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1年部编版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6单元 20曹刿论战 作业(含答案) 练习

    2021年部编版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6单元 20曹刿论战 作业(含答案)第1页
    2021年部编版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6单元 20曹刿论战 作业(含答案)第2页
    2021年部编版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6单元 20曹刿论战 作业(含答案)第3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20 曹刿论战精品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20 曹刿论战精品习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根据要求填空,理解课文内容,回答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夯实基础巩固知识


    预习自测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又何间焉(jiàn) 肉食者鄙(bǐ)


    牺牲玉帛(bó)望其旗靡(mǐ)


    小信未孚(fú)登shì(轼)而望之


    2.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何以战 以: 凭、靠


    (2)弗敢专也专: 独自享有


    (3)必以情情: 诚,诚实。这里指诚心


    (4)忠之属也忠: 尽力做好分内的事


    (5)公将鼓之鼓: 击鼓进军


    (6)下视其辙辙: 车轮碾出的痕迹


    (7)既克,公问其故既: 已经


    故: 原因,缘故


    (8)难测也测: 推测,估计


    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注意体会其与今义的区别。


    (1)十年春,齐师伐我 军队


    (2)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指祭祀用的牛、羊、猪等


    (3)小大之狱 指诉讼事件


    (4)可以一战 可以凭借


    4.下列句子中,“以”的含义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C)


    A.何以战 B.必以情


    C.必以分人D.可以一战


    【解析】C项“以”译为“把”,其他为“凭借”。


    5.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祭祀用的牛羊、玉帛之类,不敢虚报数目,一定报以实情。


    (2)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这只是)小信用,未能让神灵信服,神灵是不会保佑您的。


    (3)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件件都明察,但一定以实情诚心判断。


    (4)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第一次击鼓能够鼓起士气,第二次击鼓时(士气)减弱,到第三次击鼓时(士气已经)枯竭了。


    (5)彼竭我盈,故克之。


    敌方的士气已经枯竭而我方的士气正盛,所以打败了他们。


    (6)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我看到他们的车轮碾出的痕迹混乱,军旗也倒下了,所以(下令)追击他们。


    6.根据要求填空。


    (1)曹刿请见鲁庄公的根本原因是“ 肉食者鄙 , 未能远谋 ”。


    (2)曹刿认为“可以一战”的条件是“ 小大之狱 , 虽不能察 , 必以情 ”。


    (3)曹刿不让鲁庄公追击齐军的原因是“ 夫大国 , 难测也 , 惧有伏焉 ”。


    (4)曹刿判定敌方确系溃败的依据是“ (吾)视其辙乱 , 望其旗靡 ”。


    7.理解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1)曹刿认为作战取胜的决定条件是什么?(用自己的话概括)


    取信于民。


    (2)根据文章内容,说说曹刿的“远谋”表现在哪些方面。


    深谋远虑;指挥若定;谨慎果断;能详察敌情,把握战机。


    (3)本文详细描写了曹刿在战前、战中、战后的表现,而对于交战的具体过程则略写,这样安排的原因是什么?


    因为文章的主要内容不是记叙这次战役的过程,而是紧紧围绕“论战”展开,其他内容与中心关联不大。这样处理,表现出了曹刿的军事才能和远见卓识,突出了文章的中心。


    (4)一直以来,长勺之战中的鲁庄公都被认为是“肉食者鄙”的形象,其实他并不“鄙”。请结合文章内容,探究他不“鄙”的表现。


    ①尽职尽责,执政为民,取信于民。②“公与之乘”表现他广开言路,礼贤下士。③知人善用,用人不疑。④“公问其故”表现他虚心求教,不耻下问。


    基础运用


    8.班级正在开展以“勇于担当,兼济天下”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相关任务。


    (1)【故事链接】“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下图与我国古代一位在国难面前勇于担当的历史人物有关。请根据提示,简要叙写这个故事。(60字左右)





    鲁庄公十年,齐国军队以强凌弱,攻打鲁国。关键时刻,曹刿挺身而出,随战于鲁庄公,在战场上指挥得当、把握战机,最终打败了齐军。


    (2)【对联续写】下面有两副未完成的对联,请围绕活动主题,续写下联。


    ①上联:能文能武迎挑战


    下联: 敢说敢做有担当


    ②上联:苏武牧羊不辱臣子使命


    下联: 曹刿论战无愧匹夫之责


    (3)【论述修改】李明同学在观看纪录片《大国工匠》第八集“大任担当”后写了一篇心得,请你帮助修改。


    本集介绍了三位大国工匠:焊接火箭发动机的高级技师高凤林,拼接兵马俑的文物修复师马宇,手工打造飞机弧线的高级钣金工王伟。[甲]纪录片播出后发生了广泛影响。[乙]人们不仅深深折服于他们“精雕细磨、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也为他们精湛的技艺而震惊。他们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担起了国之重任,担当需要能力,需要技术,更需要奉献精神。作为炎黄子孙,我们都应该勇于担当,忠诚奉献,做一个有担当的人,为民谋福,为国出力。


    ①[甲]处画线句中有搭配不当的语病,应将“ 发生 ”改为“ 产生(或:引起) ”。


    ②[乙]处画线句中有语序不当的问题,修改意见: 将“深深折服于他们‘精雕细磨、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与“为他们精湛的技艺而震惊”互换位置 。





    阅读探究拓展延伸





    课内精读


    (新疆中考改编)阅读《曹刿论战》,回答下面的问题。


    9.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肉食者鄙 鄙: 浅陋。这里指目光短浅


    (2)乃入见乃: 于是,就


    (3)弗敢加也 加: 虚夸,夸大


    (4)神弗福也 福: 赐福,保佑


    (5)再而衰再: 第二次


    10.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当权者会谋划这件事的,(你)又何必参与呢?


    (2)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齐国是)大国,很难推测(它的实情),(我)怕(他们)在此地设有埋伏。


    11.文中鲁庄公的“将鼓”“将驰”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特征?曹刿的“未可”“可矣”表现了什么?


    “将鼓”“将驰”表现了鲁庄公急躁冒进的性格特征。“未可”“可矣”表现了曹刿面对战场的胸有成竹、从容不迫。


    12.俗话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而曹刿并非“肉食者”,却要参与战事,对此,你如何评价?


    示例:我赞赏曹刿的做法。“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虽然他为一介布衣,非“肉食者”,但高度的爱国精神和责任感促使他积极参战,协助鲁庄公战胜强敌,扭转战局。这种以天下为己任的主人翁意识值得我们学习。


    拓展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节选自《左传》)


    【乙】长勺之役,曹刿问所以战于庄公。公曰:“余听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断之。”对曰:“是则可矣。知夫苟中心图民①,智虽弗及,必将至焉。”


    (节选自《国语》)


    [注]①中心图民:内心为百姓考虑。


    13.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又何间焉 间: 参与


    (2)小惠未遍遍: 遍及,普遍


    (3)必以信信: 实情


    (4)必以情断之之: 代指“狱”,案件


    (5)智虽弗及及: 到,达到


    1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居高位、享厚禄的人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


    (2)是则可矣。


    这(样)就可以了。


    15.【甲】【乙】两段文字在刻画人物上主要运用了 对话(或:语言) 描写,【甲】在写作手法上还使用了 衬托(或:对比) 。


    【解析】这两篇短文主要是记言的,通过人物的对答来表现人物性格,所以第一空应填“对话”或“语言”。此外,【甲】文作者还巧妙地运用了比照、映衬的手法,把曹刿与“乡人”进行对比,突出了曹刿抗敌御辱的责任感和护卫国家的政治热忱;把曹刿与鲁庄公进行对比,以庄公的鲁钝反衬出曹刿的机敏。所以第二空应填“衬托”或“对比”。


    16.长勺之战最终鲁国大胜,请结合选段简要分析取胜的原因。


    ①鲁庄公取信于民(有民本意识),善于听取意见;②曹刿敢于担当(有家国情怀),富有谋略。


    【参考译文】


    【乙】长勺之战,曹刿问鲁庄公(与齐国)作战依靠的是什么。庄公说:“我处理诉讼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但一定会凭实情裁决。”(曹刿)回答说:“这(样)就可以了。如能在内心为百姓考虑,智慧即使有不够的地方,也必定会达到目的。”


    相关试卷

    初中曹刿论战精品课后练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曹刿论战精品课后练习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默写,文言文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九年级下册曹刿论战练习题:

    这是一份语文九年级下册曹刿论战练习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性学习,对比阅读,课外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曹刿论战当堂检测题: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曹刿论战当堂检测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填空,选择题,综合性学习,文言文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