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部编版必修下册:第5课 古代非洲与美洲(学案)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8/580215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19-2020学年部编版必修下册:第5课 古代非洲与美洲(学案)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8/580215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5课 古代非洲与美洲导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5课 古代非洲与美洲导学案,共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课程标准,知识梳理,课堂小结,随堂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5课 古代非洲与美洲(学案)
一、课程标准
通过了解古代世界其他地区的社会状况,认识这一时期世界各区域文明的多元面貌
二、知识梳理
一、古代非洲文明
1.西非文明:
(1)表现:西非居民班图人培育出了甜高粱、西瓜和棉花等重要农作物,驯养了牛,引进了绵羊和山羊等,掌握了冶铁技术。
(2)传播:班图人的活动区域逐渐扩展到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到11世纪,班图人成为当地的主要居民,农业、畜牧业和冶铁技术也传播到非洲大部分地区。
2.北非文明:公元前后,在今埃塞俄比亚地区兴起了阿克苏姆王国。4世纪,阿克苏姆王国进入鼎盛时期,一度成为地区强国。
3.东非文明:
(1)原因:由于农业的进步、环印度洋贸易的发展和伊斯兰教的传入,10-15世纪,在东非沿海地区产生了一系列国家。
(2)代表:桑给巴尔、蒙巴萨和摩加迪沙等。
(3)概况:
①广泛使用奴隶,经济上以种植瓜果蔬菜的园艺业为主,对外贸易发达,城市繁荣。
②阿拉伯商人从印度、波斯和中国等地把瓷器、纺织品等各种手工业品输入非洲。作为交换,当地出口黄金、象牙和奴隶等。
4.西非国家的兴起:
(1)概况
①在西非,8-15世纪,加纳、马里和桑海等国家先后兴起。
②这些国家拥有丰富的黄金资源,控制着穿越撒哈拉沙漠的商路和黄金交易,极其富有。也出口象牙和奴隶,买进马、布匹和盐。
(2)马里的强盛
①扩张:马里征服加纳后,进一步扩张,逐步把塞内加尔河和尼日尔河流域纳入版图,成为西非最强大的国家。
②经济:马里继承并扩大了加纳的贸易,城市和文化相当繁荣。廷巴克图成为西非重要的文化中心,不少学者来此讲学和访问。
(3)桑海的崛起
①概况:桑海原为马里属国,后利用马里内乱崛起,攻灭马里,确立了在西非的霸主地位,16世纪达于极盛。
②统治:
政治上:实行中央集权,官吏直接由国王任免。
经济上:扩大对外贸易,奴隶成为生产中的重要力量。
文化教育上:兴建学校,鼓励文化发展。
③衰落:16世纪末,桑海因遭遇外来入侵逐渐衰落。
5.南非津巴布韦兴起:
(1)时间:11世纪末,班图人建立了津巴布韦国家。
(2)表现:14-15世纪,津巴布韦进入鼎盛时期,包括今南非的部分地区都被纳入它统治之下。
二、古代美洲文明
(一)概况
在农业和贸易发展的基础上,印第安人在中美洲、南美洲创造了玛雅、阿兹特克和印加文明。
(二)表现
1.玛雅文明
(1)经济上:发展了以种植玉米为主的农业。
(2)政治上:建立了众多城市国家。氏族首领、贵族和祭司构成了统治阶级;一般氏族成员成为平民,从事农业和手工业。
(3)城市建设:城市建筑精美,有用于祭祀的金字塔庙宇。
(4)文化:制造精美陶器,发明了独特的文字,用复杂的历法纪年,并采用20进制,也知道“零”的概念。
(5)衰落:15世纪中期,玛雅文明衰落。
2.阿兹特克文明
(1)概况:14世纪,阿兹特克人兴起于今墨西哥地区。16世纪初,阿兹特克人国家进入鼎盛时期,控制了整个墨西哥谷地及其周边部落,人口有600 余万。
(2)政治:上层阶级垄断官职,掌握军队。被征服者由原来的部落首领管理,但需向阿兹特克人缴纳贡赋。
(3)经济:经济基础是农业。发明了“浮动园地”,扩大了耕地面积。
(4)都城:特诺奇蒂特兰位于特斯科科湖中的岛上,有淡水供应,全城水渠和道路纵横交错。
3.印加文明
(1)概况:12世纪,印加人以库斯科为都城建立国家。15世纪末16世纪初,印加国家发展到鼎盛时期。
(2)统治状况:
①最高统治者是国王,世袭继承,拥有行政、立法和军事大权。土地、矿藏和牲畜归国家所有。
②将全国划分为四大政区,每个政区设立一个长官,由贵族充任。政区之下,再按照人口多少设置各级官员。
③为征税和征兵,政府编制了详细的人口调查表。
④帝国修建了完善的道路系统,用于传递政府的命令和情报,以及调动军队。
⑤政府还将征服地区的部分或全部居民迁移到新地区,以防止他们反抗。
三、课堂小结
四、随堂练习
一、选择题
1.阿克苏姆已使用金属铸币,铸币正反两面分别刻有国王手持宝剑和棕榈叶的图案,象征王权的威严与仁德,从中可以看出( )
A.金属铸币的推行有助于强化王权
B.阿克苏姆商品经济发达
C.阿克苏姆金属冶炼业发达
D.阿克苏姆地区农业和手工业都很发达
解析:A 从材料“象征王权的威严与仁德”可以看出阿克苏姆金属铸币有助于强化王权,故A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经济生活为政治服务,并非是强调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的情况,故B、C、D三项错误。
2.桑海君主拥有最多的土地,由一村村的奴隶在监工的监督下进行耕种。奴隶劳动在桑海经济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他们多半是战争的俘虏。材料反映了( )
A.桑海战争不断
B.在桑海,奴隶是最主要的劳动者
C.桑海尚处于奴隶制社会时期
D.在桑海,农业是主要的经济部门
解析:C 从材料可以看出桑海还存在着奴隶劳动,君主通过剥削奴隶的劳动获得财富,说明此时尚处于奴隶制社会,故C项正确;材料虽然强调战俘往往成为奴隶,但是无法看出战争不断,故A项错误;材料强调战俘成为奴隶,是主要的劳动者,但是并未说明是最主要的劳动者,故B项错误;材料也没有说明农业的地位,故D项错误。
3.津巴布韦国家在其鼎盛时期便向外扩张,石建文化迅速向外传播,类似于大津巴布韦的石建出现于高原的东部、西南部、中部和北部。从中可以看出( )
A.战争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B.巨石文化并非是津巴布韦独有
C.津巴布韦已经发展到较高文明阶段
D.巨石文明是由地理环境决定的
解析:A 从材料“津巴布韦国家在其鼎盛时期便向外扩张,石建文化迅速向外传播”可以看出津巴布韦对外扩张推动了文化的交流和传播,故A项正确。
4.“在农业生产中他们培育了对人类有重大贡献的新品种,如玉米、西红柿、南瓜、豆子、甘薯、辣椒、可可、香兰草和烟草等,其中玉米的培植对人类贡献最大。”“他们”是指( )
A.玛雅人B.阿兹特克人
C.印加人D.雅利安人
解析:A 玛雅人是最早种植玉米的民族。因此选A。
5.在古代美洲文明的进程中,玛雅文明曾被誉为“美洲的希腊”。这主要因为玛雅文明( )
A.与希腊文明有相同的内容
B.与希腊文明有相似的地位
C.最早被欧洲希腊人发现
D.与希腊文明一样,以商贸见长
解析:B 玛雅人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民族。远在公元前1500年,他们的社会发展水平已达到相
当的高度,创造出举世闻名的玛雅文明,被后人称誉为“美洲的希腊”,因此选B。
二、非选择题
6.玛雅文明曾是地球上最灿烂、也是最神秘的文明之一。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现今人们对古玛雅的认识建立在100多年来对墨西哥东部、危地马拉、洪都拉斯、萨尔瓦多和伯利兹等地古玛雅遗址考古发掘和记录的基础上。20世纪初,一些博物馆和调查机构对玛雅文明进行了当代意义上的学术研究。玛雅的考古、建筑、艺术史、古文字破译都是热门研究领域。目前为止,借助古文字破译的成果,我们已基本能理解一篇玛雅历史文献中80%的内容,并能用玛雅语进行朗读。玛雅古文字研究者的兴趣已经不仅局限于释读文字,而更多关注其包含的文化意义,如象征和隐喻等。
——孙妙凝《玛雅文明为何“神秘”消失》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图中建筑体现的玛雅文明的特点。
(2)据材料二,指出玛雅文明研究借助的主要载体是什么,说明当代对玛雅文明研究呈现出的新趋向。
答案:(1)特点:梯形结构;用于祭祀。
(2)载体:古玛雅遗址考古发掘和记录。趋向:研究领域的扩大化;文字研究的深入化。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二单元 中古时期的世界第5课 古代非洲与美洲导学案,共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素养探究,史论阐释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5课 古代非洲与美洲学案,共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古代非洲文明,古代美洲文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二单元 中古时期的世界第5课 古代非洲与美洲导学案及答案,共9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古代非洲文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