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21页未读,
继续阅读
所属成套资源:2021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测试卷及答案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2020-2021学年河南省郑州四十六中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
展开
2020-2021学年河南省郑州四十六级(上)期中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1分)在日常生活中,同学们常常见到下列一些变化,其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白菜腐烂 B.煤气燃烧 C.轮胎爆炸 D.牛奶变酸
2.(1分)下列物质中,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是( )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可吸入颗粒物
3.(1分)下列物质中,前者属于混合物,后者属于纯净物的是( )
A.冰水混合物 液氧
B.澄清的石灰水 洁净的空气
C.稀有气体 四氧化三铁
D.人呼出的气体 过氧化氢溶液
4.(1分)正确的实验操作对实验结果、人身安全都非常重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点燃酒精灯 B.氧气验满
C.液体加热 D.量9.5mL液体
5.(1分)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性质决定用途,氧气能支持燃烧,所以可以做燃料
B.空气中按质量分数计算,含有21%的氧气
C.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可以用铁丝代替红磷
D.在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做铁丝燃烧实验时,可以用细沙代替集气瓶底部的水
6.(1分)以下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
D.硫粉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7.(1分)化学实验步骤是有先后顺序的,如果违规操作,会导致实验失败甚至发生危险事故。下列对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的“先”与“后”关系描述正确的是( )
A.检查装置气密性,先把手掌紧贴容器外壁,再把导管伸入水中
B.加热时先对试管预热,再对准药品部位加热
C.装配仪器时,先装药品,再检查装置气密性
D.收集气体结束时,先熄灭酒精灯,再把导气管移出水面
8.(1分)下列关于原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原子可以构成物质的分子,有的原子能直接构成物质
B.相对于原子来说,原子核的体积很小,但原子的质量却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发生变化,原子不发生变化
D.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9.(1分)如图是表示物质粒子的示意图,其中“”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那么其中可能表示氧化物的是( )
A. B.
C. D.
10.(1分)市场上有“加碘食盐”、“高钙牛奶”、“含氟牙膏”等商品,这里的“碘、钙、氟”指的是( )
A.单质 B.元素 C.分子 D.原子
11.(1分)一氧化碳与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CO+4H2═X+H2O。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X与CO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差为16
B.X中只含有C、H元素
C.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均不变
D.X中C、H元素质量比为4:1
12.(1分)已知“C﹣13”是指原子核内含有6个质子、7个中子的碳原子。人类探月的重要目的之一是勘察、获取地球上蕴藏量很小而月球上却极为丰富的核聚变燃料“He﹣3”,解决地球能源危机。“He﹣3”所指的氦原子核内( )
A.含有3个质子,没有中子 B.含有2个质子,1个中子
C.含有1个质子,2个中子 D.含有3个中子,没有质子
13.(1分)高氯酸铵(NH4ClO4)可用作火箭推进剂,当它发生分解反应时,不可能生成的物质是( )
A.CO2 B.Cl2 C.O2 D.N2
14.(1分)四种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充分混合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则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丁一定是化合物
B.乙可能是这个反应的催化剂
C.生成的甲、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8:1
D.参加反应的丁的质量一定等于生成甲和丙的质量之和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5个小题,每空1分,共16分)
15.(3分)用化学用语表示:
(1)两个铁离子 ;
(2)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
(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的氧化物 。
16.(3分)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溴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图一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溴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
(2)溴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图二哪种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 (填序号)。
(3)溴元素与图二中A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17.(6分)水是生命之源,我们应该了解水,爱护水资源。
(1)如图为电解水实验,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图中试管1产生的气体体积为10mL,则2中产生气体体积为 mL,该实验证明 。
(3)自然界中的水都不是纯水,生活中可利用 的吸附性来净化水质;
(4)有些村庄打深井取用地下水,在家里可用 区分地下水是软水还是硬水,如果是硬水,则可用 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18.(3分)A、B、C、D、E是常见的五种物质,它们之间存在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生成物已略去),已知B、E为黑色固体,C是一种约占空气总体积21%的气体,A、D为液体。据此判断:
(1)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属于 (填反应类型)。
(2)写出②的化学方程式: 。
19.(1分)某物质在9.6g氧气中恰好完全燃烧,生成8.8g CO2和5.4g H2O,则该物质中一定含有 元素。
三、简答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10分)
20.(2分)利用分子和原子的相关知识回答:
(1)栀子花开,香飘十里 ;
(2)将50mL水与50mL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mL,原因是 ;
(3)液氧和氧气都能支持燃烧 .
21.(2分)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对质量守恒定律进行探究,将两者混合时,发现生成大量气泡,且天平指针向右偏转,该同学对此实验进行反思。请回答:
(1)若要验证质量守恒定律,该实验装置应该怎样改进 。
(2)请从微观角度解释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 。
22.(3分)利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如图1,用气体压力传感器测出该集气瓶中的气压变化如图2。
(1)写出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2)写出实验中红磷要足量的原因? 。
(3)图2中CD段气压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
23.(3分)如图是汽车尾气有害物质转化的微观示意图。
据图回答:
(1)该反应共涉及 种分子。
(2)在中“”与“”的质量比是 (填最简整数比)。
(3)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四、综合应用题(共10分)
24.(10分)如图是几种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图中标有数字的仪器名称:① ;② 。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用A装置作为发生装置,则需加以改进的地方是 ;要收集较为纯净的氧气最好选用 装置。
(3)某同学利用D装置收集氧气时,发现收集的氧气不纯,请分析原因 (写出一条即可)。
(4)若用F装置收集氧气,请简述验满的方法 。
(5)某同学在实验室可以用加热氯酸钾(KClO3)和二氧化锰固体混合物制取氧气,现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共13g,加热完全分解后,剩余固体质量8.2g。求:
①生成氧气多少克?
②原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
2020-2021学年河南省郑州四十六中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1分)在日常生活中,同学们常常见到下列一些变化,其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白菜腐烂 B.煤气燃烧 C.轮胎爆炸 D.牛奶变酸
【分析】从具体物质发生的变化过程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解答】解:白菜腐烂、煤气燃烧、牛奶变酸都生成了新的物质,属于化学变化,而轮胎爆炸只是物质的形状发生了改变,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C。
【点评】是否生成了新的物质,这是判断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唯一根据.解题时要避免被题中所描运的一些现象所迷惑,注意对变化本质的分析.
2.(1分)下列物质中,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是( )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可吸入颗粒物
【分析】根据“空气污染指数”所涉及的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目前计入我国“空气污染指数”的监测项目有: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及臭氧等。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空气污染指数作为城市空气质量日报的重要内容,了解包括的各个项目即可正确解答本题。
3.(1分)下列物质中,前者属于混合物,后者属于纯净物的是( )
A.冰水混合物 液氧
B.澄清的石灰水 洁净的空气
C.稀有气体 四氧化三铁
D.人呼出的气体 过氧化氢溶液
【分析】本题考查利用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来判,断物质是否为纯净物,宏观上看是否只有一种物质组成,否则属于混合物。
【解答】解:A、冰水混合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液氧是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故A错;
B、澄清石灰水中含有氢氧化钙和水,属于混合物,洁净的空气中含有氧气、氮气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B错;
C、稀有气体中含有氦气、氖气等物质,属于混合物,四氧化三铁是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故C正确;
D、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氮气、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混合物,过氧化氢溶液中含有过氧化氢和水,属于混合物,故D错。
故选:C。
【点评】在熟悉概念的基础上能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来判断纯净物和混合物,还要从社会实践中了解生活中常见物质的组成.
4.(1分)正确的实验操作对实验结果、人身安全都非常重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点燃酒精灯 B.氧气验满
C.液体加热 D.量9.5mL液体
【分析】A、根据酒精灯的使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氧气验满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量筒的使用原则是,尽量选取一次量取全部液体的最小规格的量筒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点燃酒精灯要用火柴点燃,禁止用一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氧气验满时,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不能伸入瓶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给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D、量筒量液时要注意量程的选择,应选择略大于量取液体体积的量程,选取的量程太大,会因刻度不精确而使量取的液体体积不准确,选取的量程太小,多次称量会有误差。所以,用量筒量取9.5mL液体,应选择10mL的量程,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5.(1分)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性质决定用途,氧气能支持燃烧,所以可以做燃料
B.空气中按质量分数计算,含有21%的氧气
C.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可以用铁丝代替红磷
D.在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做铁丝燃烧实验时,可以用细沙代替集气瓶底部的水
【分析】A、根据氧气的性质和用途分析;
B、根据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分析;
C、根据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分析;
D、根据实验注意事项分析。
【解答】解:A、性质决定用途,氧气能支持燃烧,所以可以做助燃剂,但不能燃烧,不能做燃料,说法错误;
B、空气中按体积分数计算,含有21%的氧气,说法错误;
C、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不可以用铁丝代替红磷,说法错误;
D、在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做铁丝燃烧实验时,为了防止高温生成物溅落,集气瓶底炸裂,必须预先在集气瓶中加少量水在底部铺一层细沙,可以用细沙代替集气瓶底部的水,说法正确;
故选:D。
【点评】此题联系生活实际,考查氧气的化学性质。解答此类题目,能从日常生活中获得有用的信息很关键。
6.(1分)以下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
D.硫粉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分析】A、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故选项说法正确。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故选项说法正确。
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故选项说法正确。
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的区别.
7.(1分)化学实验步骤是有先后顺序的,如果违规操作,会导致实验失败甚至发生危险事故。下列对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的“先”与“后”关系描述正确的是( )
A.检查装置气密性,先把手掌紧贴容器外壁,再把导管伸入水中
B.加热时先对试管预热,再对准药品部位加热
C.装配仪器时,先装药品,再检查装置气密性
D.收集气体结束时,先熄灭酒精灯,再把导气管移出水面
【分析】A、检查装置气密性时,先将导管插入水中,后用双手紧握试管外壁;
B、根据给试管中固体加热的注意事项分析;
C、制取气体时,都要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然后再装药品
D、为了防止水倒吸入试管我们应该先撤导管再停止加热。
【解答】解:A、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先把导管放入水中再用手握住试管外壁,如倒过来先用手握住试管再把导管放入水中,有可能气体受热膨胀跑到空气中,水槽中不会出现气泡,故错误;
B、加热试管先预热,再对准有药品的部位集中加热,以防试管炸裂,故正确;
C、制取气体时,都要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然后再装药品,否则会浪费药品,故错误
D、做该实验时如果先撤酒精灯,则会使导管内温度降低,压强变小而把水到吸入试管引起试管炸裂,故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实验基本操作,并且都是些容易犯得错误,所以在平时操作时一定要注意。
8.(1分)下列关于原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原子可以构成物质的分子,有的原子能直接构成物质
B.相对于原子来说,原子核的体积很小,但原子的质量却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发生变化,原子不发生变化
D.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分析】A、根据物质的构成微粒考虑;
B、根据原子的结构考虑;
C、根据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考虑;
D、氢原子核中没有中子。
【解答】解:A、物质的构成微粒有:分子、原子和离子,原子可以构成物质的分子,有的原子能直接构成物质,例如铁是由原子直接构成,故A说法正确;
B、原子核的体积很小,一个质子的质量约等于一个中子的质量,电子的质量很小,所以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故B说法正确;
C、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在化学变化中是否可分,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发生变化,原子不发生变化,故C说法正确;
D、氢原子核中没有中子,故D说法错误。
故选:D。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熟悉原子的构成,知道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
9.(1分)如图是表示物质粒子的示意图,其中“”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那么其中可能表示氧化物的是( )
A. B.
C. D.
【分析】根据氧化物为两种元素组成且含氧元素的化合物,判断是否为氧化物时,首先所表示的物质必须为纯净物,然后还得为化合物;因此,能表示氧化物的示意图中只含一种分子,且该分子是由两种不同原子构成的化合物的分子.
【解答】解:A、图中只含有一种物质的分子,该图所示的物质为纯净物;但由于分子是由同种原子所构成的单质分子,因此不可能表示氧化物,故A错误;
B、图中只含有一种分子,该图所表示的物质为纯净物,图中分子由两种不同原子构成的化合物的分子,若其中一种原子为氧原子,则该分子即为氧化物的分子,图所示物质则的氧化物,故B正确;
C、图中含有两种物质的分子,说明是由两种物质组成,属于混合物,故C错误;
D、图中只含有一种物质的分子,该图所示的物质为纯净物;但由于分子是由同种原子所构成的单质分子,因此不可能表示氧化物,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物质的分类方法及构成方面的知识.会根据物质的微观构成判断物质的类别.
10.(1分)市场上有“加碘食盐”、“高钙牛奶”、“含氟牙膏”等商品,这里的“碘、钙、氟”指的是( )
A.单质 B.元素 C.分子 D.原子
【分析】根据元素的概念与元素的存在形态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宏观物质的组成,用宏观概念元素来表示;分子的构成,用微观粒子来表示;宏观概念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加碘食盐、高钙牛奶、含氟牙膏等中的碘、钙、氟不能以单质、分子、原子形式存在,而是指元素;
故选:B。
【点评】理解生活中的各种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通常所说的物质中的成分大部分是指元素。
11.(1分)一氧化碳与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CO+4H2═X+H2O。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X与CO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差为16
B.X中只含有C、H元素
C.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均不变
D.X中C、H元素质量比为4:1
【分析】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之和,是因为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
【解答】解:A、反应前碳原子是2个,反应后应该是2个,包含在X中,反应前氧原子是2个,反应后应该是2个,其中1个包含在X中,反应前氢原子是8个,反应后应该是8个,其中6个包含在X中,X的化学式是C2H6O,C2H6O与CO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差为:46﹣28=18,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X中含有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反应前氢元素化合价是0,反应后水中氢元素化合价是+1,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X中C、H元素质量比为:24:6=4:1,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点评】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这是书写化学方程式、判断物质的化学式、判断化学计量数、进行相关方面计算的基础。
12.(1分)已知“C﹣13”是指原子核内含有6个质子、7个中子的碳原子。人类探月的重要目的之一是勘察、获取地球上蕴藏量很小而月球上却极为丰富的核聚变燃料“He﹣3”,解决地球能源危机。“He﹣3”所指的氦原子核内( )
A.含有3个质子,没有中子 B.含有2个质子,1个中子
C.含有1个质子,2个中子 D.含有3个中子,没有质子
【分析】由题意已知“C﹣13”是指原子核内含有6个质子、7个中子的碳原子,可推出13是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所以“He﹣3”中的3也是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
【解答】解:有分析已推出“He﹣3”中的3也是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氦的原子序数是2,即质子数为2,所以中子数=3﹣2=1,所以原子核内含有2个质子,1个中子。
故选:B。
【点评】通过回答本题知道了这类题目中的数字是指的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
13.(1分)高氯酸铵(NH4ClO4)可用作火箭推进剂,当它发生分解反应时,不可能生成的物质是( )
A.CO2 B.Cl2 C.O2 D.N2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不变,利用分解反应的特征,由物质的组成判断高氯酸铵(NH4ClO4)后可能排入大气的物质。
【解答】解:由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不变;高氯酸铵的化学式NH4ClO4,该物质由N、H、O、Cl四种元素组成,其组成中不含C元素;根据化学变化前后元素种类不变,而分解反应的反应物只有一种,则可判断高氯酸铵分解不可能产生由C、O元素组成的CO2。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4.(1分)四种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充分混合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则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丁一定是化合物
B.乙可能是这个反应的催化剂
C.生成的甲、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8:1
D.参加反应的丁的质量一定等于生成甲和丙的质量之和
【分析】本题可分析甲~丁四种物质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确定是反应物还是生成物,据此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由四种物质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可知,反应前后甲的质量分数增加了19%﹣17%=2%,故甲是生成物;乙的质量分数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丁的质量分数减少了48%﹣30%=18%,故丁是反应物;丙的质量分数增加了41%﹣25%)=16%,丙是生成物。
A.该反应的反应物为丁,生成物是甲和丙,符合“一分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所以丁一定是化合物,故正确;
B.乙的质量分数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故正确;
C.生成的甲、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19%﹣17%):(41%﹣25%)=1:8,故错误;
D.该反应的反应物为丁,生成物是甲和丙,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丁的质量一定等于生成甲、丙的质量之和,故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的是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分析图中数据,灵活运用质量守恒定律。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5个小题,每空1分,共16分)
15.(3分)用化学用语表示:
(1)两个铁离子 2Fe3+ ;
(2)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H2O ;
(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的氧化物 Al2O3 。
【分析】(1)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2)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水分子。
(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为氧化铝,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两个铁离子可表示为2Fe3+。
(2)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水分子,其分子符号为:H2O。
(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为氧化铝,氧化铝中铝元素显+3价,氧元素显﹣2价,其化学式为:Al2O3.
故答案为:
(1)2Fe3+;
(2)H2O;
(3)Al2O3.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化学用语(分子符号、化学式、离子符号等)的书写方法、离子符号与化合价表示方法的区别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6.(3分)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溴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图一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溴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79.90 。
(2)溴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图二哪种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 B (填序号)。
(3)溴元素与图二中A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MgBr2 。
【分析】(1)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元素的化学性质跟它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目关系非常密切,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化学性质相似,进行分析解答。
(3)根据化合价的数值等于离子所带电荷的数值,且符号一致,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溴的相对原子质量是79.90.
(2)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最外层电子数,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由题干中提供的结构示意图可知,溴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7,则与其化学性质相似的粒子结构示意图中最外层电子数也应为7,B符合题意。
(3)A原子为镁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2,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2个电子而形成带2个单位正电荷的阳离子,化合价的数值等于离子所带电荷的数值,且符号一致,则该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溴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7,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1个电子而形成1个单位负电荷的阴离子,化合价的数值等于离子所带电荷的数值,且符号一致,则该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镁元素显+2价,溴元素显﹣1价,镁和溴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MgBr2。
故答案为:
(1)79.90;
(2)B;
(3)MgBr2。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7.(6分)水是生命之源,我们应该了解水,爱护水资源。
(1)如图为电解水实验,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H2O2H2↑+O2↑ 。
(2)图中试管1产生的气体体积为10mL,则2中产生气体体积为 5 mL,该实验证明 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
(3)自然界中的水都不是纯水,生活中可利用 活性炭 的吸附性来净化水质;
(4)有些村庄打深井取用地下水,在家里可用 肥皂水 区分地下水是软水还是硬水,如果是硬水,则可用 煮沸 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分析】(1)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
(2)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3)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4)向水中加入肥皂水时,如果产生的泡沫较多,是软水,如果产生大量浮渣,是硬水;
加热煮沸时,水中的钙离子、镁离子能够以碳酸钙沉淀、氢氧化镁沉淀的形式从水中析出,从而降低水的硬度。
【解答】解:(1)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H2O2H2↑+O2↑。
故填:2H2O2H2↑+O2↑。
(2)图中试管1产生的气体(氢气)体积为10mL,则2中产生气体(氧气)体积为5mL,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故填:5;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3)自然界中的水都不是纯水,生活中可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来净化水质。
故填:活性炭。
(4)向水中加入肥皂水时,如果产生的泡沫较多,是软水,如果产生大量浮渣,是硬水,在家里可用肥皂水区分地下水是软水还是硬水,如果是硬水,则可用煮沸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是因为加热煮沸时,水中的钙离子、镁离子能够以碳酸钙沉淀、氢氧化镁沉淀的形式从水中析出,从而降低水的硬度。
故填:肥皂水;煮沸。
【点评】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同时说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18.(3分)A、B、C、D、E是常见的五种物质,它们之间存在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生成物已略去),已知B、E为黑色固体,C是一种约占空气总体积21%的气体,A、D为液体。据此判断:
(1)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2H2O22H2O+O2↑ ,该反应属于 分解反应 (填反应类型)。
(2)写出②的化学方程式: 3Fe+2O2Fe3O4或2Cu+O22CuO 。
【分析】根据C约占空气体积21%,可知C为氧气,A在黑色固体B作用下反应生成C氧气和D,且A和D为液体,则符合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反应生成水和氧气,所以A为过氧化氢,D为水,C氧气可以生成黑色固体E,符合氧气和铁或者铜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或者氧化铜的反应,所以E为四氧化三铁或者氧化铜,因此A为过氧化氢,B为二氧化锰,C为氧气,D为水,E为四氧化三铁或者氧化铜。
【解答】解:(1)根据C占空气体积分数可知C为氧气,A和D为液体,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反应生成水和氧气,因此A为过氧化氢,B为二氧化锰,C为氧气,D为水,书写化学方程式注意配平及气体符号,所以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反应符合一变多特点,所以为分解反应;
故答案为:2H2O22H2O+O2↑;分解反应。
(2)C为氧气,可以氧气和铁或者铜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或者氧化铜,所以化学方程式为3Fe+2O2Fe3O4或2Cu+O22CuO;
故答案为:3Fe+2O2Fe3O4或2Cu+O22CuO。
【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要将题中的知识认知透,然后结合学过的知识进行解答。
19.(1分)某物质在9.6g氧气中恰好完全燃烧,生成8.8g CO2和5.4g H2O,则该物质中一定含有 碳、氢、氧三种 元素。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由生成物可以初步确定该物质中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由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中氧元素的质量和与氧气的质量进行对比,从而确定该物质的组成元素。
【解答】解: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
8.8gCO2中含有氧元素的质量为:8.8g×=6.4g,5.4gH2O中含有氧元素的质量为:5.4g×=4.8g,生成物8.8g二氧化碳和5.4g水中所含氧元素的质量和=6.4g+4.8g=11.2g,11.2g>9.6g;该物质中含氧元素的质量为:11.2g﹣9.6g=1.6g,则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故填:碳、氢、氧三种。
【点评】本题难度稍大,主要考查了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式的计算,解题的关键是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确定确定物质的元素组成。
三、简答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10分)
20.(2分)利用分子和原子的相关知识回答:
(1)栀子花开,香飘十里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
(2)将50mL水与50mL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mL,原因是 分子之间有间隙 ;
(3)液氧和氧气都能支持燃烧 同种分子的化学性质相同 .
【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1)栀子花开,香飘十里,是因为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向四周扩散.
(2)50mL酒精与5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100mL,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一部分水分子和酒精分子会互相占据分子之间的间隔.
(3)氧气和液氧都能支持燃烧,是因为它们是由氧分子构成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
故答案为:(1)分子在不断地运动;(2)分子之间有间隙;(3)同种分子的化学性质相同.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21.(2分)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对质量守恒定律进行探究,将两者混合时,发现生成大量气泡,且天平指针向右偏转,该同学对此实验进行反思。请回答:
(1)若要验证质量守恒定律,该实验装置应该怎样改进 将反应装置改为密封装置 。
(2)请从微观角度解释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 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总个数和质量都不变 。
【分析】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之和,是因为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
【解答】解:(1)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逸出装置,导致天平失衡,应将反应装置改为密封装置。
故填:将反应装置改为密封装置。
(2)反应前后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是因为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总个数和质量都不变。
故填: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总个数和质量都不变。
【点评】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这是书写化学方程式、判断物质的化学式、判断化学计量数、进行相关方面计算的基础。
22.(3分)利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如图1,用气体压力传感器测出该集气瓶中的气压变化如图2。
(1)写出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4P+5O22P2O5 。
(2)写出实验中红磷要足量的原因? 能使装置中的氧气完全反应 。
(3)图2中CD段气压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氧气消耗,温度降低 。
【分析】磷燃烧能够消耗空气中的氧气,氧气消耗后,容器中的气压减小,在外界大气压作用下,水进入容器,进入容器中的水的体积即为容器中空气中的氧气体积,进一步可以计算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解答】解:(1)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4P+5O22P2O5。
故填:4P+5O22P2O5。
(2)实验中红磷要足量的原因:能使装置中的氧气完全反应。
故填:能使装置中的氧气完全反应。
(3)图2中CD段气压变化的原因是氧气消耗,温度降低。
故填:氧气消耗,温度降低。
【点评】可以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物质应该具备的条件是:能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物是固体,不能和空气中的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23.(3分)如图是汽车尾气有害物质转化的微观示意图。
据图回答:
(1)该反应共涉及 4 种分子。
(2)在中“”与“”的质量比是 3:8 (填最简整数比)。
(3)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CO+2NO2CO2+N2 。
【分析】依据图示的信息情况及各分子的结构书写出相关的方程式,进而得到反应前物质的分子情况;
【解答】解:依据图中微粒的结构情况分析可知该图示反应前后微粒的种类如图所示,
则其化学方程式为:2CO+2NO2CO2+N2。
(1)由上述方程式可知,该反应共涉及4种分子。
(2)在中“”与“”的质量比即二氧化碳中碳与氧的质量比是:12:(16×2)=3:8。
(3)由上述分析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CO+2NO2CO2+N2。
所以反应前的物质中存在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两种分子;
故答案为:
(1)4;
(2)3:8;
(3)2CO+2NO2CO2+N2。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理解并能灵活运用质量守恒定律、根据微观示意图正确判断所涉及分子的构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四、综合应用题(共10分)
24.(10分)如图是几种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图中标有数字的仪器名称:① 酒精灯 ;② 长颈漏斗 。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2KMnO4K2MnO4+MnO2+O2↑ ,若用A装置作为发生装置,则需加以改进的地方是 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 ;要收集较为纯净的氧气最好选用 D 装置。
(3)某同学利用D装置收集氧气时,发现收集的氧气不纯,请分析原因 收集前集气瓶中的水不满或导管口刚出现气泡就开始收集等 (写出一条即可)。
(4)若用F装置收集氧气,请简述验满的方法 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b导管口,如果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已经收集满 。
(5)某同学在实验室可以用加热氯酸钾(KClO3)和二氧化锰固体混合物制取氧气,现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共13g,加热完全分解后,剩余固体质量8.2g。求:
①生成氧气多少克?
②原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
【分析】(1)要熟悉各种仪器的名称、用途和使用方法;
(2)高锰酸钾受热时能够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
为了防止高锰酸钾进入导管,通常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
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
(3)利用排水法收集的气体不纯,可能是收集前集气瓶中的水不满、导管口刚出现气泡就开始收集等;
(4)氧气能够支持燃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5)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受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
【解答】解:(1)①是酒精灯;②是长颈漏斗。
故填:酒精灯;长颈漏斗。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若用A装置作为发生装置,则需加以改进的地方是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
因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不易溶于水,可以用排水法收集,用排水法收集的氧气比用排空气法收集的氧气纯净。
故填:2KMnO4K2MnO4+MnO2+O2↑;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D。
(3)某同学利用D装置收集氧气时,发现收集的氧气不纯,原因是收集前集气瓶中的水不满或导管口刚出现气泡就开始收集等。
故填:收集前集气瓶中的水不满或导管口刚出现气泡就开始收集等。
(4)若用F装置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b导管口,如果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已经收集满。
故填: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b导管口,如果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已经收集满。
(5)某同学在实验室可以用加热氯酸钾(KClO3)和二氧化锰固体混合物制取氧气,现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共13g,加热完全分解后,剩余固体质量8.2g。求:
①生成氧气的质量:13g﹣8.2g=4.8g,
答:生成了4.8g氧气。
②设氯酸钾质量为x,
2KClO32KCl+3O2↑,
245 96
x 4.8g
,
x=12.25g,
原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13g﹣12.25g=0.75g,
答:原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是0.75g。
【点评】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1分)在日常生活中,同学们常常见到下列一些变化,其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白菜腐烂 B.煤气燃烧 C.轮胎爆炸 D.牛奶变酸
2.(1分)下列物质中,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是( )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可吸入颗粒物
3.(1分)下列物质中,前者属于混合物,后者属于纯净物的是( )
A.冰水混合物 液氧
B.澄清的石灰水 洁净的空气
C.稀有气体 四氧化三铁
D.人呼出的气体 过氧化氢溶液
4.(1分)正确的实验操作对实验结果、人身安全都非常重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点燃酒精灯 B.氧气验满
C.液体加热 D.量9.5mL液体
5.(1分)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性质决定用途,氧气能支持燃烧,所以可以做燃料
B.空气中按质量分数计算,含有21%的氧气
C.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可以用铁丝代替红磷
D.在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做铁丝燃烧实验时,可以用细沙代替集气瓶底部的水
6.(1分)以下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
D.硫粉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7.(1分)化学实验步骤是有先后顺序的,如果违规操作,会导致实验失败甚至发生危险事故。下列对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的“先”与“后”关系描述正确的是( )
A.检查装置气密性,先把手掌紧贴容器外壁,再把导管伸入水中
B.加热时先对试管预热,再对准药品部位加热
C.装配仪器时,先装药品,再检查装置气密性
D.收集气体结束时,先熄灭酒精灯,再把导气管移出水面
8.(1分)下列关于原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原子可以构成物质的分子,有的原子能直接构成物质
B.相对于原子来说,原子核的体积很小,但原子的质量却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发生变化,原子不发生变化
D.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9.(1分)如图是表示物质粒子的示意图,其中“”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那么其中可能表示氧化物的是( )
A. B.
C. D.
10.(1分)市场上有“加碘食盐”、“高钙牛奶”、“含氟牙膏”等商品,这里的“碘、钙、氟”指的是( )
A.单质 B.元素 C.分子 D.原子
11.(1分)一氧化碳与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CO+4H2═X+H2O。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X与CO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差为16
B.X中只含有C、H元素
C.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均不变
D.X中C、H元素质量比为4:1
12.(1分)已知“C﹣13”是指原子核内含有6个质子、7个中子的碳原子。人类探月的重要目的之一是勘察、获取地球上蕴藏量很小而月球上却极为丰富的核聚变燃料“He﹣3”,解决地球能源危机。“He﹣3”所指的氦原子核内( )
A.含有3个质子,没有中子 B.含有2个质子,1个中子
C.含有1个质子,2个中子 D.含有3个中子,没有质子
13.(1分)高氯酸铵(NH4ClO4)可用作火箭推进剂,当它发生分解反应时,不可能生成的物质是( )
A.CO2 B.Cl2 C.O2 D.N2
14.(1分)四种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充分混合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则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丁一定是化合物
B.乙可能是这个反应的催化剂
C.生成的甲、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8:1
D.参加反应的丁的质量一定等于生成甲和丙的质量之和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5个小题,每空1分,共16分)
15.(3分)用化学用语表示:
(1)两个铁离子 ;
(2)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
(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的氧化物 。
16.(3分)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溴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图一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溴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
(2)溴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图二哪种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 (填序号)。
(3)溴元素与图二中A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17.(6分)水是生命之源,我们应该了解水,爱护水资源。
(1)如图为电解水实验,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图中试管1产生的气体体积为10mL,则2中产生气体体积为 mL,该实验证明 。
(3)自然界中的水都不是纯水,生活中可利用 的吸附性来净化水质;
(4)有些村庄打深井取用地下水,在家里可用 区分地下水是软水还是硬水,如果是硬水,则可用 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18.(3分)A、B、C、D、E是常见的五种物质,它们之间存在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生成物已略去),已知B、E为黑色固体,C是一种约占空气总体积21%的气体,A、D为液体。据此判断:
(1)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属于 (填反应类型)。
(2)写出②的化学方程式: 。
19.(1分)某物质在9.6g氧气中恰好完全燃烧,生成8.8g CO2和5.4g H2O,则该物质中一定含有 元素。
三、简答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10分)
20.(2分)利用分子和原子的相关知识回答:
(1)栀子花开,香飘十里 ;
(2)将50mL水与50mL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mL,原因是 ;
(3)液氧和氧气都能支持燃烧 .
21.(2分)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对质量守恒定律进行探究,将两者混合时,发现生成大量气泡,且天平指针向右偏转,该同学对此实验进行反思。请回答:
(1)若要验证质量守恒定律,该实验装置应该怎样改进 。
(2)请从微观角度解释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 。
22.(3分)利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如图1,用气体压力传感器测出该集气瓶中的气压变化如图2。
(1)写出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2)写出实验中红磷要足量的原因? 。
(3)图2中CD段气压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
23.(3分)如图是汽车尾气有害物质转化的微观示意图。
据图回答:
(1)该反应共涉及 种分子。
(2)在中“”与“”的质量比是 (填最简整数比)。
(3)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四、综合应用题(共10分)
24.(10分)如图是几种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图中标有数字的仪器名称:① ;② 。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用A装置作为发生装置,则需加以改进的地方是 ;要收集较为纯净的氧气最好选用 装置。
(3)某同学利用D装置收集氧气时,发现收集的氧气不纯,请分析原因 (写出一条即可)。
(4)若用F装置收集氧气,请简述验满的方法 。
(5)某同学在实验室可以用加热氯酸钾(KClO3)和二氧化锰固体混合物制取氧气,现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共13g,加热完全分解后,剩余固体质量8.2g。求:
①生成氧气多少克?
②原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
2020-2021学年河南省郑州四十六中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1分)在日常生活中,同学们常常见到下列一些变化,其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白菜腐烂 B.煤气燃烧 C.轮胎爆炸 D.牛奶变酸
【分析】从具体物质发生的变化过程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解答】解:白菜腐烂、煤气燃烧、牛奶变酸都生成了新的物质,属于化学变化,而轮胎爆炸只是物质的形状发生了改变,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C。
【点评】是否生成了新的物质,这是判断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唯一根据.解题时要避免被题中所描运的一些现象所迷惑,注意对变化本质的分析.
2.(1分)下列物质中,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是( )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可吸入颗粒物
【分析】根据“空气污染指数”所涉及的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目前计入我国“空气污染指数”的监测项目有: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及臭氧等。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空气污染指数作为城市空气质量日报的重要内容,了解包括的各个项目即可正确解答本题。
3.(1分)下列物质中,前者属于混合物,后者属于纯净物的是( )
A.冰水混合物 液氧
B.澄清的石灰水 洁净的空气
C.稀有气体 四氧化三铁
D.人呼出的气体 过氧化氢溶液
【分析】本题考查利用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来判,断物质是否为纯净物,宏观上看是否只有一种物质组成,否则属于混合物。
【解答】解:A、冰水混合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液氧是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故A错;
B、澄清石灰水中含有氢氧化钙和水,属于混合物,洁净的空气中含有氧气、氮气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B错;
C、稀有气体中含有氦气、氖气等物质,属于混合物,四氧化三铁是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故C正确;
D、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氮气、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混合物,过氧化氢溶液中含有过氧化氢和水,属于混合物,故D错。
故选:C。
【点评】在熟悉概念的基础上能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来判断纯净物和混合物,还要从社会实践中了解生活中常见物质的组成.
4.(1分)正确的实验操作对实验结果、人身安全都非常重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点燃酒精灯 B.氧气验满
C.液体加热 D.量9.5mL液体
【分析】A、根据酒精灯的使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氧气验满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量筒的使用原则是,尽量选取一次量取全部液体的最小规格的量筒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点燃酒精灯要用火柴点燃,禁止用一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氧气验满时,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不能伸入瓶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给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D、量筒量液时要注意量程的选择,应选择略大于量取液体体积的量程,选取的量程太大,会因刻度不精确而使量取的液体体积不准确,选取的量程太小,多次称量会有误差。所以,用量筒量取9.5mL液体,应选择10mL的量程,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5.(1分)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性质决定用途,氧气能支持燃烧,所以可以做燃料
B.空气中按质量分数计算,含有21%的氧气
C.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可以用铁丝代替红磷
D.在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做铁丝燃烧实验时,可以用细沙代替集气瓶底部的水
【分析】A、根据氧气的性质和用途分析;
B、根据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分析;
C、根据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分析;
D、根据实验注意事项分析。
【解答】解:A、性质决定用途,氧气能支持燃烧,所以可以做助燃剂,但不能燃烧,不能做燃料,说法错误;
B、空气中按体积分数计算,含有21%的氧气,说法错误;
C、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不可以用铁丝代替红磷,说法错误;
D、在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做铁丝燃烧实验时,为了防止高温生成物溅落,集气瓶底炸裂,必须预先在集气瓶中加少量水在底部铺一层细沙,可以用细沙代替集气瓶底部的水,说法正确;
故选:D。
【点评】此题联系生活实际,考查氧气的化学性质。解答此类题目,能从日常生活中获得有用的信息很关键。
6.(1分)以下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
D.硫粉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分析】A、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故选项说法正确。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故选项说法正确。
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故选项说法正确。
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的区别.
7.(1分)化学实验步骤是有先后顺序的,如果违规操作,会导致实验失败甚至发生危险事故。下列对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的“先”与“后”关系描述正确的是( )
A.检查装置气密性,先把手掌紧贴容器外壁,再把导管伸入水中
B.加热时先对试管预热,再对准药品部位加热
C.装配仪器时,先装药品,再检查装置气密性
D.收集气体结束时,先熄灭酒精灯,再把导气管移出水面
【分析】A、检查装置气密性时,先将导管插入水中,后用双手紧握试管外壁;
B、根据给试管中固体加热的注意事项分析;
C、制取气体时,都要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然后再装药品
D、为了防止水倒吸入试管我们应该先撤导管再停止加热。
【解答】解:A、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先把导管放入水中再用手握住试管外壁,如倒过来先用手握住试管再把导管放入水中,有可能气体受热膨胀跑到空气中,水槽中不会出现气泡,故错误;
B、加热试管先预热,再对准有药品的部位集中加热,以防试管炸裂,故正确;
C、制取气体时,都要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然后再装药品,否则会浪费药品,故错误
D、做该实验时如果先撤酒精灯,则会使导管内温度降低,压强变小而把水到吸入试管引起试管炸裂,故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实验基本操作,并且都是些容易犯得错误,所以在平时操作时一定要注意。
8.(1分)下列关于原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原子可以构成物质的分子,有的原子能直接构成物质
B.相对于原子来说,原子核的体积很小,但原子的质量却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发生变化,原子不发生变化
D.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分析】A、根据物质的构成微粒考虑;
B、根据原子的结构考虑;
C、根据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考虑;
D、氢原子核中没有中子。
【解答】解:A、物质的构成微粒有:分子、原子和离子,原子可以构成物质的分子,有的原子能直接构成物质,例如铁是由原子直接构成,故A说法正确;
B、原子核的体积很小,一个质子的质量约等于一个中子的质量,电子的质量很小,所以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故B说法正确;
C、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在化学变化中是否可分,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发生变化,原子不发生变化,故C说法正确;
D、氢原子核中没有中子,故D说法错误。
故选:D。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熟悉原子的构成,知道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
9.(1分)如图是表示物质粒子的示意图,其中“”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那么其中可能表示氧化物的是( )
A. B.
C. D.
【分析】根据氧化物为两种元素组成且含氧元素的化合物,判断是否为氧化物时,首先所表示的物质必须为纯净物,然后还得为化合物;因此,能表示氧化物的示意图中只含一种分子,且该分子是由两种不同原子构成的化合物的分子.
【解答】解:A、图中只含有一种物质的分子,该图所示的物质为纯净物;但由于分子是由同种原子所构成的单质分子,因此不可能表示氧化物,故A错误;
B、图中只含有一种分子,该图所表示的物质为纯净物,图中分子由两种不同原子构成的化合物的分子,若其中一种原子为氧原子,则该分子即为氧化物的分子,图所示物质则的氧化物,故B正确;
C、图中含有两种物质的分子,说明是由两种物质组成,属于混合物,故C错误;
D、图中只含有一种物质的分子,该图所示的物质为纯净物;但由于分子是由同种原子所构成的单质分子,因此不可能表示氧化物,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物质的分类方法及构成方面的知识.会根据物质的微观构成判断物质的类别.
10.(1分)市场上有“加碘食盐”、“高钙牛奶”、“含氟牙膏”等商品,这里的“碘、钙、氟”指的是( )
A.单质 B.元素 C.分子 D.原子
【分析】根据元素的概念与元素的存在形态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宏观物质的组成,用宏观概念元素来表示;分子的构成,用微观粒子来表示;宏观概念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加碘食盐、高钙牛奶、含氟牙膏等中的碘、钙、氟不能以单质、分子、原子形式存在,而是指元素;
故选:B。
【点评】理解生活中的各种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通常所说的物质中的成分大部分是指元素。
11.(1分)一氧化碳与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CO+4H2═X+H2O。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X与CO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差为16
B.X中只含有C、H元素
C.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均不变
D.X中C、H元素质量比为4:1
【分析】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之和,是因为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
【解答】解:A、反应前碳原子是2个,反应后应该是2个,包含在X中,反应前氧原子是2个,反应后应该是2个,其中1个包含在X中,反应前氢原子是8个,反应后应该是8个,其中6个包含在X中,X的化学式是C2H6O,C2H6O与CO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差为:46﹣28=18,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X中含有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反应前氢元素化合价是0,反应后水中氢元素化合价是+1,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X中C、H元素质量比为:24:6=4:1,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点评】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这是书写化学方程式、判断物质的化学式、判断化学计量数、进行相关方面计算的基础。
12.(1分)已知“C﹣13”是指原子核内含有6个质子、7个中子的碳原子。人类探月的重要目的之一是勘察、获取地球上蕴藏量很小而月球上却极为丰富的核聚变燃料“He﹣3”,解决地球能源危机。“He﹣3”所指的氦原子核内( )
A.含有3个质子,没有中子 B.含有2个质子,1个中子
C.含有1个质子,2个中子 D.含有3个中子,没有质子
【分析】由题意已知“C﹣13”是指原子核内含有6个质子、7个中子的碳原子,可推出13是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所以“He﹣3”中的3也是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
【解答】解:有分析已推出“He﹣3”中的3也是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氦的原子序数是2,即质子数为2,所以中子数=3﹣2=1,所以原子核内含有2个质子,1个中子。
故选:B。
【点评】通过回答本题知道了这类题目中的数字是指的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
13.(1分)高氯酸铵(NH4ClO4)可用作火箭推进剂,当它发生分解反应时,不可能生成的物质是( )
A.CO2 B.Cl2 C.O2 D.N2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不变,利用分解反应的特征,由物质的组成判断高氯酸铵(NH4ClO4)后可能排入大气的物质。
【解答】解:由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不变;高氯酸铵的化学式NH4ClO4,该物质由N、H、O、Cl四种元素组成,其组成中不含C元素;根据化学变化前后元素种类不变,而分解反应的反应物只有一种,则可判断高氯酸铵分解不可能产生由C、O元素组成的CO2。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4.(1分)四种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充分混合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则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丁一定是化合物
B.乙可能是这个反应的催化剂
C.生成的甲、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8:1
D.参加反应的丁的质量一定等于生成甲和丙的质量之和
【分析】本题可分析甲~丁四种物质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确定是反应物还是生成物,据此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由四种物质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可知,反应前后甲的质量分数增加了19%﹣17%=2%,故甲是生成物;乙的质量分数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丁的质量分数减少了48%﹣30%=18%,故丁是反应物;丙的质量分数增加了41%﹣25%)=16%,丙是生成物。
A.该反应的反应物为丁,生成物是甲和丙,符合“一分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所以丁一定是化合物,故正确;
B.乙的质量分数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故正确;
C.生成的甲、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19%﹣17%):(41%﹣25%)=1:8,故错误;
D.该反应的反应物为丁,生成物是甲和丙,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丁的质量一定等于生成甲、丙的质量之和,故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的是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分析图中数据,灵活运用质量守恒定律。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5个小题,每空1分,共16分)
15.(3分)用化学用语表示:
(1)两个铁离子 2Fe3+ ;
(2)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H2O ;
(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的氧化物 Al2O3 。
【分析】(1)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2)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水分子。
(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为氧化铝,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两个铁离子可表示为2Fe3+。
(2)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水分子,其分子符号为:H2O。
(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为氧化铝,氧化铝中铝元素显+3价,氧元素显﹣2价,其化学式为:Al2O3.
故答案为:
(1)2Fe3+;
(2)H2O;
(3)Al2O3.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化学用语(分子符号、化学式、离子符号等)的书写方法、离子符号与化合价表示方法的区别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6.(3分)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溴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图一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溴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79.90 。
(2)溴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图二哪种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 B (填序号)。
(3)溴元素与图二中A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MgBr2 。
【分析】(1)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元素的化学性质跟它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目关系非常密切,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化学性质相似,进行分析解答。
(3)根据化合价的数值等于离子所带电荷的数值,且符号一致,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溴的相对原子质量是79.90.
(2)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最外层电子数,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由题干中提供的结构示意图可知,溴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7,则与其化学性质相似的粒子结构示意图中最外层电子数也应为7,B符合题意。
(3)A原子为镁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2,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2个电子而形成带2个单位正电荷的阳离子,化合价的数值等于离子所带电荷的数值,且符号一致,则该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溴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7,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1个电子而形成1个单位负电荷的阴离子,化合价的数值等于离子所带电荷的数值,且符号一致,则该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镁元素显+2价,溴元素显﹣1价,镁和溴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MgBr2。
故答案为:
(1)79.90;
(2)B;
(3)MgBr2。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7.(6分)水是生命之源,我们应该了解水,爱护水资源。
(1)如图为电解水实验,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H2O2H2↑+O2↑ 。
(2)图中试管1产生的气体体积为10mL,则2中产生气体体积为 5 mL,该实验证明 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
(3)自然界中的水都不是纯水,生活中可利用 活性炭 的吸附性来净化水质;
(4)有些村庄打深井取用地下水,在家里可用 肥皂水 区分地下水是软水还是硬水,如果是硬水,则可用 煮沸 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分析】(1)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
(2)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3)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4)向水中加入肥皂水时,如果产生的泡沫较多,是软水,如果产生大量浮渣,是硬水;
加热煮沸时,水中的钙离子、镁离子能够以碳酸钙沉淀、氢氧化镁沉淀的形式从水中析出,从而降低水的硬度。
【解答】解:(1)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H2O2H2↑+O2↑。
故填:2H2O2H2↑+O2↑。
(2)图中试管1产生的气体(氢气)体积为10mL,则2中产生气体(氧气)体积为5mL,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故填:5;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3)自然界中的水都不是纯水,生活中可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来净化水质。
故填:活性炭。
(4)向水中加入肥皂水时,如果产生的泡沫较多,是软水,如果产生大量浮渣,是硬水,在家里可用肥皂水区分地下水是软水还是硬水,如果是硬水,则可用煮沸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是因为加热煮沸时,水中的钙离子、镁离子能够以碳酸钙沉淀、氢氧化镁沉淀的形式从水中析出,从而降低水的硬度。
故填:肥皂水;煮沸。
【点评】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同时说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18.(3分)A、B、C、D、E是常见的五种物质,它们之间存在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生成物已略去),已知B、E为黑色固体,C是一种约占空气总体积21%的气体,A、D为液体。据此判断:
(1)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2H2O22H2O+O2↑ ,该反应属于 分解反应 (填反应类型)。
(2)写出②的化学方程式: 3Fe+2O2Fe3O4或2Cu+O22CuO 。
【分析】根据C约占空气体积21%,可知C为氧气,A在黑色固体B作用下反应生成C氧气和D,且A和D为液体,则符合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反应生成水和氧气,所以A为过氧化氢,D为水,C氧气可以生成黑色固体E,符合氧气和铁或者铜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或者氧化铜的反应,所以E为四氧化三铁或者氧化铜,因此A为过氧化氢,B为二氧化锰,C为氧气,D为水,E为四氧化三铁或者氧化铜。
【解答】解:(1)根据C占空气体积分数可知C为氧气,A和D为液体,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反应生成水和氧气,因此A为过氧化氢,B为二氧化锰,C为氧气,D为水,书写化学方程式注意配平及气体符号,所以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反应符合一变多特点,所以为分解反应;
故答案为:2H2O22H2O+O2↑;分解反应。
(2)C为氧气,可以氧气和铁或者铜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或者氧化铜,所以化学方程式为3Fe+2O2Fe3O4或2Cu+O22CuO;
故答案为:3Fe+2O2Fe3O4或2Cu+O22CuO。
【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要将题中的知识认知透,然后结合学过的知识进行解答。
19.(1分)某物质在9.6g氧气中恰好完全燃烧,生成8.8g CO2和5.4g H2O,则该物质中一定含有 碳、氢、氧三种 元素。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由生成物可以初步确定该物质中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由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中氧元素的质量和与氧气的质量进行对比,从而确定该物质的组成元素。
【解答】解: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
8.8gCO2中含有氧元素的质量为:8.8g×=6.4g,5.4gH2O中含有氧元素的质量为:5.4g×=4.8g,生成物8.8g二氧化碳和5.4g水中所含氧元素的质量和=6.4g+4.8g=11.2g,11.2g>9.6g;该物质中含氧元素的质量为:11.2g﹣9.6g=1.6g,则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故填:碳、氢、氧三种。
【点评】本题难度稍大,主要考查了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式的计算,解题的关键是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确定确定物质的元素组成。
三、简答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10分)
20.(2分)利用分子和原子的相关知识回答:
(1)栀子花开,香飘十里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
(2)将50mL水与50mL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mL,原因是 分子之间有间隙 ;
(3)液氧和氧气都能支持燃烧 同种分子的化学性质相同 .
【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1)栀子花开,香飘十里,是因为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向四周扩散.
(2)50mL酒精与5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100mL,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一部分水分子和酒精分子会互相占据分子之间的间隔.
(3)氧气和液氧都能支持燃烧,是因为它们是由氧分子构成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
故答案为:(1)分子在不断地运动;(2)分子之间有间隙;(3)同种分子的化学性质相同.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21.(2分)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对质量守恒定律进行探究,将两者混合时,发现生成大量气泡,且天平指针向右偏转,该同学对此实验进行反思。请回答:
(1)若要验证质量守恒定律,该实验装置应该怎样改进 将反应装置改为密封装置 。
(2)请从微观角度解释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 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总个数和质量都不变 。
【分析】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之和,是因为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
【解答】解:(1)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逸出装置,导致天平失衡,应将反应装置改为密封装置。
故填:将反应装置改为密封装置。
(2)反应前后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是因为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总个数和质量都不变。
故填: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总个数和质量都不变。
【点评】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这是书写化学方程式、判断物质的化学式、判断化学计量数、进行相关方面计算的基础。
22.(3分)利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如图1,用气体压力传感器测出该集气瓶中的气压变化如图2。
(1)写出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4P+5O22P2O5 。
(2)写出实验中红磷要足量的原因? 能使装置中的氧气完全反应 。
(3)图2中CD段气压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氧气消耗,温度降低 。
【分析】磷燃烧能够消耗空气中的氧气,氧气消耗后,容器中的气压减小,在外界大气压作用下,水进入容器,进入容器中的水的体积即为容器中空气中的氧气体积,进一步可以计算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解答】解:(1)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4P+5O22P2O5。
故填:4P+5O22P2O5。
(2)实验中红磷要足量的原因:能使装置中的氧气完全反应。
故填:能使装置中的氧气完全反应。
(3)图2中CD段气压变化的原因是氧气消耗,温度降低。
故填:氧气消耗,温度降低。
【点评】可以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物质应该具备的条件是:能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物是固体,不能和空气中的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23.(3分)如图是汽车尾气有害物质转化的微观示意图。
据图回答:
(1)该反应共涉及 4 种分子。
(2)在中“”与“”的质量比是 3:8 (填最简整数比)。
(3)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CO+2NO2CO2+N2 。
【分析】依据图示的信息情况及各分子的结构书写出相关的方程式,进而得到反应前物质的分子情况;
【解答】解:依据图中微粒的结构情况分析可知该图示反应前后微粒的种类如图所示,
则其化学方程式为:2CO+2NO2CO2+N2。
(1)由上述方程式可知,该反应共涉及4种分子。
(2)在中“”与“”的质量比即二氧化碳中碳与氧的质量比是:12:(16×2)=3:8。
(3)由上述分析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CO+2NO2CO2+N2。
所以反应前的物质中存在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两种分子;
故答案为:
(1)4;
(2)3:8;
(3)2CO+2NO2CO2+N2。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理解并能灵活运用质量守恒定律、根据微观示意图正确判断所涉及分子的构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四、综合应用题(共10分)
24.(10分)如图是几种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图中标有数字的仪器名称:① 酒精灯 ;② 长颈漏斗 。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2KMnO4K2MnO4+MnO2+O2↑ ,若用A装置作为发生装置,则需加以改进的地方是 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 ;要收集较为纯净的氧气最好选用 D 装置。
(3)某同学利用D装置收集氧气时,发现收集的氧气不纯,请分析原因 收集前集气瓶中的水不满或导管口刚出现气泡就开始收集等 (写出一条即可)。
(4)若用F装置收集氧气,请简述验满的方法 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b导管口,如果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已经收集满 。
(5)某同学在实验室可以用加热氯酸钾(KClO3)和二氧化锰固体混合物制取氧气,现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共13g,加热完全分解后,剩余固体质量8.2g。求:
①生成氧气多少克?
②原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
【分析】(1)要熟悉各种仪器的名称、用途和使用方法;
(2)高锰酸钾受热时能够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
为了防止高锰酸钾进入导管,通常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
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
(3)利用排水法收集的气体不纯,可能是收集前集气瓶中的水不满、导管口刚出现气泡就开始收集等;
(4)氧气能够支持燃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5)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受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
【解答】解:(1)①是酒精灯;②是长颈漏斗。
故填:酒精灯;长颈漏斗。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若用A装置作为发生装置,则需加以改进的地方是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
因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不易溶于水,可以用排水法收集,用排水法收集的氧气比用排空气法收集的氧气纯净。
故填:2KMnO4K2MnO4+MnO2+O2↑;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D。
(3)某同学利用D装置收集氧气时,发现收集的氧气不纯,原因是收集前集气瓶中的水不满或导管口刚出现气泡就开始收集等。
故填:收集前集气瓶中的水不满或导管口刚出现气泡就开始收集等。
(4)若用F装置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b导管口,如果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已经收集满。
故填: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b导管口,如果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已经收集满。
(5)某同学在实验室可以用加热氯酸钾(KClO3)和二氧化锰固体混合物制取氧气,现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共13g,加热完全分解后,剩余固体质量8.2g。求:
①生成氧气的质量:13g﹣8.2g=4.8g,
答:生成了4.8g氧气。
②设氯酸钾质量为x,
2KClO32KCl+3O2↑,
245 96
x 4.8g
,
x=12.25g,
原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13g﹣12.25g=0.75g,
答:原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是0.75g。
【点评】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