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必修1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综合与测试课堂检测
展开。
阶段水平检测(二) 地球上的大气
对应学生用书P65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综合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考点 | 题号 |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 1、2、3、4、5、26、29(1)(2) |
气压带和风带 | 6、7、8、9、10、11、12、13、 18、19、20、21、22、28 |
常见天气系统 | 14、15、16、17、27、29(3)(4) |
全球气候变化 | 23、24、25 |
第Ⅰ卷 (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读大气热力作用示意简图,回答1~2题。
1.图中所示近地面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 B
解析 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读图可知,图中②表示地面辐射。
2.白天多云时,气温比晴天低是因为(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 D
解析 多云的白天气温比晴天低主要是由于云层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减少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图中④表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读“热力环流示意图”,回答3~5题。
3.若甲、乙为相距不远的陆地,a、c为水平气流,b、d为垂直气流,则甲、乙、丙、丁四处气压的关系为( )
A.甲>乙>丙>丁 B.乙>甲>丙>丁
C.乙>甲>丁>丙 D.甲>乙>丁>丙
答案 D
解析 若甲、乙为相距不远的陆地,甲地有下沉气流b,而乙地有上升气流d,则说明甲地相对较冷,气流下沉,近地面气压升高,而乙地相对较暖,气流上升,使近地面大气密度减小,气压比同高度的甲地低,因而甲乙两地气压关系为甲>乙。甲、乙两地上空的丙、丁两地,由于b、d垂直气流运动使丙处气压比同高度的其他地区低,而丁处气压则比同高度的其他地区高,故丙、丁两处气压关系为丁>丙。又根据随高度升高气压递减的原理,乙、丁两处气压关系为乙>丁。D项正确。
4.若甲地为郊区,乙地为城市,其余条件与上题相同,从环境效益的角度考虑,不宜在甲地布局的企业是( )
A.造纸厂 B.水泥厂 C.家具厂 D.电子厂
答案 B
解析 因为水平气流a是从甲地吹向乙地,从环境效益的角度考虑,不宜将有大量废气、粉尘等大气污染物排放的工厂布局在甲地,以确保城市大气环境不被污染。造纸厂污水排放量大,废气排放量较小,水泥厂粉尘污染严重,家具厂和电子厂属于轻污染或无污染的工业。故选B项。
5.若图中甲乙为近地面,图中的环流表示的是黑夜的山谷风,则表示山坡的是(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答案 A
解析 若图表示黑夜的山谷风,山坡夜晚气温低,气压高,风从山坡吹向山谷,所以表示山坡的是甲地。
读三圈环流简图,回答6~7题。
6.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①是极地高气压带 B.②是副极地低气压带
C.③是盛行西风带 D.④是副极地低气压带
答案 B
解析 高气压带盛行下沉气流,低气压带盛行上升气流,再根据①②③④的位置,可以确定①②为副极地低气压带,③为信风带,④为副热带高气压带。
7.二战期间,日本曾用氢气球携带燃烧弹轰炸美国,造成美国许多地区发生森林大火。该事件中,氢气球飘向美国借助的是( )
A.东南信风 B.盛行西风
C.极地东风 D.西南季风
答案 B
解析 美国大部分地区处于中纬度地区,盛行西风。故选B项。
下列四幅图分别代表二分二至日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情况。读图回答8~9题。
8.以上四幅图表示的日期属于同一天的是( )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答案 B
解析 图①中风带为南半球东南信风带,气压带为赤道低气压带,此时气压带已完全移动到赤道以南,为冬至日。图②中风带为北半球东北信风带,气压带为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且位置接近平均状况,为二分日。图③中风带为南半球盛行西风带,气压带为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且位置偏北,应为夏至日。图④中风带为北半球盛行西风带,气压带为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且位置偏南,应为冬至日。
9.受以上四幅图中的气压带的影响,最不可能出现的气候类型是( )
A.热带草原气候 B.地中海气候
C.热带季风气候 D.热带沙漠气候
答案 C
解析 ①图表示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东南信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热带草原气候;②图表示某地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东北信风带控制,形成热带沙漠气候;③图表示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盛行西风带的交替控制,形成地中海气候;④图表示受盛行西风带控制,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热带季风气候是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而形成的。
读“非洲局部地区某季节等压线分布图”。回答10~11题。
10.图示季节,下列气压系统最强的是( )
A.印度低压 B.蒙古—西伯利亚高压
C.亚速尔高压 D.夏威夷高压
答案 B
解析 从非洲等压线分布可以看出,此时20°N以南盛行东北风,说明气压带、风带南移,应为北半球冬季,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强盛。
11.图示时间,图中①②③④四城中最可能吹偏西风的有(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 A
解析 根据等压线可知,③④处吹东北风,①②处吹偏西风。
读“亚洲某月季风分布示意图”,回答12~13题。
12.关于a、b季风风向、成因的判断,正确的是( )
A.a为西北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B.a为东南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C.b为东北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D.b为西南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答案 D
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a为东南风,b为西南风;a是东亚地区的夏季风,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此时亚欧大陆升温速度快,温度较同纬度海洋上高,形成低压,海洋上形成高压中心,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形成东南风;b是南亚地区的夏季风,此时东南信风带向北移动,越过赤道后,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形成西南风。
1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季风影响下温和湿润
B.b季风影响下高温干燥
C.此时节我国东部高温多雨
D.此时节我国多受寒潮影响
答案 C
解析 图示我国东部盛行从海洋上吹来的东南季风,为高温多雨的夏季。
读“某区域某时地面天气简图”,回答14~15题。
14.图中M地的风向是( )
A.东北 B.东南 C.西北 D.西南
答案 C
解析 先根据等压线上的气压数值大小确定M地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再结合北半球地转偏向力、摩擦力的作用方向判定风向。
15.产生图示区域降水的天气系统是( )
A.气旋 B.反气旋
C.暖锋 D.冷锋
答案 D
解析 读图可知,120°E~130°E之间存在东北—西南方向的槽线,为锋面所在位置,槽线东侧为偏南气流,处于槽线西侧的M地为强劲的西北风,雨区受天气系统的影响正向东南方向移动,故可确定为冷锋。
下图示意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初某时气压系统。该气压系统以每天120千米的速度自西向东移动。据此回答16~17题。
16.24小时后甲地主要吹( )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
答案 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风向。该气压系统以每天120千米的速度自西向东移动,24小时后甲地将位于高压中心的西南侧,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作用下甲地主要吹东南风。
17.30~48小时之间,甲地可能经历( )
A.持续晴朗高温天气 B.连绵阴雨天气
C.强对流降雨天气 D.沙尘暴天气
答案 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天气现象。30~48小时之间,甲地可能受低压槽控制,由于此时为夏初,可能经历强对流降雨天气;沙尘暴天气主要出现在冬春季节;连绵阴雨天气是准静止锋造成的。
读世界两区域略图,回答18~19题。
18.①②两地在气候上的共同点是( )
A.冬季盛行风向相同 B.夏季有梅雨和伏旱
C.气温年较差都较大 D.冬季降水量都较多
答案 D
解析 ①地冬季受西北风影响;②地冬季受东北风影响。两者从经过的海洋上带来大量水汽,且受到地形抬升,形成地形雨。
19.影响①②两地气候共同点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高低和洋流性质
B.盛行风向和下垫面状况
C.距海远近和纬度高低
D.海陆热力差异和风带移动
答案 B
解析 两地冬季多雨均为受冬季盛行风和下垫面地形影响。
读四种气候类型的气温和降水量年内变化范围图,回答20~21题。
20.图中①②③④代表的气候类型正确的是( )
A.①是热带沙漠气候 B.②是热带雨林气候
C.③是亚热带季风气候 D.④是热带草原气候
答案 B
解析 读图可知,①的气温范围为20~30 ℃,降水量范围是750~1 500 mm,与热带沙漠气候特征不符;②的气温范围为22~28 ℃,降水量范围是1 500~2 000 mm,为热带雨林气候;③的气温范围为15~30 ℃,降水量范围是1 000~1 500 mm,与亚热带季风气候特征不相符;④的气温范围为7~20 ℃,降水量范围是700~1 000 mm,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
21.图中②代表的气候类型最大的分布区在( )
A.亚马孙平原地区 B.撒哈拉沙漠地区
C.西西伯利亚地区 D.德干高原地区
答案 A
解析 热带雨林气候最大的分布区为亚马孙平原地区。
22.图中A、B、C、D为北半球某地海平面上的点,不考虑地形起伏和海陆差异,精密测定各地水的沸点分别为:A、B两地为99.95 ℃,C、D两地为99.8 ℃,则甲地风向( )
A.东风 B.西风 C.东北风 D.西南风
答案 C
解析 气压越高,水的沸点越高,由此知A、B两地比C、D两地的气压高,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作用下,风向为东北风。
树木年轮是气候变化的历史证据。读“某地树木年轮示意图”,回答23~25题。
23.图中反映了该地近百年气候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寒冷—温暖—寒冷交替变化
B.温暖—寒冷—温暖交替变化
C.暖干—暖湿—暖干交替变化
D.湿冷—干冷—湿冷交替变化
答案 B
解析 植被是自然地理环境的一面“镜子”。树木生长的快慢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生长越快,反映在年轮上的间隔越大;反之越小。由图可以看出,树木的生长经历了由快到慢再到快的过程,反映了气候温暖—寒冷—温暖交替变化。
24.引起其气候周期变化的因子最可能是( )
A.人类不断大量排放二氧化碳
B.黄赤交角的变化
C.太阳活动的周期变化
D.人类不断破坏森林
答案 C
解析 根据题意,要找的是气候周期变化的原因,应为自然原因,排除A、D项;而黄赤交角长期以来变化很小,所以只有C选项正确。
25.在M时期,该地最可能出现的自然现象是( )
A.雪线上升 B.暖冬频繁
C.海平面下降 D.河流水灾常年发生
答案 C
解析 读图可知,在M时期树木年轮的间隔小,说明气候较寒冷,C选项符合题意。
第Ⅱ卷 (综合题,共50分)
二、综合题(共50分)
26.读北半球某地区上空等压面状况图,完成下列问题。(9分)
(1)a、b两个等压面中数值较大的是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C、D两处气压较高的是________。(1分)
(3)在图中A、B、C、D间画出海陆间的热力环流。(2分)
(4)仅考虑热力因素,此时,北半球为________季(节),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答案 (1)b 近地面空气密度大
(2)C
(3)画图略。(提示:A、B、C、D间环流为顺时针方向)
(4)夏 陆地为低压,仅考虑热力因素,低压是因为大气受热膨胀上升而产生的,所以陆地气温高于海洋,为夏季
解析 第(1)题,同一地区地面与高空比较,总是近地面气压高于高空气压。因为越往高空,大气越稀薄,气压越低。第(2)题,C处等压面上凸,比D处气压高。第(3)题,根据等压面知识判断近地面海洋气压高、陆地气压低,陆地受热,海洋受冷,进而根据热力环流过程,即“受热不均→垂直运动→同一水平面气压差异→水平运动”画出。第(4)题,海水热容量大于陆地,升温慢降温也慢,陆地则相反,故冬季海洋气温高于陆地,夏季海洋气温低于陆地。
27.读北半球某地区某时等压线分布图(单位:hPa),回答下列问题。(16分)
(1)雾霾多出现在水平方向上静风的地方,指出图中A、B、C、D四地中最易出现雾霾的地区,并说明理由。(4分)
(2)图中三条虚线处易形成锋面的有________,试说明判断理由,并判断锋面性质。(6分)
(3)简述C地近几日天气可能发生的变化?(2分)
(4)试比较该日B、E两地气温日较差的大小,并说明理由。(4分)
答案 (1)B地。该地处于高压中心,盛行下沉气流,水平方向上风力较小,易出现雾霾。
(2)①和② ①和②两处均为低压槽,易出现冷暖气流相遇,即易形成锋面。①为冷锋,②为暖锋。
(3)C地近几日即将出现阴雨天气(连续性降水),气温会略有升高。
(4)B地气温日较差大。E地处于低压中心,往往出现阴雨天气,气温日较差小;B地处于高压中心,天气晴朗,气温日较差大。
解析 第(1)题,根据图中等压线数值可知B地位于高压中心,盛行下沉气流,天气晴朗且风力小,最接近水平静风的条件,故最易出现雾霾。第(2)题,低压槽处气流辐合,易形成锋面,①②两处均为低压槽,锋面气旋的西部为冷锋,东部为暖锋。第(3)题,从图中可以看出,C地即将经历暖锋过境,暖锋过境易出现阴雨天气,气温也会有所升高。第(4)题,从图中可以看出,E地处于低压中心,往往会出现阴雨天气,气温日较差较小;B地处于高压中心,天气晴朗,气温日较差较大。
28.读回归线附近某类气候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3分)
(1)该类气候类型是________,主要气候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这类气候的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这类气候在非洲和南、北美洲的分布特点有何不同?(3分)
(4)从气压带、风带角度分析此类气候形成的主要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5)亚洲东部相应区域没有分布此类气候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答案 (1)热带沙漠气候 终年炎热干燥
(2)大体分布于回归线附近地区的大陆中部和西部
(3)南、北美洲该气候只分布在大陆西侧,呈带状南北延伸;非洲特别是北回归线地区几乎全是该类气候。
(4)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控制
(5)亚洲东部地区位于世界最大大陆和最大大洋之间,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形成独特的季风环流;夏季盛行海上来的夏季风,非常湿润;冬季盛行大陆来的冬季风,较为干燥
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该气候类型为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燥,其形成与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带有关,这种气候多分布在回归线附近大陆的中部和西部。南、北美洲由于山地阻挡,分布与非洲不同。亚洲东部地区属于季风气候,是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造成的。
29.读“2017年某日8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hPa)。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图中丙地气压值的范围是____________。(2分)
(2)比较甲、乙两地的风力大小并说明判断依据。(4分)
(3)在图中A、B、C、D四条虚线中,可能形成锋面的是____________,并分别说明锋面的性质和雨区的位置。(4分)
(4)假如虚线C代表的天气系统向郑州方向移动,试描述郑州未来几天的天气变化。(2分)
答案 (1)1 000~1 005 hPa或1 010~1 015 hPa
(2)乙地风力大于甲地 因为乙地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
(3)C、D C是冷锋,雨区在锋后(或在西北侧);D是暖锋,雨区在锋前(或在北侧)。
(4)云层增厚,降雨,甚至有雪,风力增强,风向由西南风转为西北风;之后气温降低,气压升高,天气转晴。
解析 第(1)题,丙地位于相邻两条等值线之间的闭合等值线区域,该区域内的值由界定该区域的等值线的值决定,根据“高于高值、低于低值”规律,其范围可能有两个:1 000~1 005 hPa或1 010~1 015 hPa。第(2)题,由图中等压线的密集程度可以判断乙地的风力大于甲地。第(3)题,锋面往往和气旋联系在一起,低压槽附近由于冷、暖气流相遇,常常形成锋面,气旋左侧为冷锋(C),右侧为暖锋(D);冷锋降水在锋后,暖锋降水在锋前,都位于近地面冷气团控制一侧。第(4)题,冷锋向郑州移动,郑州的天气变化,先是云层加厚,风力增强,风向也有所改变,随后出现降水,可能会有雨雪;冷锋过境后,该地天气会转晴,气温下降,气压上升。
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同步作业与测评:模块综合检测: 这是一份必修1本册综合课时作业,共13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同步作业与测评:阶段水平检测(第一、二章): 这是一份高中本册综合测试题,共14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同步作业与测评:阶段水平检测(第三~五章):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本册综合练习,共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