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教案 西师大版数学小学一年级下册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3/581065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7.1《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教案 西师大版数学小学一年级下册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3/5810658/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7.1《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教案 西师大版数学小学一年级下册03](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3/5810658/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小学进位加法教案及反思
展开教学内容
课本64-65页例1、例2及相关内容
教学提示
借助直观材料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探索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在互相交流和对比中辨别方法的优劣,并通过练习逐步熟练起计算方法。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理解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的算理,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和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究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计算方法的全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所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从中获得价值体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以及积极思考、动手操作、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并掌握笔算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难点:掌握笔算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
学生准备:小棒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多媒体出示单元主题图。
让学生说一说图中有哪些信息?根据这些信息可以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学生提出问题之后,让其他学生列出算式,师选择两个加法算式写在黑板上,让学生观察和前面我们学习的加法有什么不同?从而引出课题: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板书课题: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观察单元主题图,使学生养成从图中找出有关信息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探究新知:
1、出示例1
(1)列算式
师让学生观察信息图,说出图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
生说已知条件:有8辆客车、有27辆货车,问题:一共有多少辆车?
师让学生思考要求一共有多少辆车,应该怎样列式?给学生一定时间进行思考,让学生将已知条件和问题连起来读一读。当学生列出正确的算式之后,一定要追问列出(27+8)的原因。
设计意图: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列加法算式的目的是学生对信息和问题之间数量关系进行感知和理解,进一步理解加法的意义,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让学生将已知条件和问题连起来读一读,也让学生体会和感知应用题的完整结构。
板书:27+8
(2)探究计算方法
方法一:用小棒计算
师和学生交流:我们可以用学具小棒来帮助我们计算27+8。用小棒摆出27+8,然后算一算它们合起来是多少?
生活动。
师让学生汇报27根小棒加上8根小棒合起来是多少根小棒?(合起来有35根)师让学生说一说,找一名学生到实物投影仪前边说边操作。
引导学生回答出:先拿出2捆零7根小棒,再拿出8根小棒合在一起,零的7根小棒加上8根小棒等于15根小棒,满十了,我又可以把它捆成1捆。新捆好的一捆和原来的两捆合起来就是3捆,也就是30。然后再加上剩下的5根就是35。所以27+8=35。
师多抽两个学生说一说这个过程。
方法二:用竖式计算
师和学生交流:我们用小棒操作的方式解决了进位的问题,在竖式计算过程中,我们又该怎样来解决这个问题呢?我们可以配合操作过程想一想,先可以把这两个加数写在竖式上。然后从哪一位加起呢?
设计意图:从前面的学习经验学生可以知道,计算的过程中要从个位加起。
生会发现:从个位加起。
师让学生回忆在用小棒摆的时候,是怎样解决7+8=15这个问题的。生是把其中的10根小棒捆成新的1捆。也就是把10个一变成了1个十。
师和学生讲解:也就是说7+8=15时,要向十位上进1,在个位上写5。在竖式上怎样表示这个变化呢?我们在十位上写上一个小“1”,表示刚才7+8=15中的1个十,再把剩下的5写在个位上。(师边讲解边板书)
师质疑:为什么不把1个十直接写在结果的十位上呢?
引导学生说出:因为十位上的数还没有加,现在进上去的1就把十位占了,一会儿十位上加起来的数就不知写在哪儿了。因此这个进到十位上的1只能记在心里,为了不至于忘记,在十位上写一个小1作记号。要把十位上的2和进上来的1相加,2+1=3,在十位上写3。
师让学生思考:这节课学习的加法和我们以前学过的加法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回答:以前我们学过的加法个位相加没有满十,今天我们学习的加法个位上的数相加时满十要向十位进1。
师强调: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
板书: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
设计意图:从动手过渡到语言,加深对计算的理解。
方法三:口算
师先让学生自己试用口算解决27+8。让学生说一说口算23+22应该怎样算?让学生明白:口算27+8时,要先把27分成20+7,先算7+8=15,再算20+15=35。所以27+8=35。
板书:27+8=35(辆)
小结:加法个位上的数相加时满十要向十位进1。
教学例2
9+75=
竖式计算
可以有两种列竖式的方法:
这道例题可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究,然后集体订正。
口算
第一种方法:先把75分成70+5,先算5+9=14,再算70+14=84;
第二种方法:先把9看成10,先算10+75=85,因为多加了1,所以从85里面再减去1,85-1=84。
(三)巩固新知:
用竖式计算:37+8= 9+41=
设计意图:练习设计注重了基础性、层次性、趣味性,紧紧围绕重点进行练习,同时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表现欲,使人人参与、人人学会,真正达到打牢基础知识,优化算法,发展思维能力的目的。
达标反馈:
1、例:25+7=
(1)先算5+7=12 ,再算20+12=32 ,所以25+7=32。(方法一)
(2)先算25+5=30, 再算30+2=32。所以25+7=32 (方法二)
练习:38+8=
(1)先算( )再算( )所以( )
(2)先算( )再算( )所以( )
2、口算:
20+3= 2+30= 26+8= 4+36= 25+3= 20+30= 45+8=
7+36= 76+3= 69+30= 73+8= 9+36= 7+6= 9+5=
6+4= 27+6= 39+5= 6+54= 26+7= 2+39= 6+18=
26+9= 57+5= 29+4= 48+5= 9+83= 37+9=
3、提高练习。
(1)6连续加6,每次加得的和写在横线上。
6 、12 、——、 —— 、—— 、—— 、—— 、——。
(2)小明套中了3个圈,共得了51分,他可能套中了哪三个圈?用算式表示出来。
31 17 3 20 15 34
算式:
(3) ☆和△分别代表什么?
☆ + ☆ = 40 ☆ =( ) △ – ☆ = 72 △ = ( )
4、自主检测。
(1) 哪道题计算错了,把它改正过来。
55-2=53 ———————— 14+6=19 ————————
64+7=71 ————----—— 60+27=67 ————————
(2)在○里填上“>”、“<”或“=”。
46+5○41 38+5○43 78○78+8
3+52○30+52 64+6○50+8 36+5○26+5
答案:
1、(1)先算8+8=16 ,再算30+16=46 ,所以38+8=46。
(2)先算38+2=40, 再算40+6=46。所以38+8=46。
2、23 32 34 40 28 50 53 43 79 99 81 45 13 14 10 33 44 60 33 41 24 35 62 33 53 92 46
(1)18 24 30 36 42 48
(2)31+20=51 17+34=51
(3)20 92
(1)√ 14+6=20 √ 60+27=97
> = < < > >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吧!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语言表达及概括能力。
布置作业
1、圈一圈、算一算
先说出得数十位上的数,再计算。
13+7= 25+6= 48+4= 79+2=
13+70= 25+60= 48+40= 79+20=
先说出得数,再填数。
4、在○里填上“>”“<”或“=”
27+9○36 34+8○41 85○76+8
49+5○54 88+6○93 61○53+9
5、 实践应用
(1)亮亮买了35个桔子,买了9个苹果,亮亮一共买了多少个水果?
(2)李琳收集了67张邮票,今天又收集了8张,李琳一共有多少张邮票?
(3)
答案:
1、41 3+8=11 30+11=41 30 5+5=10 20+10=30
2、20 31 52 81 83 85 88 99
3、80 81 54 41 42 71
= > > => <
(1)35+9=44(个)
(2)67+8=75(张)
(3)35+7=42(只)
板书设计
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
27+8=35(辆)
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
教学资料包
教学精彩片段
方法一:用小棒计算
师:这道题我们可以用学具小棒来帮助我们计算27+8。用小棒摆出27+8,然后算一算它们合起来是多少?
生活动。
师:汇报27根小棒加上8根小棒合起来是多少根小棒?
生:合起来有35根。
师:我让一名同学说一说他的操作过程。
生:先拿出2捆零7根小棒,再拿出8根小棒合在一起,零的7根小棒加上8根小棒等于15根小棒,满十了,我又可以把它捆成1捆。新捆好的一捆和原来的两捆合起来就是3捆,也就是30。然后再加上剩下的5根就是35。所以27+8=35。
教学资源
口算题卡
23+7= 23+8= 23+9= 24+6= 24+7= 24+8= 24+9= 25+5= 25+6= 25+7= 25+8= 25+9=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2= 28+3= 28+4= 28+5= 28+6= 28+7= 28+8= 28+9= 29+1= 29+2= 29+3= 29+4= 29+5= 29+6= 29+7= 29+8= 29+9= 33+7= 33+8= 33+9= 34+6= 34+7= 34+8= 34+9= 35+5= 35+6= 35+7= 35+8= 35+9= 36+4= 36+5= 36+6= 36+7= 36+8= 36+9= 37+3= 37+4= 37+5= 37+6= 37+7= 37+8= 37+9= 38+2= 38+3= 38+4= 38+5= 38+6= 38+7= 38+8= 38+9= 39+1= 39+2= 39+3= 39+4= 39+5= 39+6= 39+7= 39+8= 39+9= 43+7= 43+8= 43+9= 44+6= 44+7= 44+8= 44+9= 45+5= 45+6= 45+7= 45+8= 45+9= 46+4= 46+5= 46+6= 46+7= 46+8= 46+9= 47+3= 47+4= 47+5= 47+6= 47+7= 47+8= 47+9= 48+2= 48+3= 48+4= 48+5= 48+6= 48+7= 48+8= 48+9= 49+1= 49+2= 49+3= 49+4= 49+5= 49+6= 49+7= 49+8= 49+9=
资料链接
迁移教学法
根据心理学的研究,先前的学习会对当前的学习产生影响,或者当前的学习会对先前的学习产生影响。这种现象就是迁移。这里所说的“影响”有两种:一种是能起积极促进作用的,这叫正迁移,一种是会有消极干扰作用的,这叫负迁移。我们在教学中就要努力实现正迁移,而要防止负迁移。古人说的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就是指学习中的这种正迁移现象。迁移的原理是客观事物之间普遍存在的联系,以及客观事物之间的互相制约性。所以,迁移的方法就是通过类比推理,沟通新旧事物之间的联系,通过比较、分析、综合,然后对事物进行抽象、概括。迁移教学法是教师依据“迁移规律”设法为新知识的生长提供联系的“认识桥梁”,通过迁移来发挥旧知识在学习新知识中的铺垫作用。其基本原理在于当学生具备从事每一新的学习任务所需要的认知先决条件越充分,他们对该学科的学习兴趣就越浓。即学生对原有知识掌握得越丰富、清晰牢固,就越能更好地学会新知识,学习也就越有信心。
西师大版一年级下册进位加法表格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西师大版一年级下册进位加法表格教案及反思,共2页。
小学进位加法表格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进位加法表格教学设计,共3页。
小学数学西师大版一年级下册进位加法免费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西师大版一年级下册进位加法免费教案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设计意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口算宝](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b5b1d1ecde54d50c4354a439d5c45ddc.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