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综合训练题
展开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综合训练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图中a、b、c分别代表,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量来源于,海风转换为陆风的时间大约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时分层作业(六)
(建议用时:40分钟)
1.主要由大气反射作用产生的自然现象是( )
A.夏季天空多云时,白天气温不会太高
B.晴朗的天空多呈蔚蓝色
C.冬季多云的夜晚常比晴朗的夜晚温暖
D.日落后的黄昏,天仍是明亮的
A [夏季天空多云时,云层反射太阳辐射,白天气温不会太高,属于大气的反射作用,A选项正确;晴朗的天空多呈蔚蓝色,属于大气的散射作用,故B选项不符合题意;冬季多云的夜晚常比晴朗的夜晚温暖,是由于阴天时大气逆辐射强,故C选项不符合题意;日落后的黄昏,天仍是明亮的,属于大气的散射作用,故D选项不符合题意。]
2019年12月15日,北京发布当年首个空气重污染红色预警,提醒各相关单位和市民提前做好准备应对污染,结合“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回答2~3题。
2.图中a、b、c分别代表( )
A.太阳辐射 大气逆辐射 地面辐射
B.太阳辐射 地面辐射 大气逆辐射
C.大气辐射 地面辐射 大气逆辐射
D.大气逆辐射 地面辐射 太阳辐射
3.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量来源于( )
A.a B.b
C.c D.d
2.B 3.B [第2题,图中a表示太阳辐射,b表示地面辐射,c表示大气逆辐射,结合各个选项可知,B选项正确。第3题,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是地面辐射,据上题可知,b表示地面辐射,故B选项正确。]
《齐民要术》中有文字记载:“凡五果,花盛时遭霜,则无子。常预于园中,往往贮恶草生粪。天雨新晴,北风寒切,是夜必霜,此时放火做煴(无焰的微火),少得烟气,则免于霜矣。”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4~6题。
4.使近地面大气温度升高的热量传递过程是(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②→④→③
5.“天雨新晴,北风寒切”造成“是夜必霜”的主要原因是( )
A.多雨的夜晚,云层反射地面辐射,气温降幅大
B.晴朗的夜晚,大气透明度高,大气逆辐射较弱
C.北方的冷空气,加速地面蒸发,增强地面辐射
D.雨后的夜晚,空气湿度大,吸收大气辐射较少
6.“放火做煴,少得烟气,则免于霜矣”,是因为“烟气”可以( )
A.吸收大气逆辐射,增加地面温度
B.反射大气逆辐射,增加大气温度
C.阻挡冷空气南下,防止冻害发生
D.吸收地面辐射,增加大气逆辐射
4.B 5.B 6.D [第4题,太阳辐射到达地面的过程中,受到大气的削弱作用——吸收、反射、散射,然后到达地面,地面接收热量后,产生地面长波辐射,向外辐射过程中被大气吸收增温,故地面是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的热源。第5题,晴朗且吹寒冷北风的夜晚,云量少,大气逆辐射弱,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气温低,容易形成霜。第6题,增加“烟气”使得空气中水汽和二氧化碳增加,而水汽和二氧化碳可以吸收地面辐射,增加大气逆辐射,起到保温作用,从而可使地面免受霜冻的影响。]
海陆风是因海洋和陆地受热不均匀而在海岸附近形成的一种有日变化的风系。在基本气流微弱时,白天风从海上吹向陆地,夜晚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前者称为海风,后者称为陆风,合称为海陆风。读图,完成7~8题。
7.亲临海滨地区体验海陆风,下列说法不可信的是( )
A.海滨城市白天多出现云、雨和雾;夜间以晴朗天气为主
B.长发女郎夜晚面向大海,长发朝向内地方向飘起
C. 陆风风力一般弱于海风
D.海风对抑制中午暑热,调节气候有一定作用
8.海风转换为陆风的时间大约是( )
A.2~3时 B.6~7时
C.14~15时 D.21~22时
7.B 8.D [第7题,海滨城市白天吹海风,气流湿润,多出现云、雨和雾;夜晚吹陆风,气流干燥,以晴朗天气为主;长发女郎夜晚面向大海,长发朝向海洋方向飘起;陆风风力一般弱于海风;海风对抑制中午暑热,调节气候有一定效果。第8题,海风转换为陆风的时间即大陆气温相对降低、气压升高,海洋气温相对升高、气压降低的时候,即陆地气压大于海洋的时刻。]
9.地面上不同地区的热量差异会引起空气流动。下列示意图中符合热力环流原理的是( )
A B
C D
B [白天的海陆之间,陆地气温较海洋高,故陆地盛行上升气流,海洋盛行下沉气流,A错误;夜晚山坡比相同高度的山谷上空降温快,山谷盛行上升气流,山坡盛行下沉气流,B正确;城市为热岛,故城市始终盛行上升气流,C错误;热力环流的基本原理是热的地方,空气上升,冷的地方,空气下沉,D错误。]
10.下图能正确反映北半球近地面和高空等压线与风向关系的是( )
A B C D
A [风向总是由高压吹向低压,北半球受向右偏的地转偏向力影响,近地面风向最终与等压线有一夹角;高空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11.图甲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图乙为某地晴天和阴天的气温日变化曲线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甲
图乙
(1)填写甲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含义: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2)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热源是________(填字母);全球变暖与________(填字母)过程增强有关。
(3)我国青藏高原的纬度与四川盆地相差不大,但年太阳总辐射却比四川盆地高得多,据图甲原理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乙①②两条曲线中,表示阴天时气温变化的是________,据图甲所示原理说明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第(1)题,图中字母含义主要看箭头从哪指出,图中A箭头从太阳指出为太阳辐射;B箭头从地面指出为地面辐射;C从大气指向地面为大气逆辐射;D从太阳指出,经云层反射到大气中,为反射。 第(2)题,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热源是地面辐射,为字母B;全球变暖与大气逆辐射(字母C)过程增强有关。 第(3)题,我国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弱,太阳辐射多;四川盆地多阴雨天气,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太阳总辐射少。 第(4)题,图中②曲线昼夜温差小,为阴天,原因是阴天白天多云,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白天气温不会太高,夜间多云,大气保温作用强,夜间气温较高,气温日较差小。
[答案] (1)太阳辐射 地面辐射 大气逆辐射 反射
(2)B C
(3)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且晴朗天气多,大气削弱作用弱
(4)② 阴天白天大气的反射作用强,晚上大气逆辐射强,保温作用好
科学研究发现,北极地区的候鸟产生的鸟粪被微生物分解后会释放出氨,氨与海水中的硫酸盐及水分子混合,形成大量悬浮在空气中的尘埃颗粒,这些颗粒可以起到降低北极气温的作用。读图,完成12~13题。
12.与鸟粪降低北极地区气温相关的环节是( )
A.①增强 B.②增强
C.③增强 D.④增强
13.该影响最明显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12.D 13.B [第12题,根据材料可知,鸟粪被微生物分解后会释放出氨,氨与海水中的硫酸盐及水分子混合后,形成大量悬浮在空气中的尘埃颗粒,这些颗粒会增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使得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从而降低北极的气温。故选D。第13题,由材料可知,鸟粪被微生物分解后,最终形成大量悬浮在空气中的尘埃颗粒,进而影响北极地区的温度,夏季北极地区气温较高,微生物分解作用强,因此该影响最明显的季节是夏季。故选B。]
穿堂风也叫过堂风,是气象学中一种空气流动的现象,是流动于建筑物内部空间的风。我国许多地区民居设计都充分考虑了穿堂风。下面为我国某地民居穿堂风示意图。据此,完成14~15题。
14.与“穿堂风”的形成有关的地理原理最符合的是( )
A.热力环流 B.全球性大气环流
C.温室效应 D.季风环流
15.白天,“穿堂风”近地面的气流运动方向是( )
A.由西向东 B.由东向西
C.由北向南 D.由南向北
14.A 15.C [第14题,读图可知,在堂屋前面是水泥地,后面是植被,一天中堂屋前后气温高低不同,导致近地面气压差异,在水平方向上,空气由高压吹向低压,形成“穿堂风”。与“穿堂风”的形成有关的地理原理最符合的是热力环流,A选项正确。第15题,白天,堂屋前的水泥地气温高,气压低,后面的植被气温较低,气压高。“穿堂风”由堂屋后面吹向前面,结合东西厢房位置,可以判定近地面的气流运动方向是由北向南,C选项正确。]
16.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丙、丁四点的气压大小,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为________。
(2)用箭头在图上标出环流模式。
(3)甲、乙两地中气温较高的是______________。
(4)一般情况下,甲乙两地对应的天气状况分别是:甲地________,乙地__________,两地气温日较差较小的是________,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
(5)假若图示区域位于北半球,则甲、乙之间的风向为________,丙、丁之间的风向为________。
(6)假若图示环流为城市热岛环流,则表示郊区的是________地。从环境效益的角度考虑,不宜在乙地建立的企业是( )
A.造纸厂 B.火力发电厂
C.家具厂 D.电子厂
(7)假若图示环流为海陆热力环流,若甲地为陆地,则此时为________(填“白天”或“黑夜”)。
[解析] 第(1)题,根据上凸为高下凸为低的原理,图中乙丁为高压,甲丙为低压,高空的气压值低于近地面,据此甲、乙、丙、丁四点的气压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为乙、甲、丁、丙。第(2)题,图中乙丁为高压,甲丙为低压,气流总是从高气压区向低气压区流动,因此,图上环流模式为乙—甲—丁—丙—乙。第(3)题,甲、乙两地中,甲为上升气流,故甲的气温较高。第(4)题,一般情况下,甲乙两地对应的天气状况分别是:甲地为上升气流,为低压气旋天气,多阴雨,乙地为下沉气流,难以成云致雨,一般多晴朗天气,由于甲地多阴雨天气,白天阴天,云层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较晴天少,而夜晚有云,大气的逆辐射较强,对地面的保温作用较强,晴天情况相反。由于甲多阴雨乙多晴天,故甲地气温日较差较小。第(5)题,假若图示区域位于北半球,则甲、乙之间的风向考虑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近地面摩擦力,最终风向为东北风;高空只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影响,风向与等压线平行,最终风向为西风。第(6)题,假若图示环流为城市热岛环流,则由于郊区气温低,应为下沉气流所在地,则乙表示郊区。从环境效益的角度考虑,由于近地面风从郊区吹往城市,为避免二次污染,不宜在乙地建立的企业是有大气污染的火力发电厂,选B。第(7)题,假若图示环流为海陆热力环流,若甲地为陆地,则此时风从乙地吹向甲,也就是风从海洋吹向陆地,说明此时陆地气温高于海洋,应为白天。
[答案] (1)乙、甲、丁、丙
(2)如图
(3)甲
(4)阴雨天气 晴朗天气 甲 白天阴天,云层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较晴天少;而夜晚有云,大气的逆辐射较强,对地面的保温作用较强
(5)东北风 西风
(6)乙 B
(7)白天
相关试卷
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一课一练:
这是一份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一课一练,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被誉为“地球生命的保护伞”的是,臭氧主要分布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植被当堂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植被当堂达标检测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地理事项属于植被的是,属于人工植被的是,上图中,图例所示的植被类型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2019)第二节 土壤综合训练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第二节 土壤综合训练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关于②层的叙述,正确的是,据图可知,图示区域,与阳坡相比,阴坡,图中影响土壤形成最活跃的要素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