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0地理新教材同步导学提分教程人教第一册讲义+测试:第二章第一节第一课时 大气受热过程

    2020地理新教材同步导学提分教程人教第一册讲义+测试:第二章第一节第一课时 大气受热过程第1页
    2020地理新教材同步导学提分教程人教第一册讲义+测试:第二章第一节第一课时 大气受热过程第2页
    2020地理新教材同步导学提分教程人教第一册讲义+测试:第二章第一节第一课时 大气受热过程第3页
    还剩1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第一课时课堂检测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第一课时课堂检测,
    第二节 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第一课时 大气受热过程一、大气的受热过程1能量来源:太阳辐射是地球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2大气的受热过程(1)A太阳短波辐射,大气吸收较(2)地面被加热,以B地面长波辐射的形式释放能量,大气吸收较(3)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地面长波辐射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的热源。1.判断正误。(1)大部分太阳辐射被大气吸收。(×)(2)地面辐射属于长波辐射。()  2.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是(  )A.太阳辐射 B大气辐射C.地球内部 D地面辐射答案 A解析 太阳辐射是地球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3.分析对流层气温垂直变化的原因。提示 对流层大气主要的、直接的热源是地面长波辐射。海拔越高,获得地面辐射越少,气温越低。二、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1大气增温原理(1)对流层中的水汽、二氧化碳等,吸收长波辐射的能力很强。(2)地面长波辐射的绝大部分被对流层中的水汽、二氧化碳等吸收。2大气的保温作用(1)大气辐射属于长波辐射。(2)大气辐射大部分射向地面,被称为大气逆辐射(3)大气辐射以大气逆辐射为主,对地面起到了保温作用。,1.判断正误。(1)大气主要依靠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地面辐射。()(2)大气辐射大部分射向宇宙空间。(×)  2.对地面具有保温作用的主要是(  )A.太阳辐射 B大气辐射C.大气逆辐射 D地面辐射答案 C解析 大气辐射以大气逆辐射为主,将能量返还地面,实现对地面的保温作用。3白天没有大气逆辐射的说法正确吗?为什么?提示 不正确。大气逆辐射始终存在,白天气温高,大气逆辐射强。 任务探究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某中学地理学习小组在某周末进行了为期两天的课外实践活动。活动中发现周六为阴天,周日为晴天。通过实践活动,该学习小组得出了以下结论:(1)日出前的黎明,日落后的黄昏,天空仍然是明亮的。(2)阴沉的天空呈现为灰白色,晴朗的天空呈现蔚蓝色。(3)下图为两日气温日变化示意图。据此探究下列问题:(1)运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解释结论(1)(2)中的现象。(2)判断两条气温曲线代表的日期。(3)阴天时,白天的气温较晴天________,为什么?[成果展示] (1)大气散射作用改变了太阳光的方向,日出前、日落后,天空仍然是明亮的。因各种波长的太阳辐射被云层散射,阴沉的天空呈现为灰白色;太阳光中的蓝紫色光易被散射,晴朗的天空呈现蔚蓝色。(2)A曲线代表周日气温变化,B曲线代表周六气温变化。(3)低 阴天时,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因而白天气温较低。1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的三种方式  2削弱作用与纬度的关系3削弱作用在实践中的应用                      读大气受热过程图,回答(1)(2)题。(1)使近地面大气温度升高的热量传递过程顺序是(  )A BC D(2)青藏高原与同纬度地区相比太阳辐射强,主要是由于(  )A.大气削弱辐射少 B大气削弱辐射少C.地面削弱辐射少 D地面削弱辐射少科学思维大气受热过程分析思路(1)题,太阳辐射到达地面之前经过了大气的削弱,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增温后以地面辐射方式散发热量,近地面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后增温。第(2)题,青藏高原地势高,大气稀薄,能见度高,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弱,太阳辐射强。 [答案] (1)B (2)A                       提升运用能力太阳辐射经过大气的路程越短,其能量被大气削弱得越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越多,太阳辐射强度越大。读图,完成12题。1.图中甲、乙、丙、丁四地太阳辐射最强和最弱的分别是(  )A.甲地、乙地 B乙地、丙地C.丙地、丁地 D甲地、丁地答案 D解析 读图,根据纵坐标含义可知,甲地太阳辐射最强,丁地太阳辐射最弱。2.产生乙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A.天空多云 B天空晴朗C.地势较低 D地势平坦答案 A解析 太阳辐射经过的大气路径越长,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越强。读图可知,乙地太阳辐射经过大气路径较短,但太阳辐射较弱,可能是乙地多云,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造成的。任务探究 大气的保温作用拉萨和成都纬度基本相同,两城市的光照和气温却存在显著的差异。下表为两个城市气候资料。据此探究下列问题:(1)请在下图中合适的位置标注太阳辐射、吸收(大气对太阳辐射)、反射(大气对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2)与成都相比,拉萨太阳辐射强、气温低。试分析原因。[成果展示] (1)见下图。(2)拉萨地处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能见度高,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弱,太阳辐射强;空气稀薄,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少,气温低。1大气的受热过程地球大气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辐射能。太阳辐射能透过大气到达地球表面,在地面和大气之间进行一系列能量转换(如下图所示)。其过程包括:到达地球的太阳辐射能,一部分被大气吸收,但是吸收得很少。大部分被地面吸收,地面吸收太阳辐射能而增温,同时向外放出地面辐射。近地面大气吸收了地面辐射的绝大部分,同时向外放出大气辐射。大气辐射除小部分射向宇宙空间外,绝大部分以大气逆辐射的形式射向地面,从而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2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3保温作用在实践中的应用   读大气热状况示意图,完成(1)(2)题。(1)对地面起保温作用是图中的(  )A B  C D(2)雾霾天气时,图中的(  )A增强 B减弱C增强 D增强科学思维大气的保温作用分析思路(1)题,大气逆辐射可以补偿地面热量,从而起到保温作用。第(2)题,大气中雾霾浓度升高使得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增多,大气辐射增强,大气逆辐射随之也增强。 [答案] (1)D (2)D  提升运用能力下图为江门市2016146日的天气状况示意图和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第1题。1.关于江门市2016146日的天气状况,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16平均气温最高B16昼夜温差最大C14最易出现霜冻D15恰逢暖空气过境答案 A解析 读图可知,14,昼夜都是阴天,白天多云,云层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故白天气温较低;晚上多云,大气逆辐射强,气温较高。15,昼夜都是晴天,白天云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故白天气温较高;晚上少云,大气逆辐射弱,气温较低。16,白天是晴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白天气温较高;晚上是阴天,晚上多云,大气逆辐射强,气温较高。 2.结合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分析青藏高原昼夜温差大的原因是(  )环节少 环节多 环节多 环节少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答案 B解析 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即环节少;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较少,即环节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环节多;空气稀薄,大气逆辐射作用弱,环节少。教材活动巧点拨[教材第35页活动]思路点拨 1.对比左右两图,根据箭头差异进行判断。2.根据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大气的保温作用分析温差。3.结合大气受热过程分析原因。成果展示 1.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吸收、反射、散射),大气辐射和大气逆辐射。2.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夜晚,大气保温作用强;地球昼夜温差较小。3.月球上没有大气层。白天,没有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太阳辐射强,温度上升幅度大;夜晩,没有大气的保温作用,温度下降幅度大;故月球昼夜温差大。地理实践深探索方向与建议1观察交通信号灯的颜色,并运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解释原因。2.调查周边农村地区,了解当地农民预防霜冻的方法。3.统计当地连续几日的天气变化,运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解释相关地理现象。展示与评价略。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就整个地球大气来说,受热能量的根本来源是太阳辐射,太阳辐射能被大气接收和转化的过程十分复杂,其加热大气的过程大致可以用下图表示。读图,完成13题。1.造成①②差异的原因是(  )A.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B.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C.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D.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答案 A解析 读图可知,都是太阳辐射,受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的影响,小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包括吸收、反射、散射三种方式。2.与人们通常所称大气温室效应相关的主要过程有(  )A B C D答案 C解析 温室效应是指大气中温室气体过多,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使大气增温明显的现象。过多的温室气体会增强大气逆辐射(),保温作用强。3.多云的天气昼夜温差较小,主要是因为(  )A增强,减弱 B减弱,增强C增强,减弱 D减弱,增强答案 D解析 多云的天气,白天云层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温度不太高;夜晚大气逆辐射()强,保温作用强,温度不太低,昼夜温差小。下图为成都与拉萨某季节一天中气温变化曲线图。读图,回答45题。4.拉萨和成都比较,一天中的气温日较差差异明显,原因是(  )A.纬度差异 B经度差异C.地形差异 D人类活动差异答案 C解析 读图可知,拉萨气温日较差大于成都。拉萨地处青藏高原,海拔高,大气稀薄,昼夜温差大;成都地处四川盆地,云雾天多,昼夜温差小,故导致两地温差大小的因素为地形,C项正确。5.下列现象与气温日较差关联大的是(  )A.早穿皮袄午穿纱 B外出戴太阳帽C.吃火锅除湿热 D带雪地镜防阳光反射答案 A解析 早穿皮袄午穿纱,说明昼夜温差大,A项正确;外出戴太阳帽,主要体现太阳辐射强,B项错误;吃火锅除湿热,与气候湿热有关,C项错误;带雪地镜防阳光反射,与太阳辐射强有关,D项错误。深秋、初冬时节是大雾多发期。读图,回答68题。6.深秋、初冬时节是大雾多发期,这其中的道理是(  )A.昼夜温差较小,水汽易凝结B.昼夜温差较小,水汽不易凝结C.昼夜温差较大,水汽不易凝结D.昼夜温差较大,水汽易凝结答案 D解析 深秋、初冬时节天气晴朗,大气逆辐射弱,昼夜温差大,夜晚降温快,水汽易凝结形成大雾。7.白天的大雾天气使空气能见度降低的主要原因是(  )A.大雾削弱了地面辐射B.大雾对太阳辐射具有反射作用C.大雾改变了太阳辐射的波长D.大雾增强了大气逆辐射答案 B解析 白天,大雾对太阳辐射的反射强,使光线很弱,大气能见度降低。8.出现浓雾天气时,大气能见度较差,但红绿色的交通信号灯却很醒目,原因是(  )A.红、绿色光不容易被散射B.红、绿色光最容易被散射C.红、绿色光不容易被遮挡D.红、绿色光不容易被吸收答案 A解析 散射作用具有选择性,波长较短的蓝紫色光最容易被散射,交通信号灯的红、绿色光不容易被散射,故显得很醒目,A项正确。读下图,完成910题。9.由甲到丁,太阳辐射能减少,其原因是(  )A.削弱作用 B吸收作用C.反射作用 D散射作用答案 A解析 由甲到丁,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有关,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包括吸收、反射、散射三种方式。10.大气中长期滞留的火山灰会影响当地乃至全球气温,如1991年菲律宾皮纳图博火山喷发产生的火山灰使当年全球平均气温下降0.5 ,导致气温下降的主要原因受________的影响(  )AA作用 BB作用  CC作用 D丁作用答案 C解析 火山喷发形成火山灰,滞留在空气中的火山灰对太阳辐射具有反射作用。下面的甲图为南昌附近一个蔬菜大棚的照片,乙图为地球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图中数字代表某种辐射。据此回答1112题。11.乙图中(  )A能量大部分被大气所吸收B是近地面大气的根本热源C只出现在夜晚,起保温作用D表示散失的少量长波辐射答案 D解析 由乙图可判断出,表示到达地球的太阳辐射,大气直接吸收的太阳辐射很少;表示地面辐射,是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表示大气逆辐射,白天和夜晚都存在;表示射向宇宙空间的大气辐射,射向宇宙空间的大气辐射是地球损失的热量。12.照片拍摄季节,南昌的农民一般会给大棚覆盖黑色尼龙网,而不是我们常见的白色塑料薄膜或者玻璃。照片拍摄的时间以及这样做的目的分别是(  )A78月,削弱以减少农作物水分蒸腾B1011月,阻挡以防止夜间温度过低C12月~次年1月,增加以提高土壤的温度D67月,增强以降低白天大气的温度答案 A解析 78月,南昌市正值伏旱天气,太阳高度大,太阳辐射强,大棚内温度上升过快、过高,农作物蒸腾作用强,水分损失多。覆盖黑色尼龙网可以削弱一部分到达大棚内部的太阳辐射,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大棚内温度,减少农作物水分蒸腾。二、综合题(2小题,共52)13读大气热力作用关联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30)(1)图中①②③各表示什么辐射:________辐射;________辐射;________辐射。(6)(2)图中表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________作用,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形式。(8)(3)大气通过________对地面起到________作用。(4)(4)影响图中的强度的最主要因素是________,其原因是什么?(8)(5)地面增温主要来自图中的________,大气受热主要来自图中的________(填代号)(4)答案 (1)太阳 地面 大气逆(2)削弱 吸收 反射 散射(3)大气逆辐射 保温(4)太阳高度 太阳高度越大,单位面积地面获得的热量越多;太阳高度越大,太阳辐射经过大气层的路程越短,被削弱得越少。(5) 解析 (1)题,根据箭头指向可判断,为太阳辐射,为地面辐射,为大气逆辐射。第(2)题,图中表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包括吸收、反射和散射。第(3)题,大气吸收大部分地面辐射,通过大气逆辐射对地面起保温作用。第(4)题,图中为太阳辐射,影响其强度的主要因素是太阳高度。太阳高度越大,单位面积地面获得的热量越多;太阳辐射经过大气层的路程越短,被削弱得越少。第(5)题,从大气的受热过程来看,太阳辐射是地面增温的主要来源,对应的是;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的、直接的热源是地面辐射,对应的是14.读大气的保温作用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22)(1)大气吸收太阳辐射的主要成分是平流层的________以及对流层的________________(6)(2)由图可知,大气对地面之所以具有保温作用,就是因为大气吸收________使大气增温,指出大气保温作用与天气变化的联系。(6)(3)太阳辐射和地面辐射相对而言,辐射波长较长的是________(2)(4)在寒冷的冬天,农民往往在麦田边燃烧大量的秸秆来防御寒潮,试用所学知识解释其原理。(8)答案 (1)臭氧 水汽 二氧化碳(2)地面辐射 晴天,保温作用弱;阴雨天,保温作用强。(3)地面辐射(4)燃烧秸秆产生的浓烟中含有大量二氧化碳,它可以强烈地吸收地面辐射使大气增温,然后大气又以大气逆辐射的形式把部分热量返还给地面,从而使地面辐射热量损失减少,降温减慢,减少寒潮造成的损失。解析 (1)题,大气吸收太阳辐射的主要成分是平流层的臭氧、对流层的水汽和二氧化碳。第(2)题,大气吸收地面辐射使大气增温,阴雨天的保温作用强于晴天。第(3)题,据实验得知,物体的温度越高,辐射的波长越短;反之越长。故太阳辐射为短波辐射,地面辐射为长波辐射。第(4)题,农民焚烧秸秆增加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从而更多地吸收地面辐射,增强了大气逆辐射,故对地面起着保温作用。
      

    相关试卷

    地理必修 第一册第五章 植被与土壤第一节 植被课堂检测:

    这是一份地理必修 第一册第五章 植被与土壤第一节 植被课堂检测,

    高中地理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综合与测试课后测评: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综合与测试课后测评,

    地理必修 第一册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第一节 水循环巩固练习:

    这是一份地理必修 第一册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第一节 水循环巩固练习,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