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0-2021学年高中地理新教材中图版必修第一册课后素能强化:3-2 常见自然灾害的避防 试卷

    2020-2021学年高中地理新教材中图版必修第一册课后素能强化:3-2 常见自然灾害的避防第1页
    2020-2021学年高中地理新教材中图版必修第一册课后素能强化:3-2 常见自然灾害的避防第2页
    2020-2021学年高中地理新教材中图版必修第一册课后素能强化:3-2 常见自然灾害的避防第3页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中图版 (2019)第二节 常见自然灾害的避防巩固练习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中图版 (2019)第二节 常见自然灾害的避防巩固练习,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地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


    自然灾害的防御就是在灾害发生之前采取工程性或非工程性防御措施,以防止或延迟灾害的发生,减轻灾害造成的危害。据此完成1~2题。


    1.下列属于非工程性防御工作的是( D )


    A.研制、发射地球资源卫星进行自然灾害的监控


    B.退耕还林及打坝筑堤


    C.三峡水利枢纽工程


    D.通过多种方式,分别对不同人群进行防灾减灾的知识教育和技能培训


    解析:完善法律法规、灾害管理体系,进行减灾知识教育和技能培训是非工程性措施。


    2.下列防护林工程以保持水土为主要目的的是( A )


    A.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 B.沿海防护林体系


    C.平原防护林体系 D.“三北”防护林体系


    解析:沿海防护林体系主要是防台风、风暴潮;平原防护林体系是保护农田;“三北”防护林体系的主要目的是防风固沙,减少风沙危害。


    3.下列有关避震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在行驶的汽车上,应迅速下车躲避


    B.桥梁一般比较坚固,可以躲到桥底下


    C.在百货商场,选择结实的柜台或柱子边躲避


    D.高大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好,可以选择作躲避场所


    解析:在室外行驶的汽车上应等地震过后再下车,应避开高大的建筑物,不应躲在桥下。


    4.下列应对洪水灾害的办法中,错误的是( C )


    A.原地避水时,可将家中物品放在楼上,并贮备一些食物和必要的生活用品


    B.室内进水前,要及时拉断电源,以防引起触电事故


    C.洪水冲刷了垃圾、粪便等污染物和病原体,洪水过后可放心饮用地下水


    D.洪水围困时,可用手电筒、鲜艳的衣服发出求救信号


    解析:洪水袭来时,由于厕所粪便、垃圾等被水冲散,再加上动物尸体在高温下腐烂和其本身携带的病菌极易污染水源,引发流行病。因而要注意保护水源地,地下水抽取后要用漂白粉严格消毒,并一定要烧开。


    读我国主要气象灾害分布图,完成5~6题。





    5.我国华南地区纬度位置较低,但有时也会受到低温冷害的影响,主要的自然原因是( A )


    ①春季多阴雨 ②冷空气势力强大


    ③农事活动较早 ④梅雨提前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解析:题目中的要求是“自然原因”,所以③农事活动较早,属于人为活动,错误。华南地区纬度较低,没有梅雨天气,我国的梅雨主要集中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所以④梅雨提前错误。我国华南地区纬度位置较低,春季,雨带移到该地,多阴雨天气,会出现低温的状况,①春季多阴雨对。我国冬季受西北风影响,若西北风的势力强大,会对纬度较低的华南地区产生影响,所以②冷空气势力强大对。故A项正确。


    6.为减轻图中各种自然灾害可能带来的损失,下列措施中不可取的是( B )


    A.修筑水库和分洪工程


    B.禁止在灾害多发区居住


    C.建立灾害监测预警预报系统


    D.建立健全保险救灾体系


    解析:修筑水库和分洪工程,会减轻洪水、暴雨、热带风暴等灾害带来的损失,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在灾害多发区,人们采取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等,可以避免或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是可以在此居住的,B项错误,满足题干要求,故答案为B项。建立灾害监测预警预报系统和建立健全保险救灾体系,都会减轻灾害的损失,C、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2018年11月21日,中国台湾屏东县(位于台湾南部,西临台湾海峡)大鹏湾海岸出现异象,上万尾鱼突然如炸锅一般,不断从水面飞起跃上码头,持续时间长达3分钟以上。2018年11月26日7时57分在台湾海峡发生里氏6.2级地震。据此回答7~9题。


    7.上万尾鱼突然如炸锅一般,不断从水面飞起跃上码头,下列对这种现象的正确解释是( B )


    A.是大鱼在追捕小鱼,小鱼跃出水面试图躲避


    B.电磁场发生变化,预示将要发生地震


    C.进入冬季,海水中氧气减少,小鱼跃出水面呼吸空气


    D.小鱼逃离被污染的海水


    解析:上万尾鱼突然如炸锅一般,不断从水面飞起跃上码头。如果是大鱼在追捕小鱼,小鱼跃出水面试图躲避,但不可能有这么多鱼,A错误;电磁场发生变化,预示将要发生地震,导致鱼群慌乱,B正确;进入冬季,海水中氧气减少,小鱼跃出水面呼吸空气,但不可能跃上码头,C错误;海水被污染不会是突发性的,D错误。


    8.地震发生时,正坐着轮船在台湾海峡航行的小明的感觉是( C )


    A.左右摇晃 B.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


    C.上下颠簸 D.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


    解析:纵波可以通过固体、液体、气体。横波只能通过固体。地震发生时,位于台湾海峡轮船上的人的感觉是上下颠簸,而无左右摇晃。C正确。


    9.地震发生时的正确避震方法是( C )


    ①在家可躲在空间较小的卫生间


    ②在影剧院,应迅速跑到室外开阔空地


    ③在教室可躲在书桌下或跳楼


    ④走在街上要远离高层建筑、广告招牌、霓虹灯架等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在家可躲在空间较小的卫生间,①正确。在影剧院,在门口的应迅速跑到室外开阔空地,离门口较远的可以在舞台或乐池下躲避,②错误;在教室可躲在书桌下或墙角,不要跳楼,③错误;走在街上要远离高层建筑、广告招牌、霓虹灯架等,④正确。C正确。


    倒春寒是指在春季回暖过程中,由冷空气活动造成的气温持续低于同时期气温平均值,并对农业生产等造成影响的气象灾害。2012年年初由于倒春寒的影响,皖南某地茶园遭受重创。下图为“该地此次倒春寒前后时段逐日平均气温示意”。读图,回答10~11题。





    10.该地受倒春寒影响最明显的时间段是( C )


    A.①时段 B.②时段


    C.③时段 D.④时段


    解析:根据材料,倒春寒是指在春季回暖过程中,由于冷空气活动造成的气温持续较低的气象灾害。读图,图中①时段气温回升,A错;②时段气温略下降,但基本较稳定,B错;③时段气温明显较低,属于倒春寒影响,C对;④时段气温回升,倒春寒结束,D错。所以该题选C。


    11.为防止茶园春季受冻害威胁,下列措施正确的是( A )


    A.覆盖塑料薄膜 B.改善通风条件


    C.茶树培土 D.大量施肥


    解析:为防止茶园春季受冻害威胁,可以用塑料薄膜覆盖,产生温室保温效应,A对;增大通风条件,会加重冻害,B错;培土不能防止叶片冻害,C错;施肥与防冻害无关,D错。所以该题选A。


    合掌造(下左图)是日本的一种木造建筑物,屋顶厚且陡,以便适应当地的地理环境。下右图为日本轮廓示意图。读图,回答12~13题。





    12.图中所示建筑物的屋顶造型设计是为了适应当地( B )


    A.旱灾频发 B.冬季暴雪


    C.多洪涝灾害 D.地震、火山活动频繁


    解析:根据题干和图片分析可知,屋顶厚且陡有利于雪的滑落,可以防止雪压塌房屋,选择B。


    13.下列四地中,合掌造最可能位于( C )


    A.a地 B.b地


    C.c地 D.d地


    解析:日本冬季主要吹西北风,西北风通过日本海时水汽增加,日本的西部处于迎风坡,降水多,所以说合掌造最可能位于c地,故选C。


    二、综合题


    14.由于灾难事故而死亡的人中,立即死亡者不到1/3,而大部分的死亡者属于“丧失生命机会”的人。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判断下面在灾害发生时的做法是否正确,并说明判断理由。





    (2)地震发生后若被埋压,应做好哪些方面的工作。


    答案:(1)①不正确。顺着泥石流的方向逃跑会被掩埋。


    ②正确。山崩时躲在巨石背后,以防止被乱石击伤。


    ③正确。发生火灾时贴近地面可获得氧气,有效防止浓烟吸入体内,匍匐前行有利于逃离火场。


    ④正确。洪水来临时应远离河流和桥梁,向高处跑去。


    ⑤不正确。屋梁在地震中易倒塌。


    ⑥正确。屋角稳定,不易倒塌;头顶棉被,保护头部。


    (2)如果被埋压在废墟下,首先要保持呼吸畅通,避开身体上方容易掉落的物体,稳定和扩大生存空间,用砖块、木棍等支撑周边断壁,然后设法脱离险境。要尽量保存体力,用石块敲击能发出声响的物体,向外发出呼救信号,等待救援人员的到来。如果被埋在废墟下的时间比较长,要尽量寻找食物和水,想办法维持自己的生命。


    解析:整体分析:本题以灾害事故中不同原因人员伤亡的数量比例为材料背景,考查自然灾害中的自救方法,难度一般,重在考查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第(1)题,解答该题的关键在于正确解读图片内容,①顺着泥石流方向跑,做法错误,顺着泥石流的方向逃跑会被掩埋,应向垂直于泥石流前进方向的斜上方跑;②在山崩时藏身于巨石背后,可以防止被乱石击伤,做法正确;③在发生火灾时用湿巾捂住口鼻,匍匐前行,做法正确,湿巾捂住口鼻可以防止吸入有毒气体,地面可获得氧气,匍匐前行利于逃离火场;④洪水来临时远离河流和桥梁,向山上跑去,做法正确。⑤在地震中抱头屈膝躲在屋梁下,屋梁倒塌易被掩埋,做法错误; ⑥在地震时躲在墙角,屋角稳定,不易倒塌,头顶棉被,可保护头部,做法正确。第(2)题,地震后若被埋压,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用木棍等硬物支撑、敲击物体求救、保存体力、维持生命。


    15.下图中的A、B两图为两个潜在的滑坡山体等高线示意图(两图比例尺相同,等高线单位:米),图中粗虚线为滑坡面与山坡面交线的投影。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根据图中显示的信息,图A表示的山体更容易发生滑坡,请说明理由。


    答案:图A所示山体比较陡。


    (2)人类预防滑坡灾害,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A )


    ①确定潜在的滑坡位置


    ②切除滑坡体下部


    ③加强对滑坡体的观察


    ④滑坡体表面用水泥固结


    ⑤锚固山体


    A.①③⑤ B.①②③


    C.②④⑤ D.③④⑤


    (3)请列举可能诱发滑坡的自然和人为因素。


    答案:自然因素:下雨(可以增加滑坡体的重量,降低滑动面的摩擦系数)、地震(可以导致滑坡体失稳)、岩石破碎。人为因素:在滑坡体上进行工程施工(改变质量分布)、人为破坏了滑坡体下部、人类破坏植被。


    解析:第(1)题,粗虚线为滑坡面与山坡面交线的投影,即粗虚线区域为滑坡区域。从图中看出,A图虚线最多经过了800~1 300米共6条等高线,高差大于500米;B图虚线最多经过700~900米共5条等高线,高差稍高于200米。由于两图比例尺相同,则两图中虚线经过等高线最多处距离应基本相同,因为二者图上距离相当,水平距离相同,而A图中的高差大于B图,则A山体的坡度大于B山体的坡度。山体越陡,越易出现滑坡,故A图表示的山体更容易发生滑坡。第(2)题,根据所学知识可以判断出①③⑤正确。第(3)题,山体滑坡的发生有下雨、地震等自然因素,也有工程建设破坏山体等人为因素。


    相关试卷

    高中第二节 常见自然灾害的避防当堂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高中第二节 常见自然灾害的避防当堂达标检测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常见自然灾害的避防练习: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常见自然灾害的避防练习,共6页。

    高中第三单元 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与避防第二节 常见自然灾害的避防精品当堂检测题:

    这是一份高中第三单元 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与避防第二节 常见自然灾害的避防精品当堂检测题,文件包含中图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32常见自然灾害的避防练习原卷版docx、中图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32常见自然灾害的避防练习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8页, 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