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测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测试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人们在生产活动中还常利用地震波,图中所示的圈层A、B、C分别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时分层作业(三)
(建议用时:45分钟)
地震波在不同媒介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科学家利用这一原理探究地球内部结构。据此回答1~2题。
1.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时,科学家们发现在距离地面大约2 900 km深度处横波速度突然降低为零,纵波速度也突然降低,这说明( )
A.地球内部存在着岩浆
B.该深度上下层次的温度变化明显
C.大陆地壳与大洋地壳的厚度不同
D.该深度上下层次的物质组成存在很大差异
2.人们在生产活动中还常利用地震波( )
A.传递声音信号 B.进行地质探矿
C.调查农作物虫害情况D.测量山峰的高度
1.D 2.B [第1题,在不同物质组成的介质里,地震波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其中横波只能通过固体物质,而纵波可通过固、液、气各态物质,因此,根据地下2 900 km处的波速变化可知,该处上下层物质组成存在较大差异,2 900 km以下为非固态物质。第2题,同理可知,如果地下某处存在矿产资源的话,那么它的物质组成肯定与周围地区有差异,地震波经过该处时,其波速会发生异常变化。]
埃塞俄比亚东北部阿法尔地区,自2005年有两座火山喷发后就形成了不到1千米的裂缝,但迄今裂缝全长已达60千米,最宽处8米,该地已经成为科学家们见证海洋形成的天然实验室。据此完成3~4题。
3.阿法尔地区的裂缝形成于火山喷发之后,裂缝中的火山组成物质都来自地球内部的( )
A.地幔 B.地核
C.地壳 D.岩石圈
4.裂缝从1千米延长到60千米,非洲大陆也可能一分为二,这些直接改变的是地球圈层中的( )
A.岩石圈 B.大气圈
C.生物圈 D.水圈
3.A 4.A [第3题,火山喷发的物质主要是岩浆,其来自地幔顶部的软流层,且到达地表后温度降低,冷却形成岩石。第4题,由材料可知,裂缝存在于地壳中,而地壳是岩石圈的一部分。]
地球内部的结构,无法直接观察。关于地球内部的知识,主要来自地震波的研究。图甲为地球内部圈层的部分示意图,图乙为某地地震波速度随深度变化图。读图,回答5~6题。
图甲 图乙
5.若图甲中a是d的一部分,a和b组成c,则图中a、b、c可分别表示的概念是( )
A.外核、内核、地核
B.上地幔、下地幔、地幔
C.上地幔的顶部(软流层以上)、地壳、岩石圈
D.地壳、地幔、地核
6.图乙中该地莫霍面大约位于地面以下( )
A.5 km B.17 km
C.33 km D.400 km
5.C 6.A [第5题,岩石圈包括整个地壳以及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的部分,故b表示地壳,a表示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的部分,c表示岩石圈。第6题,地震波在经过莫霍界面时波速会发生改变,图中显示,在地表以下5 km处波速发生明显变化。]
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四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结合地球圈层构造示意图,回答7~8题。
7.图中所示的圈层A、B、C分别为( )
A.水圈、大气圈、岩石圈
B.大气圈、岩石圈、水圈
C.岩石圈、水圈、大气圈
D.大气圈、水圈、岩石圈
8.关于地球外部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球外部圈层包括岩石圈、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
B.大气圈的大气密度随海拔的增加而降低
C.岩石圈包括软流层及其以上的地幔部分和地壳
D.生物圈是由地球上所有生物构成的圈层
7.D 8.B [第7题,图中A位于大气层,表示大气圈;B表示水圈,C表示岩石圈。第8题,地球外部圈层包括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大气圈的大气密度随海拔的增加而降低,B正确;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位于软流层以上,不包括软流层;生物圈是由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环境构成的圈层。]
2017年1月12日,哥斯达黎加图里亚瓦尔火山喷发,大量火山灰飘至50公里外的首都圣何塞,位于圣何塞的胡安·圣玛利亚国际机场运行受到影响,六家航空公司的数百架进出港航班被迫取消或延误,大批旅客滞留。据此回答9~10题。
9.组成图里亚瓦尔火山岩石的矿物直接来自( )
A.地表 B.地壳上部
C.地壳下部 D.地幔
10.(易错题)这些蔓延的火山灰物质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是( )
A.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B.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C.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岩石圈
D.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
9.D 10.A [第9题,组成火山山体岩石的矿物为岩浆冷凝形成,岩浆来源于上地幔的软流层。第10题,该题已经说明是火山灰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而不是从火山灰的来源开始,导致该题易错。很显然火山灰漂浮在大气圈中,慢慢会沉降下来,进入到水圈、生物圈,最终沉积到岩石圈。]
11.读地球内部圈层示意图,回答问题。
(1)结合上图判断两个不连续面A为________,B为________,地震波通过B界面时,波速变化有何特征?
(2)填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圈层名称:
C为________,D+E为________,F+G为________。
(3)自己设计图例,并在图中画出岩石圈的范围。
(4)如何推断地球内部各圈层的物质是固态还是液态?
解析:第(1)、(2)题,结合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及图示各字母的位置可判断各字母代表的名称,明确B界面为古登堡面,进而判断地震波通过此界面时的波速变化特征。第(3)题,设计好图例后,根据岩石圈范围画出。第(4)题,依据纵波和横波的特点分析。
答案:(1)莫霍面 古登堡面 纵波传播速度突然下降,横波完全消失。
(2)地壳 地幔 地核
(3)岩石圈指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部分),画图略。
(4)由于纵波可以通过固体、液体、气体三态传播,而横波只能通过固体传播,因此可以判断地壳和地幔属于固态,外地核可能为液态。
读某地地震波传播速度随深度的变化图,完成12~13题。
12.(易错题)图中曲线表示的地震波是( )
A.纵波 B.横波
C.纵波和横波 D.无法判断
13.该地莫霍面大约位于地下( )
A.5 km处 B.17 km处
C.33 km处 D.2 900 km处
12.B 13.A [第12题,不知道纵波、横波的传播速度是错选的主要原因。从图中可知此地震波传播速度在3~6 km/s之间,速度较慢,为横波。第13题,此地震波传播速度在5 km深处突然变大,说明该地莫霍面大约位于地下5 km深处。]
读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部分),回答14~15题。
14.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的空间范围最接近于( )
A.生物圈 B.水圈
C.①圈层 D.②圈层
15.有关图中地球圈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水圈都分布在海平面以下
B.生物圈孕育于其他圈层中
C.①圈层密度随高度增加而递增
D.②圈层中硅镁层在大洋洋底缺失
14.A 15.B [第14题,人类属于生物圈的组成部分。第15题,水圈、大气圈、岩石圈有交错在一起的部分,所以水圈不都分布在海平面以下,A错;生物圈主要分布在这个交错地带,所以说孕育于其他圈层中,B对;①圈层密度随高度增加而逐渐减小,C错;②圈层中硅铝层在大洋洋底缺失,不是硅镁层,D错。]
16.读北美地壳厚度等值线图(单位:千米),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所学知识,世界大陆地壳的平均厚度约为______________千米。大陆地壳厚度与大洋地壳厚度有何差异?
(2)图中A处的地壳厚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处地壳的厚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北美大陆地壳厚度的分布规律是什么?
解析:第(1)题,主要为基础知识,记住相关知识即可回答。第(2)、(3)题,根据相邻等值线之间闭合等值线区域的特征“大于大的,小于小的”,可以判断出A处的地壳厚度介于45~50千米,B处的地壳厚度介于30~35千米,进一步可推断出北美大陆地壳厚度的分布规律。
答案:(1)39~41 大陆地壳较厚,大洋地壳较薄。
(2)45~50千米 30~35千米
(3)西部、东部山地比较厚,中部较薄,大陆向大洋的过渡地区较薄。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湘教版 (2019)第三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课堂检测,共6页。
这是一份高中中图版 (2019)第四节 水循环过程及地理意义随堂练习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人类对水循环影响最大的环节是,对陆地水资源更新作用最大的是,能正确反映海陆间水循环过程的是,水循环中的,图中a、b、c、d、e分别表示,下列有关水循环的说法,正确的是,图中甲、乙、丙、丁分别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中图版 (2019)第三节 大气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课时训练,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夏季常有这样一个现象,“秋阴不散霜飞晚”,意思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