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湘教版】2020版地理新导学必修一课时分层作业10 热力环流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580384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新教材)【湘教版】2020版地理新导学必修一课时分层作业10 热力环流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580384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新教材)【湘教版】2020版地理新导学必修一课时分层作业10 热力环流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5803840/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还剩4页未读,
继续阅读
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节 大气热力环流练习题
展开这是一份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节 大气热力环流练习题,共7页。
(建议用时:45分钟)
[合格基础练]
读热力环流图,回答1~2题。
1.在热力环流图中,四处气压由高到低的排序是( )
A.④>③>②>① B.③>②>①>④
C.②>①>④>③D.④>①>②>③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处可能为阴雨天气
B.④处昼夜温差小
C.②处为气温最低
D.③处等压面向高处弯曲
1.D 2.A [第1题,④处气流下沉形成高压,高空形成低压,①处气流上升形成低压,高空形成高压;近地面气压高于高空。因此四处气压④>①>②>③。第2题,①处受热上升,上升气流遇冷,易形成阴雨天气;②处近地面热,③处近地面冷,②③海拔相同,在相同的递减率下,②比③气温高;④处在下沉气流控制下,天气晴朗,昼夜温差大;③处为低压,等压面向气压高的低处弯曲。]
下图所示为我国东南福建省沿海地区被海风“吹弯了腰”的草丛。读图,回答3~4题。
3.下列能正确示意图中风向形成原因的是( )
4.该地一年中盛行风向也因海陆间温度差异发生季节变化。盛行风从海洋吹向陆地的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D.冬季
3.B 4.B [第3题,由图中草的倒伏方向可知,当时风从海洋吹向陆地。海洋上气压高,气温低,气流下沉;陆地气压低,气温高,气流上升,为白天。第4题,夏季,陆地升温快于海洋,形成热低压,因此风从海洋吹向陆地。]
读某地近地面和高空四点气压图,回答5~6题。
5.若近地面和高空四点构成热力环流,则流动方向为( )
A.M→N→O→P→MB.P→O→M→N→P
C.M→N→P→O→MD.N→M→O→P→N
6.下面图中正确表示N地在垂直方向上等温面与等压面配置的是( )
A B C D
5.A 6.A [第5题,气流总是由高压区流向低压区,则近地面由M流向N,高空由O流向P;依据热力环流图可判断,图中M、N为近地面两点,O、P为高空两点,且O、P分别对应位于N、M上空;M地气压高,说明是近地面气温较低处,气流由P下沉至M;则N为近地面气温较高处,气流上升至O。故A项正确。第6题,图中显示N地为近地面热低压区,故气温高于两侧、气压低于两侧同一高度,则A项正确。]
7.读图(虚线a、b表示等压线),回答问题。
(1)B地空气的垂直运动方向为________(填“上升”或“下沉”)。
(2)图中所示的热力环流形成的过程是:先有________运动,再形成________运动。
(3)热力环流形成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它是大气运动的一种________的形式。
(4)大气水平运动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A、B、C、D四处气压由高到低的排序为________。
(6)热力环流的实例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解析] 第(1)题,B处等压面向高空凸起,说明B处比两侧气压高,为下沉气流。第(2)题,冷热不均引起大气的垂直运动,垂直运动导致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差异,同一水平高度的气压差异形成大气的水平运动。第(3)题,冷热不均是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是热力环流。第(4)题,大气的水平运动是风,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第(5)题,近地面气压高于高空气压;同一水平高度上,等压面向高空凸起的为高压区,反之为低压区。第(6)题,城市和郊区间,海洋和陆地之间,山峰和山谷之间,因为有冷热差异,都形成热力环流。
[答案](1)下沉 (2)垂直 水平 (3)冷热不均 最简单 (4)水平气压梯度力 (5)B、C、D、A (6)海陆风 城市风 山谷风
[等级过关练]
8.影视剧中常让女主角面朝大海,在海风吹拂下,头发向后飘逸,以反映女主角的快乐心情。结合某海滨地区海洋和陆地的气温日变化曲线图(甲)和海陆之间环流图(乙),为了完成拍摄女主角头发向后飘逸的场景,如果你是导演,你会选择在 ( )
甲 乙
A.6时至18时B.8时至15时
C.18时至次日6时D.15时至次日8时
B [风从海洋吹向陆地,海洋的气压大于陆地,海洋的温度低于陆地,海洋温度变化小,陆地温度变化大,实线为陆地温度,虚线为海洋温度,从图中看出8时至15时海洋温度低于陆地温度。]
热岛效应强度是指城区与郊区的气温差,下图是我国北方某特大城市某年12月热岛效应强度分布图(单位:℃)。读图,回答9~10题。
9.公园可能位于图中的( )
A.甲 B.乙
C.丙 D.丁
10.由于热岛效应导致的城郊间的热力环流是( )
9.C 10.D [第9题,公园绿地水域面积广,热岛效应最弱,中心气温最低。根据我国北方某特大城市某年12月热岛效应强度分布图,公园可能位于图中的丙地。第10题,由于热岛效应导致的城郊间的热力环流,城市区域气温高,是上升气流。郊区气温低,是下沉气流。结合图示箭头方面,图D箭头方向符合城市区域气温高,是上升气流,符合城郊间的热力环流。]
读山谷风剖面示意图,回答11~13题。
11.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①图中出现的时间是夜晚 ②图中出现的时间是白天
③此时吹山风 ④此时吹谷风
A.①③ B.①④
C.②③D.②④
12.对于图中的气温、气压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的等压线的数值自下往上递增
B.图中的等温线的数值自上往下递减
C.甲地的气压较同一高度的乙地低
D.甲地的气压较同一高度的乙地高
13.据实际调查,图中甲地的夜雨较多,其主要原因是该地区( )
A.夜晚的气温高于白天的气温,气流作上升运动
B.夜晚的气温比周围地区的气温低,气流作下沉运动
C.夜晚的气温比周围地区的气温高,气流作上升运动
D.夜晚的气温比周围地区高,蒸发旺盛,空气中的水汽丰富
11.D 12.D 13.C [第11题,图中等压面向上凸(高高低低),故谷地近地面为高压,坡地近地面为低压,风的方向由高压指向低压,即为谷风。根据地面辐射是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在坡地的大气由于近地面白天地面增温快,受地面影响大,气温高,形成低压,而谷地的大气远离地面,受地面影响小,气温低,形成高压,夜晚相反。第12题,根据气温、气压和海拔的关系判断,海拔越高,气压和气温值越小,即等温线和等压线自下而上不断递减,排除A、B;据上题,此时谷地近地面气压大于坡地近地面气压,即甲地气压大于乙地,排除C。第13题,结合上题,甲地为谷地,夜晚热量散失慢,其气温高于周边地区,盛行上升气流;同时,夜晚下沉气流从山顶顺坡而下,迫使谷底气流上升,从而形成夜雨。]
14.下图是某地近地面等高面与等压面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点①至点⑤,气压最高的是________,气压最低的是________。
(2)A、B两地受热的是________,该地空气垂直运动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3)A、B两地气压较高的是________,天气晴朗的是________。
(4)在下面三幅图中用带有方向的箭头画出热力环流。
[解析] 第(1)题,认真审题,注意区别等压面、等高面及其图中各点的位置。根据等压面的特点可知,①②③点的气压相等;根据垂直方向气压变化规律:一般情况下,同一地点上空,海拔越高气压越低,所以④点气压高于③点,气压最高;⑤点气压小于①点,气压最低。第(2)题,由图可知⑤点在A地的近地面上空,气压低;根据热力环流的基本原理可知,A地受热,空气受热膨胀上升,近地面形成低压。第(3)题,由图可知④点在B地的近地面上空,⑤点在A地的近地面上空,在同一高度的水平面上,④点气压高于⑤点,所以A、B两地气压较高的是B;根据热力环流的基本原理可知,B地较冷,空气冷却下沉,不易形成降水,天气晴朗。第(4)题,本题考查学生对热力环流原理的应用,注意不同地区形成的热力环流的成因差异。
[答案](1)④ ⑤
(2)A 受热膨胀上升
(3)B B
(4)
相关试卷
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四节 地球的演化复习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四节 地球的演化复习练习题,共6页。
地理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土壤的形成综合训练题:
这是一份地理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土壤的形成综合训练题,共9页。
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节 海洋与人类复习练习题:
这是一份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节 海洋与人类复习练习题,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