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新教材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课时作业2-1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580311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0-2021学年新教材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课时作业2-1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580311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0-2021学年新教材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课时作业2-1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5803119/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课时练习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课时练习,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项选择题
1.地球低层大气的组成部分是( D )
A.氮气、氧气、空气
B.一氧化碳、水汽、氧气
C.氧气、氮气、灰尘
D.干洁空气、水汽、杂质
解析:地球低层大气由干洁空气、水汽、杂质三部分组成。
2.干洁空气中比例最大的两种气体是( A )
A.氮气和氧气B.氧气和一氧化碳
C.氮气和一氧化碳D.氧气和臭氧
解析:干洁空气中氮气和氧气合占总体积的99%。
3.由于人类活动造成的大气污染,已导致大气中一些成分比例变化明显,表现在( B )
A.臭氧增多B.二氧化碳含量增加
C.水汽增多D.氧气增多
解析:人类大量燃烧矿物燃料导致二氧化碳增多,全球气候变暖。
4.大气层由近地面到高空分为三层,按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B )
A.平流层、对流层、高层大气
B.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
C.对流层、臭氧层、电离层
D.电离层、臭氧层、对流层
解析:地球大气层从地面向上,可根据温度、运动状况和密度,划分为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
5.整个大气质量的3/4和几乎全部的水汽、杂质都集中在对流层,不属于其原因及影响的是( D )
A.跟地球引力的作用有关
B.跟水汽、杂质来自地面有关
C.使云、雨、雾、雪等天气现象都发生在这一层
D.导致这层大气的温度随高度上升而上升
解析:导致对流层温度随高度上升而下降的原因是地面长波辐射是对流层热量的主要来源。
6.对流层的高度因纬度而异,下列地区对流层高度值正确的是( A )
A.低纬地区17~18千米
B.高纬地区18~19千米
C.中纬地区50~55千米
D.平均高度约为30千米
解析:由于纬度差异,低纬地区受热多,对流旺盛,对流层所达高度一般为17~18千米。
7.有关对流层厚度叙述,正确的是( C )
A.低纬地区比高纬地区薄
B.夏季比冬季薄
C.平原上空比高原上空厚
D.厚度大小与纬度的高低无关
解析:低纬地区对流旺盛,对流层最厚,A错;夏季气温高对流旺盛,比冬季厚,B错;厚度大小与热量有关,D错。
8.关于大气中水汽和杂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含量很少且因时因地变化小
B.杂质对成云致雨没有影响
C.水的相变,产生云、雨、雾等天气现象
D.含量很多且因时因地变化大
解析:水汽、杂质含量会因时因地变化,A错;杂质会作为凝结核,易成云致雨,B错;水汽、杂质含量少而不是多,D错。
9.平流层是人类生存环境的天然屏障的原因是( C )
A.该层大气上部热下部冷,大气稳定,不易形成对流,而以平流运动为主
B.该层水汽、杂质极少,天气晴朗,能见度很好,大气平稳,有利于高空飞行
C.该层大气中的臭氧层能大量吸收紫外线
D.该层大气中的密度比较大
解析:平流层中有臭氧层,臭氧可以吸收太阳光中的紫外线,使人类及动植物免受过多紫外线伤害,被誉为“地球生命的保护伞”,故选C。
10.有关大气成分比例变化对社会经济带来影响的叙述,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高纬度地区会变暖适宜温带作物生长
B.中纬度温带地区变暖变得干旱,现在农业发生地区退化成草原
C.酸雨增多危害森林和农作物生长
D.太阳辐射增强,光合作用强,全球粮食总产比现在有较大幅度增长
解析:由于人类大量燃烧矿物燃料,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全球变暖,可使高纬度地区变暖适宜温带作物生长,中纬度由于变暖而变干旱,农业地区可能会退化成草原,酸雨会增多,但全球粮食总产量不会大幅增长。
读下图,完成11~12题。
11.图中曲线表示的是( B )
A.臭氧层的高度
B.对流层的高度
C.对流层气温的变化规律
D.平流层气温的变化规律
解析:由纵坐标可读出该曲线的分布高度主要在8~18千米,应为不同纬度对流层的分布高度。
12.对图中甲、乙两处的叙述正确是( B )
A.乙处的气温高于甲处
B.甲处的水汽含量高于乙处
C.甲、乙两处同为下沉气流
D.甲处热量主要来自短波辐射
解析:同一纬度,乙处高于甲处,对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所以乙处气温低于甲处;地面长波辐射是对流层的热量和水汽来源。
二、综合题
13.利用大气垂直分层图分析下列问题。
(1)A层气温随高度上升而递减。利用这层气温变化的特点在野外活动中可以简单测量山体的高度,经验数据为6℃/1 000米,若山脚下温度为T1,山顶上温度为T2,则山高H=eq \f(T1-T2,6)×1 000。
(2)天气现象复杂多变的是对流层。
(3)现代大型飞机多在平流层飞行。
(4)流星现象多发生在高层大气层。
(5)极光发生在高层大气层。
(6)人造地球卫星的分布高度多在几百千米处,从大气状况方面分析这样做的好处是什么?
答案:空气稀薄,不易摩擦产生热量烧毁卫星。
14.阅读以下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由于人类活动造成的大气污染,已导致大气成分比例的变化。例如,人类活动燃烧煤、石油等矿物燃料,排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使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不断增加。又如,在制冷工业发展前,大气中没有氟氯烃化合物。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电冰箱、冰柜等的广泛使用,释放出大量的氟氯烃化合物,使大气中的氟氯烃含量增加。氟氯烃能破坏大气中的臭氧,使大气中的臭氧总量减少。
干洁空气的主要成分(25千米以下)
(1)占干洁空气总体积约99%的大气成分是氮和氧。
(2)在煤、石油等矿物燃料使用前后和制冷工业发展前后,干洁空气的主要成分发生了哪些明显变化?
答案:在煤、石油等矿物燃料使用前后和制冷工业发展前后,干洁空气的主要成分比例发生了明显变化:二氧化碳的含量明显增加,臭氧含量明显减少,氟氯烃更是从无到有。
(3)干洁空气的主要成分发生变化,将会产生哪些危害?
答案:危害人体健康;影响人类的生存环境,并对社会经济各个方面产生不良影响。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从材料中提取信息、分析材料的能力。第(1)(2)题答案可从材料中直接获得。第(3)题答案可通过分析干洁空气中发生明显变化的成分的作用得出。
气体成分
体积分数(%)
氮(N2)
78
氧(O2)
21
氩(Ar)
0.93
二氧化碳(CO2)
0.038
其他
0.032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习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第一节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课时训练,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关于图中内容的叙述,正确的是,关于图中①②层大气的正确叙述是,①图表示的气温降低速率在,探空气球探测到水汽集中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土壤复习练习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