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鲁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单元活动 地理信息技术应用课后练习题
展开课后篇巩固提升
基础巩固
下图为松林、草地、红砂岩和泥浆四种地物的反射波谱曲线。读图,完成1~2题。
1.红砂岩具有高反射率的波段是( )
A.红外线B. X光
C.可见光D.紫外线
2.利用图示信息能直接完成的遥感工作是( )
A.判断水域状况
B.制定绿化方案
C.估算地物面积
D.判断土地类型
解析第1题,图中显示红砂岩具有高反射率的波段为0.6左右,该波段属于可见光波段。第2题,图中信息显示松林、草地、红砂岩和泥浆的反射率不同,据此可直接判断土地类型。
答案1.C 2.D
下图是运用某种地理信息技术来选址的工作流程图。读图,完成3~4题。
3.最有可能采用图示流程进行选址的设施是( )
A.地下水天然入渗补给区
B.汽车加油站
C.大型游乐园
D.放射性废弃物储存场
4.图中甲和乙所进行的分析方法是( )
A.最佳路线分析
B.风险分析
C.生态分析
D.叠图分析
解析第3题,从图中可以判断出该设施最终的选址条件为适宜的地质、非高人口密度区、不接近主要道路、非生态保护区,说明该设施对环境的影响大,适合的选项只有D。第4题,通过图示内容很容易判断出甲和乙所进行的分析方法为叠图分析法。
答案3.D 4.D
GIS的数据存储采用分层技术,即将地图中的不同地理要素,存储在不同的图层中。图1和图2示意存储同一区域不同信息的两组GIS图层。读图,完成5~6题。
5.将不同要素的图层进行重叠,就形成不同的主题地图。若要获得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分布影响的专题地图,需要从图1、图2中调用的图层数分别是( )
A.2个、1个
B.2个、3个
C.1个、3个
D.1个、2个
6.若利用上面的两组GIS图层进行造纸厂的选址,还应增加( )
①大气污染图层 ②区域规划图层 ③水系分布图层
④矿产分布图层
A.①②B.①③
C.②③D.②④
解析第5题,将地形图层与聚落分布图层、交通线分布图层重叠可形成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分布影响的专题地图。第6题,主要考查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造纸厂会产生水污染,应布局在河流的下游,需要考虑水系分布;同时,会对城市功能区的布局产生影响,选址要考虑区域规划。
答案5.D 6.C
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不同植物类型由于组织结构不同、季节不同、生态条件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光谱特征、形态特征和环境特征,在遥感影像中可以表现出来。下图是不同植被反射波谱曲线比较图。
材料二 根据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绘制的山西省太原以南地区植被的垂直分布图。
(1)根据材料一判断,利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对植被分布的调查,主要是利用了不同植被的哪种特征?
(2)不同地物在同一光谱波段上的反射率差异越大,越容易区分。绿光波段的可见光以及红外线反射率最高的植被分别是( )
①桷树 ②桦树 ③松树 ④草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利用遥感技术进行农作物分布的调查具有哪些方面的突出优点?
解析第(1)题,不同植被具有不同的光谱特征,这是遥感影像判读的依据。第(2)题,依据材料一,绿光波段桦树的反射率最高,达20%,红外线波段草的反射率最高,达90%。第(3)题,根据遥感技术的优点分析作答。
答案(1)不同植被的光谱特征不同。
(2)D
(3)探测范围大,实时传输,快速处理,迅速获取信息,实施动态监测等。
能力提升
智能手机一般具备拍照、网页浏览、地图查询、定位导航等功能。下图是某智能手机的GPS功能显示图。读图,完成1~2题。
1.手机GPS功能的出现,说明( )
A.GPS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必备工具
B.GPS可以扩大人们的出行范围
C.随着GPS的普及,民用GPS发展很快
D.有手机信号就能进行GPS定位导航
2.手机GPS能够实现的功能有( )
①网络实时监视 ②所处位置获取 ③失窃汽车查找
④行车路线追踪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解析第1题,GPS的主要功能是定位、导航,这不是人们日常生活必需的;GPS技术本身不能扩大人们的出行范围;随着GPS技术的普及,人们使用越来越方便,民用GPS发展很快;GPS定位至少需要4颗卫星,不是有信号就行。第2题,GPS主要功能是定位、导航,可以知道位置、行车路线;GPS没有监视和查找功能。
答案1.C 2.D
3.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我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定位通信系统(CNSS)。该系统可应用于( )
A.农业粮食估产
B.地震灾情评估
C.城市减困房安置
D.海洋权益巡航
解析农业粮食估产主要是运用RS和GIS,地震灾情评估和城市减困房安置主要是运用GIS。
答案D
4.AR实景红包是支付宝于2018年12月21日推出的红包玩法,用户将基于“LBS+AR+红包”的方式发、抢红包,用户在发、抢红包时,都需要满足地理位置和AR实景扫描两个条件。AR实景红包应用了地理信息技术中的( )
A.数字地球
B.RS和GIS
C. RS和GPS
D.GPS和GIS
解析确定地理位置要用到GPS技术,AR实景扫描需要借助于地理信息技术中的地理信息系统进行分析和处理。
答案D
二维条码/二维码是用某种特定的几何图形按一定规律在平面(二维方向上)分布的黑白相间的图形记录数据符号信息。下图为二维码示意图,据此完成5~6题。
5.图示二维码技术应用了地理信息技术中的( )
A.数字地球B.RS
C. GPSD.GIS
6.下列不是二维码技术特点的是( )
A.容量大B.加密性
C.应用范围广D.时效性
解析第5题,把文字等信息转化为二维码图形的过程叫做编码,把二维码图形还原成文字等信息的过程叫做解码。这是借助于地理信息技术中的地理信息系统进行分析和处理的。第6题,二维码容量大,借助于图像点阵存储大量的数据;二维码防伪就是利用了它的可加密性;二维码应用范围广,在社会经济生活中能广泛应用。二维码没有有效期,无时效性。
答案5.D 6.D
某地发生森林火灾,通过对该地卫星影像的分析,绘制成“森林大火燃烧示意图”,t1~t4表示火灾的四个阶段。读图,完成7~8题。
7.完成上图的绘制需要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RS和GIS
B.RS和GPS
C.GIS和GPS
D.数字地球
8.下列叙述中,最为合理的是( )
A.a区的大火燃烧时间最长
B.b区的树种比c区易燃
C.森林大火延烧至t4阶段时结束
D.d区有可能是湖泊
解析第7题,通过卫星影像获取火灾情况,要运用RS;绘制示意图要运用GIS。第8题,d区在周围都有火情的情况下,仍然没有火情,因此可能是水域。c区燃烧时间可能是最长的。
答案7.A 8.D
9.2018年10月6日晚,海地发生里氏5.9级地震,已造成至少11人死亡,100多人受伤。阅读下列图像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1)甲图是海地地震发生位置示意图,它的绘制主要借用了( )
A.GPS技术
B.GIS技术
C.RS技术
D.数字地球技术
(2)乙图是海地某地7日的遥感图像,图示影像中,白色地物最可能是( )
A.民房
B.基塘C.帐篷
D.草料堆
(3)将海地巨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信息及时传递给世界上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最佳途径是( )
A.GPS
B. GIS
C.RS
D.信息网络技术
(4)服务性的普及使得GIS逐渐成为一大新兴的社会产业,并创造着巨大的经济效益。请列举几项GIS技术的主要服务性应用领域。
解析第(1)题,海地地震位置图需要借用GIS技术进行空间分析才能得出。第(2)题,遥感图片中白色图形形状比较规则,也比较密集,最可能是人为安置的帐篷。第(3)题,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可以方便地进行信息的传输。第(4)题,结合GIS的应用方面进行分析即可。
答案(1)B (2)C (3)D
(4)城市规划与管理、基础设施管理、土地利用与管理、生态环境管理、资源利用与管理、环境监测与管理、交通监测与管理、流域开发与管理、区域规划与管理等。
高中地理鲁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单元活动 地理信息技术应用课后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鲁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单元活动 地理信息技术应用课后练习题,共8页。
2021学年单元活动 地理信息技术应用练习题: 这是一份2021学年单元活动 地理信息技术应用练习题,共22页。
高中鲁教版 (2019)单元活动 地理信息技术应用精品练习: 这是一份高中鲁教版 (2019)单元活动 地理信息技术应用精品练习,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