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 动能和动能定理 教案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6/582553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7.7 动能和动能定理 教案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6/5825533/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7.7 动能和动能定理 教案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6/5825533/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7.动能和动能定理精品教案
展开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7.动能和动能定理精品教案,共7页。
7.动能和动能定理
学 习 目 标 | 知 识 脉 络 |
1.知道动能的概念及定义式,会比较、计算物体的动能. 2.理解动能定理的推导过程、含义及适用范围,并能灵活应用动能定理分析问题.(重点) 3.掌握利用动能定理求变力的功的方法.(重点、难点) |
动能的表达式 |
1.定义
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
2.表达式
Ek=mv2.
3.单位
与功的单位相同,国际单位为焦耳.
1 J=1_kg·m2·s-2.
4.物理量特点
(1)具有瞬时性,是状态量.
(2)具有相对性,选取不同的参考系,同一物体的动能一般不同,通常是指物体相对于地面的动能.
(3)是标量,没有方向,Ek≥0.
1.两个物体中,速度大的动能也大.(×)
2.某物体的速度加倍,它的动能也加倍.(×)
3.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的动能保持不变.(√)
图771
(1)滑雪运动员从坡上由静止开始匀加速下滑,运动员的动能怎样变化?
【提示】 增大.
(2)运动员在赛道上做匀速圆周运动,运动员的动能是否变化?
【提示】 不变.
歼15战机是我国自主研发的第一款舰载战斗机,如图772所示:
图772
探讨1:歼15战机起飞时,合力做什么功?速度怎么变化?动能怎么变化?
【提示】 歼15战机起飞时,合力做正功,速度、动能都不断增大.
探讨2:歼15战机着舰时,动能怎么变化?合力做什么功?增加阻拦索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 歼15战机着舰时,动能减小.合力做负功.增加阻拦索是为了加大对飞机的阻力.
1.动能的特征
(1)是状态量: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或某一时刻的速度)相对应.
(2)具有相对性:选取不同的参考系,物体的速度不同,动能也不同,一般以地面为参考系.
(3)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只有正值,没有负值.
2.动能的变化
(1)ΔEk=mv-mv为物体动能的变化量,也称作物体动能的增量,表示物体动能变化的大小.
(2)动能变化的原因:
合力对物体做功是引起物体动能变化的原因,合力做功的过程实质上是其他形式的能与动能相互转化的过程,转化了多少由合力做了多少功来度量.
1.在水平路面上,有一辆以36 km/h行驶的客车,在车厢后座有一位乘客甲,把一个质量为4 kg的行李以相对客车5 m/s的速度抛给前方座位的另一位乘客乙,则行李的动能是( )
A.500 J B.200 J
C.450 J D.900 J
【解析】 行李相对地面的速度v=v车+v相对=15 m/s,所以行李的动能Ek=mv2=450 J,选项C正确.
【答案】 C
2.质量为2 kg的物体A以5 m/s的速度向北运动,另一个质量为0.5 kg的物体B以10 m/s的速度向西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导学号:50152125】
A.EkA=EkB
B.EkA>EkB
C.EkA<EkB
D.因运动方向不同,无法比较动能
【解析】 根据Ek=mv2知,EkA=25 J,EkB=25 J,而且动能是标量,所以EkA=EkB,A项正确.
【答案】 A
3.两个物体质量比为1∶4,速度大小之比为4∶1,则这两个物体的动能之比( )
A.1∶1 B.1∶4 C.4∶1 D.2∶1
【解析】 由动能表达式Ek=mv2得=·2=×2=4∶1,C对.
【答案】 C
动能与速度的三种关系
(1)数值关系:Ek=mv2,速度v越大,动能Ek越大.
(2)瞬时关系:动能和速度均为状态量,二者具有瞬时对应关系.
(3)变化关系:动能是标量,速度是矢量.当动能发生变化时,物体的速度(大小)一定发生了变化,当速度发生变化时,可能仅是速度方向的变化,物体的动能可能不变.
动能定理 |
1.动能定理的内容
力在一个过程中对物体做的功,等于物体在这个过程中动能的变化.
图773
2.动能定理的表达式
(1)W=mv-mv.
(2)W=Ek2-Ek1.
说明:式中W为合外力做的功,它等于各力做功的代数和.
3.动能定理的适用范围
不仅适用于恒力做功和直线运动,也适用于变力做功和曲线运动情况.
1.外力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动能一定增加.(×)
2.动能定理中的W为合力做的功.(√)
3.汽车在公路上匀速行驶时,牵引力所做的功等于汽车的动能.(×)
骑自行车下坡时,没有蹬车,车速却越来越快,动能越来越大,这与动能定理相矛盾吗?
图774
【提示】 不矛盾.人没蹬车,但重力却对人和车做正功,动能越来越大.
如图775所示,物体(可视为质点)从长为L、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
图775
探讨1:物体受几个力作用?各做什么功?怎么求合力的功?
【提示】 物体受重力、支持力两个力作用.重力做正功,支持力不做功.合力做的功W合=mgLsin θ.
探讨2:如何求物体到达斜面底端时的速度?能用多种方法求解物体到达斜面底端时的速度吗?哪种方法简单?
【提示】 可以用牛顿定律结合运动学公式求解,也可以用动能定理求解.用动能定理更简捷.
1.应用动能定理解题的步骤
(1)确定研究对象和研究过程(研究对象一般为单个物体或相对静止的物体组成的系统).
(2)对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注意哪些力做功或不做功).
(3)确定合外力对物体做的功(注意功的正负).
(4)确定物体的初、末动能(注意动能增量是末动能减初动能).
(5)根据动能定理列式、求解.
2.动力学问题两种解法的比较
| 牛顿运动定律运动学公式结合法 | 动能定理 |
适用条件 | 只能研究在恒力作用下物体做直线运动的情况 | 对于物体在恒力或变力作用下,物体做直线运动或曲线运动均适用 |
应用方法 | 要考虑运动过程的每一个细节 | 只考虑各力的做功情况及初、末状态的动能 |
运算方法 | 矢量运算 | 代数运算 |
相同点 | 确定研究对象,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和运动过程分析 |
4.(多选)一物体在运动过程中,重力做了-2 J的功,合力做了4 J的功,则( )
A.该物体动能减少,减少量等于4 J
B.该物体动能增加,增加量等于4 J
C.该物体重力势能减少,减少量等于2 J
D.该物体重力势能增加,增加量等于2 J
【解析】 重力做负功,重力势能增加,增加量等于克服重力做的功,选项C错误,选项D正确;根据动能定理得该物体动能增加,增加量为4 J,选项A错误,选项B正确.
【答案】 BD
5.如图776所示,AB为固定在竖直平面内的光滑圆弧轨道,轨道的B点与水平地面相切,其半径为R.质量为m的小球由A点静止释放,求:
图776
(1)小球滑到最低点B时,小球速度v的大小;
(2)小球通过光滑的水平面BC滑上固定曲面,恰达最高点D,D到地面的高度为h(已知h<R),则小球在曲面上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Wf.
【导学号:50152126】
【解析】 (1)小球从A滑到B的过程中,
由动能定理得:mgR=mv-0
解得:vB=.
(2)从A到D的过程,由动能定理可得:
mg(R-h)-Wf=0-0,
解得克服摩擦力做的功Wf=mg(R-h).
【答案】 (1) (2)mg(R-h)
应用动能定理时注意的四个问题
(1)动能定理中各量是针对同一惯性参考系而言的(一般选取地面为参考系).
(2)若物体运动的过程包含几个不同的阶段,应用动能定理时,可以分段考虑,也可以将全过程作为一个整体来处理.
(3)在求总功时,若各力不同时对物体做功,W应为各阶段各力做功的代数和.在利用动能定理列方程时,还应注意各力做功的正、负或合力做功的正、负.
(4)对于受力情况复杂的问题要避免把某个力的功当做合力的功,对于多过程问题要防止“漏功”或“添功”.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物理必修27.动能和动能定理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课时,探究学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物理必修27.动能和动能定理教学设计,共6页。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7.动能和动能定理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方法,教具准备,教学过程,学生作出相应回答,课堂小结,课外活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