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新人教版必修5 高中语文单元能力提升单元测试卷(含有答案解析)
高中语文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五第三单元单元综合与测试优秀单元测试同步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五第三单元单元综合与测试优秀单元测试同步练习题,共20页。
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单元测试定心卷第三单元(能力提升)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首先我们似乎应该研究一下,古代的诗人们都在什么场合才用“木”字呢?也就是说都在什么场合“木”字才恰好能构成精妙的诗歌语言?事实上他们并不是随处都用的,要是那样,就成了“万应锭”了。而自屈原开始把它准确地用在一个秋风叶落的季节之中,此后的诗人们无论谢庄、陆厥、柳恽、王褒、沈佺期、杜甫、黄庭坚,都以此在秋天的情景中取得鲜明的形象,这就不是偶然的了。……“木”在这里要比“树”更显得单纯,所谓“枯桑知天风”这样的树,似乎才更近于“木”;它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这正是“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
要说明“木”字何以会有这个特征,就不能不触及诗歌语言中暗示性的问题。这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正在于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把这些潜在的力暈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于是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它在不知不觉之中影响着我们,它之富于感染性启发性者在此,它之不落于言筌者也在此。而“木”作为“树”的概念的同时,却正是具有着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这潜在的形象常常影响着我们会更多地想起了树干,而很少会想到了叶子,因为叶子原不是属于木质的,“叶”因此常被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这排斥也就是为什么会暗示着落叶的缘故。而“树”呢?它是具有繁茂的枝叶的,它与“叶”都带有密密层层浓阴的联想。所谓:“午阴嘉树清圆。”(周邦彦《满庭芳》)这里如果改用“木”字就缺少“午阴”更为真实的形象。然则“树”与“叶”的形象之间不但不相排斥,而且是十分一致的。也正因为它们之间太多的一致,“树叶”也就不会比一个单独的“叶”字多带来一些什么,在习于用单词的古典诗歌中,因此也就从来很少见“树叶”这个词汇了。至于“木叶”呢,则全然不同。这里又还需要说到“木”在形象上的第二个艺术特征。
“木”不但让我们容易想起了树干,而且还会带来了“木”所暗示的颜色性。树的颜色,即就树干而论,一般乃是褐绿色,这与叶也还是比较相近的。至于“木”呢,那就说不定,它可能是透着黄色,而且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我们所习见的门闩、棍子、桅杆等,就都是这个样子,这里带着“木”字的更为普遍的性格。尽管在这里“木”是作为“树”这样一个特殊概念而出现的,而“木”的更为普遍的潜在的暗示,却依然左右着这个形象,于是“木叶”就自然而然有了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它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落下的绝不是碧绿柔软的叶子,而是窸窣飘零透些微黄的叶子,我们仿佛听见了离人的叹息,想起了游子的漂泊:这就是“木叶”的形象所以如此生动的缘故。……“木叶”所以是属于风的而不是属于雨的,属于爽朗的晴空而不属于沉沉的阴天,这是一个典型的清秋的性格。至于“落木”呢,则比“木叶”还更显得空阔,它连“叶”这一字所保留下的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日暮风吹,叶落依枝。”(吴均《青溪小姑歌》)恰足以说明这“叶”的缠綿的一面。然则“木叶”与“落木”又还有着一定的距离,它乃是“木”与“叶”的统一,疏朗与绵密的交织,一个迢远而情深的美丽的形象。这却又正是那《九歌》中湘夫人的性格形象。
1.下列各项中,对“触及诗歌语言中暗示性的问题”的作用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3分)
A.用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理论能更理性而清晰地阐明“木”何以会有第一个艺术特征——“木”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
B.目的是要阐述“木”具有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影响着我们会更多地想起了树干,而很少会想到了叶子。
C.目的是要阐述“木”所暗示的颜色性的艺术特征:它可能是透着黄色,而且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
D.用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理论其实是为了阐述“木”的两个艺术特征:既含有落叶的因素,又透视出黄色的、干燥的性格。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题干问的是“下列各项中,对‘触及诗歌语言中暗示性的问题’的作用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此句暗示“落叶的因素”毋庸多言,排除A项;从文中“而且还会带来了‘木’所暗示的颜色性”“而‘木’的更为普遍的潜在的暗示……清秋的气息”可知,这个理论是兼论两者的。排除B项、D项。故选C。
2.下列各项中,关于“木”“木叶”“落木”三个概念间的关系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木”在这里是个总概念,先介绍完这个总概念的艺术特征后,再分別谈及“木叶”“落木”的艺术特征,层次性强,行文思路很清晰。
B.先阐述“木”的两个艺术特征,为后面进一步阐述“木叶”“落木”的艺术特征做铺垫,“木”解释清了,“木叶”“落木”也就清楚了。
C.本文的重点是说“木叶”,阐述“木”“落木”的有关内容都是为其做铺垫,两者其实都是以“木叶”为议论中心来行文的。
D.本文的重点是说“木叶”,但所选文段的重点是阐述“木”的两个艺术特征,这与“木叶”“落木”艺术特征的阐述是并列关系。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各项中,关于‘木’‘木叶’‘落木’”三个概念间的关系理解正确的一项是”,然后到文中圈出有关“木”“木叶”“落木”的文字,再浏览选项的内容,与文本进行比较。A项,“先介绍完这个总概念的艺术特征后,再分別谈”错误。总分关系解说错误。C项,阐述“落木”的有关内容不是为说“木叶”做铺垫,而是与“木叶”并列的结论之一。D项,所选文段的重点确系阐述“木”的两个艺术特征,但阐述“木”的艺术特征是为阐述“木叶”“落木”服务的,它们之间不是并列关系。故选B。
3.下列各项中,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谢庄、陆厥、柳恽、王褒、沈佺期、杜甫、黄庭坚等诗人,都因为效仿屈原把“木”用在秋风叶落的季节之中,因而都取得了关于“木”的鲜明的形象。
B.作为概念,“木”和“树”是一样的,但“木”作为诗歌形象,却多了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让人会更多地想起了树干,具有疏朗的形象,并暗示着落叶。
C.“树”与“叶”都带有密密层层浓阴的联想,它们的形象之间是十分一致的,因而在习于用单词的古典诗歌中.也就从来很少见“树叶”这个词汇了。
D.然则“木叶”与“落木”又还有着一定的距离,正是这个距离才有“木”与“叶”的统一,疏朗与绵密的交织,一个迢远而情深的美丽的形象。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观点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D项,“又还有着一定的距离,正是这个距离才有‘木’与‘叶’的统一”错误。对文中句子“它乃是‘木’与‘叶’的统一”中的“它”理解错了,“它”不是指“距离”,而是指“木叶”。故选D。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慈善捐赠是一种对陌生他者的伦理关怀,其基本理念中有分工协作和契约精神两个原则。
慈善捐赠的发展由一对一的直接捐助形式逐步走向捐助者与受助者的分离,建构起以三方关系为特征的慈善主体关系,如:捐赠人、慈善组织和受益人三方,志愿者、志愿服务机构和受益人三方,捐赠人、募捐人和受益人三方。这种分离意味着分工的进化和社会的进步:一方面,分工带来了专业的服务和效率的提高;另一方面,协作使捐助者与受助者在心理、人格、尊严等方面更趋平等。目前来看,分工协作的原则显然还没有真正得到慈善事业有关部门的尊重和维护。
当代中国慈善事业存在着诸多乱象,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契约精神”的缺失。由于缺失契约精神,有关部门可以任意变更捐赠领域或受捐对象,慈善组织可以随意背弃诚信谋取私利,捐赠方可以随时违背捐赠承诺等。正是这些违背契约精神的行为,给慈善事业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伤害。
(摘编自《慈善法充分彰显现代慈善新理念》,2016年3月25日《光明日报》)
材料二:
材料三:
2017年11月2日,中国慈善联合会公布了《2016年度中国慈善捐助报告》。据悉,这份报告通过对2016年国内(不含港澳台地区)的公开捐赠数据进行监测、统计和分析,共收集到较为完整、符合数据分析要求的捐赠数据70.23万条。分析显示,该年度我国全年接收国内款物捐赠共计1392.94亿元,相比上年增加近284.37亿元,相当于人均捐赠100.74元。
从捐赠主体看,企业捐赠仍为第一大捐赠来源,捐赠总额首次突破900亿元,其中民营企业贡献超过五成。据不完全统计,上年我国捐赠过亿的慈善家共35人(夫妻和家族按单一主体计入榜单),比2015年增加13人,捐赠总额近80亿元;普通民众10万元以下个人捐赠总额跃升至2016年的90亿元以上,这意味着我国慈善捐赠正在“飞入寻常百姓家”。
从捐赠渠道看,2016年我国网络募捐得到了较快发展,移动端成为主流,手机捐赠占总额的七成以上。2016年,民政部指定了首批13家慈善组织在互联网公开募捐信息平台。其中,腾讯公益平台、蚂蚁金服公益平台、淘宝公益平台三家平台全年共筹得捐赠款近13亿元,比2015年增加近38%。从网络捐赠关注的领域来看,备受关注的依次是医疗救助类、教育助学类、减灾救灾类和环境保护类。
分析认为,自2016年9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施行后,多项具体配套政策陆续出台,多个行业重大问题得到回应,对推动慈善事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尽管如此,我国慈善事业目前仍存在慈善组织数量少、规模小、培育扶持政策配套不足、事中事后监管力量薄弱等主要问题。慈善组织将要面临的诸如继续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坚持慈善信息公开、不断提升自身公信力等新问题、新挑战,也需要在有关部门监督下予以解决和应对。
(摘编自新华网)
4.根据材料,下列关于中国慈善捐助相关情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慈善捐赠中无论分工还是协作,都意味着一种对陌生他者即捐赠受益人的伦理关怀。
B.2016年我国慈善捐赠最关注三个领域,其中教育领域所受的关注高于其他公共事业。
C.企业捐赠是2016年我国慈善捐赠的最大来源,其中民营企业捐赠总额超过450亿元。
D.2016年,全国有三家公益平台共筹捐赠款近13亿元,表明了网络捐赠渠道更有效率。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D项,“网络捐赠渠道更有效率”无中生有。依据“从捐赠渠道看,2016年我国网络募捐得到了较快发展……其中,腾讯公益平台、蚂蚁金服公益平台、淘宝公益平台三家平台全年共筹得捐赠款近13亿元”可知,“三家平台全年共筹得捐赠款近13亿元”是用来论证“2016年我国网络募捐得到了较快发展”的,并不能说明“网络捐赠渠道更有效率”。故选D。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说明了慈善捐赠理念中的两个原则及其现状,材料二借助统计数据主要从两个方面说明了2016年度中国慈善捐赠的成绩与特点。
B.《2016年度中国慈善捐助报告》显示,2016年我国慈善捐款大幅增加,人均捐赠100.74元。从这份报告形成的过程看,这个数据具备相应的科学性和说服力。
C.材料一和材料三都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施行后我国慈善事业仍存在诸多乱象或问题,这能提醒我们不断思考和完善慈善事业。
D.与图一的内容相比,2016年网络捐赠重点关注的领域有所不同,主要原因在于二者的捐赠主体对互联网公开募捐信息平台的认识不同。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时,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B项,“慈善捐款大幅增加”不严谨。材料二中,“该年度我国全年接收国内款物捐赠……相当于人均捐赠100.74元”,事实上既有捐款,又有捐物。C项,材料一没提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施行后”及其情况。D项,“主要原因在于二者的捐赠主体对互联网公开募捐信息平台的认识不同”属无中生有。文中的表述是“从网络捐赠关注的领域来看,备受关注的依次是医疗救助类、教育助学类、减灾救灾类和环境保护类”,但并未提及其与图一不同的主要原因。故选A。
6.对于慈善捐赠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新颁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第九十二条要求“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应当依法履行职责,对慈善活动进行监督检查,对慈善行业组织进行指导”。据此,有关部门应该怎样解决相关问题?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6分)
【答案】尊重和维护慈善捐赠中分工协作的原则;坚持和完善慈善捐赠的契约精神;协助慈善组织解决好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监督慈善组织解决和应对将要面临的新问题、新挑战。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信息的整合和对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能力层级C。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其次确定答题区间,第三要勾画出相关语句,第四进行整合。解答本题,首先要根据题干意思在文中找到“慈善捐赠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关键句主要有:“分工协作的原则显然还没有真正得到慈善事业有关部门的尊重和维护”“当代中国慈善事业存在着诸多乱象,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契约精神’的缺失。由于缺失契约精神……给慈善事业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伤害”“我国慈善事业目前仍存在慈善组织数量少、规模小、培育扶持政策配套不足、事中事后监管力量薄弱等主要问题”“慈善组织将要面临的诸如继续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坚持慈善信息公开、不断提升自身公信力等新问题、新挑战,也需要在有关部门监督下予以解决和应对”。把这些问题,从有关部门的角度转换成解决问题的举措即可。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种草不如种青稞
凌仕江
他最初并不知道种草不如种青稞的道理所在。
那是一个名叫阿里的地方。传说,那是世界屋脊的屋脊。
一个上世纪80年代进藏的中专生。他刚去的时候正值春满人间的4月,残冬的尾巴就像一道无休止的漠风扫荡了一切生机。接待他的局长第一眼看到他的时候,感动得语无伦次,颤抖的手握住他的手,一口一声地说自己老了,老了。那个局长的样子看上去的确比其他地方70岁的人还见衰老,然而他的真实年龄却不到50岁,每看一眼局长那张脸,他就不寒而栗:难道50岁之前,我在这里也会这样衰老吗?
最初的几天,他几乎觉得他会疯狂,不分白天黑夜地对着空寂的雪山发怔,仿佛生命正在被狂暴的寂寞飞速地卷走,仿佛它每天都在自己的心灵刻下一道没有印记的年轮。
一个人的时候,他脑子里成天就转念着一个念头:明天醒来就老了!
他顶着星辰,一个人冲到山崖边,握紧拳头——他似乎什么也握不住——声嘶力竭地叫喊着。那撕心裂肺的声音节奏如花腔般颤动,像流星拖着长长的尾巴,飞过死一般寂静沉睡的荒原,向浩瀚夜空飘去,在凝固的、无边无际的、冰冻了的雪浪上飞奔、回荡,渐渐变得越来越尖细而微弱,很快又消失得无声无息。没有任何人回答他,只有强劲的岁月在他声音的后面飞逝呼啸。
一个星期以后,他没有告诉任何人,不顾一切地跑到附近的公路上,拦了一辆车,跑了。他自己也没想到他会停在狮泉河边。
那些青青的草儿告诉他:不必怀疑世界,春光依然灿烂,生命从没远逝!
他一下子平静地坐了下来,立刻为自己的冲动感到不可思议。既而是恐惧,他惧怕将为这次冲动付出沉重的代价,处分、记大过,更严厉的是开除。不过,很快,他又想,即便如此,也绝不后悔。
这何尝又不是一场壮举呢。
几天后,他回到了阿里。
局长语重心长地问:“去哪里啦?”
“狮泉河。”
“为啥呢?”
“就是想证实世界是否还活着。”
“活的,死的?你都看见了?”
“看见了,世界还是活着的。”
“活着,究竟是个咋样子?”
“挺好,青青的。”他从怀里掏出一株草。“嗯,好歹总算见到了绿色。”
6月,阿里草长莺飞的时候,他把房间收拾得一干二净,还学着当地的藏族人在桌子上铺了一张好看的卡垫,上面摆放了一个盆景,里面只有一棵草。每天随着气候变化,搬进搬出的,像呵护一个婴儿。
局长看着这一切,蹲在墙角,燃起一支烟,笑也不是,哭也不是,那样的表情使他本来已显苍老的脸上又增加了几道盘根错节的年轮。
终于有一天,局长把他叫到了办公室。没有别的可说,局长只是胸有成竹地对他说了一句:“你知道吗,在阿里,种草不如种青稞。”
他不问为什么,只是狠狠地点头。
说干就干,他掏出了盆景里的冻土,垫上羊粪,他要种几株青稞试试,他的行动真是可以令万物感动。他种的青稞像他的心情一样,一天比一天长势喜人,他每天都看着青稞的变化打发寂寞时光。那阵子,局长还特意跑来告诉他:青稞虽不结实,但是有整齐的穗,也比草高,只要有风吹过,它在阳光下婀娜摇曳的样子,实在是比草好看多了。
不久,局长就退休了。
后来,他也当了局长。
他同样喜欢用老局长那句朴实无华的话,去告诉新来的大学生:在阿里,种草不如种青稞。他期望他们都能像老局长那样,在一个看似不顺心的地方,安心,并且长久地呆下来。
因为,摇曳的青稞,总有成熟的时候……
(选自《今日文摘》2009年1月上)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以作者全知视角进行叙述,不仅可以深入揭示“他”和老局长的内心世界,而且也便于作者站出来发表议论。
B.小说结尾写道“他也当了局长”,说明越是艰难的环境反而越容易使人获得成功,只要能够像青稞一样扎根一处,有所作为。
C.小说擅长用精炼的词语刻画人物形象,“感动得语无伦次”“颤抖的手握住他的手”“语重心长”等言词,表现出老局长对人才的渴望与包容。
D.小说以“他”去到、逃离、回归和最终扎根阿里的故事,揭示了一个朴素而有意味的人生道理:生命只有安下心长久呆下去才会走向成熟。
【答案】B
【解析】题干问的是“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这属于综合题,既考查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塑造形象的技巧,也考查故事的情节、主旨和环境。B项,“越是艰难的环境反而越容易使人获得成功”于文无据。小说结尾所写的“他也当了局长”,说明要像青稞一样扎根一处,有所作为,生命才会走向成熟。文学类文本阅读的选择题,主要集中对文意、文章的主旨、文章的结构、人物形象的塑造等内容的考核,考核的方式基本有两种,一种是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另一种是对文章特色和手法的赏析,分析文意要读懂文章,主要是文意、主旨、情感、人物的心理表述不当,赏析一般为手法和特色概括不当,手法集中的小说的三要素上,主要考核人物塑造、情节安排、环境描写、标题的作用、结尾的特征等。选择题时往往错误的选项命制都是明显的不会引起争议的错误,即所谓的“硬伤”,在答题时注意寻找这些硬伤。
8.小说是从哪些方面表现阿里地区环境的恶劣的?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6分)
【答案】①自然条件:春满大地的四月没有生机,只有空寂的雪山;②老局长的老相:看上去比实际年龄大二十岁;③“他”的感受:喊叫没有回应,觉得生命在虚度,内心充满恐惧,逃离阿里。
【解析】题干问的是“小说是从哪些方面表现阿里地区环境的恶劣的?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这是考查对小说中环境描写方法的分析能力。解答本题,考生要认真阅读小说,要抓住题干中“恶劣”一词,找到表现阿里地区环境的恶劣的段落或语句进行概括分析。环境描写既有正面的描写,也要找到侧面描写的语句:“春满人间的4月,残冬的尾巴就像一道无休止的漠风扫荡了一切生机。”只有空寂的雪山,看不到一丝绿色。这是从自然条件直接介绍环境的恶劣。“那个局长的样子看上去的确比其他地方10岁的人还见衰老,然而他的真实年龄却不到50岁”,这是通过局长看上去比实际年龄大二十岁的老相侧面介绍阿里环境的恶劣。“那撕心裂肺的声音节奏如花腔般颤动,像流星拖着长长的尾巴,飞过死一般寂静沉睡的荒原,向浩瀚夜空飘去,在凝固的、无边无际的、冰冻了的雪浪上飞奔、回荡,渐渐变得越来越尖细而微弱,很快又消失得无声无息。没有任何人回答他,只有强劲的岁月在他声音的后面飞逝呼啸。一个星期以后,他没有告诉任何人,不顾一切地跑到附近的公路上,拦了一辆车,跑了”,最后,小说通过“他”的亲身感受侧面表现阿里地区环境的恶劣。考生只要从环境自身、局长的老相和“他”的内心感受三个方面回答即可。
9.局长说“在阿里,种草不如种青稞”这句话有哪几层意思?(6分)
【答案】①自己好好活着,再艰苦的世界也有生气;②在极端艰苦的环境里,生命也不要甘于平凡,而是要出类拔萃;③在艰难的环境中,更需要的是像青稞一样地有所奉献和作为。
【解析】题干问的是“局长说‘在阿里,种草不如种青稞’这句话有哪几层意思”,这是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文中重要句子含义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注意它在文中是否还有比喻义、象征义、深层义、双关义等。有的语句十分含蓄,如寄托作者思想情感,揭示文章中心主旨。解答本题时,要阅读小说,抓住关键句来理解局长的话。如“那阵子,局长还特意跑来告诉他:青稞虽不结实,但是有整齐的穗,也比草高,只要有风吹过,它在阳光下婀娜摇曳的样子,实在是比草好看多了”“他同样喜欢用老局长那句朴实无华的话,去告诉新来的大学生:在阿里,种草不如种青稞。他期望他们都能像老局长那样,在一个看似不顺心的地方,安心,并且长久地呆下来。因为,摇曳的青稞,总有成熟的时候……”, 在这些句子中,不难理解局长说的“在阿里,种草不如种青稞”这句话的意思是:自己好好活着,再艰苦的世界也有生气;在极端艰苦的环境里,生命也不要甘于平凡,而是要出类拔萃;在艰难的环境中,更需要的是像青稞一样地有所奉献和作为。再结合小说的故事情节——“他”去到、逃离、回归和最终扎根阿里的故事,揭示了一个朴素而有意味的人生道理:生命只有安下心长久呆下去才会走向成熟。本题难度较大,需要考生结合全文思考。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沈晦,字元用,钱塘人,翰林学士沈遘孙。宣和间进士廷对第一,除校书郎,迁著作佐郎。金人攻汴京,借给事中从肃王枢出质斡离不军。金人再攻也,与之俱南。京城陷,邦昌伪立,请金人归冯澥等,晦因得还,真为给事中。
高宗即位,言者论晦虽使金艰苦,而封驳之职不可以赏劳,除集英殿修撰、知信州。帝如扬州,将召为中书舍人,侍御史张守论晦为布衣时事,帝曰:“顷在金营见其慷慨,士人细行,岂足为终身累邪?”不果召。知明州,移处州。
帝如会稽移守婺州贼成皋入寇晦用教授孙邦策率民兵数百出城与战大败晦欲斩邦已而释之。时浙东防遏使傅崧卿在城中,单骑往说皋,皋遂降。进徽猷阁待制,以言者论晦妄用便宜指挥行事,降集英殿修撰、提举临安府洞霄宫。寻复徽猷阁待制、知宣州,移知建康府。甫逾月,以御史常同论罢。
绍兴四年,起知镇江府、两浙西路安抚使。时方以韩世忠屯军镇江。刘麟入寇,世忠拒于扬州,晦乞促张俊兵为世忠援,赵鼎称晦议论激昂,帝曰:“晦诚可嘉,然朕知其人言甚壮,胆志颇怯,更观临事,能副所言与否?”然晦不为世忠所乐,寻提举临安府洞宵宫,起为广西经略兼知静江府。
先是,南州蛮酋莫公晟归朝,岁久,用为本路钤辖羁縻之,后遁去,旁结诸峒蛮,岁出为边患。晦选老将罗统戍边,招诱诸酋,喻以威信,皆诣府请降,晦犒遗之,结誓而去。自是公晟孤立,不复犯边。晦在郡,岁买马三千匹,继者皆不能及。进徽猷阁直学士,召赴行在,除知衢州,改潭州,提举太平兴国宫,卒。
晦胆气过人,不能尽循法度,贫时尤甚,故累致人言。然其当官才具,亦不可掩云。
(选自《宋史•列传第一百三十七》,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帝如会稽/移守婺州/贼成皋入/寇晦用教授孙邦/策率民兵数百出城与战/大败/晦欲斩邦/已而释之
B.帝如会稽/移守婺州/贼成皋入/寇晦用教授孙邦策/率民兵数百出城与战/大败晦/欲斩邦/已而释之
C.帝如会稽/移守婺州/贼成皋入寇/晦用教授孙邦策/率民兵数百出城与战/大败/晦欲斩邦/已而释之
D.帝如会稽/移守婺州/贼成皋入寇/晦用教授孙邦策/率民兵数百出城与战/大败/晦欲斩/邦已而释之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文言断句能力是文言文阅读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志,断句时首先要仔细阅读文段,把握语段的基本意思,然后充分利用各种标志词及句式特点断句。划线句的翻译是:皇帝前往会稽,沈晦被调任婺州,贼寇成皋进扰,沈晦采用教授(学官名)孙邦的计策,率领数百民兵出城与贼兵交战,大败,沈晦想杀了孙邦,随即又把他放了。“入”与“寇”是连动短语,关系紧密,中间不宜断开,排除A项、B项;“斩”与“邦”是动宾短语,关系紧密,中间不能断开,排除D项。故选C。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除”,本义为台阶,而台阶一级一级改变,故可用来表示改变原有官职,授予新的官职。
B.“布衣”中的“布”,古代指麻葛之类的织物,用此做成的衣服多为平民所穿,布衣便成了平民的代称。
C.“便宜”,方便,合适,古代指皇帝授予臣子特权,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或临时变化,不必请示自行决定处理事情。
D.“酋”,首领,长官,是古代对地方长官或村一级官员的称呼。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文化常识包括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D 项,“古代对地方长官或村一级官员的称呼”有误,“酋”应为“古代对匪徒或边远少数民族部落首领的称呼”。故选D。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沈晦在金兵攻打汴京时,曾临时充任给事中随肃王到斡离不军中做人质,后返回,被正式任命为给事中。高宗即位后,沈晦一直担任此职。
B.沈晦被提升为徽猷阁待制,言官上奏朝廷,说沈晦滥用朝廷授予的见机行事之特权,于是沈晦被降职。不久,他又被恢复徽猷阁待制之职。
C.沈晦任镇江府知府时,韩世忠率军屯驻镇江。刘麟进扰时,沈晦慷慨陈述对策,但不被皇帝赏识,同时也不被韩世忠乐意任用,不久改任别处。
D.沈晦胆识才气过人,但不能完全遵循法度,在其贫困时尤为严重,因此多次遭人议论,但这不能遮掩他为官的才能。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是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A项,“高宗即位后,沈晦一直担任此职”有误,高宗即位后,有人对沈晦担任给事中之职有异议,于是沈晦改任“集英殿修撰、信州知州”。故选A。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顷在金营见其慷慨,士人细行,岂足为终身累邪?
(2)招诱诸酋,喻以威信,皆诣府请降,晦犒遗之,结誓而去。
【答案】(1)不久前在金营见到他,一身正气,读书人小的过失,怎么能成为终生的连累?
(2)(沈晦)召唤劝导众首领,凭借威望与信誉告谕他们,他们都到官府请求归降,沈晦用财物犒赏他们,他们立下誓言后离去。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语句翻译能力。翻译时,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做到字字落实的同时,要重点关注得分点:(1)顷,不久;慷慨,充满正气,情绪激昂;细行,小的过失;岂,怎么。(2)诱,诱导、劝导;喻以威信,凭借威望与信誉告谕他们;结誓,立下誓言。
参考译文:
沈晦,字元用,钱塘人,是翰林学士沈遘的孙子。宣和年间廷试考中进士第一名,被授任校书郎,升任著作佐郎。金兵攻打汴京时,(沈晦)临时充任给事中,跟随肃王赵枢出城到斡离不军中做人质。金兵再次攻打京城,(沈晦)跟他们一同南行。京城陷落,张邦昌伪立为帝,请求金兵放回冯澥等人,沈晦因此得以回来,正式任给事中。
高宗即位,言官议论说,虽然沈晦出使金国艰苦,但给事中之职不可以用来奖赏犒劳,(于是高宗)任沈晦为集英殿修撰、信州知州。皇帝前往扬州,将要召入沈晦任中书舍人,侍御史张守议论沈晦做平民时的事(沈晦在科考时替人考试被抓),皇帝说:“不久前在金营见到他,一身正气,读书人小的过失,怎么能成为终生的连累?”最后未能召入沈晦。(沈晦)任明州知州,转任处州知州。
皇帝前往会稽,沈晦被调任婺州,贼寇成皋进扰,沈晦采用教授(学官名)孙邦的计策,率领数百民兵出城与贼兵交战,大败,沈晦想杀了孙邦,随即又把他放了。当时浙东防遏使傅崧卿在城中,单枪匹马前往游说成皋,成皋于是投降。(朝廷)提升沈晦为徽猷阁待制,因言官奏论沈晦滥用朝廷授予的见机行事之特权办事,降(沈晦)为集英殿修撰、提举临安府洞霄宫。不久恢复徽猷阁待制之职,任宣州知州,调任建康府知府。刚过了一个月,因御史常同的议论而被免职。
绍兴四年,(沈晦)被起用为镇江府知府、两浙西路安抚使。当时韩世忠正驻军于镇江。刘麟进扰,韩世忠在扬州抵御,沈晦请求催促张俊的军队援助世忠。赵鼎称赞沈晦的言论激奋昂扬,皇帝说:“沈晦确实值得赞赏,然而我知道他这个人言语慷慨,胆量却有些小,再观察他处事,能否与言语相符合?”然而沈晦不被韩世忠乐意任用,很快提举临安府洞霄宫,被起用为广西经略使兼静江府知府。
在此之前,南州少数民族首领莫公晟归附朝廷,时间长了,(朝廷)任命他为本路钤辖来笼络控制他,后来(莫公晟)逃走,勾结峒地的各部族,每年出来(骚扰),已成为边境的祸患。沈晦选用老将罗统驻守边境,召唤劝导众首领,凭借威望与信誉告谕他们,他们都到官府请求归降,沈晦用财物犒赏他们,他们立下誓言后离去。从此,莫公晟孤立无援,不再进扰边境。沈晦在州郡做官时,每年给朝廷购买三千匹马,继任者都比不上他。升为徽猷阁直学士,受诏赴皇帝所在地,任衢州知州,改任潭州知州,提举太平兴国宫,去世。
沈晦胆识和才气过人,不能完全遵循法度,在其贫困时尤为严重,所以不断招来别人的议论。然而他当官的才能,也不能被掩盖。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各题。
戏赠友人
贾岛
一日不作诗,心源如废井。
笔砚为辘轳,吟咏作縻绠。
朝来重汲引,依旧得清冷。
书赠同怀人,词中多苦辛。
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诗人便坦承与诗结缘之深,表述词浅意深,化抽象的感受为具体,鲜明生动又通俗自然。
B.“笔砚”“吟咏”互文见义,皆指创作。诗人感慨虽坚持作诗,有时仍得“清冷”,没有灵感。
C.在诗人眼中友人亦有同等雅趣襟怀,所以他将自己每日苦吟的生活和对作诗的独到见解“书赠”之。
D.诗人曾说“言归文字外,意出有无间”,但本诗却可看出他依然勤于练笔,通过“渐修”追求真谛。
【答案】B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对诗歌的鉴赏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仔细阅读原诗和所给选项,结合作者身世及写作背景做出判断。B项,“坚持作诗,有时仍得‘清冷’,没有灵感”不正确,“朝来重汲引,依旧得清冷”意思是只有坚持每天清晨不断地从井中汲引,就会毫无例外地得到清冷的井水,用源头活水比喻灵思不断,并不是说创作“清冷”“没有灵感”。故选B项。
15.本诗围绕“戏”展开,诗中的“戏”表现在哪里?(6分)
【答案】①手法上:比喻生动有趣,以汲水喻做诗,通俗幽默。只要“一日不作诗”,诗人就觉得思维变得迟钝,生活就少了乐趣,这种非疾患所致的心理感受,用水干土埋,毫无鲜活之气的“废井”作喻,是十分新颖、贴切的。
②情感上:戏谑自己,暗含无奈与自嘲。诗人强调日日作诗,不可或缺,并非在炫耀自己趣高、诗才不俗,而是在表明自己癖深、苦炼之勤。对自己苦吟的积习难改、执迷不悟,也流露了些许无可奈何的自嘲调侃之意。
【解析】此题要求答出“诗中的‘戏’表现在哪里”,考查鉴赏诗歌语言和思想情感的能力。解答时可结合诗句内容,从手法和情感两方面来分析。诗中,“戏”是“戏谑”之意,是谦词,“戏”的对象是诗人自己。此字出现在题目中,有统领全篇的作用。从手法上来看,诗歌前六句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开头两句意思是若是一天不作诗,心灵就如断了源泉的废井。“枯井”是没有水的,诗人把一天不作诗的感受比作“枯井”,表明自己对作诗的热爱与狂热,反映出诗人作诗的勤奋已经达到了可以称之为怪癖的程度,形象而又贴切。三、四句又把“笔砚”比作辘轳,把“吟咏”比作縻绠,化深奥为浅显,阐明笔墨与创作的关系。五、六句仍然运用比喻,以每日汲水之事,暗喻每日作诗的情况,暗示自己每日坚持作诗,心源有如新井,源源不绝,每日都有佳作收获,表现了诗人劳有所获的欢愉心情。最后两句点破诗题“赠友人”之意。从情感上来看,诗人写自己痴迷于“作诗”,实际是暗嘲自己对作诗的执迷不悟,用戏谑的口气表达出自己癖好之深、苦炼之勤。
(三)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韩愈在《师说》中用“____________”强调懂得道理有先有后,荀子在《劝学》中认为君子能超过一般人,是因为君子“____________”。
(2)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寓意。
(3)《蜀道难》中,“____________”以夸张手法描写人行蜀道,手可触摸星辰的情景,表现了蜀道高入云天的特点;“____________”以动作轻捷的猿猴难越过来,表现山势的高险。
【答案】(1)闻道有先后 善假于物(也) (2)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3)扪参历井仰胁息 猿猱欲度愁攀援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名句默写的能力。在默写名句名篇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此题默写有难度的文句:(5)扪参历井仰胁息,(6)猿揉欲度愁攀援。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强化默写。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早春江上雨初晴,杨柳丝丝夹岸莺。画舫烟波双桨急,小桥风浪一帆轻。”人工智能机器人“九歌” ,创作了这首清新别致、朗朗上口的小诗。“九歌”创作之所以能信手拈来,是因为“熟读唐诗三百首”,它储存了从初唐到晚清的30万首诗篇,然后通过深度学习模型,( ),按照主题需要解码输出一首完整的诗。
如今,人工智能技术 ,各式各样的智能机器人早已各显神通,“张小明”是国内第一款综合大数据分析、自然语言处理与机器学习技术的人工智能写稿机器人。俄罗斯世界杯期间,“张小明”记者16天撰写450多篇体育新闻,并以与直播同步的速度发布,最终 ,一战成名。
“强大的人工智能崛起,要么是人类历史上最好的事,要么是最糟的。我们应该竭尽所能,确保它的未来发展对我们和环境有利。”斯蒂芬·霍金生前如是警醒。当诗歌创作这一人类精神文化最后的堡垒被逐渐攻破,你我手中的饭碗岂不是岌岌可危?不过也有专家认为这是 。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牛刀小试 日新月异 不负众望 杞人忧天
B.牛刀小试 一日千里 众望所归 庸人自扰
C.初露锋芒 日新月异 众望所归 杞人忧天
D.初露锋芒 一日千里 不负众望 庸人自扰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此类试题答题时要熟记所有成语的含义,然后结合语境弄清所用成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暗示信息。牛刀小试:比喻有很大的本领,先在小事情上施展一下。初露锋芒:比喻刚显露出某种力量或才能。语段强调人工智能,“九歌”只是在“作诗”上显示一下本领,用“牛刀小试”。一日千里:比喻进步或发展极快。日新月异:形容发展、进步很快。二者基本相同。众望所归:众人的信任、希望归向某人,多指某人得到大家的信赖,希望他担任某项工作。不负众望:不辜负大家的期望。文中对象是“‘张小明’记者”,后面是“一战成名”应用“不负众望”。庸人自扰:泛指本来没有问题而自己瞎着急或自找麻烦。杞人忧天:比喻毫无必要的忧虑和担心。语段强调“没必要的担心”,用杞人忧天。故选A。
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古诗中的“潜规则”被掌握,摸索出一套作诗的规律
B.摸索出一套作诗的规律,古诗中的“潜规则”被掌握
C.自己学习古诗中的“潜规则”,摸索出一套作诗的规律
D.摸索出一套作诗的规律,古诗中的“潜规则”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准确、连贯的能力。考生作答时应结合上下文语境分析,按照话题一致的原则或时间顺序、逻辑顺序等排列。本题根据前文“它储存了从初唐到晚清的30万首诗篇,然后通过深度学习模型”,所以应该是先“学习”,再“摸索”,排除BD。比较AC两项,前半句是用主动句,还是被动句。根据前文“它储存了从初唐到晚清的30万首诗篇,然后通过深度学习模型”,可知主语是“它”,后面应该用主动句合适。故选C。
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张小明”是第一款国内利用综合大数据分析、自然语言处理与机器学习技术的人工智能写稿机器人。
B.“张小明”是国内第一款综合利用大数据分析、自然语言处理与机器学习技术的人工智能写稿机器人。
C.“张小明”是国内第一款利用综合大数据分析、自然语言处理与机器学习技术的人工智能写稿机器人。
D.“张小明”是第一款国内综合利用大数据分析、自然语言处理与机器学习技术的人工智能写稿机器人。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此类试题答题时应先浏览选项,排除有明显错误标志的句子,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这个句子共有两处错误,都是语序问题。一是:“第一款”是顺序,“国内”表领属,领属在前,排除AD;二是:“综合”修饰“利用”。故选B。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诗几乎可以表达人类生活的所有情感。①__________,其实,每个人都是天生的诗人,心中都为诗留着一片圣地,只不过随着岁月的流逝,琐碎的生活让我们远离了诗歌,我们似乎忘了生活中还有诗歌存在。但在我们心底深处,②_________,只要一有机会,她就像花树遇到春风一样,③_________。
【答案】①人类从来没有离开过诗 ②这片圣地却永远不会消失 ③一夜之间就能够开出灿烂的花朵来
【解析】此题考查语言表达的连贯准确的能力。此类型题首先要通读语段,了解句意,然后注意句与句的排列组合,注意上下句的衔接、呼应,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要加强对语境的分析与体会。有些题应注意排序句的逻辑顺序和句中关联词语的运用。第①处,第一句是总起句,是对全文内容的概括,横线后“其实,每个人都是天生的诗人,心中都为诗留着一片圣地”表明人类与诗之间的紧密关系,故可从“人类从来没有离开过诗”的角度组织答案。第②处,横线前说“心中都为诗留着一片圣地”,可见在心底深处存在的是“圣地”;“我们似乎忘了生活中还有诗歌存在”,然后以“但”转折,可见即使忘了诗歌,心底的“这片圣地却永远不会消失”。第③处,要结合前文的比喻句“像花树遇到春风一样”“花树遇到春风”的结果应是“一夜之间就能够开出灿烂的花朵来”,故此处填写与之相似的语句即可。
21.下面是朱光潜《诗论》中的一段文字。请用一句话来概括朱光潜对陶渊明的评价。(不超过15字)(5分)
自钟嵘推陶渊明为“隐逸诗人之宗”,一般人都着重渊明的隐逸一方面:值颜真卿作诗表白渊明眷恋晋室的心迹以后,一般人又看重渊明的忠贞一方面。渊明是隐士,却不是一般人所想象的孤高自赏、不食人间烟火气,像《红楼梦》里妙玉性格的那种隐士;渊明是忠臣,却也不是他自己所敬仰的荆轲、张良那样的忠臣。渊明还有极实际极平常的一方面,他处处都最近人情,保持着一个平常人的家常便饭的风格。
【答案】陶渊明是最近人情的隐士和忠臣。
【解析】本题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压缩语段题的主要方法有:一是查找法,即在原文中寻找能表述主要信息的关键语句,如议论文中表述论点的语句,说明文中的中心句,记叙文中的过渡句,新闻中的导语均属关键语句。二是删减法,就是保留材料中主要信息,删除次要信息。三是连缀法,即将符合题干要求的信息筛选整合,连缀成最终答案,注意字数限制。通读语段,第一句提出一般人对陶渊明隐逸的看法,第二、三句提出作者的见解,第二句“是隐士,却不是一般人所想象的孤高自赏、不食人间烟火气”,第三句“是忠臣,却也不是他自己所敬仰的荆轲、张良那样的忠臣”,第三句再次强调“他处处都最近人情”,对二三句内容进行概括,可得出“是最近人情的隐士和忠臣”。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作。(60分)
有一个人白手起家,成了富翁。他为人慷慨,热心于慈善事业。
一天,他了解到有三个贫困家庭,生活难以为继。他同情这三个家庭的处境,决定向他们提供捐助。
一家十分感激,高兴地接受了他的帮助。
一家犹豫着接受了,但声明一定会偿还。
一家谢谢他的好意,但认为这是一种施舍,拒绝了。
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的写作能力。本题是一篇材料作文写作,解答此类试题要注意先通过理解材料内容,找寻写作立意的角度。本材料主要说的是捐助与接受捐助的问题。具体内容:①富翁捐助贫困家庭;②家庭一感激地高兴地接受捐助;③家庭二犹豫着接受捐助;④家庭三感谢富翁好意,但拒绝施舍。
根据对材料的“含意”的理解,考生可以从以下角度进行立意写作:
1.慈善。
①富翁捐助贫困家庭,是一种善举,没有恶意。
②慈善不仅仅是扶贫,更重要的本质是传递爱心。
③接受慈善,不仅接受捐助,而且接受爱心。
④感激慈善就是释放爱心,回报慈善更是扩大和传递了爱。
⑤慈善要讲究方式,讲究智慧,才能把爱意传递。
2.接受捐助的心态。
心态一:受之不报。如家庭一,这种心态源自他们认为捐助是无偿的,感激即可。
心态二:受之必还。如家庭二,这种心态源自他们认为无论捐助者有无要求偿还,受助者都应该偿还,这既对得起捐助者,也证明自己不贪不懒,有借有还,接受别人的捐助才能心安理得。另外,这种心态也含有知恩图报的意思。
心态三:只谢不受。如家庭三,这种心态源自自尊,他们认为人穷不能志短,接受施舍就丢弃了尊严。因此,这种心态也含有自立自强的意思。
适合本篇作文的素材:当慈善遭遇傲骨:首先,作为一个施善者,有这份良心固然是好的,但也要注意方式。中国富豪陈光标高调行善,在获得无数荣誉的同时,也一直饱受诟病。原因在于他的急躁与高调。在他的每一张宣传照中,背景都是曾接受过他援助的贫苦百姓。但是那些解决了生活困难的农民,即使是笑着的,也难掩一脸的卑微与怯弱。陈光标这种高高在上的施善方式,无疑是伤害了他们的尊严,活活地挤走了他们的骨气。相反,大连市的微尘就做得比陈光标好多了。微尘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组织,由无数匿名之人捐款而成,给需要的人送去钱财,却不留名,不求回报。这种慈善方式不仅给受助者留下足够的尊严,还很有可能感动他们,从此也加入微尘行列。由此可见,不同的慈善方式,效果其实大不相同。穷人也有尊严,当慈善遇上傲骨之人,最忌的便是一副高高在上的嘴。慈善的本意是帮助他人,不仅是物质上的,也有心灵上的。因此,用一种更温和,更合适的方式去做慈善,才能最大限度地帮助他人。
其次,作为一个受善者,要视自己的实际情况去做事,千万不能意气用事。古有“不食嗟来之食”的傲骨之人,最终活活饿死在街上。且不论施饭者态度如何,如果在生命危险时仍争一时意气,往往得不偿失。接受他人资助的人,固然是要留一点骨气,但这并不代表盲目拒绝他人好意。台大校长黄中天功成名就后回到耶鲁去感谢曾助他良多的宿管阿姨,那位美国大妈却一脸严肃地拒绝了,并要求他去帮助更多的人来感谢她。黄中天谨记在心,一生中资助了无数学子。黄中天的做法,才是受善者该有的“傲骨”,不白白地接受捐助,而是把曾接受过的善意经自己的手向四周扩散,这才能使慈善走得更远。
培根曾说,善性是人性与神性最相近的地方。那么慈善,自然也就是人性中善性最确凿的流露。慈善是一种精神的体现,不应流于形式。缺乏关怀的慈善就成了施舍,而施舍,恰恰是毒药。
慈善,不仅仅是助人,更重要的是“省人”。当年,倘若今日的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得到一碗免费的食物,而非劳动得来,那么他大概也会像众多饥民一样濒于困顿。在做慈善的同时,在提供帮助的同时,要使被帮助者振作起来,鼓起生活的勇气。如果不能,勿宁不给,以免受者得之而依之,陷于沉沦。慈善中包含的的是人性的关怀,而非单纯对弱者的怜悯。怜悯是不值一钱的,而关怀却是无价的。
慈善还需以适应受者的心理的方式施行。亚圣孟子有云:嗟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陈光标的高调慈善自然是不提倡的,只因让人觉得像站在道德的高峰进行居高临下的施舍。不谈流于形式之嫌,此举更像在用受者的自尊心往自己脸上贴金。生前曾被媒体批评“一毛不拔”的史蒂夫﹒乔布斯,去世后被发现账上曾有一笔对斯坦福大学的高达25亿美元的巨额捐款,而且是匿名的。我想,流浪汉对玉米、烧饼之需要,应当更甚于也更乐于对五毛、一元之需要。
本篇例文评价:本文见解深刻。比如文章认为,富人行善是心灵赎罪和补偿他人,因为在财富积累的过程中,难免损害他人利益。这种观点,借鉴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和经济伦理学的理论。“只有人接受善心,才能促使更多的人加入到慈善事业中来。所以接受一份善心,不仅可以改变自己的处境,而且可以唤醒更多的善心与大爱,这理应是个好选择。”这个论述是颇有深度的。本文中心突出。自始至终,文章紧紧围绕着慈善的问题,分析对慈善所应持有的态度,强调善心、大爱是慈善的本质,这是对材料较为准确而透彻的把握。文章颇有文采。几处比喻都比较贴切,比如说“慈善就如同春雨”“慈善如滴水”“慈善如一缕清泉”。文章结尾处排比句式的使用,也很出色。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版 (新课标)第四单元单元综合与测试精品单元测试测试题,共19页。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五第四单元单元综合与测试优秀单元测试精练,共20页。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五第三单元单元综合与测试优秀单元测试达标测试,共1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