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新教材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同步教学课件:基础案 6.1 气象与水文灾害 课件(25张)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580242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0-2021学年新教材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同步教学课件:基础案 6.1 气象与水文灾害 课件(25张)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580242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0-2021学年新教材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同步教学课件:基础案 6.1 气象与水文灾害 课件(25张)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5802421/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0-2021学年新教材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同步教学课件:基础案 6.1 气象与水文灾害 课件(25张)第4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5802421/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0-2021学年新教材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同步教学课件:基础案 6.1 气象与水文灾害 课件(25张)第5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5802421/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0-2021学年新教材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同步教学课件:基础案 6.1 气象与水文灾害 课件(25张)第6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5802421/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0-2021学年新教材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同步教学课件:基础案 6.1 气象与水文灾害 课件(25张)第7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5802421/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0-2021学年新教材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同步教学课件:基础案 6.1 气象与水文灾害 课件(25张)第8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5802421/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地理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气象与水文灾害背景图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地理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气象与水文灾害背景图课件ppt,共2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洪涝灾害定义,洪涝灾害分布,成因分析,洪涝灾害的危害,干旱灾害定义,干旱灾害分布,干旱灾害的危害,台风定义,台风成因及台风结构,台风带来的灾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问题探究1——洪涝灾害和干旱灾害
读我国洪涝灾害和干旱灾害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我国旱涝灾害分的特点是什么?2.洪涝灾害多发地区洪涝灾害多发的原因是什么?3.我国大江大河中下游平原成为洪涝重灾区的人为有哪些?4.我国旱灾多发地区有那些?最严重的地区是哪里?
(1)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2)降水集中,地形平坦,排水不畅。(3)不合理的围湖造田,滥伐深林,水土流失严重导致河湖水库阻塞;在下游洼地过度开发;经济发达,人口密度大。(4)华北、华南、西南和江淮地区。最严重的 是华北地区
洪涝灾害分布主要受气候和地形因素的影响,从气候因素看,洪涝灾害主要分布于亚热带季风区、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温带季风气候区、温带海洋气候区;从地形因素看,主要分布在沿河、沿海的低洼地区。
自然:①气候 ②地形 ③水文(河道宽窄、弯曲程度、顶托作用等)④水系(流域面积、泄洪通道等)⑤植被(覆盖率低,涵养水源能力)人为:①破坏植被—调蓄径流能力下降,水土流失淤积抬高河床②围湖造田、围垦湿地—导致其对径流调蓄能力下降③地面硬化—下渗减少,地表径流增加
注:顶托作用是指支流水流被干流高水位所阻,形成的壅水现象。在黄河下游汇入的支流,如沁河、天然文岩渠、金堤河、大清河等,因干流河床淤高,遇黄河涨水,支流来水就受到顶托。海水涨潮或河、湖水位增高,挡住流入的河水,使不易下泄。
洪水常常淹没农田、聚落等,破坏交通、通信、水利等基础设施,造成人员伤亡、农作物减产、交通受阻、人畜饮水困难等。
洪涝还会导致河流泥沙淤塞、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洪水过后易引发霍乱等疫情,威胁人类身体健康。
干旱是因长时间无降水或降水异常偏少造成的空气干燥、土壤缺水的现象,当干旱持续时间较长,影响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时,称为干旱灾害。
2012年2月,四川省攀枝花市,见底的水库
在全球范围内来看,非洲、大洋洲、亚洲的内陆地区是旱灾频繁发生的地方,其中非洲最为严重。
在我国范围内看,华北、华南、西南和江淮地区是旱灾较为频繁的地区,其中华北地区的旱灾最为频繁,影响最严重。西北地区常年干旱,且人口和耕地较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因此并不能造成较大损失。
对于种植业,干旱极易造成农作物减产乃至颗粒无收;对于畜牧业,干旱容易导致草场退化和土地沙漠化;干旱严重时还会造成水资源短缺,人畜饮水困难。
此外,干旱还容易诱发沙尘暴、火灾、虫灾等。例如,旱灾经常和蝗灾相伴发生。
问题探究1——台风灾害和寒潮灾害
材料一 2019年8月14日电据国家气候中心消息,超强台风“利奇马”是今年以来登陆我国的最强台风, 陆上滞留时间为1949年以来第六长,风雨综合强度指数为1961年以来最大,十多个省(市)受影响,直接经济损失为2000年以来第二多。“利奇马”风雨强度大,影响区域又位于我国东部经济发达、人口密集的地区,加之北方沿海地区面对台风灾害防御能力较弱,造成了严重的灾害损失。据应急管理部统计,截至2019年8月14日,“利奇马”共造成1402.4万人受灾,56人死亡,14人失踪,1.5万间房屋倒塌,农作物受灾面积113.7万公顷,其中绝收面积9.35万公顷,直接经济损失515.3亿元。
材料二 2008年1月中旬至2月初,我国南方广大地区遭遇50年一遇大范围低温雨雪冰冻天气。 持续的低温雨雪冰冻天气给贵州、湖北、湖南、安徽等20个省(区、市)造成重大灾害。据国家民政部统计,此次灾害受灾人口达1亿多人,直接经济损失达到了540多亿元。
1.台风形成于热带和副热带洋面上,而赤道上的洋面不能形成,为什么?2.超强台风“利奇马”登录给我国带来了哪些危害?3.为什么四川盆地、广东、海南、台湾一带及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寒潮不易侵入?4.台风和寒潮灾害是不是“百害而无一利”呢?试分析台风和寒潮有益的影响?
(1)台风形成的条件,第一要有广阔的暖洋面,海水通过蒸发向大气提供足够的水汽,第二上冷下热的不稳定大气层结,促使空气上升。第三地转偏向力使空气旋转。,副热带海区提供了这三个条件。赤道上没有地转偏向力。(2)台风的危害狂风暴雨风暴潮(3)提示寒潮在南侵过程中,受沿途阴山、秦岭、南岭等东西走向山脉的阻挡,势力不断减弱,所以四川盆地、广东、台湾、海南等地区,受寒潮的影响相对较少。云贵高原对势力较弱的冷空气有阻挡作用,所以不易受到寒潮的影响;青藏高原则因海拔特别高而使寒潮不易侵入。(4)台风有益的影响:台风会带来丰沛的降水,可以缓解某些地区的旱情。台风带来大风阴雨天气,可以使一些地区降温消暑。寒潮有益的影响:①寒潮有助于地球表面热量交换。寒潮携带大量冷空气向热带倾泻,使地面热量进行大规模交换,这非常有助于自然界的生态保持平衡,保持物种的繁茂。②寒潮是风调雨顺的保障。例如,中国受季风影响,冬天气候干旱,为枯水期。但每当寒潮南侵时,常会带来大范围的雨雪天气,缓解了冬天的旱情,使农作物受益。③寒潮带来的低温,是目前最有效的天然“杀虫剂”,可大量杀死潜伏在土中过冬的害虫和病菌,或抑制其滋生,减轻来年的病虫害。
台风是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形成并强烈发展的大气漩涡,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在12级以上,西北太平洋是世界上台风发生频率最高的海域。
在某些海区,由于海水被太阳晒得很热,近海面的空气就会向高空运动,这时它周围较冷的空气乘势补缺,由于地球自转产生的偏向力,运动中的空气也开始旋转起来。如果气温一直很高,又没有其它因素干扰,气流旋转速度就会越来越快,最终形成台风。
2010年7月,台风康森横扫菲律宾,导致大量房屋倒塌
2013年9月,台风天兔导致海水倒灌进入汕头城区
2012年8月,台风启德袭击广西,万艘渔船回港避风
2016年9月,台风莫兰蒂过后,漳州正在抢修通信设施
寒潮是因强冷空气迅速入侵造成大范围的剧烈降温,并伴有大风、雨雪、冻害等现象的天气过程。一般来说,当冷空气过境后,凡气温在24小时内下降10°C以上,并且在这一天内,其最低气温又在5°C以下的就称之为寒潮。
2013年1月,发生在英国的一次寒潮景观图
在全球范围内来看,寒潮主要发生在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的深秋到初春时节,势力强大的寒潮可以影响到低纬度地区。
在我国范围内,寒潮主要发生在冬半年,影响我国的寒潮发源于蒙古、西伯利亚地区,实力强大的寒潮会自北向南影响我国大多数地区。
寒潮尤其初春寒潮带来剧烈降温,可能对农作物产生冻害,图为返青冬小麦遭遇“倒春寒”
寒潮影响牲畜破雪采食、牧场保暖、牧草储藏和运输等环节,提高畜牧业生产成本
寒潮还会导致线路覆冰,严重的导致线路被压断,从而破坏输电和通信设施
长江流经湖北荆州地区的河段称为“荆江”,荆江左岸有一段180余公里的大堤称为“荆江大堤”,大堤保护着荆北平原数百万人口以及数条重要的铁路、公路干线。为了保证大堤安全,我国在建国之初便建设了荆江分洪工程,分洪区主要在公安县境内,目的是分泄荆江上游的超额来水,降低荆江水位以确保荆江大堤的安全。1998年,长江流域发生特大洪水。8月中旬,荆江水位已大大超过了分洪点。如果分洪,分洪区内的公安县将变成一片泽国,40余万人将无家可归;若不分洪导致决口,造成损失会更大,武汉部分地区甚至都将被淹没。是否分洪,成了最关键的问题。此时,遥感数据监测表明洞庭湖水淹面积已在减少,时任防汛抗旱总指挥温家宝在水文专家及数据的支持下,做出了“死守大堤”的决定并渡过最高水位,保护了分洪区数十万百姓的家园。
台风眼周围是宽十几米的云墙区,在此空气急速旋转,是台风中天气最恶劣的地区,摧毁性的大风、暴雨均集中于此,是破坏力最强的地带。因此台风警报中,总是预报台风中心附近最大风力,而不说“台风中心最大风力”。
台风眼呈圆形或椭圆形,该处气压最低,温度最高,因盛行下沉气流,因此碧空无云,风和日丽,天气晴朗。其直径平均为25千米,大的可达60~70千米,海员把台风眼称为台风中的“世外桃源”。
“白灾”和“黑灾”是冬季我国北方牧区最严重的灾害。白灾是由于降雪过多,掩埋了牧草,使牲畜无法放牧就食而导致的灾害。白灾形成与冬春季的降雪量多少、不同类型草场的积雪深度和持续时间、积雪密度和草层高度以及各种家畜破雪采食能力有关,积雪深度是衡量白灾的重要标志。白灾主要发生在10月至次年4月,此间若降雪过多,且无储备草料,牲畜就会因受冻挨饿而大批死亡。我国牧区有大量的冬牧场,因无水供牲畜饮用而不能利用,只有到了冬季形成稳定的积雪后才能利用。在无积雪或少积雪的年份,到这些牧场放牧,牲畜会因无水可饮而掉膘,还会为传染病和寄生虫的流行提供条件,导致牲畜的大批死亡,这就是黑灾。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气象与水文灾害教案配套课件ppt,共2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洪涝灾害,洪涝后易发疫情,干旱灾害,我国旱灾,台风灾害,少云和干暖,结构及其天气,时空分布,影响我国的寒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节 防灾减灾教课ppt课件,共2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一防灾减灾手段,防灾减灾手段,灾害监测,灾害防御,灾害救援与救助,灾后恢复,地震预警系统,地震预报系统,二自救与互救,课堂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地质灾害教课内容课件ppt,共2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成灾原因,地质灾害,地震灾害,泥石流灾害,滑坡灾害,一地震灾害,地震的概念,活动探究,地震的危害,教师点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