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高中人教版物理必修一学案:第2章+第2节+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Word版含答案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6/582311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18版高中人教版物理必修一学案:第2章+第2节+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Word版含答案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6/582311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18版高中人教版物理必修一学案:第2章+第2节+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Word版含答案03](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6/5823110/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人教版 (新课标)2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导学案
展开2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学 习 目 标 | 知 识 脉 络 |
1.知道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概念及其种类. 2.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特点,会应用vt图象分析解决相关问题.(难点) 3.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公式,能进行有关计算.(重点、难点) |
匀 变 速 直 线 运 动 及 vt 图 象 |
1.定义:沿着一条直线,且加速度不变的运动.
2.分类:
(1)匀加速直线运动:速度随时间均匀增加的直线运动;
(2)匀减速直线运动:速度随时间均匀减小的直线运动.
3.图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
1.匀变速直线运动是速度均匀变化的直线运动.(√)
2.物体的加速度为负值时,不可能是匀加速直线运动.(×)
3.加速度不变的运动一定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某物体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221所示,试说明该物体做什么运动?
图221
【提示】 由于物体的vt图象是一条倾斜直线,故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又由于它在0~t1时间段内的速度逐渐减小,即该段时间内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在t1~t2时间段内的速度逐渐增大,该段时间内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探讨:请描述如图222所示的vt图象表示的物体的运动情况,取相等的时间间隔,看它们的速度变化量有什么特点?这样的特点说明什么?
图222
【提示】 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无论Δt选在什么区间,对应的速度v的变化量Δv都相等(如图所示);这说明在任意一段Δt上都一样,即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保持不变.
通过vt图象,可以明确以下信息:
图线上某点 的纵坐标 | 正负号 | 表示瞬时速度的方向 |
绝对值 | 表示瞬时速度的大小 | |
图线的斜率 | 正负号 | 表示加速度的方向 |
绝对值 | 表示加速度的大小 | |
图线与坐标轴的交点 | 纵截距 | 表示初速度 |
横截距 | 表示开始运动或速度为零的时刻 | |
图线的拐点 | 表示运动性质、加速度改变的时刻 | |
两图线的交点 | 表示速度相等的时刻 | |
图线与横轴所围图形的面积 | 表示位移,面积在横轴上方位移为正值,在横轴下方位移为负值 |
1.物体从静止开始做直线运动,vt图象如图223所示,则该物体( )
【导学号:57632025】
图223
A.在第8 s末相对于起点的位移最大
B.在第4 s末相对于起点的位移最大
C.在第2 s末到第4 s末这段时间内的加速度最大
D.在第4 s末和第8 s末在同一位置上
【解析】 由图可知,6 s内物体一直沿正方向运动,6~8 s时物体反向运动,故6 s时相对于起点的位移最大,故A错误,B错误;图象的斜率表示物体的加速度,由图可知,4~8 s的加速度最大,故C错误;4~6 s内和6~8 s内物体的位移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8 s时物体回到4 s所在的位置,故D正确.
【答案】 D
2.A、B两个物体在同一直线上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图象如图224所示,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导学号:57632026】
图224
A.A、B两物体运动方向一定相反
B.A、B两物体的加速度方向相同
C.t=4 s时,A、B两物体的速度相同
D.A物体的加速度比B物体的加速度大
【解析】 A、B两物体都向正方向运动,运动方向相同,A错;又因A加速运动,B减速运动,故A、B的加速度方向相反,B错;t=4 s时,两物体的速度相同,C对;两物体的vt图象,B的斜率较大,即B物体的加速度较大,D错.
【答案】 C
3.甲、乙两车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出发,如图225所示是甲、乙两车的速度图象,由图可知( )
【导学号:57632027】
图225
A.甲车的加速度大于乙车的加速度
B.t1时刻甲、乙两车的加速度相等
C.t1时刻甲、乙两车相遇
D.0~t1时间内,甲车的平均速度大于乙车的平均速度
【解析】 由所给甲、乙两车的速度图象的斜率知,甲车的加速度小于乙车的加速度,A、B错误;t1时刻甲、乙两车速度相等,由于之前甲车的速度一直大于乙车的速度,故此时甲车位于乙车的前方,C错误;由甲、乙两车的速度图象与时间轴所围图形的面积知,0~t1时间内,甲车比乙车的位移大,故该段时间内甲车的平均速度大于乙车的平均速度,D正确.
【答案】 D
分析vt图象时的两点注意
1.加速度是否变化看vt图线有无折点:在折点位置,图线的斜率改变,表示此时刻物体的加速度改变.vt图象为曲线,可认为曲线上处处是折点,加速度时刻在改变.
2.速度方向是否改变看与时间轴有无交点:在与时间轴的交点位置,纵坐标的符号改变,表示物体的速度方向改变.
速 度 与 时 间 的 关 系 式 |
1.速度公式:v=v0+at.
2.对公式的理解: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t时刻的速度v等于物体在开始时刻的速度v0加上在整个过程中速度的变化量at.
1.公式v=v0+at仅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
2.速度随时间不断增加的运动叫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3.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由公式v=v0+at可知,经过相同时间t,v0越大,则v越大.(×)
4.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由公式v=v0+at可知,初速相同,加速度a越大,则v越大.(×)
1.速度公式v=v0+at中的“at”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提示】 at就是时间t内物体速度的变化量.
2.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初速度与加速度方向相反,则物体的速度将一直减小,这种说法对吗?
【提示】 不一定.当物体的速度减小到零后,若加速度仍存在且保持不变,则物体将反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探讨1:设一个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运动开始时刻(t=0)的速度为v0(叫做初速度),加速度为a,求t时刻物体的瞬时速度v.
【提示】 由加速度的定义式a===,整理得:v=v0+at.
探讨2:由v=v0+at可知,物体的初速度越大,加速度越大,末速度越大,这种说法对吗?
【提示】 不对.物体的初速度和加速度越大,如果加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速度在减小,末速度变小.
对速度公式v=v0+at的进一步理解
1.公式的矢量性
(1)公式中的v0、v、a均为矢量,应用公式解题时,首先要规定正方向,一般取v0的方向为正方向,a、v与v0的方向相同时取正值,与v0的方向相反时取负值.计算时将各量的数值和正负号一并代入计算.
(2)a与v0同向时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a与v0方向相反时,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2.公式的适用条件
公式v=v0+at只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
3.公式的特殊形式
(1)当a=0时,v=v0(匀速直线运动).
(2)当v0=0时,v=at(由静止开始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4.速度公式v=v0+at与加速度定义式a=的比较:
速度公式v=v0+at虽然是加速度定义式a=的变形,但两式的适用条件是不同的:
(1)v=v0+at仅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
(2)a=还可适用于匀变速曲线运动.
4.一辆匀加速行驶的汽车,经过路旁两根电线杆共用5 s时间,汽车的加速度为2 m/s2,它经过第2根电线杆时的速度为15 m/s,则汽车经过第1根电线杆的速度为( )
【导学号:57632028】
A.2 m/s B.10 m/s
C.2.5 m/s D.5 m/s
【解析】 由题意知v=15 m/s,a=2 m/s2,t=5 s,根据v=v0+at得,v0=v-at=15 m/s-2×5 m/s=5 m/s,故选D.
【答案】 D
5.在平直公路上,一辆汽车以108 km/h的速度行驶,司机发现前方有危险立即刹车,刹车时加速度大小为6 m/s2,求:
(1)刹车后3 s末汽车的速度大小;
(2)刹车后6 s末汽车的速度大小.
【解析】 v0=108 km/h=30 m/s,规定v0的方向为正方向,则a=-6 m/s2,汽车刹车所用的总时间t0== s=5 s.
(1)t1=3 s时的速度v1=v0+at=30 m/s-6×3 m/s=12 m/s.
(2)由于t0=5 s<t2=6 s,故6 s末时汽车已停止,即v2=0.
【答案】 (1)12 m/s (2)0
6.一质点从静止开始以1 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经5 s后做匀速运动,最后2 s的时间质点匀减速到静止,则质点匀速运动时速度多大?减速运动时加速度多大?
【导学号:57632029】
【解析】 质点的运动过程包括加速→匀速→减速三个阶段,如图所示,AB段为加速阶段,BC段为匀速阶段,CD段为减速阶段.
则匀速运动的速度即为加速阶段的末速度vB.以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则
vB=vA+at=(0+1×5) m/s=5 m/s
而质点做匀减速运动的初速度即为匀速运动的速度,即
vC=vB=5 m/s
而末速度vD=0,由vD=vC+a′t′得
a′== m/s2=-2.5 m/s2
负号表示a′与初速度的方向相反.
【答案】 5 m/s 2.5 m/s2
应用v=v0+at的一般思路
1.画出运动过程的草图,标上已知量.
2.选取一个过程为研究过程,以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判断各量的正负,利用v=v0+at由已知量求未知量.
3.对汽车刹车类问题,一定要注意刹车时间,不要认为在给定的时间内汽车一定做匀减速运动,可能早已停止.
高中物理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3 牛顿第二定律优质学案及答案: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3 牛顿第二定律优质学案及答案,共7页。
高中物理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第三章 相互作用5 力的分解精品导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第三章 相互作用5 力的分解精品导学案,共10页。
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4 力的合成优秀导学案及答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4 力的合成优秀导学案及答案,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