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章 乡村和城镇本章综合与测试精练
展开
①______ ②______ ③______ ④______ ⑤______ ⑥______ ⑦______ ⑧______ ⑨______ ⑩______
答案 ①公共空间 ②社会经济 ③商业区 ④扇形模式 ⑤经济原因 ⑥土地利用 ⑦中心 ⑧石材 ⑨经济结构 ⑩环境问题
地理实践力——以城镇布局为例
1.中国城镇空间布局的现状
目前我国城镇空间布局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1)功能布局失衡。两极化功能布局的形成,中心区域快速发展,周边区域则相对滞后。
(2)城镇发展失衡。周边区域尤其是新城由于基础设施落后和发展速度较慢等原因而缺乏吸引力,没有起到疏散城区人口的作用,反而促使城镇的盲目扩张蔓延。
(3)交通混乱。交通拥堵现象长期存在,其原因包括交通设施的发展远落后于城镇的发展水平,快速路、轻轨、地铁等快速交通设施明显不足等。道路分级不明确,引起交通混乱。
(4)交通拥堵。公共交通由于基础设施不完善,转乘不便利等因素始终不能成为主导交通力量,促成大量私家车的使用,阻塞交通。居住地与工作地距离较远,形成上下班潮汐现象等。
(5)环境品质下降。城中村改造现象普遍存在,改造过程中却没有预留城镇绿地的发展,取而代之的是密密麻麻的楼房,加上城镇绿化空间本身明显不足,造成城镇呼吸更为困难。
(6)城镇绿化空间不足,交通绿化设计单一,住宅区绿化得不到重视,原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导致空气污染、噪声污染等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城镇居民生活品质明显下降。
(7)土地使用浪费。由于城镇的扩张和无秩序发展,城区占用城郊大量农田,城镇却没有得到相应发展,造成土地严重浪费。
2.国内城镇空间布局的解决措施与建议
(1)资源分配均衡化。首先要弱化中心城市的城市中心的地位。一个城市如果没有一个中心城区,就显得美中不足。城市有一个合适的中心规模,是城市发展初期的关键。但对于成熟的特大城市,如北京、天津等,已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则应适当弱化城市中心的发展及地位。
(2)建立分区中心,完善分区功能。分区是指城镇中一定的区域,可以是行政分区;可以是以某种特色进行的分区,如北京“多中心”发展模式中提到的各种分区;可以是规模适中的组团,以组团分区或相邻几个社区组合进行分区。多中心共同发展可有效引导城镇经济的均衡发展。
(3)优化基础设施。基础设施不仅包括基础建设(如公路、铁路、机场、通讯、水电煤气等),而且包括社会性基础设施(如教育、科技、医疗卫生、体育、文化等)。基础设施建设是完善功能分区的重要保证,直接影响城镇的发展方向。一要保证完整配套的基础设施,满足人们在区域内的生活需求。二要保证高质量的基础设施建设。三要注重可持续性的基础设施建设。
(4)交通设计合理化。资源分配均衡,城镇布局合理,把工作、休闲、生活等功能进行均质化设计,从而大大缩短出行距离,这可以有效改善交通的拥堵现状,对于我国建设低碳城镇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优先公交、步行、自行车主导的交通发展模式,强调公交优先。
(5)生态环境可持续化。城镇合理地进行空间布局可以有效促进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要改进城镇绿化环境的设计,以改善城镇居民的生活品质,具体措施如下:一要考虑预留绿化用地。二要优化道路绿化带设计。三要保护景观绿地,严禁以任何理由占用。四要注重住宅区或住宅组团的绿化设计。五要注重建筑自身绿化作用的开发。
【迁移应用】 读某城市道路和商业中心分布略图,回答(1)~(3)题。
(1)该城市最大的商业中心应位于图中( )
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
(2)若该城市要建一个专业性的大型商品交易市场,则该市场的最佳位置是( )
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
(3)该城市的重化工业应该布局在城市的( )
A.西北方向 B.东北方向
C.西南方向 D.东南方向
答案 (1)A (2)B (3)D
解析 第(1)题,商业区一般位于市中心,且位于交通便利的地方。读图可知,该城市最大的商业中心应位于甲处。第(2)题,专业性的大型商品交易市场一般分布在铁路沿线或公路沿线等交通比较便利的地方。另外,大型商品交易市场占地面积相对较大,一般布局在距市中心较远、地租便宜的地方。综上所述,乙处是最佳位置。第(3)题,重化工业会产生大气污染和水污染,一般布局在城市盛行风的下风向、河流的下游,综上可知,该城市的重化工业应布局在城市的东南方向。
专题一 城镇化进程示意图的判读
[读图流程]
城镇化进程示意图是通过城镇发展过程中不同阶段的特征描述,来展示城镇发展形成过程的图示,通常以过程图、坐标图等形式呈现,主要考查同一地区城镇发展的不同阶段及不同地区城镇化的差异对比。对于该类示意图判读,主要应把握“三判断”:
1.判断城镇化进程的特点
(1)从图示中直接判断城镇化的特点。一般从以下四个方面分析:①注意观察城镇用地面积,即规模的变化;②注意观察城镇数量的变化;③注意结合图例等信息,观察城镇人口的变化;④是否形成城市带等。
如下图,对比四幅图我们可以直接判断城镇化进程的特点:城镇数目不断增加;城镇用地面积不断扩大;由孤立的城镇发展形成城市群。
(2)深入分析隐含的信息。如下面某地区A、B两个城市,城镇化发展过程示意图中隐含的信息:城市人口增加,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进一步增加,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城市主要沿河流向外扩展,河流为城市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条件;两城市相互连接形成城市群带;城市的功能分区日益明显。
2.判断城镇化进程及阶段
根据图示城镇化发展进程中体现出的一些明显特征,可以判断城镇化的阶段及进程。如上图,根据城区面积的变化和人口密度的变化可判断阶段Ⅱ为郊区城市化阶段。
(1)根据人口密度的变化,判断城镇化进程。如下图城镇化进程为a-c-d-b。
(2)根据城镇人口比例,判断城镇化阶段。下图中E到F阶段,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下降,可以判断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3.判断城镇化地区差异
城镇化存在地区差异,要把握不同地区的特征,然后进行判断,发达国家和地区城镇化水平高,发展速度慢;发展中国家城镇化水平低,发展速度快。据此,如下图所示,可以判断甲表示发达国家,乙表示发展中国家。
【迁移应用1】 下图示意我国某城市发展过程中的三个阶段。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直接表现出来的城镇化的主要标志是( )
A.城镇人口数量增大
B.城镇用地规模扩大
C.城镇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变大
D.城镇交通网日益完善
(2)从Ⅱ阶段到Ⅲ阶段,该城市生产企业大部分由城区迁移到郊区,原因有( )
①城区用地紧张,地价上涨 ②城区交通拥堵 ③城区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④城区基础设施日益完善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 (1)B (2)B
解析 第(1)题,城镇化的主要标志有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上升,城镇人口数量增加,城镇用地规模扩大。从图中只能看出城镇用地规模扩大。第(2)题,从Ⅱ阶段到Ⅲ阶段,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用地紧张,地价上涨,交通拥堵,环境污染日益严重,而郊区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城区生产企业大部分由城区迁到郊区。
专题二 城镇类综合题答题模板
[思维建模]
1.城镇形成的有利条件
自然 条件 | 地处平原,地形平坦;气候温和;临近河流,水源充足,河运便捷;地处沿海,海运便利 |
社会经 济条件 | 邻近公路、铁路(位于公路、铁路枢纽),交通便利;经济发展水平高(农业发达);开发历史早;矿产资源开发;政府的大力支持 |
2.城镇功能区的形成条件
住宅区 | 高级住宅区:靠近风景区,位于盛行风的上风向,环境优美;邻近文化区;交通便利 |
低级住宅区:靠近工业区,位于盛行风的下风向,环境质量差;交通不便 | |
商业区 | 位于城镇中心,人口众多;交通便利,人口流动量大 |
工业区 | 靠近原料(燃料)产地;邻近铁路(公路),交通便利;位于郊区,地价低 |
3.城镇化特点
发达国 家(地区) | 城镇化起步早,城镇化水平高,城镇化进程趋缓 |
发展中国家 (欠发达地区) | 城镇化起步晚,城镇化水平低,城镇化进程快 |
4.城镇化问
分析角度 | 相关要点 |
生态问题 | 过量开采地下水,出现地面下沉 |
海水入侵,导致地下水质恶化 | |
植被破坏,物种减少 | |
环境问题 | 大气污染:家庭炉灶、工矿企业、交通工具等燃烧煤、石油、天然气,排放大量烟尘、废气 |
水污染: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城市地面径流 | |
固体废弃物污染:建设规模扩大,工业生产发展,居民消费水平提高,固体废弃物增多 | |
噪声污染:交通运输、工业生产、建筑施工和社会活动 | |
社会问题 | 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城市人口急剧膨胀,汽车数量不断增加 |
就业困难、社会秩序混乱:乡村人口无序迁入,城市人口急剧增长 |
5.解决城镇化问题的途径
加强城市规划与管理;治理污染,改善城镇环境;重视城镇绿化,保护城镇水域;加强城镇交通建设;改善居住条件;加强卫星城镇和城市新区建设,减轻中心城区的压力;因地制宜发展城镇产业等。
【迁移应用2】 读某城市土地利用简图,回答下列问题。
(1)①为何种功能区?分析其区位因素。
(2)图中③表示的是________,试分析其作用。
(3)若②为批发市场,则图中甲、乙、丙、丁四处何处适合建设大型仓储物流中心?说明理由。
(4)M处曾经布局火电厂,后迁至N处,简述其原因。
答案 (1)商业区。位于城市中心,接近消费市场;交通便利。
(2)绿化带(隔离带) 减少噪声;美化环境;吸烟滞尘;调节气候等。
(3)甲处。有铁路经过,交通便利;位于城市边缘,地价低廉;靠近批发市场。
(4)M处有煤矿,曾经布局火电厂是因为接近原料产地,利于降低成本;M处靠近城市盛行风的上风向,火电厂易造成市区大气污染,而N处位于城市最小风频的上风向,且交通便捷,故火电厂由M处迁至N处。
解析 第(1)题,①位于城市中心,交通通达度最高,人流量最大,应为商业区。第(2)题,③功能区位于铁路线和城区之间,应为绿化带(隔离带),能起到减少噪声、美化环境等作用。第(3)题,甲处交通条件优越,距批发市场近,又位于城市边缘,地价低廉,最适宜建设大型仓储物流中心。第(4)题,M处有发电的原料——煤炭,但是靠近城市盛行风的上风向,对市区环境影响较大;而N处交通便利,位于城市最小风频的上风向,利于城市大气环境的保护。
地理考察:农村“空心化”调查研究
1.调查地点:陕西渭南某村庄。
2.调查时间:春节期间。
3.调查数据
(1)村庄户数:全村共605户,共2 601人;举家外出户数102户,共395人;外出总户数为348户,外出人数为948人。
(2)住房布局:村内房屋共425户,集中布局,大多比较陈旧,很多房屋已多年没有人居住;村边房屋共345户,大多比较新,多是外出务工家庭新盖的房屋,分散布局。
(3)医疗状况:只有一个小诊所。
(4)耕地状况:人均耕地0.9亩,种植小麦、玉米、棉花等农作物,栽培苹果等果树。
(5)收入来源:外出务工、做小生意、养殖、务农等。
(6)商店现状:全村共有商店12个。有4个位于村庄中部,3个位于村庄通往县城的公路旁,其余分布在村庄不同位置。
4.问题设计
(1)分析该村“空心化”形成的主要原因。
(2)分析商店布局的特点及原因。
(3)分析该村形成“空心化”的不利影响。
[成果展示]
(1)村民收入少,经济收入单一;人均耕地少,人口压力大;医疗卫生条件差;城乡巨大的收入差距,使大量村民到城市务工和经商。
(2)商店布局特点:主要位于村庄中部和公路边。原因:商店位于村庄中部,人口较多;商店位于公路旁,交通便利。
(3)土地资源浪费严重;村内旧房破旧不堪,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村内环境卫生差,影响村民的居住环境和身心健康;管理难度大等。
方向与建议
1.走访调查:对当地市民和外来人口进行走访,了解他们关心的城市问题。
2.调查当地典型地域文化景观,分析其特点和形成原因。
3.调查当地城镇化发展现状。
4.调查当地城镇主要住宅小区分布,说明其分布规律。
展示与评价
略。
地理必修 第一册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综合与测试课堂检测: 这是一份地理必修 第一册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综合与测试课堂检测,
2020地理新教材同步导学提分教程中图第二册讲义+测试:模块综合测评: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本册综合同步练习题,共1页。
地理第四章 国土开发与保护本章综合与测试课后复习题: 这是一份地理第四章 国土开发与保护本章综合与测试课后复习题,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