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1单元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1课时物质的变化 精品教案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7/580788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精品第1课时教案
展开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第1课时 物质的变化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
(2)知道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和联系。
(3)能判断日常生活中一些物质的变化。
2.过程与方法:
(1)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初步学会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的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2)能主动与他人交流、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生活中物质变化的分析,体会化学就在你我身边。
(2)通过观察和实验,增强学生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激发他们学化学的兴趣。
(3)体会、观察和思考是学习化学的基本素养之一。
【学习重点】
理解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
【学习难点】
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区别和联系。
【课前准备】
《精英新课堂》:预习学生用书的“早预习 先起步”。
《名师测控》:预习赠送的《提分宝典》。
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1.导语:雪是如何形成的?这个过程中有没有新物质产生?雪的形成与蜡烛的燃烧这两个变化有何不同?
2.由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进行解读。
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
eq \a\vs4\al(知识模块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阅读课本P6~P8“实验1-1”的内容,完成课本P7的表格。
提出问题: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变成水蒸气或冰,钢铁制品在潮湿的地方会生锈,煤、木材和柴草可以在空气中燃烧而发光、发热等等。从化学的角度看,物质的这些变化有什么本质区别呢?
探究实验:实验1:水的沸腾;实验2:胆矾研碎;实验3:胆矾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实验4:石灰石和盐酸反应。
投影:这四个实验的视频。
学生:观察,进一步比较实验现象。
课堂讨论
交流展示 生成新知
全班讨论并展示探究成果,反思交流。(小组派代表发言)
行为提示:教会学生怎么交流。先对学,再群学。充分在小组内展示自己,分析答案,提出疑惑,共同解决(可按结对子学—帮扶学—组内群学来开展)。在群学后期教师可有意安排每组展示问题,并给学生板书题目和组内演练的时间。
检测反馈 达成目标
第1课时 物质的变化
1.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2.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3.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变化前的观察
变化时的观察
变化后的观察
一、当堂检测
二、课后提升
三、家庭作业
《精英新课堂》
完成学生用书的“夯基础 分点练”部分
完成学生用书的“生能力 整合练”部分
巩固知识:记忆《速记宝典》中的本课知识
《名师测控》
完成学生用书的“基础闯关”部分
完成学生用书的“能力提升”部分
巩固知识:记忆《提分宝典》中的本课知识
成功之处
本堂课实验较多,区别于以往课堂的教学模式,课堂气氛活跃,师生互动效果显著,增强了学生学习化学的浓厚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开启化学的大门,就要让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去认识化学学习的多姿多彩、生动有趣,能够真切地体验到化学与人类生活是如此息息相关。因此,事先必须做好充足的准备,否则会影响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乃至影响整个学年的化学课的教学。
不足之处
应大胆地放手让学生去想、去说,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1课时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a href="/hx/tb_c9839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1课时教学设计</a>,共4页。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2课时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2课时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物质的变化与性质间的区别和联系,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