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思品人教统编版必修4 哲学与文化哲学的基本问题图片课件ppt
展开这是一份高中政治思品人教统编版必修4 哲学与文化哲学的基本问题图片课件ppt,共2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辨一辨,课堂小结,课堂小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必备知识: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两方面内容;思维和存在的关系;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哲学的基本问题和人们生活的关系;唯物主义及其表现形式;唯心主义及其表现形式;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辩证法与形而上学
2.关键能力:通过阅读文字材料,思考、探究、合作学习,能够从相关资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并学会对信息进行归纳、整理。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进而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比较、分析的能力 ,抽象思维能力。通过合作探究使学生初步具有识别不同哲学派别本质的能力。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
思维:如计划、构想、思想、观念(意识)存在:客观实在的东西,如桌椅板凳、黑板、书本等
2.哲学的基本问题的内容
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南北朝时,齐国宰相肖子良宣扬人死后,精神不灭。范缜则指出:“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精神只不过是人体的一种作用,从属于形体,形体存在,则精神存在;形体消亡,则精神消失。
这里的“形”与“神”各指什么?你认为先有“形”还是先有“神”?你认为它们二者的关系应该怎样?它们之间的关系揭示了什么样的哲学问题?
在实际生活中,人们都会面对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学生要面对和处理自己的学习计划与学习实际之间的关系,教师要面对和处理自己的教学计划与教学实际之间的关系,农民要面对和外理耕作收获的计划与耕作收获的实际之间的关系,工人要面对和处理做工的方法、步骤与做工的实际之间的关系,企业经营者要面对和处理企业经营策略、思想和计划与企业的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的实际情况之间的关系,医生要面对和处理处方与病情之间的关系。
结合自己的经验谈谈:按照学习计划学习很重要吗?为什么?上述材料涉及的共同的哲学问题是什么?
①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首先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遇到的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人类从事的活动包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无论是认识世界还是改造世界,说到底都是要解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②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哲学发展的始终,是一切哲学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哲学要从总体上探讨人与世界的关系,就必须首先弄清楚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并对此作出明确的回答。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
从前有个人,丢了一把斧子。他怀疑是邻居家的儿子偷去了,便观察那人,那人走路的样子,像是偷斧子的;看那人的脸色表情,也像是偷斧子的;听他的言谈话语,更像是偷斧子的,那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一不像偷斧子的。 不久后,他(丢斧子的人)在翻动他的谷堆时发现了斧子,第二天又见到邻居家的儿子,就觉得他言行举止没有一处像是偷斧子的人了。
主人公犯了什么错误,我们又该坚持什么样的观点?
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有人认为,唯物主义者就是一味地追求物质财富的满足,专门迷恋于物质享受的人;唯心主义者则是追求“心灵”世界的满足,追求远大理想、相信社会进步的人。由此认为,唯心主义比唯物主义更高级。◆恩格斯说:“庸人把唯物主义理解为贪吃、酗酒、娱目、肉欲、虚荣、爱财、吝啬、贪婪、牟利、投机,简言之,即他本人暗中迷恋着的一切龌龊行为;而把唯心主义理解为对美德、普遍的人类爱的信仰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认识。
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认识
(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
(2)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3)唯心主义基本观点:
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本原的,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
在哲学史上曾出现一些所谓的二元论,认为思维与存在是平行的,都是世界的本原。二元论如同一人骑二马,是非常危险的。对思维与存在谁是本原这一问题的回答,要么是唯物主义的,要么是唯心主义的,决不会存在第三个基本派别。事实上并不存在彻底的二元论,因为任何二元论最终都会滑向唯心主义。
2.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试图从某些具体的物质形态出发来说明世界的统一性,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某一种或某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如水、气、火、土等。这就把物质混同于物质的具体形态了,带有明显的朴素和直观色彩。◆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把自然科学中不可再分的、最小的物质结构如原子看作世界的本原,从而使唯物主义克服了原先的朴素性和直观性,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的物质观。不过,它把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直接混同于物质概念,把原子的属性等同于物质的属性,把世界万物的运动归结为受力学支配的机械运动,因而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等局限。◆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它认为,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概念,概括了宇宙间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而不是指某一种具体的物质形态,或那些不可再分的物质结构。
①生成万物的基本元素是金、木、水、火、土(五行说)②气者,理之依也(王夫之)③世界是一团永恒燃烧的活火(赫拉克利特)④水是万物的始基(泰勒斯)⑤原子是世界的本原(霍尔巴赫)⑥自然界由数目无穷、性质不同的异质元素构成(狄德罗)⑦万物的基础是原始物质,是基本元素(培根)⑧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马克思)⑨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马克思)⑩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荀子)
3.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
◆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理解为世界的本原,认为客观事物乃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神、理念、绝对精神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
“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贝克莱(英国);“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 ——康德(德国);“物是感觉的复合” ——马赫(奥地利)“人是万物的尺度” ——普罗泰戈拉(古希腊)
古希腊客观唯心主义哲学家柏拉图(前427年—前347年),认为有一个高于现实世界的“理念世界”。中国南宋唯心主义哲学家朱熹(1130年—1200年),他把这种精神称为 “理”;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家黑格尔(1770年—1831年),辩证法,正题与反题升华为合题,实现“绝对精神”德国古典客观唯心主义哲学家康德(1724—1804年),先天认识形式加工“物自体”形成表象。
4.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关系是对立的关系:1、辩证法认为事物运动是由于事物内部的矛盾;形而上学认为是外部作用的结果。2、辩证法认为事物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形而上学认为事物是静止的。3、辩证法认为事物是相互联系的;形而上学认为事物是独立的。4、辩证法认为要系统和全面看问题;形而上学从单方面和片面看问题。
思维能不能正确反映存在
1.2019年12月10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强调要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这蕴含的唯物论道理是( )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②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③实践是人有意识、有目的地改造主客观世界的活动④正确的思想观念具有直接现实性,能将愿望变为现实A.①②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唯物论。根据当前形势,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这体现了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①②符合题意。实践是人有意识、有目的地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③错误且不属于唯物论,排除。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人们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即通过实践把意识中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创造出没有人的参与永远也不可能出现的东西,④错误。
2.近代欧洲哲学家康德认为:“刺激人们的感官而引起感觉的物自体的本来面貌是不可认识的;作为切精神现象最完整的统一体的灵魂、作为一切物理现象最完整的统一体的世界和作为最高统一体的宗教都不是认识的对象,而属于信仰的领域。”以上观点( )①否认认识世界的可能性,属于不可知论②承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③否认思维决定存在④认为思维不能正确认识世界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解析:从“是不可认识的”“都不是认识的对象”等信息可以看出,康德认为事物的本来面貌是不可认识的,认为思维不能正确认识世界,故属于不可知论,②错误,①④入选。康德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属于信仰的领域,故属于唯心主义派别,承认思维决定存在,故排除③。
3.恩格斯曾明确指出:“全部晢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下列属于这一问题的内容的是( )①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②思维与存在是否息息相关③思维能否反作用于存在④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解析: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①④符合题意,②③排除。
4.哲学史上存在着“两个对子”。下列选项中能正确体现“两个对子”的是( )①形存则神存——存在就是被感知②无其器则无其道——天地合而万物生③我思故我在——万物皆是一理④沧海变桑田——天不变,道亦不变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解析:在哲学史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之间的对立和斗争长期存在,①体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④体现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符合题意。②中两观点同属唯物主义,③中两观点同属唯心主义,均不符合题意。
5.一位哲学家说:“你须注意,没有幸福就没有德行……如果没有条件取得幸福,那就缺乏条件维持德行。德行和身体一样,需要饮食、衣服、阳光、空气和住居……如果缺乏生活上的必需品,那么也就缺乏道德上的必要性。”这一观点( )①把幸福建立在物质生活条件的基础上,是不可取的②强调了生活上的必需品对道德的决定作用,具有唯物主义倾向③夸大了人的品格本性的内在力量,是唯心主义观点④把物质生活条件和道德完全画上等号,是绝对化的观点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解析:材料中的哲学家认为缺乏生活上的必需品,那么也就缺乏道德上的必要性,强调了生活上的必需品对道德的决定作用,具有唯物主义倾向,②符合题意。材料中的观点把物质生活条件和道德完全画上等号,是绝对化的观点,④符合题意材料中的观点把幸福建立在一定的物质生活条件的基础上,具有唯物主义倾向,有合理之处,①错误。材料中的观点并没有夸大人的品格本性的内在力量,而且材料中的观点具有唯物主义倾向,③错误。
6.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和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相同点是( )①都具有其时代的合理性②都没有科学依据,具有局限性③都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④都用辩证法的观点去认识世界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解析: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二者都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都有其时代的合理性,①③正确。②中“都没有科学依据”的说法错误。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等局限性,④说法错误。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第一单元+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知识总结课件-2020-2021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共38页。
这是一份高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哲学的基本问题课前预习课件ppt,共3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名人课堂,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相关链接,陆九渊,王守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政治 (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第一课 时代精神的精华哲学的基本问题课堂教学ppt课件,共4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