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高中新教材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巩固练案:4-1常见地貌类型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580317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0-2021学年高中新教材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巩固练案:4-1常见地貌类型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580317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0-2021学年高中新教材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巩固练案:4-1常见地貌类型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5803177/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常见地貌类型练习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常见地貌类型练习,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下图为第五套人民币20元背面图,该版面景观为桂林山水,具有“山青、水秀、洞奇、石美”的特点。据此回答1~3题。
1.该版面景观所表示的地貌是( A )
A.喀斯特地貌 B.风蚀地貌
C.冰川地貌 D.火山地貌
解析:图中景观为桂林山水景观,该景观所表示的地貌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
2.该版面景观的主要成因是( A )
A.流水溶蚀作用 B.海浪侵蚀作用
C.风力侵蚀作用 D.冰川侵蚀作用
解析:图示景观位于我国南方石灰岩分布区,属于喀斯特地貌,是由流水溶蚀作用形成的。
3.该图示景观是( D )
A.孤峰 B.残丘
C.山峰 D.峰林
解析:图中景观是喀斯特地貌中的峰林。
读四种地貌景观图,回答4~6题。
4.图中四种地貌景观与其成因对应正确的是( B )
A.a——海浪侵蚀作用
B.b——流水侵蚀作用
C.c——风力侵蚀作用
D.d——冰川侵蚀作用
解析:a、b、c、d四幅图所示景观分别是由风力侵蚀作用、流水侵蚀作用、冰川侵蚀作用、火山喷发形成的。
5.若b景观是我国黄土高原地区的地貌景观,则造成该景观的地质作用表现最强烈的季节是( B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解析:我国黄土高原地区降水集中于夏季,该季节水土流失严重。
6.四种地貌与名称对应正确的是( A )
A.a——风蚀蘑菇 B.b——溶沟
C.c——残丘 D.d——丘陵
解析:a是风蚀蘑菇,b是黄土沟壑区,c是山峰,d是火山。
读下图,比较图中河流a、b、c三处的位置与三幅剖面图,回答7~8题。
7.河流位置与断面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D )
A.①—a,②—b,③—c B.①—b,②—a,③—c
C.①—c,②—b,③—a D.①—c,②—a,③—b
解析:河流的河道从上游到下游对应的河床从上游到下游逐渐变宽、变浅。
8.与河流位置a、b、c对应的外力作用分别是( A )
A.侵蚀,搬运,沉积 B.侵蚀,沉积,搬运
C.沉积,搬运,侵蚀 D.搬运,沉积,侵蚀
解析:图中a处属于河流上游,河谷的发育初期,横剖面呈V形,以溯源侵蚀、下蚀为主;b处属河流中游,河谷的发育中期,形成河湾,侧蚀加强;c处属河流下游,河谷发育的成熟期,形成槽型河谷,堆积了大量泥沙。
9.对不同河段特征描述错误的是( C )
A.a以上河段河谷岸壁陡峭
B.a~b河床起伏不平,可能有巨大石块
C.b~c河道狭窄
D.c位于冲积平原
解析:b~c位于河流中下游,河道展宽。
牛轭湖是因湖泊的形状恰似牛轭而得名,是随着河流河曲的不断发育而形成的。下图为牛轭湖的形成过程。读图完成10~11题。
10.牛轭湖的形成主要是( A )
A.流水侵蚀作用 B.地壳抬升
C.流水堆积作用 D.地壳下沉
解析:受流水惯性的影响。一般河流的凹岸容易被侵蚀,牛轭湖的形成和流水的凹岸侵蚀有关。
11.下列地理事物与牛轭湖形成最相似的是( B )
A.V形河谷 B.U形河谷
C.冲积扇 D.沙丘
解析:V形河谷体现流水的下蚀,U形河谷主要体现为河流的侧蚀;冲积扇主要表现为流水的堆积作用,沙丘主要体现风力的堆积作用。
下图为某河口三角洲示意图,图中箭头为河流流向。读图回答12~14题。
12.形成河口三角洲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C )
A.风力搬运作用 B.海浪沉积作用
C.流水沉积作用 D.流水搬运作用
解析:河口三角洲是由河水中挟带的泥沙在河口水流速度减慢时沉积形成的。
13.下列地貌中,与该河口三角洲形成原因相同的是( C )
A.黄土高原的沟壑 B.新月形沙丘地貌
C.华北平原 D.喀斯特地貌
解析:黄土高原的沟壑和喀斯特地貌均为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新月形沙丘地貌是由风力沉积作用形成的;华北平原是由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的。
14.关于河口三角洲形态或组成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B )
A.形态单一、呈扇形
B.沉积物颗粒较小
C.沉积物颗粒大小不一
D.沉积物颗粒由河口向海变粗
解析:三角洲形态多种多样,A错误;沉积颗粒物细小,B正确,C错误;颗粒由河口向海变细,D错误。
15.下图为一位旅行者拍摄的某地自然景观照片。形成图示自然景观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C )
A.冰川侵蚀作用 B.流水沉积作用
C.风力沉积作用 D.风力侵蚀作用
解析:图中地貌景观为流动沙丘,是由干旱区风力沉积作用形成的。
二、综合题(共40分)
16.读两种地貌图,完成下列问题。(16分)
(1)A图地貌是风蚀蘑菇地貌,它是由风蚀作用形成的,主要分布于干旱地区。
(2)B图地貌为喀斯特地貌,其原因是可溶性岩石,受到含有二氧化碳的水的溶解、冲刷作用而形成。
解析:正确识别各种地貌是解答本题的基础。据图可知,A图为风蚀地貌;B图为溶洞,属于喀斯特地貌,是流水溶解侵蚀作用形成的。
17.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24分)
(1)A图表示的是在流水沉积作用下形成的三角洲(平原)地貌。
(2)B图是沙丘地貌,往往形成于干旱、半干旱地区。近年来由于人类的过度放牧、过度樵采、过度开垦等不合理的活动,造成B图中的景观出现不断蔓延、扩大的趋势。治理这种危害应采取的措施为退耕还林还草,严禁过度放牧。
解析:第(1)题,A图为河口三角洲,是由于地势平坦,河流流速缓慢,泥沙沉积形成。第(2)题,B图是沙丘地貌,往往形成于风力作用较强的干旱、半干旱地区;由于人类过度放牧、过度樵采、过度开垦等不合理的生产活动导致土地荒漠化越来越严重;保护植被是治理土地荒漠化的根本措施。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水循环同步测试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全册综合巩固练习,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植物茂盛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地理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植被精练,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