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沪教版九年级上册第2章 身边的化学物质第2节 奇妙的二氧化碳优秀导学案及答案
展开【学习目标】1.认识二氧化碳的主要物理性质;
2.认识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的特点,并能熟练判断反应类型;
3.知道二氧化碳在自然界碳循环中的作用以及对人类生活和生产的意义;
【学习重点】掌握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学习难点】观察和描述有关二氧化碳的实验现象,并归纳二氧化碳的性质;。
【学习方法】实验探究 观察对比 阅读讨论 归纳总结
【学习过程】一、回顾、预习与交流
〖阅读〗P39~41
1、二氧化碳在空气中的含量约占多少?
2、二氧化碳的存在有什么重要意义?
3、二氧化碳在空气中的含量是不是越多越好?为什么?
二、合作、研讨与点拨
【导入】死狗洞的故事
【活动一】初步认识自然界中的二氧化碳
1.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循环
请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将大气中二氧化碳气体产生和消耗的途径填入下表。
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约为 ,过少不利于植物生长,过多引起 。
2.二氧化碳与温室效应
(1)温室效应的危害:全球气候变暖导致 ,海平面上升,气候炎热无法居住,土地 。科学家认为近年来日益严重的厄尔尼诺现象也与 有关。
问题讨论并展示:
(2)减缓温室效应的措施:
【拓展】1、引起温室效应的气体叫做温室气体,温室气体主要有二氧化碳、甲烷、一氧化二氮等。其中二氧化碳是含量最高的温室气体。
2、光合作用的文字表达式:
呼吸作用的文字表达式:
【活动二】奇妙的二氧化碳的奇妙变化
你一定观看到过舞台上产生的“云雾”吧,你能解释其形成的原因吗?
二氧化碳的状态变化
CO2(气) CO2(液) CO2(固)(干冰)
升华
通常将固态二氧化碳叫 ,常压下,温度高于-78℃时,干冰能直接变成 而没有液体留下,干冰在气化时要 环境中的热量,使得环境的温度 ,环境中的 凝结成 。
【拓展】人工降雨的原理及其原理
归纳:“干冰”的用途有 。
2.色、味、态
(实验)观察CO2的颜色气味
3.密度
(讨论)如何设计实验比较CO2的密度与空气密度?
4.溶解性
(讨论)如何设计实验证明CO2能溶于水
5.二氧化碳与人体健康
(阅读)P45
结论: [CO2的这一性质是 (“物理”或“化学”)性质]
【活动三】写出下列反应的符号表达式,并把它们划分成两类,说出这样分的依据
碳+氧气 点燃 二氧化碳
加热
高锰酸钾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加热
铜绿 氧化铜+水+二氧化碳
点燃
铁+氧气 四氧化三铁
二氧化锰
过氧化氢 水+氧气
总结: 叫化合反应
叫分解反应
一变多是 反应,多变一是 反应
三、总结、反思与提升
讨论:死狗洞的故事的罪魁祸首
四、自检、反馈与巩固
【课堂作业】
1.由于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产生“温室效应”使地球变热,海平面升高,陆地面积减少。为了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 )
A.开展植树造林,增强地球表面绿化面积
B.用石灰水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C.改变能源结构,发展太阳能、核能、水能以代替矿物燃料
D.限制汽车工业发展,减少汽车数量。
2.下列变化是因化学变化引起的 ( )
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B..用干冰制造舞台云雾
C.二氧化碳通入石灰水中变浑浊 D.干冰汽化吸收热量
3.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
A.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吸收CO2释放O2 B.提倡家用汽车替代公交车
C.动、植物呼吸作用吸收O2释放CO2
D.提倡“低碳生活”,大力推广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
4.为控制温室效应和改善生存环境,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 )
①减少煤燃料的使用 ②禁止使用煤等燃料 ③禁止滥砍滥伐 ④开发新能源 ⑤利用水力发电 ⑥植树造林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③④⑤⑥ C③④⑤⑥ D。①②③④
【课后作业】
1.下列过程中,只与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有关的是 ( )
A.干冰人工降雨 B.二氧化碳使石蕊试液变红
C.二氧化碳灭火 D.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在右图所示装置中,有四支充满不同气体的试管,
倒立在水槽中,当拔开塞子时,试管中水位上升最高
的是 ( )
A.空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氮气
3.根据右图来回答:经数小时后,U型管A、B两处的液面会出现下列哪种情况(假设:①实验装置足以维持实验过程中小白鼠的生命活动;②瓶口密封且忽略水蒸气和温度变化对实验结果的影响;③NaOH溶液可完全吸收二氧化碳气体)( )
A.A处上升,B处下降 B.A、B两处都下降
C.A处下降,B处上升 D.A、B两处都不变
点燃
加热
4.下列文字表达式表示的是化合反应的是( )
二氧化锰
A.铜绿 ——→氧化铜+二氧化碳+水 B.石蜡+氧气——→二氧化碳+水
C.双氧水 ———→水+氧气 D.二氧化碳+水 —→ 碳酸
5、下列各组物质中,不属于同种物质的是 ( )
A.水和冰 B.二氧化碳和干冰 C.冰和干冰 D.氧气和液氧
6、可以用推拉注射器活塞的方法检查图中装置气密性。当缓慢拉活塞时,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 )
A.长颈漏斗下端口有气泡 B.瓶中液面上升
C.注射器内有液体 D.长颈漏斗内液面上升
7、如图所示,将一盆绿色植物放在一个密闭的装有澄清石灰水的容器内,溶液上方充满了氧气,玻璃导管一端插入密闭的容器,另一端经橡胶管与U型管相连,U型管中装有一定量的水,两侧水面相平。将此装置放在黑暗中24h后,U型管中两侧水面将出现高度差。
(1) U型管中 (填“左”或“右” )侧水面将上升;
(2) U型管中两侧水面出现高度差的根本原因是:
(3)此实验主要验证了绿色植物的 作用。
8、为研究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小欣同学在查阅资料获知
NaOH溶液更易吸收二氧化碳气体后,设计如下图所示装置。
空气
D
B
A
不透光
玻璃罩
石灰水
NaOH溶液
石灰水
A B C D
试回答:
(1)A瓶内溶液的作用是 ;
(2)B瓶内溶液的作用是 ;
(3)D瓶内溶液的作用是 ;
(4)为什么要用不透光的玻璃罩罩住植物? 大气中二氧化碳的产生途径
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消耗途径
色、味、态
密度(与空气比)
溶解性
三态变化
氧气
液态 色,固态 色
状固体
二氧化碳
干冰易 , 热量
初中沪教版第2节 奇妙的二氧化碳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沪教版第2节 奇妙的二氧化碳学案设计,共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过程,观察与思考,活动与探究,交流讨论,布置作业,教学反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沪教版九年级下册第8章 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第2节 糖类 油脂精品导学案: 这是一份沪教版九年级下册第8章 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第2节 糖类 油脂精品导学案,共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学习过程,课堂作业,课后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化学沪教版九年级上册第2节 奇妙的二氧化碳优秀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沪教版九年级上册第2节 奇妙的二氧化碳优秀学案设计,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学习方法,学习过程,活动与探究一,活动与探究二,活动与探究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