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0秋地理新教材人教版必修第一册课时作业:第5章第1节植被 练习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0秋地理新教材人教版必修第一册课时作业:第5章第1节植被第1页
    2020秋地理新教材人教版必修第一册课时作业:第5章第1节植被第2页
    2020秋地理新教材人教版必修第一册课时作业:第5章第1节植被第3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植被同步达标检测题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植被同步达标检测题,共6页。


    第五章 第一节





    请同学们认真完成 [练案14]


    (时间:30分钟 总分:50分)


    一、单项选择题


    下图为马达加斯加岛示意图,岛屿中央部分平均海拔800~1 500米。猴面包树是马达加斯加岛上常见的树种,该树耐旱力极强,但在湿热气候条件下或降水量1 000mm以上却生长较差。树干虽然很粗,木质却非常疏松,像多孔的海绵,利于储水。读图,完成1~2题。





    1.猴面包树主要分布在图中的( C )


    A.① B.②


    C.③ D.④


    2.猴面包树的特性是为了适应生长区( C )


    A.降水年际变化大的特点


    B.昼夜温差大的特点


    C.降水季节变化大的特点


    D.气温年较差大的特点


    [解析] 第1题,猴面包树属于热带草原的植物,马达加斯加岛东侧为热带雨林,西侧为热带草原。第2题,由材料可知,猴面包树树干虽然很粗,木质却非常疏松,像多孔的海绵,利于储水。是为了在旱季为生长提供水分,其特性是为了适应降水季节变化大的特点。


    北京北海团城是中国古代雨水利用的综合示范工程,建于湖中孤岛,城内面积5 760平方米,高出湖面5.64米。团城内除建筑物、古树外,其余均由多气孔的梯形青砖铺筑。由于团城设计巧妙(下图),城内数十棵古树无需人工浇灌而百代常青。据此完成3~4题。





    3.团城内的植被属于( B )


    ①自然植被 ②人工植被


    ③落叶阔叶林 ④常绿阔叶林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解析] 团城内的植被是人工营造的,属于人工植被,②正确;北京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植被主要是落叶阔叶林,③正确。故选B项。


    4.冬季含水涵洞对古树生长的作用是( D )


    A.吸纳土壤的水分,避免古树烂根


    B.稀释土壤污染物对古树的危害


    C.为土壤提供养分,维持古树生长


    D.营造古树生长适宜的温湿环境


    [解析] 冬季北京地区降水少,结合图中箭头方向,冬季含水涵洞对古树生长的作用是为土壤提供水分,营造古树生长适宜的温湿环境,D项正确,A项错误;冬季含水涵洞的水补给土壤水,土壤污染物不易被带走,减轻污染物对古树的危害的作用小,B项错误;含水涵洞不能为土壤提供养分,C项错误。


    “我看不到春花,看不到秋叶,没有季节之流转……色彩、植被、山脉、村落及整个大地,都毫无变化,让我失去了时间意识。在这里,雨直直地下来,烟缕垂直地升起。”据此完成5~6题。


    5.符合上文描述的地点是( D )


    A.撒哈拉地区 B.西欧地区


    C.南极地区 D.马来群岛


    6.当地的自然植被类型是( B )


    A.荒漠 B.雨林


    C.落叶林 D.针叶林


    [解析] 第5题,材料中的文字描述的是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于赤道附近的刚果盆地、亚马孙平原和东南亚的马来群岛等地。第6题,热带雨林气候区全年高温多雨,形成热带雨林景观。


    “朋友圈里学地理”,下图是襄阳市牟老师发的一则朋友圈。读图完成7~8题。





    7.拍摄地自然植被属于( D )


    A.常绿硬叶林 B.针叶林


    C.常绿阔叶林 D.落叶阔叶林


    8.图示中地区有很多这样的植物,制约其生长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B )


    A.土壤 B.气温


    C.降水 D.光照


    [解析] 第7题,图中点明是寒冬季节长出新叶,我国冬季寒冷的是温带地区。图中植被属于落叶林,长出新叶是阔叶。第8题,植物生长必须达到一定的积温条件,达不到这一积温条件,植物不会生长。图示地区有很多这样的植物,制约其生长的主要自然因素是气温。


    据塔斯社报道,2018年5月,俄罗斯西伯利亚发生森林火灾,燃烧面积达66 441公顷。截至12日白天,消防队共扑灭12 672公顷的森林大火。下图为俄罗斯森林大火景观图。据此完成9~10题。





    9.此次大火破坏的森林为( C )


    A.温带落叶阔叶林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C.亚寒带针叶林 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解析] 俄罗斯纬度较高,森林以亚寒带针叶林为主,结合景观图可知,此次大火破坏的森林为亚寒带针叶林。


    10.该植被分布区的气候特征为( D )


    A.全年寒冷干燥


    B.全年温和湿润


    C.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D.夏季温和短暂,冬季寒冷漫长


    [解析] 俄罗斯纬度较高,夏季温和短暂,冬季寒冷漫长。


    2017《感动中国》颁奖晚会上塞罕坝林场(下图)建设者们的事迹感人至深,50多年来他们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造林近百万亩,创造了一个生态文明建设的奇迹。历史上,塞罕坝曾是一处水草丰沛、森林茂密、禽兽繁集的天然名苑,辽、金时期称“千里松林”。据此回答11~12题。





    11.塞罕坝由天然名苑退化成荒漠沙地的原因可能有( D )


    ①放苑开垦 ②掠夺式采伐


    ③过度捕猎 ④连年山火


    ⑤发展旅游业


    A.①②⑤ B.②③⑤


    C.③④⑤ D.①②④


    12.50多年前,塞罕坝没有人工林,只在阴坡上长着些不成片的白杨、云杉和山杨,阳坡和平坦地上几乎一片荒凉。对此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C )


    A.阳坡和平地降水相对较少


    B.阳坡和平地上层较薄,砾石较多


    C.阴坡蒸发小,土壤墒情好


    D.阳坡受冬季风影响大,受低温冻害影响大


    [解析] 第11题,塞罕坝由天然名苑退化成荒漠沙地的原因可能有放苑开垦,掠夺式采伐,破坏植被,①②对。过度捕猎不是植被消失的原因,③错。缺乏管理,连年山火,导致土壤荒漠化,④对。发展旅游业,不是土地荒漠化的原因,⑤错。第12题,50多年前,塞罕坝没有人工林,只在阴坡上长着些不成片的白杨、云杉和山杨,阳坡和平坦地上几乎一片荒凉。对此现象解释正确的是阴坡蒸发小,土壤墒情好。


    二、综合题


    1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题。


    纳马夸兰位于非洲南部(图a),是地球上唯一的生物多样化干旱地区,是世界25个最具生态价值的地方之一。这块干旱的土地上生长有近3 000种植物,绝大多数从未在其他地方发现。其中有1 000多种多肉植物(图b),这种植物的根、茎、叶三种营养器官中至少有一种肥厚多汁,储存着大量水分,旱季依靠体内贮藏的水分维持生命。近年,多肉植物作为观赏植物被我国大量引进。





    分析纳马夸兰地区多肉植物丰富的自然原因。


    [答案] 受沿岸寒流影响,多大雾天气,利于植物吸收水分;旱季较长,抑制其他物种的生长;多肉植物营养器官肥厚,利于储水,以维持旱季的生长(多肉植物的耐旱习性适应当地旱季较长的环境);有短暂雨季,多肉植物在雨季吸收水分,区域内地势起伏大,气候条件差异大,适宜多种多肉植物的生长(或:生长环境多样性。或:水热条件多样);该区域跨纬度较大,范围较广。


    [解析] 纳马夸兰地区多肉植物丰富的自然原因主要从气候、地形等角度结合多肉植物的生长习性及纳马夸兰南部地区具体分析。读图可知,图中沿岸地区有本格拉寒流流经,受沿岸寒流影响,多大雾天气,利于植物吸收水分;沿岸地区降水少,旱季较长,抑制其他物种的生长。从自身条件看,多肉植物营养器官肥厚,利于储水,以维持旱季的生长;有短暂雨季,多肉植物在雨季吸收水分,区域内地势起伏大,气候条件差异大,适宜多种多肉植物的生长。


    14.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植被覆盖度反映了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面积的大小及植被生长的茂盛程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植被的生长状态和生长趋势。我国华北平原光热资源丰富,主要种植冬小麦、玉米等农作物。同一农业耕作区内,不同农作物的植被覆盖度差异明显。下表为华北平原主要农作物生长时间。下图为华北平原植被生长期内林地和耕地生态区植被覆盖度变化趋势。





    (1)华北平原属于__温带季风__气候,气候特点为__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__,主要植被类型为__落叶阔叶林__。


    (2)说出林地生态区生长期内植被覆盖度季节变化特点,并分析原因。


    (3)分析耕地生态区生长期内植被覆盖度出现双峰值的原因。


    [答案] (2)特点:春季开始上升,夏季达到最高,秋季开始下降。


    原因:华北平原植被以落叶阔叶林为主,春季气温回升,林地植物开始生长;夏季,水热充足,植物生长旺盛,植被覆盖度达到最大;秋季气温降低,降水减少,植被覆盖度随之下降。


    (3)华北平原种植冬小麦,4~5月份正值冬小麦生长期,植被覆盖度达到峰值;6月份是冬小麦的收获期,植被覆盖度下降;8月份玉米、高粱等作物达到生长期峰值。


    [解析] 第(1)题,华北平原位于我国北方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植被类型为落叶阔叶林。第(2)题,读图即可判断植被覆盖度季节变化特点。原因主要考虑植被生长的季节变化。第(3)题,根据主要农作物生长季节分析原因。


    播种时间
    主要生长时间
    收获时间
    冬小麦
    10月
    4~5月
    6月
    玉米
    6月
    7~9月
    10月

    相关试卷

    高中人教版 (2019)第五章 植被与土壤第一节 植被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版 (2019)第五章 植被与土壤第一节 植被练习题,共8页。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植被当堂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植被当堂达标检测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地理事项属于植被的是,属于人工植被的是,上图中,图例所示的植被类型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人教版 (2019)第一节 植被课后复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版 (2019)第一节 植被课后复习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