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19-2020学年新教材素养突破人教版地理必修第一册课后作业提升十六6.第二节 地质灾害

    2019-2020学年新教材素养突破人教版地理必修第一册课后作业提升十六6.第二节 地质灾害第1页
    2019-2020学年新教材素养突破人教版地理必修第一册课后作业提升十六6.第二节 地质灾害第2页
    2019-2020学年新教材素养突破人教版地理必修第一册课后作业提升十六6.第二节 地质灾害第3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地理第二节 地质灾害课后测评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第二节 地质灾害课后测评,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该图为“某地某次地震烈度(地震发生时地面所受的破坏程度)分布图”,结合下表回答1~3题。








    1.图中①、②、③、④四处等震距最大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图中③处可能为( )


    A.一个村庄 B.一座城市


    C.一洼池塘 D.一座小山


    3.此次地震可能引发的其他地质灾害是( )


    A.泥石流 B.瘟疫


    C.海啸 D.火山喷发


    1~3.解析:第1题,根据图示和表格信息可知,①处烈度最小,等震距应最大。选择A项。第2题,图中③处烈度在Ⅶ以上,比周围地区大,可能为一座城市。选择B项。第3题,此次地震的震中位于沿海地区,可能引发海啸。选择C项。


    答案:1.A 2.B 3.C


    下图表示某海域四次地震的发生地、震级和震源深度。读图,回答4~5题。





    4.该海域地震频发的原因是( )


    A.板块碰撞 B.板块张裂


    C.岩浆活动 D.变质作用


    5.海啸是一种巨大的海浪。一般,当海底浅源大地震(震源深度小于50 km,震级大于里氏6.5级)造成大洋地壳局部隆起或陷落,并且带动震源上方的深层(水深不小于1 000 m)海水做大规模扰动时,就可能发生灾害性海啸。若上图中的四次地震都造成了地壳陷落,则四地中最可能发生灾害性海啸的是( )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4~5.解析:第4题,图示区域为台湾岛东部海域,地处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碰撞地带,地壳运动活跃,多地震。第5题,根据题干信息结合图示中等深线数值得出正确答案。


    答案:4.A 5.B


    2010年10月25日,印度尼西亚发生地震,并引发海啸;从10月25日到11月2日,默拉皮火山多次喷发,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几十万人离家避难。据此完成6~7题。





    6.印度尼西亚发生火山、地震的主要原因是( )


    A.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频繁


    B.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频繁


    C.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频繁


    D.印度尼西亚领土组成主要以岛屿为主


    7.火山喷发产生的火山灰云团对其覆盖地区的影响是( )


    A.增强了大气反射作用,使气温增高


    B.减弱了大气反射作用,使气温降低


    C.增强了大气逆辐射,使昼夜温差变小


    D.减弱了大气逆辐射,使昼夜温差变小


    6~7.解析:第6题,印度尼西亚默拉皮火山位于爪哇岛,处于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动频繁。第7题,火山灰云团削弱了太阳辐射,因此白天气温较低;而夜晚大气逆辐射增强,使夜间气温不会太低,从而使昼夜温差变小。


    答案:6.A 7.C


    8.容易发生泥石流的地区是( )


    A.陡峻的沟谷山坡


    B.平原地区


    C.我国西北干旱地区


    D.地表植被覆盖好的地区


    解析:泥石流的形成有三个条件:①陡峻的沟谷;②大量松散物;③短时间内有大量水流。我国西南山区面积大,地表起伏增加了重力作用,山体断裂发育,造成岩石破碎,为泥石流的形成提供了充足的物质条件,一旦有暴雨因素诱发,就容易形成泥石流。


    答案:A


    9.下面为“醉林示意图”,导致醉林现象发生的地理现象是( )





    A.崩塌 B.滑坡


    C.水土流失 D.地震


    解析:由图中坡体整体滑动的特征,可以确定为滑坡现象,故选B。


    答案:B


    10.下图中,能正确反映震中距与地震震级及烈度关系的是( )





    解析: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一般距离震中越远,烈度越小。


    答案:D


    读“等震线图”,回答11~12题。





    11.关于甲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为震源 B.震中距最小


    C.烈度最小 D.震级最大


    12.若甲地为震中( )


    A.震级a>b>c


    B.②处受到的破坏程度一定比①、③大


    C.在②处比①处先感觉到地震


    D.甲为地震烈度最高区





    11~12.解析:等震线是烈度相近各点所连成的线,震中是地震烈度最高区,离震中越近,震中距越小。一般情况下,离震中越远,烈度越小。震级是表示地震释放能量大小的等级,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


    答案:11.B 12.D


    13.对我国危害和影响最大的地质灾害是( )


    A.地震 B.火山喷发


    C.滑坡 D.泥石流


    解析:地震是对我国危害和影响最大的地质灾害。


    答案:A


    二、综合题


    14.红层地貌是地质历史时期红色砂砾岩等岩层上发育的侵蚀地貌,多陡崖,岩性具有软硬互层特点。下图示意中国某区域红层地貌的分布。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图示红层地貌区由外力作用引起的主要地质灾害类型,并说明该类灾害形成的自然原因。


    (2)简述红层地貌区地质灾害的主要危害。


    解析:第(1)题,本题注意“红层地貌”、“外力作用”、“自然原因”,结合相关材料回答。第(2)题,注意“红层地貌区”、“简述”、“主要危害”,结合相关知识回答。


    答案:(1)崩塌、滑坡、泥石流。


    断裂发育,岩石破碎;多河谷,地形坡度大;气候湿热,风化强,多暴雨。


    (2)加速地表侵蚀,造成水土流失(生态破坏);破坏农田、城镇与村庄、工矿企业、道路等;造成人畜伤亡。


    15.长江下游某城市边缘分布着丘陵,丘陵的基岩上有黄土覆盖(如下图所示)。近年来,由于城区扩展,大量开挖山坡,该地在夏季暴雨后曾发生多起黄土崩塌、滑坡灾害。





    阅读图文资料,简要分析该地黄土崩塌、滑坡多发的原因。


    解析:黄土土质疏松,且垂直节理发育;夏季降水多,且多暴雨;由图中可看出,黄土与基岩属两层;如果大量开挖山坡,就会导致坡面地形不牢固,容易发生地质灾害。


    答案:黄土垂直节理发育,孔隙度大;人工开挖边坡,破坏了坡面地形的稳定性。暴雨容易诱发坡地黄土崩塌;雨水下渗,在基岩与黄土之间容易形成滑动面,造成黄土滑坡。








    烈度
    破坏程度

    人站立不稳,家畜外逃,器皿翻落,简陋棚舍损坏,陡坎滑坡

    房屋轻微损坏,板房、烟囱损坏,地表出现裂缝及喷砂冒水

    房屋多有损坏,干硬土上亦有裂缝,地下管道破裂

    房屋大多数破坏,少数倾倒,烟囱等崩塌,铁轨弯曲

    房屋倾倒,道路毁坏,水面大浪扑岸

    相关试卷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节 防灾减灾同步练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节 防灾减灾同步练习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气象与水文灾害同步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气象与水文灾害同步达标检测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四节 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课后作业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四节 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课后作业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