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三年级上册5、材料在水中的沉浮教案设计
展开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 (教案)
课题:5、材料在水中的沉浮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掌握
1、物理性质可以用来描述材料,如硬度、柔韧性、吸水性和在水中的沉浮能力。
2、不同的材料在水中的沉浮是不同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构成的材料有关。
科学探究能力
1、用简单实验的方法检测材料在水中的沉浮,通过比较发现材料的不同物理特性。
2、选择适当的词语定性描述材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发展对物质世界的探究兴趣。
2、认同物理性质是可以被观察和测量的观点,并具备一定的研究材料物理性质的能力。
3、增强保护森林、珍惜自然资源的意识。
【教学手段】学生准备:
1、大小不同、形状不同的金属块、木块和塑料块各两种(实心)、不同形状、大小的纸两张。
2、水槽1只,装半水槽水。
3、实验记录表。
【教学策略】教师播放《乌鸦喝水》视频,让学生仔细观察小石子的下沉现象,激发学生对物体沉浮现象探究的兴趣。通过教师演示物体沉浮现象,让学生明确判断沉浮的标准:物体不碰到容器底部是浮,碰到容器底部是沉。在此基础上,给每组学生一份材料,先让他们识别这些物品分别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将实验物品按材料分类,预测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实验,并进行分析。
【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
【教学活动】
一、导课
1、播放乌鸦喝水视频,师:如果不用小石子,而用小树枝,乌鸦能喝到水吗?为什么?
2、课堂交流。(不能,因为小石子是沉的,小树枝是浮的。)
3、师:这节课我们将把不同的材料放入水中,看看它们的沉浮状态,有兴趣吗?
【教学评价】学生通过观察播放多媒体视频中的小石子的下沉现象,激发对物体沉浮现象探究的兴趣。
二、沉浮实验
1、师:什么是浮?什么是沉?请大家认真观察。
2、教师演示。
【教学评价】学生在师生互动中了解了沉浮的标准,为后面的沉浮实验打下了基础。
3、出示金属块、木块和塑料块各两种(实心)。师:请大家认一认,它们是由什么材料做的?
4、师:小组内猜一猜,如果把它们放入水中,哪些会沉,哪些会浮?填写实验记录单(沉可用“↓”表示,浮可用“↑”表示)。(实验方法指导:将物体放到水中央再放手,如果物体向下碰到水槽底部,我们可以说它在水中是沉的,如果物体不能碰到水槽底部,我们可以说它在水中是浮的。 )
【教学评价】学生在明确沉浮标准的前提下,根据生活经验,预测不同材料做成的沉浮情况,为后面的验证实验做准备。同时,对构成物品的材料进行分类,也为后面总结影响沉浮的因素打下基础。
5、全班交流,教师要关注有争议的物体。
6、分发水槽,小组实验,每种物体可多试几次,注意做好记录。
7、课堂交流。
8、教师小结:像金属这类材料制成的物体在水中容易沉,像木头、塑料这类材料制成的物体在水中容易浮。不同材料的沉浮也不同。
9、应用:学生猜测、实验其他物体的沉浮情况。
三、认识木头
1、师:木头是一种在水中很容易浮的材料,它还有很多其他的特性,在我们的生活中被广泛运用,接下去我们来进一步认识木头这种材料。
2、师:我们周围有哪些木头制成的物品?这些物品有什么特点?
3、师:从这些物品中,我们发现木头具有哪些特性?
4、小组合作,填写气泡图。
5、介绍一棵树成材的过程,当前森林资源的状况。说一说我们应该怎么做。
【教学评价】学生说出木头的各个方面的性质,用气泡图完善学生对木头特征的认识。
四、课堂小结
1、师:本单元我们都有哪些收获?(掌握了研究物体硬度、柔韧性、吸水性、沉浮情况的方法,比较深入地了解了金属、塑料、纸、木头这几种材料。)
2、师:我们人类是充满智慧的,我们除了发现并利用了许多天然材料之外,还会人工制造一些材料,以满足我们生活生产的需要,下节课,我们将继续研究一些人工制造的材料。
【板书设计】 第5节 材料在水中的沉浮
材料在水中沉的有:金属
浮的有:木头、塑料
物体的沉浮与制造物体的材料有关。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5、材料在水中的沉浮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教科版三年级上册5、材料在水中的沉浮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科学教科版三年级上册5、材料在水中的沉浮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教科版三年级上册5、材料在水中的沉浮教学设计,共7页。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5、材料在水中的沉浮教案: 这是一份教科版三年级上册5、材料在水中的沉浮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学情分析,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