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期末综合复习题 含答案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11/582295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期末综合复习题 含答案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11/5822955/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期末综合复习题 含答案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11/5822955/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期末综合复习题 含答案
展开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期末综合复习题一、选择题1.下列哪种生物不是由细胞构成的( )A.动物 B.植物 C.细菌、真菌 D.病毒2.下列各种现象中,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A.小鸡破壳而出 B.钟乳石慢慢长大C.牛吃草 D.蜻蜓点水3.下列不属于调查活动的是( )A.人口普查 B.细胞的形态结构C.森林资源清查 D.班级视力情况统计4.下列关于使用显微镜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对光时应选用高倍物镜B.降低视野亮度应用反光镜的凹面C.在光学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实物的倒像,而且比实物大得多D.10×目镜和40×物镜组合,则物像被放大50倍5.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正确操作顺序是( )A.漱口—涂片—刮取—染色—盖片 B.漱口—刮取—涂片—盖片—染色C.刮取—涂片—盖片—染色—漱口 D.涂片—刮取—漱口—盖片—染色6.构成一棵大树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A.细胞 B.组织 C.细胞群 D.器官7.细胞分裂过程中,最先分裂的结构是( )A.细胞核 B.细胞质 C.细胞膜 D.细胞壁8.土壤板结影响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农民田间松土的主要目的是防止A.缺少无机盐影响生长 B.缺少水影响蒸腾作用C.缺少氧气影响根的呼吸 D.缺少二氧化碳影响光合作用9.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A.海洋态系统 B.森林生态系统 C.草原生态系统 D.生物圈10.每个生物体都有一定的层次结构,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A.植物体→组织→器官→细胞 B.细胞→器官→组织→植物体C.细胞→系统→器官→组织→植物体 D.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11.呼吸作用的实质是A.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B.分解有机物,储存能量C.合成有机物,释放能量D.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12.实验研究法包括几个重要的步骤,其顺序一般是( )①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②发现并提出问题;③实施实验并记录;④设计实验方案;⑤作出假设;⑥得出结论;⑦分析实验现象A.①②⑤④③⑦⑥B.②①⑤④③⑦⑥C.②①⑤④⑥③⑦D.②⑤④③①⑦⑥13.为探究某环境因素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该同学探究的环境因素是( )组别土壤光线温度鼠妇数量甲干燥阴暗20℃10只乙湿润阴暗20℃10只A.光照 B.温度 C.土壤成分 D.土壤湿度14.如图是桃花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该花最重要的结构是⑤和⑥ B.释放花粉的结构是①C.结构④在花完成受精作用后会凋落 D.结构⑥将来会发育成果实15.为了保护植物资源,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我国政府将每年的哪一天定为植树节?A.3月5日 B.3月15日 C.3月12日 D.3月21日16.切洋葱往往会使人流泪,这主要是由于洋葱细胞内有一种“催泪因子”,该物质主要存在于洋葱细胞的_____中( )A.液泡 B.细胞核 C.细胞质 D.细胞膜17.发现血液循环的科学家是A.达尔文 B.林奈 C.哈维 D.沃森和克里克18.小波同学制作并观察了动、植物细胞临时装片,据图分析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图乙是在显微镜下看到的口腔上皮细胞结构图B.下降显微镜镜筒时,眼睛应从侧面注视图丙中的②C.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指图丙中①与②放大倍数的乘积D.图甲可能是盖盖玻片时,没有让其一侧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二、实验探究题19.在做“馒头在口腔的变化”的探究实验中,四位同学分别对馒头做了四种处理,方法如下:甲同学:将馒头碎屑放入1号试管,注入2毫升唾液,进行充分的搅拌。乙同学:将馒头碎屑放入2号试管,注入2毫升清水,进行充分的搅拌 丙同学:将馒头放入3号试管,注入2毫升唾液,不进行搅拌 丁同学:将馒头碎屑放入4号试管,注入2毫升唾液,不进行搅拌。接着将四支试管放入37℃的温水中保温5分钟,取出后分别加入2滴碘液,摇匀,请你想一想:(1)这四位同学做的实验结果中,不变蓝的试管是_______号试管。试着分析下2号试管变蓝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上述实验中,设置1号试管的目的是_________。仔细分析了乙、丙、丁三位同学设计的对照实验后,认为丙同学设计的实验有不妥之处,请你将丙同学的错误之处改正过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乙同学的实验是为了探究___的作用,丙同学的实验是为了探究_______的作用,丁同学的实验是为了探究_________的作用。(4)以上实验可以充分说明,馒头在口腔里的消化与__________________有关。20.某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请分析作答:(1)若要探究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应该选择的实验装置组合是 ,若要探究氧气是由绿色植物在光下产生的,应该选择的实验装置组合是 。(2)甲装置试管中收集的气体可以使带火星的卫生香复燃,说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释放出 。(3)有同学利用甲装置进行了进一步探究,实验结果如下表:光源与试管的距离(厘米)
10
20
30
40
50
每分钟产生的气泡数(个)
65
35
15
6
1
据实验结果分析,若要提高大棚作物的产量,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4)利用丁装置探究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时,应对装置进行 处理。一段时间后,玻璃管中的红墨水滴向 (左或右)移动。(5)请你写出呼吸作用反应式: 。21.实验探究以下是制作和观察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图示。请分析回答:(1)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应用到的实验用具主要有解剖针、镊子、滴管、洁净的载玻片和_____等。(2)制作该临时装片时,用于染色的试剂是_____。(3)盖片时,之所以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放下,目的是避免玻片下出现_____。(4)图一中,制作临时装片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5)要将图二的甲转化成乙,应换用_____ (低倍或高倍)物镜观察;从甲转化成乙,视野会变_____(亮或暗),若要将视野内左上方的细胞移至中央进行观察,要将玻片向_____移动。三、综合题22.如图是人们在沙漠上栽种植物(如胡杨)来防风固沙的示意图,根据题意回答(1)影响胡杨生长的非生物因素有____________ 等。(2)胡杨之间关系是_____________关系。(3)胡杨能够在沙漠上生长,说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4)在沙漠上大面积载种胡杨能够防风固沙,说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说出植物适应干旱环境的一种形态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3.某市的国家森林公园里,野生动植物资源极为丰富,有苍鹰、金雕、狼、花面狐等野生鸟兽168种,水杉、紫锻、赤松、山杜鹃(映山红)等植物600余种。每5月杜鹃花开时,众多游人前来踏青赏花。(1)生物多样性包括_____的多样性、_____的多样性和_____的多样性。其中保护_____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2)绿水就是金山银山。这森林公园植被覆盖率达到92%产生了巨大的生态效益,释放O2固定CO2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说明绿色植物对_____起重要作用;这森林公园周边环境气候温和、空气优良,说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_____。(3)大山雀是山中常见的食虫性益鸟。同学们调查发现,大山雀的食物主要有叶蝉、松毛虫、蝗虫等,天敌主要是蛇和苍鹰。大山雀与食物之间的关系是_____(共生寄生捕食争)(4)森林公园里有动物、植物、真菌、细菌、病毒等。这是生物多样性的_____。(5)生物小组的同学在登山时发现,竞相绽放的杜鹃花主要分布在山腰地带,而山谷和山顶分布更多的分别是栋树和赤松,造成这种现象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_____。24.请根据下图,分析回答问题: (1)对细胞有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并有一定保护作用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2)“龙生龙,凤生凤”描述的是生物的遗传,细胞内的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________]________。(3)西瓜吃起来多汁可口甘甜,这些甜甜的汁液主要存在于西瓜细胞的[________]________。(4)比较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其主要不同在于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D 2.B 3.B 4.C 5.B 6.A 7.A 8.C 9.D 10.D 11.D12.B 13.D 14.C 15.C 16.A 17.C 18.A19.1 清水对淀粉无作用,淀粉遇碘变蓝色 对照 将馒头放入3号试管,注入2毫升唾液,进行充分的搅拌 唾液 牙齿 舌 唾液的分泌、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 20.(1)甲乙 甲丙(2)氧气(3)(适当)增加光照强度(增加人工光照)(4)遮光(黑暗) 右(5)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21.盖玻片 碘液 气泡 ③ ④ ② ① 高 暗 左上方 22.阳光 水分 空气 温度 土壤等 竞争 生物能适应环境 生物能够影响甚至改变环境 根系发达 或叶变成针形或刺状 23.生物种类 基因 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 维持碳一氧平衡 生物影响环境 捕食 物种多样性 温度 24.2 细胞膜 4 细胞核 5 液泡 5 液泡 3 叶绿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