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化学选择性必修1第一节 化学反应速率第2课时同步测试题
展开这是一份化学选择性必修1第一节 化学反应速率第2课时同步测试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已知反应,H2O2分解速率受多种因素影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下列有关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升高温度,活化分子数增加,反应速率加快 ②升高温度,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反应速率加快 ③升高温度,单位时间内有效碰撞次数增加,反应速率加快 ④升高温度,分子运动速率加快,有效碰撞次数增加,反应速率加快
A.②③ B.②④
C.①②③ D.全部
2.
反应A―→C分两步进行:①A―→B,②B―→C。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曲线如图所示(E1、E2、E3、E4表示活化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三种物质中B最不稳定
B.反应A―→B的活化能为E1
C.反应B―→C的ΔH=E4-E3
D.整个反应的ΔH=E1-E2+E3-E4
3.反应C(s)+H2O(g)CO(g)+H2(g)在一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条件的改变能够引起反应速率增大的是( )
A.增加C(s)的量
B.将容器的容积缩小一半
C.保持容器容积不变,充入Ar使体系压强增大
D.保持压强不变,充入Ar使容器容积增大
4.在实验Ⅰ和实验Ⅱ中,用定量、定浓度的盐酸与足量的石灰石反应,并在一定的时间内测量反应所放出的CO2的体积。实验Ⅰ用的是块状的石灰石,实验Ⅱ用的是粉末状石灰石。下图中哪个图像能正确反映两种实验的结果( )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增大反应物浓度,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有效碰撞次数增多
B.增大压强,单位体积内气体的活化分子数增多,有效碰撞次数增多
C.升高温度,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分子运动速度加快,有效碰撞次数增多
D.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提高活化分子百分数,有效碰撞次数增多
6.已知反应:2NO(g)+Br2(g)2NOBr(g) ΔH=-a kJ·ml-1(a>0),其反应机理如下
①NO(g)+Br2(g)NOBr2(g) 快
②NO(g)+NOBr2(g)2NOBr(g) 慢
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速率主要取决于①的快慢
B.NOBr2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正反应的活化能比逆反应的活化能小a kJ·ml-1
D.增大Br2(g)的浓度能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加快反应速率
7.下列表格中的情况,可以用对应选项中的图像表示的是( )
8.对下列体系加压后,其化学反应速率不受影响的是( )
A.2SO2(g)+O2(g)2SO3(g)
B.CO(g)+H2O(g)CO2(g)+H2(g)
C.CO2(g)+H2O(l)H2CO3(aq)
D.H+(aq)+OH-(aq)H2O(l)
9.(多选)在带有活塞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Fe2O3(s)+3H2(g)2Fe(s)+3H2O(g),采取下列措施能改变反应速率的是( )
A.增加Fe2O3的量
B.保持容器体积不变,增加H2的量
C.充入N2,保持容器内压强不变
D.充入N2,保持容器内体积不变
10.亚氯酸盐(如NaClO2等)可用作漂白剂,在常温避光条件下可保存一年,但在酸性条件下能生成亚氯酸,亚氯酸进而发生分解:5HClO2===4ClO2↑+H++Cl-+2H2O。若在发生分解时加入稀硫酸,发现开始时反应缓慢,然后反应突然加快,并释放出大量ClO2,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A.酸使亚氯酸的氧化性增强
B.溶液中的H+起催化作用
C.溶液中的Cl-起催化作用
D.逸出的ClO2使生成物的浓度降低
11.下列有关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100 mL 2 ml·L-1盐酸与锌反应时,加入100 mL氯化钠溶液,生成氢气的速率不变
B.对于可逆反应2CO+2NON2+2CO2,使用合适的催化剂,CO的生成速率和消耗速率都加快
C.加入反应物,活化分子百分数不变,化学反应速率增大
D.用铁片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改用铁片和浓硫酸可以加快氢气的产生
12.H2O2分解速率受多种因素影响。实验测得70℃时不同条件下H2O2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表明,其他条件相同时,H2O2浓度越小,其分解速率越快
B.图乙表明,其他条件相同时,溶液pH越小,H2O2分解速率越快
C.图丙表明,少量Mn2+存在时,溶液碱性越强,H2O2分解速率越快
D.图丙和图丁表明,碱性溶液中,Mn2+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大
13.(1)现将0.4 ml A 气体和0.2 ml B气体充入10 L的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使其发生反应生成C气体,其物质的量的变化如图甲所示:
①若t1=10,则0至t1 min内C气体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该反应在t2 min时达到平衡,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根据图甲中曲线变化情况分析,t1时刻改变的反应条件可能是________(填标号)。
A.加入了催化剂
B.降低了反应温度
C.向容器中充入了C气体
D.缩小了容器体积
(2)以二氧化钛表面覆盖Cu2Al2O4为催化剂,可以将CO2和CH4直接转化成乙酸。在不同温度下催化剂的催化效率与乙酸的生成速率如图乙所示。250~300 ℃时,温度升高而乙酸的生成速度降低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把0.1 ml MnO2粉末加入到50 mL过氧化氢的溶液里(密度为1.1 g·mL-1),在标准状况下,放出气体的体积V和时间t的关系曲线如图所示。
(1)实验时放出气体的总体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放出一半气体所需的时间约为________,生成后一半气体的反应速率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生成前一半气体的反应速率,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B、C、D各点反应速率快慢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过氧化氢溶液的初始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15.“碘钟”实验中,3I-+S2Oeq \\al(2-,8)===Ieq \\al(-,3)+2SOeq \\al(2-,4)的反应速率可以用Ieq \\al(-,3)与加入的淀粉溶液作用使溶液显现蓝色的时间t来度量,t越小,反应速率越大。某探究性学习小组在20℃时进行实验,得到的数据如表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显色时间t1= ________。
(3)温度对该反应的反应速率的影响符合一般规律。若在40℃时进行实验③,则显色时间t的范围为________(填序号)。
A.t<22.0 s B.22.0 s
C.t>44.0 s D.数据不足,无法判断
(4)通过分析表中数据,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解析:升高温度,反应物分子的能量升高,使一部分原来能量较低的分子变成活化分子,①正确;反应物总分子数不变,活化分子数增加,则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②正确;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则单位时间内有效碰撞次数增加,③正确;升高温度,分子运动速率加快,有效碰撞次数增加,④正确。
答案:D
2.解析:由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曲线图可知,A、B、C三种物质中,物质B的能量最高,而物质能量越高越不稳定,则三种物质中B最不稳定,A项正确;反应物A的分子变成活化分子需吸收的能量为E1,所以反应A―→B的活化能为E1,B项正确;物质B的能量比物质C的能量高,故B―→C为放热反应,ΔH=E3-E4,C项错误;整个反应的ΔH=ΔHA―→B+ΔHB―→C=E1-E2+E3-E4,D项正确。
答案:C
3.解析:C(s)为固体反应物,增加其用量对反应速率几乎没有影响,A项不符合题意;容器容积缩小一半相当于压强增大一倍,各气体物质的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增大,B项符合题意;保持容器容积不变,充入Ar,体系总压强增大,但各气体物质的浓度并未改变,反应速率基本不变,C项不符合题意:充入Ar使容器容积增大,总压强不变,但各气体物质的量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小,D项不符合题意。
答案:B
4.解析:固体物质参加反应,增大接触面积,才能提高反应速率,粉末状的固体比块状的固体的表面积大,反应Ⅱ比反应Ⅰ的速率快;盐酸的物质的量相同,则产生的CO2的体积应相等,因此A、C错,从D中可以看出Ⅰ的反应速率大于Ⅱ,故D错。
答案:B
5.解析:A项,增大反应物浓度,活化分子浓度增大,但活化分子百分数不变。
答案:A
6.解析:反应速率主要取决于慢的一步,所以该反应的速率主要取决于②的快慢,故A错误;NOBr2是反应过程中的中间产物,不是该反应的催化剂,故B错误;由于该反应为放热反应,说明反应物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总能量,所以正反应的活化能比逆反应的活化能小a kJ·ml-1,故C正确;增大Br2(g)的浓度,活化分子百分数不变,但单位体积内的活化分子数增多,所以能加快反应速率,故D错误。
答案:C
7.解析:A项,其他条件相同时,Na、Mg分别与水反应,Na比Mg活泼,反应速率快,则图像中曲线乙应在曲线甲的上方,错误;B项,其他条件相同时,H2C2O4溶液的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则图像中曲线乙应在曲线甲的上方,错误;C项,其他条件相同时,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物的浓度减小,反应速率逐渐减小,与图像一致,正确;D项,加入催化剂,反应速率加快,则图中曲线乙应在曲线甲的上方,错误。
答案:C
8.解析:对于没有气体参与的反应体系,增大压强对反应速率无影响,故选D。
答案:D
9.解析:A项,增加固体的量不能改变反应速率;D项,充入N2,保持容器内体积不变,则各气态反应物和产物的浓度不变,因此化学反应速率不发生改变;B项,保持体积不变,增加H2的量,则增大了反应物的浓度,反应速率增大;C项,充入N2,保持容器内压强不变,则各气态反应物和产物的浓度减小,因此化学反应速率减小,故选B、C。
答案:BC
10.解析:由题给信息可知,亚氯酸钠在酸性条件下生成亚氯酸,在生成的亚氯酸中加入稀硫酸,开始时反应缓慢,然后反应突然加快,这说明亚氯酸分解生成的产物中的Cl-起了催化作用。
答案:C
11.解析:A项中加入100 mL NaCl溶液时,相当于稀释了盐酸,H+浓度减小,生成H2的速率变慢,A错误;若加入的反应物为固体,不影响化学反应速率,C错误;D项Fe和浓硫酸在常温下发生钝化,即使二者高温下反应也不会生成H2,而是生成SO2,D错误。
答案:B
12.解析:由图甲可知,起始时H2O2的浓度越小,曲线下降越平缓,说明反应速率越慢,A项错误;OH-浓度越大,pH越大,即0.1 ml·L-1 NaOH对应的pH最大,曲线下降最快,即H2O2分解最快,B项错误;由图丙可知,相同时间内,0.1 ml·L-1 NaOH条件下H2O2分解最快,0 ml·L-1 NaOH条件下H2O2分解最慢,而1.0 ml·L-1 NaOH条件下H2O2的分解速率处于二者之间,C项错误;由图丁可知,Mn2+质量浓度越大,H2O2的分解速率越快,说明Mn2+对H2O2分解速率影响较大,D项正确。
答案:D
13.解析:(1)①若t1=10,则0至t1 min内C气体的平均反应速率v(C)=eq \f(0.10 ml,10 L×10 min)=0.001 ml/(L·min);由题图甲可知,A、B的物质的量减小,是反应物,C的物质的量增加,是生成物,且有Δn(A)=0.40 ml-0.10 ml=0.30 ml,Δn(B)=0.20 ml-0.10 ml=0.10 ml,Δn(C)=0.20 ml;又因反应中物质的量的变化量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对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故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A+B2C。②根据图像,t1时刻改变条件,反应速率加快;加入了催化剂,反应速率加快,故A正确;降低了反应温度,反应速率减慢,故B错误;向容器中充入了C气体,C的物质的量应该突变,而图像中C的物质的量是渐变,故C错误;缩小了容器体积(相当于增大压强),反应速率加快,故D正确。(2)分析题图乙可知,在250~ 300℃时,温度升高而乙酸的生成速率降低的原因是温度超过250℃时,催化剂的催化效率降低。
答案:(1)①0.001 ml/(L·min) 3A+B2C ②AD
(2)温度超过250℃时,催化剂的催化效率降低
14.解析:(4)A点反应进行完全,溶液中的H2O2全部转化为H2O和O2,此时V(O2)=60 mL,所以n(O2)=eq \f(0.060,22.4)≈0.002 7 ml,根据H2O2分解的化学方程式:2H2O2eq \(=====,\s\up15(MnO2))2H2O+O2↑可知,n(H2O2)≈0.005 4 ml,则c(H2O2)=eq \f(0.005 4 ml,0.050 L)≈0.11 ml·L-1。
答案:(1)60 mL
(2)1 min 小于 反应物的浓度随着反应的进行不断减小
(3)D>C>B>A
(4)0.11 ml·L-1
15.解析:由实验①和实验②可知,c(I-)由0.040 ml·L-1―→0.080 ml·L-1,显色时间t由88.0 s―→44.0 s;由实验①和实验⑤可知,c(I-)由0.040 ml·L-1―→0.120 ml·L-l,显色时间t由88.0 s―→t1 s,则t1=eq \f(88.0,3)≈29.3。温度越高,化学反应速率越快,故显色时间t<22.0 s,A项正确。
答案:(1)探究反应物I-与S2Oeq \\al(2-,8)的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2)29.3 (3)A (4)反应速率与反应物起始浓度的乘积成正比(或显色时间与反应物起始浓度的乘积成反比)
选项
反应
甲
乙
A
外形、大小相近的金属和水反应
Mg
Na
B
4 mL 0.01 ml·L-1KMnO4溶液,分别和2 mL不同浓度的H2C2O4溶液反应
0.1 ml·L-1
H2C2O4溶液
0.2 ml·L-1
H2C2O4溶液
C
5 mL 0.1 ml·L-1Na2S2O3溶液和5 mL 0.1 ml·L-1 H2SO4溶液反应
热水
冷水
D
5 mL 4%过氧化氢溶液分解放出O2
不加MnO2
粉末
加MnO2粉末
实验编号
①
②
③
④
⑤
c(I-)/(ml·L-1)
0.040
0.080
0.080
0.160
0.120
c(S2Oeq \\al(2-,8))/(ml·L-1)
0.040
0.040
0.080
0.020
0.040
t/s
88.0
44.0
22.0
44.0
t1
相关试卷
人教版 (2019)第一节 化学反应速率第3课时测试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第一节 化学反应速率第3课时测试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化学第一节 化学反应速率第1课时同步测试题: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第一节 化学反应速率第1课时同步测试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把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化学选择性必修1第一节 化学反应速率当堂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化学选择性必修1第一节 化学反应速率当堂达标检测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4 ml·L-1·s-1,在四支试管中发生反应,0×10-6 ml·-1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