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人教版新课标A必修1第一章 集合与函数概念1.3 函数的基本性质1.3.1单调性与最大(小)值教案
展开§1.2.2 映射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映射的概念及表示方法;
(2)结合简单的对应图表,理解一一映射的概念.
2.过程与方法
(1)函数推广为映射,只是把函数中的两个数集推广为两个任意的集合;
(2)通过实例进一步理解映射的概念;
(3)会利用映射的概念来判断“对应关系”是否是映射,一一映射.
3.情态与价值
映射在近代数学中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概念,是进一步学习各类映射的基础.
二.教学重点:映射的概念
教学难点:映射的概念
三.学法与教学用具
1.学法:通过丰富的实例,学生进行交流讨论和概括;从而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2.教学用具:投影仪.
四.教学思路
(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复习初中常见的对应关系
1.对于任何一个实数,数轴上都有唯一的点和它对应;
2.对于坐标平面内任何一个点A,都有唯一的有序实数对()和它对应;
3.对于任意一个三角形,都有唯一确定的面积和它对应;
4.某影院的某场电影的每一张电影票有唯一确定的座位与它对应;
5.函数的概念.
(二)研探新知
1.我们已经知道,函数是建立在两个非空数集间的一种对应,若将其中的条件“非空数集”弱化为“任意两个非空集合”,按照某种法则可以建立起更为普通的元素之间的对应关系,这种对应就叫映射(板书课题).
2.先看几个例子,两个集合A、B的元素之间的一些对应关系:
(1)开平方;
(2)求正弦;
(3)求平方;
(4)乘以2.
归纳引出映射概念:
一般地,设A、B是两个非空的集合,如果按某一个确定的对应法则,使对于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元素,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确定的元素与之对应,那么就称对应:A→B为从集合A到集合B的一个映射.
记作“:A→B”
说明:
(1)这两个集合有先后顺序,A到B的映射与B到A的映射是截然不同的,其中表示具体的对应法则,可以用多种形式表述.
(2)“都有唯一”什么意思?
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必有一个;二是只有一个,也就是说有且只有一个的意思.
(三)质疑答辩,排难解惑,发展思维
例1.下列哪些对应是从集合A到集合B的映射?
(1)A={是数轴上的点},B=R,对应关系:数轴上的点与它所代表的实数对应;
(2)A={是平面直角坐标中的点},对应关系: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点与它的坐标对应;
(3)A={三角形},B=:每一个三角形都对应它的内切圆;
(4)A={是新华中学的班级},对应关系:每一个班级都对应班里的学生.
思考:将(3)中的对应关系改为:每一个圆都对应它的内接三角形;(4)中的对应关系改为:每一个学生都对应他的班级,那么对应:B→A是从集合B到集合A的映射吗?
例2.在下图中,图(1),(2),(3),(4)用箭头所标明的A中元素与B中元素的对应法则,是不是映射?是不是函数关系?
A 开平方 B A 求正弦 B
(1) (2)
A 求平方 B A 乘以2 B
(3) (4)
(四)巩固深化,反馈矫正
1、画图表示集合A到集合B的对应(集合A,B各取4个元素)
已知:(1),对应法则是“乘以2”;
(2)A=>,B=R,对应法则是“求算术平方根”;
(3),对应法则是“求倒数”;
(4)<对应法则是“求余弦”.
2.在下图中的映射中,A中元素600的象是什么?B中元素的原象是什么?
A 求正弦 B
(五)归纳小结
提出问题:怎样判断建立在两个集合上的一个对应关系是否是一个映射,你能归纳出几个“标准”呢?
师生一起归纳:判定是否是映射主要看两条:一条是A集合中的元素都要有象,但B中元素未必要有原象;二条是A中元素与B中元素只能出现“一对一”或“多对一”的对应形式.
(六)设置问题,留下悬念.
1.由学生举出生活中两个有关映射的实例.
2.已知是集合A上的任一个映射,试问在值域(A)中的任一个元素的原象,是否都是唯一的?为什么?
3.已知集合从集合A到集合B的映射,试问能构造出多少映射?
湘教版必修11.2函数的概念和性质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湘教版必修11.2函数的概念和性质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数学2.3映射教案: 这是一份高中数学2.3映射教案,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映射的概念,像与原像的概念,映射,函数的概念 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数学北师大版必修12.3映射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数学北师大版必修12.3映射教案设计,共1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映射的概念,像与原像的概念,映射,函数的概念 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