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新教材)2019-2020学年中图版地理必修第二册作业:章末综合检测(三)

    (新教材)2019-2020学年中图版地理必修第二册作业:章末综合检测(三)第1页
    (新教材)2019-2020学年中图版地理必修第二册作业:章末综合检测(三)第2页
    (新教材)2019-2020学年中图版地理必修第二册作业:章末综合检测(三)第3页
    还剩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三章 产业区位选择本章综合与测试测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三章 产业区位选择本章综合与测试测试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


    读下列四幅图,完成1~3题。





    1.四幅图所表示的发展农业生产时分别改造的区位因素是( )


    A.温度、地形、水源、土壤


    B.光照、土壤、地形、水源


    C.湿度、土壤、地形、水源


    D.通风、地形、水源、土壤


    2.图①的农业生产方式所出现的地区最可能是( )


    A.北京市郊区 B.河西走廊


    C.三江平原 D.南疆盆地


    3.农业的区位选择实质就是( )


    A.社会经济发展需求


    B.对土地的合理利用


    C.交通运输的不断发展


    D.国家政策措施的影响


    解析:第1题,图①玻璃温室主要是对农业生产条件中的温度进行改造;从等高线数值能看出图②中显示的是梯田景观,主要是在山地丘陵地带,属于对地形的改造;③新疆坎儿井主要是把地表水变为地下水,以减少干旱区的水汽蒸发,属于对水源的改造;华北平原土壤盐碱化严重,实施井排井灌是为了改良土壤。第2题,图①为利用玻璃温室进行农业生产,这种生产方式投入较高,技术要求高,一般多出现在经济发达地区,尤其在大城市的郊区,河西走廊、三江平原及南疆盆地均远离经济发达地区。第3题,农业的区位选择实质就是对农业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要做到因地制宜。


    答案:1.A 2.A 3.B


    (2019·高考全国卷Ⅰ)20世纪80年代开始,长江三角洲地区某县村办企业涌现,形成“村村冒烟”现象。2016年该县开始实施村集体经济“抱团飞地”发展模式:由县、镇统筹,整合腾退的村办企业建设用地指标和补贴资金,各村以股份合作形式(抱团)在发展条件优越的城镇(飞地)联合建设创新创业中心,并建立保证各村收益的机制。据此完成4~6题。


    4.“村村冒烟”主要指的是当时该县村办企业( )


    A.燃料来源分散 B.空间布局分散


    C.原料来源分散 D.产品市场分散


    5.实施“抱团飞地”发展模式,可以( )


    ①弥补劳动力不足 ②缓解建设用地紧张 ③提升基础教育水平 ④壮大集体经济实力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6.“抱团飞地”发展模式,主要体现了( )


    A.城乡统筹创新 B.生活方式创新


    C.农业发展创新 D.科学技术创新


    解析:第4题,“村村冒烟”说明几乎每个村都有企业进行生产,反映出企业的空间布局分散。B对。“村村冒烟”反映了企业空间布局分散的现象,与燃料和原料来源分散、产品市场分散无关。A、C、D错。第5题,根据题干信息可知,“抱团飞地”发展模式下各村的村办企业集中在一起进行生产,因而有利于缓解建设用地紧张的问题。②对。 “抱团飞地”发展模式的发展条件优越,经济效益高,因此有利于壮大集体经济实力。④对。“抱团飞地”发展模式主要是在生产模式上的创新,与劳动力不足和基础教育水平无关。①③错。第6题,结合材料可知,“抱团飞地”发展模式由县、镇统筹,各村联合建设,因此其主要体现了城乡统筹创新的特点。A对。“抱团飞地”是一种生产模式的创新,与生活方式无关。B错。“抱团飞地”涉及的村办企业属于工业,而不是农业。C错。村办企业一般技术水平较低,因此与科学技术创新关联不大。D错。


    答案:4.B 5.D 6.A


    生产性服务业,指为生产、商务活动而非直接向个体消费者提供服务的行业。生产性服务业在市中心的集聚,形成集聚效应,但过度集聚也会产生一些城市问题。下图示意影响生产性服务业的三大因素。读图,回答7~9题。





    7.以下行业中属于生产性服务业的是( )


    A.餐饮业 B.旅游业


    C.家电生产 D.软件开发


    8.市中心大量的民用住宅转租成办公场所,是( )


    A.区位条件引起的扩散


    B.经济指向引起的集聚


    C.政府规划引起的集聚


    D.政府规划引起的扩散


    9.针对市中心生产性服务业过度集聚的现象,政府可以引导( )


    A.市区的金融机构迁至郊区


    B.市中心发展现代物流业


    C.技术服务业迁至高校园区


    D.减少市中心的办公用地


    解析:第7题,读材料分析可知,生产性服务业指为生产、商务活动提供服务的行业,而非直接向个体消费者提供服务。餐饮业、旅游业、家电生产都是为消费者个人提供服务的,所以不属于生产性服务业;软件开发是为电子产业的发展提供服务的,属于生产性服务业。第8题,市中心交通便利,人口流动量大,信息和金融服务业发达,因此商业活动愿意付出更多的地租,从而形成商业活动的集中区域。因此市中心大量的民用住宅转租成办公场所,主要是经济指向引起的集聚造成的。第9题,针对市中心生产性服务业过度集聚现象,可以适当地进行分散,高校园区附近科技发达,因此,将技术服务业迁至于此,可以就近为高科技产业进行服务;市区的商业活动较多,对金融服务业的需求较大,不宜把金融机构迁至郊区;现代物流业分布在市中心,会导致市中心的交通压力加大;通过减少市中心的办公用地来分散生产性服务业是不恰当的方式。


    答案:7.D 8.B 9.C


    (2019·高考全国卷Ⅰ)下图示意我国东北某区域铁路线的分布。该区域铁路修建的年代较早,近些年几乎废弃。据此完成10~12题。





    10.该区域铁路线主要沿( )


    A.等高线分布 B.河谷分布


    C.山脊线分布 D.山麓分布


    11.该区域修建铁路主要是为了运输( )


    A.原木 B.农产品


    C.工业品 D.石材


    12.近些年来,该区域铁路几乎废弃的主要原因是( )


    A.设施陈旧 B.运速太慢


    C.线路过密 D.运输需求太小


    解析:第10题,读图可知,铁路线与河流走向基本一致,说明该区域铁路线主要沿河谷分布。B对,A、C、D错。第11题,读图并结合相关区域地理知识可知,该区域铁路起点位于东北长白山林区,因此该区域修建铁路主要是为了运输原木。A对。农产品主要集中在平原地区。B错。山地地区一般不宜进行工业布局。C错。石材开采通常在山地的中下部,且早期该区域石材运输需求较原木小。D错。第12题,随着我国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提高,林区采伐减少,运输需求减少,原有铁路因主要功能的丧失而逐渐废弃。D对。设施陈旧有一定影响,但不是主要原因。A错。山区铁路受地形地质条件制约,通常运速较慢,且该地没有新的交通运输方式出现,故运速太慢不是该区域铁路废弃的主要原因。B错。该地位于山区,铁路线密度较小,且与铁路线废弃关系不大。C错。


    答案:10.B 11.A 12.D


    二、综合题


    1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我国局部地区示意图。





    材料二 宁夏中卫市(甲地)为我国最大的硒砂瓜种植基地。该地区硒砂瓜富含多种氨基酸和硒、锌、钙、钾等对人体健康有益的微量元素。硒砂瓜个大、瓤红、汁甜,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为A级绿色食品。当地农民创造出了压砂种瓜这一节水保墒的旱作农业种植模式,即在土地上铺上一层砂砾,盖上一层薄膜,瓜苗就从石头缝里“蹦”出来,有效地提高了瓜的质量和产量。


    (1)甲地种植硒砂瓜的有利自然条件有哪些?


    (2)甲地地表砂砾对当地西瓜生长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


    (3)试分析甲地农民采用的薄膜覆盖技术对硒砂瓜生长过程的影响。


    (4)分析乙地种植西瓜的劣势气候条件。


    (5)借鉴甲地的发展经验,简述乙地为改造西瓜种植的气候条件应采取的措施。


    解析:第(1)题,结合图示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和材料二,从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自然条件角度分析即可。第(2)题,砂砾的主要作用在于改变当地昼夜温差,同时增加地表水的下渗,改善当地的水分条件。第(3)题,薄膜覆盖技术的运用改善了当地的水热条件。第(4)题,从图中可以看出,乙地位于我国华北地区,春季降水少,风沙灾害多,降水集中在夏季,旱涝灾害频发。第(5)题,从水资源利用、农田生态保护等方面分析。


    答案:(1)地处中纬度内陆地区,昼夜温差大,光照强;靠近河流,灌溉水源充足;土壤肥沃,富含硒等微量元素;地处河谷地带,地势平坦等。


    (2)砂砾能增大昼夜温差,有利于西瓜糖分的积累;砂砾可以减少水分蒸发,增加地表水下渗,有利于保持土壤水分。


    (3)覆盖薄膜可以减少土壤水分蒸发,长期保持土壤湿润,有利于克服当地干旱气候条件对西瓜生长的不利影响;覆盖薄膜也可以减少土壤热量损失,提高地温,有利于西瓜快速生长。


    (4)乙地位于季风区,春季时降水少,风沙灾害多;降水集中在夏季,且多暴雨,旱涝灾害频发。


    (5)针对风沙灾害多的问题,可以建设平原农田防护林;针对春季降水少的问题,可以推广抗旱节水农业技术,如薄膜覆盖、地方名优特产品培育;针对夏季旱涝灾害频发的问题,可以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等。


    1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我国目前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生产国和消费国。与此同时,我国各大、中城市的交通拥堵现象及大气污染也日益严重。当前,以钠硫电池、镍镉电池、锂电池、燃料电池等为电源的新能源电动汽车发展前景广阔。


    材料二 我国主要汽车产业基地及零部件厂集中省区分布图。





    (1)简述我国汽车生产的分布特点。


    (2)结合图文材料,分析我国发展汽车生产的优势与不足。


    (3)你是否赞同我国大规模发展材料一所述的新能源电动汽车?说明理由。


    解析:第(1)题,注意回答时要先总述、后分论。第(2)题,汽车工业发展条件主要分析社会经济条件和环境影响。第(3)题,结合材料和相关知识分析即可,注意观点与理由要一致。


    答案:(1)我国汽车生产分布不均衡;集中分布于东部大城市,中西部地区较少;汽车零部件厂集中于汽车生产基地附近。


    (2)优势:汽车消费市场广阔;工业基础较好;生产协作关系较好;地价较低;劳动力价格低。


    不足:技术水平较低,自主研发能力弱;知名自主品牌较少,市场竞争力不强;能源(交通、环保)与汽车工业快速发展存在矛盾。


    (3)赞同。新能源汽车污染小,利于保护环境;起步晚,同类市场竞争较小;缓解我国石油供应紧张状况;市场前景好;国家政策扶持。


    或不赞同。新能源汽车生产成本较高;新建配套充电设施成本高;我国新能源汽车生产技术水平较低,新型车品质难以保证;电池寿命短,回收利用率低,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新能源汽车大众认可度低、市场份额小。





    相关试卷

    地理必修 第二册第三章 产业区位选择本章综合与测试练习题:

    这是一份地理必修 第二册第三章 产业区位选择本章综合与测试练习题,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五章 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本章综合与测试课时作业: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五章 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本章综合与测试课时作业,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章 乡村和城镇本章综合与测试综合训练题: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章 乡村和城镇本章综合与测试综合训练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