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综合与测试复习练习题
展开章末检测(四)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读“地貌景观图”,回答1~2题。
1.主要受内力作用而形成的地貌景观是( )
A.甲和乙 B.乙和丙
C.丙和丁 D.甲和丙
2.地貌景观乙和丁的成因差异是( )
A.前者为流水堆积作用而成,后者为流水侵蚀作用而成
B.前者为风力堆积作用而成,后者为风力侵蚀作用而成
C.二者均为流水侵蚀作用而成,前者以化学作用为主,后者以机械作用为主
D.二者均为流水侵蚀作用而成,前者以机械作用为主,后者以化学作用为主
1~2.解析:甲图表示火山喷发,是由内力作用形成的;乙图表示由流水侵蚀作用中溶蚀作用形成的峰林;丙图表示有内力作用使岩层弯曲形成褶皱;丁图表示流水侵蚀中下切作用形成的峡谷。
答案:1.D 2.C
图1所示的云南路南石林属于喀斯特地貌,结合“岩石圈物质循环简图”(图2),回答3~4题。
3.路南石林的岩石按成因属于图2中的( )
A.甲 B.乙
C.丙 D.丁
4.塑造路南石林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流水侵蚀 B.风力侵蚀
C.冰川侵蚀 D.海浪侵蚀
3~4.解析:图2中甲为变质岩,乙为沉积岩,丙为岩浆岩,丁为岩浆。路南石林属于外力作用形成的沉积岩,是喀斯特地貌的一种,由流水溶蚀作用形成。
答案:3.B 4.A
读“黄河示意图”,回答5~7题。
5.图2中(1)(2)两图分别表示图1中不同河段的河流地貌,下列选项中对应正确的是( )
A.(1)—a (2)—b B.(1)—b (2)—d
C.(1)—a (2)—c D.(1)—c (2)—d
6.下列关于a处聚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聚落规模一般较大
B.聚落会分布在地势比较高的开阔地
C.聚落一般分布在水能丰富的峡谷区
D.聚落一般沿河谷呈狭长带状
7.关于d处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黄河泥沙含量大,因此三角洲增长速度快
B.d处有便捷的内河航运和航海运输
C.d处因河网密布、地形平坦,成为我国的“鱼米之乡”
D.入海口处三角洲增长慢
5~7.解析:河流上游多流经山区,河床呈“V”型,聚落一般沿河分布呈条带状。d处位于入海口处,水流极其缓慢,大量泥沙沉积形成三角洲。
答案:5.C 6.D 7.A
下图为“某地某水平面的岩层分布图”。读图,回答8~10题。
8.图中丁处的地质构造为( )
A.褶皱 B.背斜
C.向斜 D.断层
9.关于图中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处为良好的储油构造
B.甲处有利于储存地下水
C.修一条南北向隧道选址丁处
D.图中岩层为岩浆岩
10.若该地地表甲为谷地,丁为山岭,其成因是( )
A.地壳运动所致 B.内力作用所致
C.岩浆活动所致 D.外力作用所致
8~10.解析:根据岩层的新老关系,丁处岩层新,而两翼岩层老,故为向斜;图中甲处为背斜,它是良好的储油构造,丁处为向斜构造,在此修建一南北向隧道时易积水;褶皱构造的背斜顶部因受到张力作用,常被侵蚀成为谷地,而向斜由于槽部受到挤压,不易被侵蚀,反而形成山岭。
答案:8.C 9.A 10.D
读“我国南方某地区地质构造示意图(图1)”和“河谷形成示意图(图2)”,回答11~12题。
11.图示河流谷地形成的过程及主要内力作用是( )
A.①②③ 地壳下沉 B.①②③ 河流溯源侵蚀
C.②①③ 地壳抬升 D.②①③ 河流下切侵蚀
12.该地区地质构造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壳运动 B.流水作用
C.外力作用 D.内外力共同作用
11~12.解析:第11题,内力作用地壳抬升,外力作用河流下切,河道逐渐加深加长。第12题,该地区地质构造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答案:11.C 12.D
河流形态万千,让人产生无限遐想,自古至今描写河流的诗句数不胜数。如图中绕旋在内蒙古草原上的河流弯曲景象,被称为“蛇曲”。据此回答13~14题。
13.造成图中河流形态的主要因素是( )
A.褶皱起伏 B.断裂下陷
C.流水侵蚀 D.风沙堆积
14.下列诗句中能体现河流堆积地貌的是( )
A.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B.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C.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D.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13~14.解析:第13题,河流弯曲是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第14题,“一水中分白鹭洲”说明河流中间有沙洲形成。
答案:13.C 14.B
读“峰丛、峰林和孤峰剖面图”,回答15~16题。
15.图中所表示的地形景观是在( )
A.玄武岩分布区 B.石灰岩分布区
C.大理岩分布区 D.花岗岩分布区
16.导致下列地貌形成的地质作用与图示地貌相同的是( )
A.北美五大湖
B.湄公河三角洲
C.塔里木盆地的沙丘
D.“V”型河谷
15~16.解析:第15题,由图可知,该区域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是在石灰岩分布区由于流水的侵蚀作用而形成的。第16题,北美五大湖是冰川作用的结果;湄公河三角洲是流水堆积作用形成的;塔里木盆地的沙丘是风力堆积作用形成的;“V”型河谷是由流水的侵蚀作用形成的。
答案:15.B 16.D
读图,回答17~18题。
17.在 a、c两处最有可能形成的河流堆积地貌是( )
A.洪(冲)积扇、河漫滩平原
B.洪(冲)积扇、三角洲
C.河漫滩平原、三角洲
D.三角洲、河漫滩平原
18.a区建于河流上游地势较低处,b、c、d区建于河流中下游地势较高处,其原因是( )
A.a区位于河流上游地势较高的平坦之处,利于人类定居
B.b、c、d区位于河流中下游地势较高处,减少河流洪水的威胁
C.b、c、d区位于河流中下游地势较高处,容易获取淡水资源
D.a区位于河流上游地势较平坦处,有利于引用河流淡水
17~18.解析:第17题,从图中可以看出a位于河流冲出山谷口的开阔地带, 最有可能发育洪(冲)积扇;c处位于河流开阔的干流地区,可能会形成河漫滩平原。第18题,a处聚落建在上游地势较低平的河谷地带,温度适宜且耕作方便,便于定居;而河流的中、下游地区,易发生洪水,为减少其对生存的威胁,居民区多选在地势较高处。
答案:17.A 18.B
读下面“局部地形图”,完成19~20题。
19.图中所示的怒江河段,常见的河流地貌是( )
A.峡谷 B.三角洲 C.河漫滩平原 D.沙丘
20.图中所示地区的堆积地貌主要分布在( )
A.半山腰 B.河漫滩平原 C.山前 D.高山顶部
19~20.解析:从图中的地形名称可知,此地位于我国的青藏高原地区,是我国大多数河流的发源地,在河流的上游河段,河流主要的侵蚀作用是溯源侵蚀和下蚀,多形成“V”型的峡谷;该地区主要的河流堆积地貌是洪积—冲积平原,多分布在山前,是由多个洪积扇或冲积扇连接而成的。
答案:19.A 20.C
二、综合题(共4题,共50分)
21.下图为“某地区地质构造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根据图中信息,分析甲地的海拔高于乙地的原因。
(2)说明丙地不适合修建地下隧道的理由。
(3)根据图中地质构造信息,判断①②岩层的新老关系。
解析:第(1)题,根据逆地形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原理回答。第(2)题,丙处为向斜,岩层下凹,易出现塌方事故;向斜是地下水的良好储存地,在此开凿隧道易成水道;丙处地下为石灰岩,可能有溶洞,地基不稳固。第(3)题,①岩层侵入②岩层下面的沉积岩层,但未侵入②岩层,说明侵入岩形成晚于②岩层。
答案:
(1)甲地位于向斜地区,由于在褶皱作用下被挤压,岩石比较坚硬,抗侵蚀能力较强;乙地位于背斜顶部,受张力,岩石破碎,容易被侵蚀。因此甲地海拔高于乙地。
(2)丙地位于向斜,岩层向中心凹,建隧道容易塌方;且石灰岩是含水层,地下水容易汇聚;石灰岩地层多地下溶洞,地质结构不稳定。
(3)②比①老。
22.读“我国北方某山区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在沿A-E线进行地质调查时,发现岩层的形成年代是A、E两处最晚,其次是B、D两处,C处最早,由此判断该处的褶曲类型为________,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解释该处褶曲与凉水河河谷两者间的成因关系。
(3)丙村所在的地形部位是________,凉水河的流向是________。
(4)图中虚线是当地规划在三个村庄之间修建公路的设计路线,请比较乙村-甲村、乙村-丙村两条路线的不同特点及这样修建的原因。
解析:
第(1)题,从岩层新老关系上判断向斜或背斜。
第(2)题,凉水河位于背斜顶部,主要是因为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岩石破碎,被侵蚀而成为谷地。
第(3)题,从等高线走向上可知丙村位于山谷中;根据指向标和等高线弯曲情况可知凉水河向西流。
第(4)题,公路走向与地形有关。
答案:
(1)背斜 该处地层显示为中心岩层较老、两翼岩层较新
(2)该处的褶曲类型为背斜,由于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容易被侵蚀而形成谷地。
(3)山谷 自东向西
(4)乙村到甲村的道路比较平直,乙村到丙村的道路比较弯曲。原因是乙村到甲村的地势平坦;乙村到丙村的地势起伏大,公路大部分路段呈“之”字形弯曲,沿等高线修建,可减小公路的坡度。
2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3分)
材料一 华山是我国著名的山峰之一,北邻渭河平原,南依秦岭,海拔2 154.9 m,壁立千仞,以险峻称雄于世。如图为秦岭、渭河平原剖面示意图。
材料二 据考证,渭河平原形成后,不仅有黄土堆积其间,渭河及其两侧支流携带的大量泥沙也填充其中。
(1)指出秦岭与渭河平原所在岩体的相互运动关系。
(2)推测华山的地质构造类型,并分析其挺拔险峻的成因。
(3)根据上述材料,以渭河平原为例说明地质作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
解析:
(1)读图可知,该地区是断层,该处断层的位移以垂直方向为主,相对下降的岩体形成谷地或低地,相对上升的岩体发育成山岭或高地。
(2)由材料一可知,华山位于秦岭北坡,为断块山。
(3)从内力和外力共同作用的角度进行分析。
答案:
(1)秦岭所在岩体相对上升,渭河平原所在岩体相对下降。
(2)华山为断块山。华山位于秦岭北部,岩体相对上升,其北坡形成大断崖。
(3)地表形态的塑造是内力和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力作用使渭河平原断裂陷落形成谷地(低地);外力(风力、流水等)作用将沉积物搬运过来填充其中,形成肥沃的平原。
24.如图是“北纬30°附近我国东部某地1949年和2016年的土地利用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5分)
(1)图中A、B两处河谷有何区别?原因是什么?
(2)C处典型的流水地貌是________,成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图示地区2016年与1949年农业用地的明显变化及对地貌带来什么影响?
(4)从图示聚落分布看,该地区聚落分布特点是________,原因是什么?
解析:第(1)题,A处于支流上游,河谷呈“V”型,B处于河流下游,河谷呈槽型。第(2)题,C处于河谷谷口,典型地貌为冲积扇。第(3)题,分析两图可知耕地面积变大,林地面积减少,水土流失加剧,河口三角洲面积扩大。第(4)题,该地区聚落形成沿河聚落带、沿海聚落带,与地形、水源、交通有关。
答案:
(1)A处位于支流上游,河流以下蚀和溯源侵蚀为主,河谷呈“V”型。 B处位于河流下游,河流侧蚀作用加强,河谷展宽,河床横剖面呈槽型。
(2)冲积扇 河水流出谷口,地势趋于平缓,水道变宽,水流速度放慢,河流搬运的物质逐渐堆积形成
(3)2016年与1949年比较林地减少,耕地增加,会造成水土流失加剧,河口三角洲面积扩大。
(4)沿河、沿海岸分布 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河网密布,有便捷的内河航运和海上运输,适宜聚落的发展。
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综合与测试同步训练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综合与测试同步训练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综合与测试课后测评: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综合与测试课后测评,文件包含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章章末检测doc、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章章末检测Adoc、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章章末检测Bdoc等3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8页, 欢迎下载使用。
地理必修1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综合与测试当堂检测题: 这是一份地理必修1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综合与测试当堂检测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