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3节 元素周期表的应用第3课时导学案
展开这是一份鲁科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3节 元素周期表的应用第3课时导学案,共8页。学案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30分钟 5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1.我国科学家制得了SiO2超分子纳米管,微观结构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SiO2与干冰的物理性质相似
B.SiO2耐腐蚀,不与任何酸反应
C.工业上用SiO2制备粗硅
D.光纤主要成分是SiO2,具有导电性
【解析】选C。SiO2熔点高,硬度大,而CO2熔点低,常温下为气体,A项错误;SiO2能与氢氟酸发生反应,B项错误;SiO2无导电性,D项错误。
【加固训练】
(2020·潍坊高一检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高温下用焦炭还原SiO2制取粗硅
②SiO2与酸、碱均不反应
③二氧化硅不与任何酸反应,可用石英制造耐酸容器
④SiO2是酸性氧化物,能与NaOH溶液反应
⑤CO2与SiO2化学式相似,物理性质也相同
A.①②③B.②③
C.①④D.①②③④⑤
【解析】选C。②项,SiO2与HF、碱液均反应;③项,用石英制造的耐酸容器不能用于盛放氢氟酸;⑤项,CO2、SiO2的结构不同,物理性质不同。
2.(2020·东城高一检测)如图是部分短周期元素原子半径与原子序数的关系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Z、N两种元素的离子半径相比,前者较大
B.X、N两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沸点相比,前者较低
C.由X与M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能与任何酸反应,但能与强碱反应
D.Z的氧化物能分别溶解于Y的氢氧化物和N的氢化物的水溶液
【解析】选D。根据原子半径的递变规律,X为O,Y为Na,Z为Al,M为Si,N为Cl。离子半径:Cl->Al3+,A错误;沸点:H2O>HCl,B错误;SiO2既能与HF反应,也能与NaOH溶液反应,C错误;Al2O3是两性氧化物,既可以和NaOH溶液反应,又能与盐酸反应,D正确。
3.(2020·丽水高一检测)“世界硒都”——恩施,硒资源相对丰富和集中,属于高硒区,该地盛产富硒茶,含有人体所必需的硒元素,有一定的保健作用。
已知硒元素与氧元素同族,与钙元素同周期。下列关于硒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
A.原子序数为24
B.最高价氧化物是SeO3,是酸性氧化物
C.原子半径比钙小
D.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是H2Se,稳定性比HCl差
【解析】选A。根据题意可知该元素在第4周期ⅥA族,原子序数为16+18=34,A项错误;最高价氧化物化学式为SeO3,是酸性氧化物,B项正确;同周期从左到右,原子半径依次减小,C项正确;氢化物稳定性:HCl>H2S>H2Se,D项正确。
【加固训练】
(2020·葫芦岛高一检测)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最外层有6个电子,Y是至今发现的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Z在周期表中处于周期序数等于族序数的位置,W的单质广泛用作半导体材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由多到少的顺序:Y、X、W、Z
B.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W、Z、Y、X
C.元素非金属性由强到弱的顺序:Y、W、X
D.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由强到弱的顺序:X、Y、W
【解析】选A。由“Y是至今发现的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可知,Y为F;由X原子序数小于Y且“X原子最外层有6个电子”可知,X为O;由“Z在周期表中处于周期序数等于族序数的位置”可知,Z为Al;由“W的单质广泛用作半导体材料”可知,W是Si。A选项,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由多到少的顺序是F、O、Si、Al,所以正确;B选项,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Z、W、X、Y,所以错误;C选项,元素非金属性由强到弱的顺序:Y、X、W,所以错误;D选项,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Y的最强,所以错误。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1小题,共15分)
4.(2020·日照高一检测)A、B、C、D四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D>A>B>C,且A、B同周期,C、D同主族,A的原子结构如图,B、C可形成两种化合物B2C和B2C2。据此填空:
(1)A的元素名称为__________,位于第________周期________族。
(2)A、B、C、D四种元素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
(3)A、C、D气态氢化物稳定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__(填化学式)。
(4)A、B形成的含氧酸盐与D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反应的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 由此可知非金属性:D________A。
【解析】原子核外电子第1层最多容纳2个电子,即x=2,y=14,A为Si。短周期元素可形成两种化合物B2C和B2C2的分别是Na和O,则D为S,Na、Si、S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同周期元素,原子半径:Na>Si>S。O、S同主族上下相邻,则原子半径:S>O。由此可知气态氢化物稳定性:H2O>H2S>SiH4。由反应Na2SiO3+H2SO4 H2SiO3↓+Na2SO4可知酸性:H2SO4>H2SiO3,非金属性:S>Si。
答案:(1)硅 3 ⅣA
(2)Na>Si>S>O
(3)H2O>H2S>SiH4
(4)Na2SiO3+H2SO4H2SiO3↓+Na2SO4 >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小题,共5分)
5.(双选)(2020·日照高一检测)W、Q、X、Y、Z属于周期表中前20号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元素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3倍,Q是所在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X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Y元素最高化合价与最低化合价之和为4,Z和Q同主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r(Q)>r(X)>r(Y)>r(Z)
B.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W>Y
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Q>X>Z
D.Q、Y、X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两两之间均能反应
【解析】选B、D。W、Q、X、Y、Z属于周期表中前20号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元素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3倍,则W为O元素;Q是所在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其原子序数大于O,则Q为Na;X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则X为Al;Y元素最高化合价与最低化合价之和为4,位于ⅥA族,则Y为S;Z和Q同主族,其原子序数大于Na,则Z为K元素。同一周期从左向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则原子半径大小为r(Z)>r(Q)>r(X) >r(Y),故A错误;非金属性:O>S,则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W>Y,故B正确;金属性:K>Na>Al,则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Z>Q>X,故C错误;Na、Al、S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分别为NaOH、氢氧化铝和硫酸,氢氧化铝为两性氧化物,三者中两两之间相互反应,故D正确。
【加固训练】
1.(2020·泰安高一检测)X、Y、Z是3种短周期元素,其中X、Y位于同一族,Y、Z位于同一周期。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3倍。Z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比Y原子少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元素非金属性由弱到强的顺序为Z
B.Y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可表示为H3YO4
C.3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中,Z的气态氢化物最稳定
D.原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为Z
【解析】选A。由“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3倍”知X为氧元素,又X、Y为同一主族的短周期元素,则Y为硫元素。又由Y、Z同周期,Z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比Y原子少1知Z为磷元素。由元素周期律知3种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为O>S>P,原子半径的大小为P>S>O,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为H2O>H2S>PH3,硫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为H2SO4。
2.(2020·深圳高一检测)短周期主族元素X、Y、Z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Z元素的最高化合价一定大于X元素
B.三种元素原子半径由高到低的顺序一定是Y>X>Z
C.若它们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1,则X为金属元素
D.若它们均为金属元素,则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最强
【解析】选C。Z元素的最高化合价未必大于X元素,如果Z为F元素无正价,故A错误;根据原子半径的变化规律,由高到低的顺序为X>Y>Z,故B错误;若它们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1,设X的最外层电子数为a,则Y的最外层为a+1、Z的最外层电子数为a+1。计算得到a=3,根据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判断X为Al元素,故C正确;如果都是金属元素,由位置判断X的金属性最强,则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最强,故D错误。
3.(2020·襄阳高一检测)甲~辛等元素在周期表中相对位置如图。甲与戊的原子序数相差3,戊的一种单质是自然界硬度最大的物质,丁与辛属同周期元素。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金属性:甲>乙>丁
B.原子半径:辛<己<戊
C.丙与庚的原子核外电子数相差13
D.单质乙与硫酸铜溶液反应会置换出红色的铜
【解析】选C。由戊的一种单质是自然界硬度最大的物质,知戊为C,甲与戊的原子序数相差3,故甲为Li。甲、乙、丙同主族,则乙为Na,丙为K,丁为Ca,金属性:丁>乙>甲,A错误;根据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电子层数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大原子半径越小,得原子半径:辛>己>戊,B错误;丙、庚同属第4周期,第4周期有10种过渡元素,甲与戊的原子序数相差3,故丙与庚的原子核外电子数相差13,C正确;乙为Na,与CuSO4溶液反应时,先与水反应,生成NaOH,NaOH再与CuSO4反应,生成沉淀Cu(OH)2,得不到红色的单质铜,D错误。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1小题,共15分)
6.(2020·温州高一检测)A、B、C、D、E、F六种短周期元素分别位于三个周期,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与D同主族,B与E同主族,C与F同主族。且C与F能形成原子个数比为2∶1的化合物M与原子个数比为3∶1的化合物N。已知E元素为地壳中含量居第2位的元素,A为非金属,D为金属。
(1)写出元素符号: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E________,F________。
(2)M能在一定条件下生成N,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
(3)写出F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工业上用B来制备单质E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先从E入手,E为硅元素,则B为碳元素,C与F同主族且能形成原子个数比为2∶1和3∶1的两种化合物,则C为氧元素,F为硫元素,由此推出A为氢元素,D为钠元素。
答案:(1)H C O Na Si S
(2)2SO2+O22SO3
(3)第3周期ⅥA族
(4)2C+SiO2Si(粗)+2CO↑
关闭Wrd文档返回原板块Z
X
Y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第3节 元素周期表的应用第2课时学案设计,共6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卤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与递变性,碱金属元素性质的相似性与递变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化学必修 第二册第2节 从化石燃料中获取有机化合物第2课时学案及答案,共10页。学案主要包含了煤的干馏,一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第3章 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第2节 从化石燃料中获取有机化合物第2课时学案,共1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乙酸的物理性质与分子结构,乙酸的化学性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