误,B正确.A、B两轮边缘的线速度大小相等,由ω=eq \f(v,r)知,eq \f(ω1,ω2)=eq \f(r2,r1)=eq \f(1,3),C正确.根据a=eq \f(v2,r)得,eq \f(a1,a2)=eq \f(r2,r1)=eq \f(1,3),D错误.]
4.(多选)如图所示,一圆环以直径AB为轴做匀速转动,P、Q、R是环上的三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向心加速度的大小aP=aQ=aR
B.任意时刻P、Q、R三点向心加速度的方向相同
C.线速度vP>vQ>vR
D.任意时刻P、Q、R三点的线速度方向均不同
BC [R、Q、P三点的轨道圆心都在轴AB上,且它们的轨道平面互相平行,因此三点的角速度相同,由于向心加速度方向也相同且指向轴AB,由an=rω2可知:aP>aQ>aR,又由v=ωr可知vP>vQ>vR,选项A错误,B、C正确;三点的线速度方向都沿轨迹的切线方向,故它们的线速度方向相同,选项D错误.]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共26分)
5.(12分)如图所示,压路机大轮的半径R是小轮半径r的2倍,压路机匀速行进时,大轮边缘上A点的向心加速度是0.12 m/s2,那么小轮边缘上的B点向心加速度是多少?大轮上距轴心的距离为eq \f(R,3)的C点的向心加速度是多大?
[解析] 因为vB=vA,由a=eq \f(v2,r),得eq \f(aB,aA)=eq \f(rA,rB)=2
所以aB=0.24 m/s2
因为ωA=ωC,由a=ω2r,得eq \f(aC,aA)=eq \f(rC,rA)=eq \f(1,3)
所以aC=0.04 m/s2.
[答案] 0.24 m/s2 0.04 m/s2
6.(14分)如图所示,甲、乙两物体自同一水平线上同时开始运动,甲沿顺时针方向做匀速圆周运动,圆半径为R;乙做自由落体运动,当乙下落至A点时,甲恰好第一次运动到最高点B,求甲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的大小.(重力加速度为g)
[解析] 设乙下落到A点所用时间为t,则对乙,满足R=eq \f(1,2)gt2得t=eq \r(\f(2R,g))
这段时间内甲运动了eq \f(3,4)T,即
eq \f(3,4)T=eq \r(\f(2R,g))①
又由于an=ω2R=eq \f(4π2,T2)R②
由①②得,an=eq \f(9,8)π2g.
[答案] eq \f(9,8)π2g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物理必修 第二册3 向心加速度同步练习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旋转纽扣”是一种传统游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3 向心加速度课后练习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3向心加速度 课时作业6,0m,B点的转弯半径为4,1s,轮子转过30°角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2 重力势能达标测试,共7页。
![英语朗读宝](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27f0ad84943772f8cdf3a353ba2877c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